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素材 >

增強時代意識縱筆指點江山3000字作文

增強時代意識縱筆指點江山3000字作文

小引
  所謂時代意識,是指對某一時期的政治形勢、思想觀點、時代口號以及當前社會潮流動向、現狀情形、發展趨勢的瞭解。
  文章立意高,就是要站在時代的高度確定寫作中心,選擇寫作角度,觀察分析問題;選取的事例又必須有時代的典型性,也就是說所寫的文章要有強烈的時代感。
  時代感來源於作者強烈的時代意識。
  作者的視野進入不同層次的時代生活領域,通過把握時代趨向來審視社會生活的變化,通過身邊的“一粒沙子、一滴海水”,去發現整個時代和世界。
  “一粒沙裏看世界”,這“看”就應從戰略家、政治家的眼光去觀察社會、分析現實、預見未來;能在廣闊的時代背景下,超越所命題目、所給材料的表象,把握其深刻的含義,由此及彼,引申發揮,暢想無窮。找出與現實社會生活的最佳切入點,從而提煉出與時代合拍的新穎獨特、發人深省的見解,寫出社會需要的令人關切、深思的文章。
  大學聯考作文從命題上說,力求避開所謂的社會熱點,但對考生的作文來說,無論是考試要求,還是閱卷人員的心態,都把作文的現代感、時代性和生活化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學生不關心社會,冷落政治,遠離生活,等於堵塞了寫作的源頭活水,這樣就很難寫出有時代感的文章來的。
  方法點撥
  1、多讀時文;
  a.節日或國家重大會議的社論、評論及理論文章;
  b.針對現實生活有感而發的雜文;
  c.新人新風尚的報導、通訊和人物專訪。
  2、關注影視
  “東方時空”、“焦點訪談”、“新聞調查”、“實話實說”(提供生活空間、開闊認知視野,提高分析水平)
  3、開設知識信息專題小講座
  政治經濟形勢、科技革新成果、科技興國戰略、民族傳統美德、西方科技文化……(資料綜合歸納)
  4、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
  5、召開專題辯論會
  “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所有的這一切都能把我們學生的目光從校園、課堂、作業中引出來,投向社會、現實、人生,從而“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寫出具有時代感的血性文章來。
  教師例文(一)
  出國“取經”是非辨
  徐思明
  盛唐時期,玄奘法師西天取經已載史冊。而當今時代,官員出國考察﹑培訓去“取經”,且已成了熱點。有資料說,從1999年至今,單北京地區就有400多名處級以上的官員出國接受培訓,而出國考察的官員則更多。的確,過去由於迂腐﹑僵化的“姓社姓資”等思想意識的作祟,妄自尊大﹑閉關鎖國,吃了大虧。現在思想解放了,官員到國外“取經”,從發達國家那裏找借鑑,洋爲中用,何樂而不爲?
  常言道:“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出國“取經”者如是本專業的行家,那麼對口一看﹑一聽,“門道”也能估摸出了大半。再者,如能結合國內實際細細揣摩之,“真經”不就取到手了?這不,國內不少單位就是通過派員出國考察﹑培訓,工作引發了新思路,或引進管理經驗,或購買設備器械,或聘來技術人員,“真經”起了大作用,經營管理因此也就打開了新局面,因而實現了可持續發展!
