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古詩改寫成現代文(精選29篇)作文

古詩改寫成現代文(精選29篇)作文

篇一:古詩改寫成現代文

古詩改寫成現代文(精選29篇)作文

夜書所見

[宋]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

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

夜深籬落一燈明。

傍晚時分,我乘着小船到了岸邊,看到有房子,便猜想這裏一定有人,便靠岸走進了那戶人家。忽然,一陣秋風吹過,梧桐葉被風吹得沙沙作響,我又思念起自己的故鄉、家人、好友……於是我便說:“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吃過晚飯,我出去散步,回來已經很晚了,本來想去睡覺的,但是看見有小孩兒在那裏找東西,於是我問:“你們在幹什麼?我可以一起嗎?”

“我們在抓蛐蛐,歡迎你加入我們。”

我邊抓邊說:“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最後他們抓到了很多蛐蛐,心滿意足地回家了。

篇二:古詩改寫成現代文

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這天牧童騎着黃牛唱這歌來到山上,他的歌聲很愉快,但是黃牛隻忙着吃草快樂的歌聲它一點也沒聽。

到了中午,火辣辣的太陽升到高空,牧童覺得很熱,他騎黃牛找到一棵茂密的樹,當他停下來的時候就想要是有蟬鳴就好了,可能上天懂了牧童的意思,兩隻蟬就唱了起來,牧童聽到蟬鳴非常的興奮,跟着蟬鳴舞動起來!他想把蟬抓回去學習蟬鳴,但是牧童想了一百種方法抓蟬的方法也沒成功。

牧童下山的時候蟬飛走了,牧童想追上蟬但是跟不上它,牧童只好心不在焉地回家去了!

由於篇幅限制,補充第一期兩篇古詩改寫

篇三:古詩改寫成現代文

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在一個夏天的早晨,一個牧童騎着黃牛去樹林裏散步,牧童坐在牛背上唱着他最喜歡的歌,那聲音真是裂石流雲啊!

突然一聲蟬鳴打破了牧童的歌聲,牧童擡頭看去一隻大大的蟬扒在高高的樹幹上鳴叫着,牧童的心裏萌生了一個想法:”要是我把它抓回家,朋友們看到一定會羨慕地要命。”

於是,牧童爬上樹,離蟬只有一釐米的時候,牧童伸出手想把蟬抓着住,結果蟬突然飛走了,牧童抓了個空,從樹上掉了下來,還好是掉在了黃牛的背上,要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牧童失望地回去了,回去的路上遇見了詩人袁枚,袁枚看見了牧童失望的樣子,便詢問他:”發生了什麼事?”牧童把剛纔發生的事跟袁枚說了一遍,袁枚聽後笑得前仰後合,回到家中袁枚寫下一首詩,這首詩就是流傳到至今的《所見》。

篇四:古詩改寫成現代文

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這是一個夏天的午後,天氣異常炎熱,人們都汗如雨下。樹林裏大樹枝繁葉茂,能夠擋住強烈的太陽光。樹林裏面一個人也沒有。

突然,一陣清脆的歌聲在樹林裏響起,一個牧童騎着一頭老黃牛,緩緩地走了出來。他的小臉被曬的紅通通的,如同一個大蘋果。牧童手裏拿着一個木棍,牽着一根繮繩,拉着老黃牛往前面走。老黃牛哞哞的叫着,像是爲牧童在伴奏。因爲牧童唱的歌太好聽了,小草也搖擺起來,跳起舞來。

突然“知了-知了”的聲音,打斷了牧童的歌聲。牧童說:“你居然在學我唱歌。”於是牧童便想把那個蟬捉住,於是他停止了唱歌,站在了大樹下。他伸出木棍想抓住那個蟬,可是那個木棍上面牽着繮繩,老黃牛似乎感應到了指令,就繼續往前走了。木棍夠不着樹上的知了,知了飛走了。牧童只好垂頭喪氣地牽着老黃牛回家了。

篇五:古詩改寫成現代文

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一個夏天下午,一個牧童騎着老黃牛慢騰騰的在山林裏散步。

他光着腳,穿着灰白色的衣服,左手拿着一根小樹枝,右手拿着一根繩子,唱着小曲來到了一片蒼翠的小樹林。

忽然,牧童看見一隻的蟬正學着自己唱歌呢。它說:“你爲什麼學我?看我把你抓起來!”

