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故事 >

魯登道夫和他的總體戰2000字作文

魯登道夫和他的總體戰2000字作文

魯登道夫出生於1865年4月9日,出生地是在波森(現波蘭城市波茲南)附近的一個小鎮(Kruszewnia)。他出生於一個破產地主家庭,在12歲時進入陸軍幼年學校,1882年,即他17歲時他從陸軍士官學校畢業,被授予少尉軍銜,在陸軍任職幾年後,又於1890考入了陸軍大學(即聯邦國防軍大學的前身)他於1893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他的教官梅克爾將軍給他的評價是:“頭腦清楚,思維嚴密,生活習慣良好,各科成績都很優秀,戰史和戰術成績猶爲出色,適應任何工作。”(大多數著名將領在學校的成績特別突出都是歷史成績,由此可見歷史對軍事的影響是非常大啊)
  1908年,魯登道夫調任總參謀部第二處處長,主管軍隊的訓練、裝備、動員等事宜。當時,各國都已開始做戰爭的準備,他根據多年任職得來的經驗,向上級遞交一份闡述軍事、政治形式的報告,德皇威廉二世和總參謀長毛奇均對他明晰的洞察力和周密的設計讚賞不已。
  1914年,魯登道夫身爲旅長,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德軍對比利時進攻的上文所述的一幕。自此,他官運亨通,權傾朝野,一直登到權力的頂峯。
  1914年8月末,德國東部作戰失利,東普魯士守將弗蘭西斯接連敗北,俄軍兵分兩,進逼東普魯士。德國朝野震動,在這緊要關頭,魯登道夫臨危授命,被德皇任命爲東普魯士第八軍參謀長,同新上任的司令興登堡一起抵禦俄軍。
  魯登道夫和興登堡聯手,不少人稱其爲珠聯壁合。興登堡十分信任參謀長魯登道夫,說他要使“參謀長的聰明才智、幾乎超人的精力和從不懈怠的幹勁得到充分的發揮,必要時爲他創造條件”。他們於8月23日上任,幾天內,魯登道夫調整了軍事部署,對俄軍採取各個擊破的軍事包圍戰略。爲了誘敵深入,陷敵於絕境,他指揮德軍在弗蘭克諾詳敗而退,使俄軍中計。德軍調動部隊從兩翼合圍,從8月26-30日,經過5個晝夜的鏖戰,俄軍大敗,俄第二集團軍全軍覆沒,指揮官薩姆索諾夫在絕望中自殺。俄軍陣亡被俘者達12萬人之多。德軍繳獲彈藥、武器不計其數。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一次圍殲戰,史稱“坦嫩貝格戰役”。(要知道俄國的這個集團軍是沙皇爲對德作戰而在戰前苦心經營的,這個集團軍擁有當時俄軍中最好的裝備,戰鬥力是俄軍中最強的,遠遠不同與其它那些三個士兵一枝槍的集團軍)坦嫩貝格大捷,顯示了魯登道夫的非凡才能,他和興登堡聲威大震,同時興登堡被德皇授予元帥軍銜而魯登道夫則或得一級上將的軍銜。
  1914年11月,魯登道夫被提升爲東線方面軍參謀長。1915年,魯登道夫的謀劃下,德最高統帥部調整了軍事部署,把軍事進攻的重點從西線移到東線。因爲當時德軍在西線戰場受挫,速勝無望,而來自東線俄國威脅日漸明顯。爲了擺脫腹背受敵的處境,必須集中重兵在一條戰線上作戰,儘管由於統治集團意見分歧,魯登道夫策劃的重心東移計劃受到限制,但在魯登道夫的精心安排下,德軍在這一年中發動了從波羅的海到喀爾巴阡山的全面攻勢,德軍擇俄軍薄弱之處,以突襲的方式,打得俄軍失城市丟地,傷亡、被俘多達170萬,使德國東線形勢大爲改觀。