  但無庸諱言,確實也有些官員之所以被派出國“取經”,不是“你方唱罷我登場”輪流到的,就是面臨退居二線前照顧到的,更有甚者是千方百計找名目“搭車”上的……這些無論專業知識還是業務水準跟出國“取經”八竿子也打不着的人,往往把自己能出國當作擡高身價﹑享受福利的一條捷徑,所以除了遊覽一番異國風光﹑享用幾頓西式美餐﹑採購幾件便宜洋貨之外,回國後大抵就只能說幾句不明不白﹑不痛不癢的“官話”了。記得前幾年曾發生過這樣的事:既是世界着名風景區又是世界最大的水電站——巴西伊泰普水電站,不歡迎中國官方代表團前去參觀考察。爲什麼?巴西方面的解釋是:這幾年來,近百個中國官方的代表團來此觀光者,真正懂技術的少,能促進雙方經濟技術合作的人數則少之又少……
  鄙人沒有開過洋葷,因而腦袋總轉不過這個彎子:國家花了這麼一大筆外匯,難道就是讓這些不學無術之人去遊山玩水的?行文至此,不禁使人想起當年慈禧太后派鎮國公載澤﹑戶部侍郎戴鴻慈﹑湖南巡撫端方等五大臣分赴西洋各國考察政治的一段歷史來了。其實,此五人對民主憲政改革不是一知半解,就是一竅不通,甚至是根本牴觸,他們到了國外就根本摸不到什麼“門道”,只能去看山水﹑受洋禮﹑買洋貨,其他則一無所獲。鑑古觀今,讀史明志。2004年8月31日《中國青年報》上有篇題爲《一些官員以奧運名義出國“考察”》的文章說,有一個簽證期爲4天的官方考察團,據稱每人費用竟高達17萬元人民幣,令人咋舌!由此而論,如讓那些只會“看熱鬧”的外行出國考察﹑培訓去“取經”,那除了白白糜費國家的銀子之外,剩下的就只能引發官員的腐敗了。
  出國“取經”,實行“拿來主義”,使人類進步文明成果爲我所用,事業偉大輝煌,定會青史留名﹑名揚千載!但是,出國“取經”如果沒有明確的考察目的﹑具體的培訓課程和會“看門道”的專業水準,這怎麼行呢?爲此,有的部門從建設和諧社會的高度出發,洋爲中用,振興事業,已對出國“取經”作出了具體規定:“取經”者出國前要通過資格審查,歸國後定時寫出言之成理﹑持之有據的考察報告或培訓論文,交有關部門審覈;如果只是遊山玩水﹑不能求取“真經”,則自己掏腰包埋單!顯然,這是非常必要的。因爲國家的外匯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讓只會“看熱鬧”的外行出國“時髦消費”﹑肆意揮霍,咱納稅的老百姓心疼啊!
  (注)文中講的巴西不歡迎中國官方代表團考察一事,引自1997年10月14日《雜文報》。
  (摘自《中國石化報》)
  教師例文(二)
  髀肉症·富貴病及其它
  徐思明
  易中天先生掀起的“品三國”熱潮,可謂是當今文壇一景,正吸引着萬千眼球。筆者也不甘寂寞,閒來隨手便翻起那本已多時不動的《三國演義》,算是湊個熱鬧吧。常言道“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當讀到劉備因患髀肉症而放悲聲這一章節時,聯想到某些眼前之事,竟然也生出了一點感慨來……
  話說那“兵不過三千,將不過關張”的劉備,中原兵敗後投奔了劉表。誰知,一晃就是數年。一日,和劉表閒坐間如廁時見髀肉復生,他不禁潸然淚下。劉表問其故,劉備感嘆道,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裏肉生。日月蹉跎,老之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在馬背上東征西伐,使得大腿上贅肉消失,而清閒舒適後反倒患上了髀肉症,一代梟雄怎能不爲之悲愴?當然,劉備欲建之功業屬何性質.,歷史早有定論.,故不饒舌。但單看劉氏能夠不被暫時的安逸所陶醉,見髀肉復生而自警,則確是值得借鑑而深思之的。
  幾年前,某市一家醫院體檢中心曾首次披露的該市機關幹部體檢結果顯示,有四成機關幹部患有各種富貴病:心血管疾病患者佔18.23%,高血脂﹑高膽固醇﹑高甘油三脂患者佔23.18%,脂肪肝﹑轉氨酶增高等消化系統疾病患者佔23.94%……如此多的機關幹部患富貴病,怎能不令人百感交集﹑憂從中來?