牧童拍了拍老黃牛的背,它就變得靜悄悄的,慢慢的走向那隻正在開心鳴叫的蟬,坐在上面的牧童也準備伸手抓住那隻蟬。

“啪!”牧童雙手用力一合,把蟬關在了手裏面。

“看你還怎麼唱歌。”收童說,然後又拍了拍老黃牛的背,老黃牛立刻住回走去。

下雨,牧童也回家了。

篇六:古詩改寫成現代文

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一個夏天的上午,牧童騎着黃牛來到了樹下,牧童穿着白色的衣服,光着腳坐在牛背上,手裏還拿着繩子,牧童把繩子系在了牛鼻子的上面,還唱着兒歌,而且聲音特別的大,森林裏的小動物都聽見了,動物們都覺得很吵,蟬聽到了心裏想:“我的聲音肯定比牧童的好聽。”牧童看見了蟬,他以爲蟬在學他,於是,就不唱了。

這時,大黃牛也不叫了,牧童離蟬非常近的時候,快速地捕捉蟬,他用手打蟬,蟬飛得特別快,一下就飛走了,牧童找呀找呀,終於找到了。

可是,他找得是另一隻蟬,牧童特別生氣,抓住樹往上爬,它往遠處看,還是沒看到,牧童往下爬,走到黃牛旁,坐上黃牛,唱着歌兒回家了。

篇七:古詩改寫成現代文

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夏天的一個傍晚,天上的白雲,不知什麼時候變成火紅色。

只見一個牧童騎着一頭老黃牛,把它帶到了一大片森林裏來吃草,但他騎上了牛背,牧童坐在牛背上唱起了歌。你聽,那歌聲多洪亮、多好聽,在樹林之外的人都可以聽到牧童那嘹亮的歌聲。

牧童唱着唱着,看到了樹上有一隻在鳴叫的蟬,它好像在說:“知了!知了!”

一心想捕捉鳴蟬的牧童,但他手一動,鳴蟬就飛到了一棵和人一樣高的樹上,小牧童站在石凳上翻着樹葉,看能不能找到鳴蟬。

牧童沒有找到這隻蟬,只好一臉不開心地回家去了。

篇八:古詩改寫成現代文

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一個夏天的傍晚,太陽似乎已經躲到了大山的後面,紫紅色的晚霞照亮了天空。人們都紛紛趕回家,江上的船隻也都開走了。

但,從一個樹林深處,還傳出動聽的歌聲,原來在樹林深處,有一個牧童,牧童騎着一頭黃牛,牧童正在唱歌。突然一隻蟬唱起了動聽的歌,牧童一下子就沒有唱了,牧童仔細地看了又看,仔細地聽了又聽,發現是在一棵柳樹上。牧童拍拍黃牛,又指指柳樹上面的蟬,黃牛一看,就靜悄悄地走。牧童跳下黃牛,一步一步靠近蟬,就離蟬只差一點點的時候,蟬發現了危險,急急忙忙飛起,飛到另一棵樹上。牧童在另一棵樹上找了一找,沒有找到,唱着歌下山了。

詩人看見這有趣的一幕,回家寫下了這首詩。

篇九:古詩改寫成現代文

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從前,有一個牧童,騎在黃牛上,牧童騎着牛在唱歌,歌聲傳遍了整個森林。

忽然牧童發現了一隻蟬,他想抓住蟬,牧童的歌聲停了下來,牧童騎着黃牛悄悄地往前走,生怕被蟬發現,蟬就飛走啦。蟬發現了牧童就飛到很遠的一棵樹。牧童悄悄地走,很快就要抓到蟬了。

但,就差那麼一點點就抓到蟬了。牧童很沮喪,但牧童沒有放棄,他想了一個辦法,牧童用一根竹竿,系在兩根木棍上,再用一根樹枝再挖一個凹槽,這樣就可以把蟬打下來了。

牧童騎着黃牛好高興興地回家了。

篇十:古詩改寫成現代文

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傍晚到了,陽光從山上發出,太陽已經下山,天空上的白雲變成了“粉雲”後,詩人袁枚在這裏看見了好玩的一個場景。

首先,美妙的歌聲飄到袁枚的耳朵裏,這聲音真好聽,會是誰唱的呢?他想。突然,一頭黃牛的叫聲又響了起來,正在袁枚思考的時候,一個小牧童正騎在黃牛背上,黃牛慢吞吞地走了過來。