  1916年,德總參謀長法爾肯海恩不顧魯登道夫等軍事將領的強烈反對,將軍事進攻的重心從東線移至西線,並指揮德軍從西線發起攻擊,結果在凡爾登大敗,法爾肯海恩引咎辭職,由此登堡繼任總參謀長。8月29日,魯登道夫被任命爲最高統帥的第一軍需總監,成了德國第三屆最高統帥部的要員,直到1918年10月,魯登道夫炮製的德軍冒險戰略被協約國軍隊擊敗而解職。
  “我們要來個中心開,其餘部分就會跨下來”,這是魯登道夫1918年3月發動大規模進攻前,對他的一位集團軍指揮員說的一句話。可以說,這是他軍事思想的表露。魯登道夫思維敏捷,知識淵博,在軍事戰術上的創新另人歎服。他的新戰術運用曾大大減少了德軍人員的傷亡,在相當程度上彌補了物力的不足,使德軍的軍事研究水平高人一等。
  首先,魯登道夫完全放棄了“不惜一切代價保住陣地”的作戰指導思想。他認爲,猛烈的炮火可以消滅前沿陣地的全部守軍,人被消滅了陣地也守不住,因此應該把部隊撤到遠離前沿陣地的後方,即敵人的炮火射程之外,最大限度地保存有生力量。按照這一戰術,1916年下半年,德軍將所以無軍事價值的陣地統統放棄,把軍隊撤了回來,從而有效地保存了有生力量,形成強有力的拳頭,待機反擊。
  其次,魯登道夫還提出了充分利用炮兵優勢,保持作戰的突然性和機動性的新進攻戰術。在1918年3--5月的聖困廷-拉費爾、利斯河和維斯雷戰役中,按照他這一戰術思想,德軍沒有再重複過去那種先轟炸一星期後,進攻部隊向前推進,進攻也不是排成長長的橫隊,而是排成短隊和不規則的隊形,任務是不論右翼或左翼出現什麼情況,都因應儘可能向前推進,佔領敵人的指揮所,切斷敵人的聯繫。在發起進攻前才把部隊拉上去,增加作戰隱蔽性、突然性等等。
  這些新的打法,如前所述,在1918年3月,英軍第五集團軍被德軍打得暈頭轉向,法軍也因此損失幾萬人馬和許多裝備。爲了落實新的戰術指導,魯登道夫還提拔了一批年輕有爲的軍官,編寫了新的戰術手冊和步兵與炮兵協同條令等,這些舉措對德軍建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這樣。新提拔的那些人中,如胡蒂爾、貝洛、長騰等等,都成了新的防禦和進攻戰術的行家。1935年,魯登道夫發表軍事戰略專着《總體戰》。這一年魯登道夫被德國政府授予元帥軍銜。
  《總體戰》全書共七章。第一章“總體戰的本質”,第二章“民族團結精神是總體戰的基礎”,第三章“經濟與總體戰”,第四章“軍隊的兵力及其內涵”,第五章“軍隊的編成及其使用”,第六章“總體戰的實施”,第七章“統帥”。其主要思想觀點是:
  一、現代戰爭是全民族的戰爭,不僅戰爭已擴展到參戰國的全部領土,捲入戰爭的人員也由軍隊擴大到全體民衆。在這種情況下,“戰爭和政治都應服從於民族生存,但戰爭是民族生存意志的最高體現。因此政治應爲作戰服務。”
  二、總體戰的基礎是民族的精神團結。爲此應當採取特別措施,控制新聞輿論工具,鎮壓泄露軍情和不滿分子。利用一切手段進行精神動員。使軍事教育具有種族特色,從而喚發民族精神。
  三、實行國民經濟軍事化。平時經濟戰時化,糧食、服裝、燃料等重要物資,平時就要大量儲備,並應把發行銀行置於中央權利之下,力爭戰爭物資自給,擴大軍備工業,做好長期戰爭的準備。

魯登道夫和他的總體戰2000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gushi/ln45d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