  當然,人食五穀生百病,機關幹部又怎能例外?說實在的,機關工作之辛苦非比一般。彙報材料﹑會議文件﹑領導講話﹑工作總結,件件全需張羅;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疏通渠道﹑協調關係,事事都得落實。送落日﹑迎朝霞,宵衣旰食,百事操勞,工作之累自不待言。須知,我們的幹部畢竟不是金剛不壞之身,哪能沒有個頭痛腦熱﹑氣急神傷的?不過,這顯然只是問題的一個側面而已。
  醫學常識告訴我們,高糖﹑高脂﹑脂肪肝等固然與公務繁忙﹑缺乏鍛鍊有關,但跟應酬過多﹑營養過剩似乎關係更大。國人素來崇尚“貌雖瘦而天下肥”的古訓的,你看爲政者憂以天下﹑枵腹從公,富貴病輕易哪能犯得起來?可時下卻有消息告訴我們,全國每年公款吃喝要花去1000多億。有的幹部信奉的就是“一不怕吃,二不怕喝”,今天上這個酒家爲檢查組接風洗塵,明天進那座飯莊和參觀團聯誼暢飲。生猛海鮮,觥籌交錯,長此以往,富貴病怎能不自動找上門來呢?
  想那身患髀肉症的劉備,爲了自己的家業,尚能翻然悔悟﹑自警自律,故今天身富貴病的幹部就不應該因之而一蹶不振﹑喪失了根治信心。因爲我們的偉大事業,縱有千萬個劉備也休想比得!不過,如要徹底根治富貴病,單是服用膏丹丸散恐怕是不行的。人們常說,閒逸好比醋酸,能軟化精神的鈣質;勤奮猶如烈酒,能燃起意志的火花。竊以爲,當務之急是我們的幹部必須堅持兩個“務必”,拋棄從辦公桌到酒宴桌的安逸﹑享樂作風,或像河南蘭考縣的人民公僕焦裕祿,或像海南東方市的“草帽書記”黃成模,視民衆爲衣食父母,邁開雙腳到民衆中去,爲建設和諧社會而鞠躬盡瘁﹑勤奮開拓。這樣一來,不僅你個人的富貴病能得到徹底根治,而且黨的執政爲民的宗旨亦可落到實處矣。
  (注)第3段中關幹部體檢的文字摘自2002年12月20日的《服務導報》。
  (摘自《中國石油報》)實踐操作
  作文題:
  近年,神州大地颳起了一股背誦中國古文的春風。電視臺有朗誦專場,出版社出版了不少中國古詩文的集子,新編的中學語文教材增加了很多規定背誦的古詩古文,大學聯考試卷中有默寫名言警句的試題。廣大中國小生積極響應,掀起背誦古詩文的熱潮。
  可是,也有一些人認爲,古詩文是古人寫的,思想陳舊,文字古奧,同四化建設不沾邊,同創造性思維不搭界,完全沒有必要去啃這些老古董。你的想法如何?請以此爲話題,自擬題目,自選文體,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學生習作
  我和古詩文同行
  “可憐鷓鴣飛,飛向樹南枝。南枝日照暖,北枝霜露滋。”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常被逼着背唐人的名詩名句;一背不出來,父母便不客氣的一拍桌子:“你心放到哪兒去了?背!”我被父母那凶神惡煞的臉給嚇呆了,但淚只能往心裏流——“不準哭!背!”母親的竹板“啪”的一聲摔在桌子上。可以想象,我當時是多麼恨李白、杜甫,甚至還“恨”屋及烏,“爲什麼?焚書坑儒爲什麼不發生在現在?”於是,在我幼小的心靈裏,本能的對古詩文表示反感——“我永遠也不要再看見你們!”