牧童唱着兒歌,看起來十分天真,一個聲音打斷了他的歌聲,“知了,知了,知了……”

牧童生氣了,想要捕捉那隻打斷樂曲的小小的蟬。他靜悄悄地靠近蟬,兩手飛快地抓住了,一堆樹葉……

天真的小牧童開心地說,“抓到啦,真得抓到啦!”結果一看是樹葉。

“知了,知了,知了……”小牧童看着小蟬怒目而視。

袁枚用一首詩,記錄了一切。

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一天袁枚吃了午飯在森林裏散步,他看見了一個小牧童騎在一頭老黃牛身上,小牧童一邊放牛一邊歡樂地唱着動人的歌兒。那歌聲真動聽,在森林裏迴盪,引來很多小鳥飛來飛去,似乎整個森林都在聽呢,連松鼠都探出頭來。

突然,那個小牧童聽到一個難聽的聲音,原來是一隻樹上鳴叫的知了,“我一定要把它捉下來,讓它閉嘴。”小牧童停下了唱歌,小心翼翼地跳下牛背,走到樹下準備爬樹捉知了,知了感覺到了危險,“譁”的一聲飛走了。

小牧童只能爬上牛背,朝着晚霞的方向,哼着小曲回家了。

袁枚便提筆寫了《所見》詩一首:“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篇十一:古詩改寫成現代文

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在一個炎熱的夏天,天空湛藍湛藍的,沒有一絲風。

遠處一個頭戴斗笠,小臉圓圓的牧童,騎在一頭老黃牛背上,慢慢悠悠地從樹林裏走出來。他一邊哼着歌一邊揮舞着手中的鞭子,老黃牛“哞哞”地叫着……

這時,牧童聽見一陣清脆的蟬鳴聲,彷佛在喊“熱啊,熱啊!”於是趕緊讓牛停下來,自己屏住呼吸輕輕地走過去。

突然,他踩斷了一根樹枝,蟬被嚇跑了,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只好失落地騎着牛回家了。

篇十二:古詩改寫成現代文

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一個夏日的傍晚,漁夫開開心心地收工了,應該是捕獲了不少魚吧!街市還是那樣熱鬧,但是有不少飯店要關門了。

突然,從森林裏傳出一陣陣清脆又嘹亮的歌聲。這聲音是誰發出來的呢?哦,原來是一個牧童發出的。他騎在一頭大黃牛身上,應該是特別開心,他的小臉蛋滿是開心的笑容。“知了,知了,知了……”這是什麼聲音呀?原來是蟬的叫聲啊!

小牧童看到這隻蟬了,他立馬停止歌聲,想要捕蟬。他拍了拍大黃牛,又指了指那隻蟬,大黃牛好像知道小牧童在想什麼似的。大黃牛輕輕地一步一步地走過去,距離蟬只有一步之遙時,小牧童示意大黃牛停下,他要自己去抓蟬。等小牧童從大黃牛背上下來時,那隻蟬並沒有發現小牧童,還在自顧自的叫着。

小牧童上前一把就抓住了蟬,他高興地說:“我抓到了!我抓到了!走,大黃牛咱們回家!”他跳到大黃牛背上,哼着他自己編的小曲,走出森林回家了。

詩人袁枚看到後,立刻便回家提筆,把今天看到的這一幕,寫成了一首詩,就是《所見》。

篇十三:古詩改寫成現代文

飲湖上初晴後雨

[宋]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西湖的湖面上的水波盪漾,彷彿在向人們招手。

剛開始,天空中飄着幾朵白雲,陽光穿過雲層,灑在湖面上,湖水閃閃發光,像一面銀色的鏡子。沿着湖邊的小路漫步,看着湖中的倒影,彷彿置身於一個美麗的世界。

突然,天空烏雲密佈,下起了濛濛細雨。雨水打在湖面上,濺起了一朵朵小水花。西湖在雨水的映襯下,更加神祕美麗。山巒在雨幕中若隱若現,給人一種朦朧美。

西湖的景色真是美不勝收,我想起了古代的一位美女西子。西湖的美景就像西子的淡妝濃抹,總是那麼相宜。

我想,西湖的美景之所以如此迷人,是因爲它既有淡妝的優雅,又有濃抹的華麗。無論是晴天還是雨天,西湖都有它獨特的魅力。我希望明年去西湖遊玩,感受大自然的美麗。

篇十四:古詩改寫成現代文

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在一個夏天的夜晚,世界都安靜了。忽然一陣響亮又美麗的歌聲從森林裏傳出來。

原來,是一個牧童在唱歌啊!他唱的和他自己一樣可愛。他的兩隻水汪汪的眼睛睜得大大的,頭上還戴着斗笠,還有他那圓嘟嘟的小臉蛋上掛的笑容,可愛極了,再加上他那一來一回晃動的小腳丫,顯得更加可愛。

他唱的歌好像有一種魔力,這種魔力能讓萬物陪着他一起唱歌。你瞧老黃牛的尾巴一上一下的打節拍,樹葉沙沙作響,蟬也來陪他唱歌。但是牧童不知道蟬是來陪他唱歌的,還覺得蟬是來和他比唱歌呢。於是他停住歌聲,跳下牛背,把蟬抓住了,然後高興的對牛說:“咱們走吧。”

篇十五:古詩改寫成現代文

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我喜歡旅行,也喜歡旅行帶給我的那種放鬆的感覺,身處於大自然當中,去感受陽光、感受空氣、感受雨水,與電視上看到的是完全不同地。

記得深秋的一天,我很早就起牀了,心情非常好,因爲我們今天要開車去郊外爬山,一路上我跟妹妹一起坐在車後座,看着窗外的風景,聽着音樂,一路都是歡聲笑語。

終於到目的地了,車停好後,我趕緊下車,只見一條用石頭鋪成的小路彎曲蔓延到很遠很遠的地方。我們沿着小路慢慢前行,路兩邊傳來鳥兒清脆的歌聲,朵朵白雲就像大大的棉花糖飄在天邊,遠遠望去,在白雲下邊還有兩三房屋,美麗極了。

秋天的楓葉是最漂亮的,而黃昏時的楓葉更是如此,成片的楓林好像是一幅畫,美麗的景色讓人不知不覺停下欣賞,夕陽灑落片片楓葉上,金光閃閃!

被霜打過葉子紅得鮮豔,紅得似火,在這深秋的季節裏它們是那麼的漂亮,就好像是二月裏的花朵一樣美麗。

篇十六:古詩改寫成現代文

夜書所見

[宋]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

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

夜深籬落一燈明。

在一家客棧裏,晚年的葉紹翁坐在窗前讀書。他臉上已經有了很多的皺紋了。忽然,一陣寒風吹過來,梧桐樹葉”沙沙”得響着,葉紹翁忽然覺的很冷,他往窗外看去此時已經是夜晚十分了。他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家鄉,他想,我的親人們怎麼樣了呢?他想到這裏,提筆寫了句話,是這樣的,蕭蕭梧葉送寒聲。

這時,小叮噹和桐鈴一直在門後邊看着,倆人不知什麼時候流下了淚水。此時是半夜十分,江上也不像早上那麼熱鬧了,忽然江上刮來了一陣秋風,一艘船來了,但是船上沒有人,船伕也躺在了牀上了。這像一幅美麗的畫一樣,這一下讓小叮噹她們看呆了,因爲幽然安靜,所以,纔有了這一句詩,江上秋風動客情。這個句子哦!

在客棧的院子裏,有兩個小朋友在玩,忽然,他們發現了幾隻小蛐蛐兒和抓蛐蛐的籠子。於是爲了看到蛐蛐兒,他們點燃了一盞燈。於是就有了這兩句詩。

篇十七:古詩改寫成現代文

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被流放到夜郎,經過白帝城的時候,收到了一封信,信裏說:”你可以回家啦!”李白高興地整個晚上都沒有睡着。早晨李白就迫不及待地出發前往江陵,他向雲霧繚繞的白帝城揮揮手說了聲再見,就踏上了前往江陵的小船離開了,李白在小船上高興地想:”那江陵就算在千里之外我一日也可以到達!“路上李白本來想睡一覺,可是卻被山裏的猴子叫聲給吵醒了,擡頭一看,呀!好多猴子呀!李白想,有幾隻猴子呢?二十隻?七十隻?還是一百隻?李白數都數不清,就在李白忙着數猴子的時候不知不覺已經經過了萬座高山了!