  上國中了,與我打交道的只有那麼幾個朋友——土氣的語老頭,洋氣的英小姐,神祕的理先生。或許是由於語文功底厚的緣故吧,我的文言文閱讀水平在班上,不,在全校一直都是數一數二的。這回,我可愛屋及烏了,對文言文也特別感興趣。“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記得這是我平生第一次帶着微笑面對着使我無數次難堪的“老仇人”。不,對不起,應該是“老朋友”。有了七年級,就有十五。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帶者一瀉千里的狂潮,我一股腦兒地扎進了古詩詞,像書蟲那樣咬文嚼字。望着兒時留下的痕跡,我的心猛地一酸,眼淚如同滂沱大雨般刷刷而下。《唐詩三百首》早已成了老鼠的肚中食,《民間詩詞》也被蛀蟲咬得千瘡百孔……面對這“慘不忍睹”的情景,我無奈地搖搖頭,喃喃地自言自語:“我愛你們,真的,百分之百地愛你們……”——平生第一次,我對詩文說出了藏在心底很久的話。
  歲月無情,我帶着對童年的無限留戀步入了高中。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我當然無暇顧及那些“老相識”了;不過“有緣千里來相會”,想不到我不僅有機會去接受“舊雨”的滋潤,還有機會去接受“新知”的陶冶。“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鼴鼠飲河,不過滿腹。”我大聲地吟誦着,沉醉於古人的精華詞句中,“敝幃不棄,爲埋馬也;敝蓋不棄,爲埋狗也。”我又沉溺於先聖先賢們的治家之道中了……
  “裝作漠不關心,不願想起你……告訴我星空在哪頭,那裏是否有盡頭……讓你知道我愛你。”我默默唱着《星語心願》,祝福着你——古詩文!你聽到了嗎?我的中華民族文化的精華?!
  點評
  上文爲一篇話題習作,請同學們作點比較,或許對自己學習古詩文的興趣有所提高,從而使作文多些大氣、書卷氣。這我們不正是做老師的希望之所在嗎?
  寫作情況分析
  以學習古詩文爲話題作文,這不僅涉及到了當前語文學習的熱點,也是學生做學問的重點,話題具有強烈的時代性和深刻的時代意義。
  首先,這裏邊還是有個認識問題。2002年2月27日的《北京晚報》有則報道給我們敲了一記警鐘:一項對北京、上海、武漢、深圳四城市14—18歲的1065名青少年進行的有關中華歷史文化知識的調查測試顯示,按滿分100分計算,被測試者平均分僅爲27.69分,及格率爲1.5%……發達地區的青少年,他們的歷史文化知識竟如此貧乏,遑論偏遠的農村、工礦區的青少年了。殊不知,民族文化乃是我們生存之根。
  從學生的作文中,我們發現不少學生寫作只堆砌材料,引一句古詩文,作點解釋,再引一句再解釋,反覆幾次,拉扯成文,缺乏自己的見解,顯不出其閱讀古詩文的深切體悟。這種文章,我們稱之謂“低幼化”之作。這種“低幼化”之作,既無行文的層次,又無立意的深度,自然更談不上什麼大氣、書卷氣了。
  造成這種“低幼化”的原因,雖有寫作技巧的因素,但主要的還是由於閱讀積累不夠。“人不涉學,猶心之聾盲”。不少學生熟悉的是乾隆大帝的風流韻事、還珠格格的癲狂罵俏、F4的媚俗搞笑,至於閱讀經典的心氣則蕩然無存。要不是大學聯考,他(她)纔不會碰唐詩宋詞漢文章這些老古董。
  “快餐文化”雖能充一時之飢,然而經常食用難免會營養不良。不是缺鐵缺鈣,就是缺維生素A、B、C、D……“腹有詩書氣自華”,只有多讀經典,纔不僅能寫出高質兼美的文章,而且還能提高自身的人文修養、陶冶自己的思想情操。儘管,《詩經》《楚辭》兌不到美元英鎊,《論語》《孟子》換不來轎車洋房,《史記》《漢書》裏沒有網絡、基因和激光,可這是我們民族文化的根。君不聞,脣亡則齒寒,根斷則身亡呀!
  建設和諧社會,明榮知恥,我華夏民族傳統文化的血脈是萬萬不能斷的。這不是個大是大非的熱點問題嗎?

增強時代意識縱筆指點江山3000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sucai/w12lj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