在欣喜若狂的心情下李白回到了江陵!

篇十八:古詩改寫成現代文

採蓮曲(其二)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週六下午,媽媽帶我去深圳大學參加一個教育展,展廳後面不遠處有一個開闊的人工湖,湖水又清又綠,湖邊樹木鬱鬱蔥蔥,在夕陽的照耀下,湖面閃閃發光,像魚鱗一樣。

我們沿着湖邊走,湖的另一頭用了許多灰色的大石頭圍了一個月牙形的荷花塘,荷花塘裏有許多綠油油的荷葉,好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池塘裏也有許許多多的荷花,有的荷花半開半合,有的荷花已經完全盛開,有的還是一個小花骨朵。微風一吹,荷花和荷葉輕輕的搖動起來,引來幾隻蜻蜓在池塘上空飛來飛去。

有個小姑娘穿着綠色的紗裙,坐在那石頭橋上,手裏拿着小石子戲水。

我看到眼前的美景我想到了唐朝詩人王昌齡寫的《採蓮曲》,“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絕有人來。”

篇十九:古詩改寫成現代文

夜書所見

[宋]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

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

夜深籬落一燈明。

一天晚上葉紹翁經過一家院子門前,忽然,一陣秋風吹過,吹得一棵梧桐樹沙沙作響。

原來是江上吹來的秋風送來了陣陣寒意,他趴在地上,看着那家的院子裏。院子裏有兩個小孩還沒睡,他們在抓蛐蛐,這一幕讓他思念起了他的家鄉。

於是他打開了門,他說:“我可以和你們一起抓嗎?”

孩子們說:“那你和我們一起抓吧。”他很容易抓到了蛐蛐。”

孩子們說:“爲什麼要幫我們抓呢?”

“你們抓蛐蛐的時候好像我兒子抓蝴蝶時,我只是太想他了。”

第二天,葉紹翁提筆寫下了這首《夜書所見》來描繪昨晚的情景。

篇二十:古詩改寫成現代文

飲湖上初晴後雨

[宋]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湛藍色的天空,陽光灑在湖面上波光粼粼。翠綠的湖水清澈見底,魚兒在水裏自由自在地嬉戲。

蘇軾和好朋友在湖面上游船,天空中突然飄起了濛濛細雨,遠處的山在迷霧中若隱若現,彷彿人在畫中游!煙雨中西湖美得賽過西施,賽過任何的美女。淡淡的妝容襯托出西湖溫柔的美,濃妝後的西湖是大氣、端莊的美!

我真想去看看西湖有多麼的美麗動人,也想感受下蘇軾作詩時被西湖美景陶醉的心情!

篇二十一:古詩改寫成現代文

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在秋天的一個傍晚,大詩人杜牧在寒山中坐着馬車欣賞風景。突然,大詩人杜牧眼前一亮,看見一片火紅火紅的楓樹林,有的像一隻只小船飄進水裏;有的像一隻只蝴蝶翩翩起舞;紅的耀眼、紅的燦爛。向北秋姑娘拿起紅筆,把它染紅了。

大詩人杜牧連忙叫車伕停下車:“這天下竟有如此景色,這真是人間仙境!”

然後杜牧往天上一看,碧空如洗,天高雲淡,遠處雲遮霧繞,杜牧說到:“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大詩人杜牧回到家:“今天去的地方風景真美呀。”

篇二十二:古詩改寫成現代文

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李白第一次離家遠行,他對未知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和希望。

李白踏上遠行的船隻,開始了未知的冒險。他坐地船隻一路沿長江滑行,兩岸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了年輕的李白。

滾滾長江向東流去,兩岸高聳的山上長滿了青綠色的植被。有的像駱駝的駝峯,有的像人的嘴巴,有的像仕女的長紗裙。耳邊聽到的是江水咆哮的轟鳴聲。李白立於船頭,好不暢快。

突然,前方水流變大,擊起龐大的水花。遠方水面變窄,長江從兩山狹窄的夾道穿過,撞到山壁上,繞山而流。面對雄山,浩蕩的長江水也被擋得調轉了方向。

水天相接之處,李白乘坐的這隻孤舟,伴隨着太陽遠遠駛來。

被此景象震撼的李白,不禁吟詩《望天門山》。

篇二十三:古詩改寫成現代文

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一天,一個小牧童帶着一頭老黃牛從山下往山上走。那小牧童哼着小曲,自由自在地在山裏這轉轉那轉轉,山上的柳樹在風中隨意的擺動,看起來非常漂亮,老黃牛看起來很真心,它哞哞叫着。

忽然,小牧童好像聽到了什麼。他朝着這歌聲看過去,是誰在唱歌呢?是老黃牛嗎?是小鳥嗎?更不會是他自己吧?啊!他想到了是蟬在叫。

“哎呀呀,我好久沒遇到蟬了,這幾天在家裏悶地不行了,我得抓只蟬回去玩玩。”他這麼想着。小心翼翼地一步步靠近。他示意老黃牛,不要再哞哞叫了。

他把嘴合上,生怕他一出聲,蟬就飛走了。只離蟬差半米的時候,突然,手一張一合,蟬就跑到他的手掌裏了。

小牧童非常高興,他拿着蟬,騎着大黃牛,哼着小曲回家了。

篇二十四:古詩改寫成現代文

夜書所見

[宋]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

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

夜深籬落一燈明。

在一個寧靜的夜晚,一陣秋風吹過,梧桐樹葉發出“蕭蕭”的聲音。現在正是豐收的季節——秋季,金黃色的梧桐樹葉三三兩兩地結伴而下,讓出門在外的葉紹翁想起了自己家鄉的梧桐樹,每到這個時候,也是能看到金黃的梧桐樹葉子在院子裏翩翩起舞。

葉紹翁在另外一個院裏看到兩名兒童,一個兒童拿着燈籠,一個拿着細長的樹枝還在興致勃勃地鬥蟋蟀。他們一會兒把蟋蟀弄到木棍上,一會兒又用小木棍挑它的觸角,一會兒又把蟋蟀弄得它想起都起不來,兩個孩子玩得不亦樂乎。葉紹翁看到了,回到家裏寫下了《夜書所見》。

篇二十五:古詩改寫成現代文

飲湖上初晴後雨

[宋]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一天,蘇軾去杭州西湖遊玩,蘇軾坐着小船,在美麗的西湖上游玩。一邊遊玩,一邊悠閒地喝酒。天氣真好,陽光明媚,清風和暢。看着清風拂動水波,蘇軾感嘆道:“水光瀲灩清方好!水波盪漾,波光閃動,正顯得美好!”

正感嘆着陽光下那西湖之美,忽然,天上下起了雨。一般人都跑開躲雨了。蘇軾卻站在雨中。“山色空濛雨亦奇”蘇軾說,“細雨迷濛,雨中的西湖一樣好啊!”

晴中雨中都很美,要怎樣來讚頌無論何時都永葆魅力的西湖呢?啊,想到啦!他說:“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西湖與西施之美都不懼怕外在條件改變。

篇二十六:古詩改寫成現代文

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裏一青螺。

一個月色如水的夜晚,劉禹錫來到洞庭湖湖邊,他穿着白色的衣服坐在岸邊,感到很冷。月光灑在水面上,是如此地寧靜。

劉禹錫遠遠望着這美麗的洞庭湖。湖水陶醉在月光之下,輕輕地託着君山。君山隱隱約約倒映在湖面上。看上去真像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盛放在銀盤上。也像一塊翡翠放在一面沒有打磨的鏡子上。這樣的場面把劉禹錫迷住了,他詩興大發: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裏一青螺。”

唸完詩,他有點餓,想:“我該回家吃紅燒青螺了!”

篇二十七:古詩改寫成現代文

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早晨離開白帝城,雲朵飄在空中像棉花糖一樣。

岸邊長滿了樹,大樹的葉子綠油油的,像一隻只螳螂。高大的山被白雲切成兩半。這美麗的情景,讓李白沉醉了。他不禁吟誦起“朝辭白帝彩雲間”,小船不一會兒就開出好遠了,彷彿一日的時間就能回到江陵,“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的好句讓船伕感嘆道:“不愧是詩仙李白啊!”

兩岸的猴子叫個不停,好像在和李白告別,李白被叫聲包圍了。一邊看着猴子,一邊喝着甜酒。不一會兒,李白纔回過神來。那小船早過了一座又一座山。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一邊喝酒一邊醉醺醺地吟誦了出來。“不愧是李白啊!”“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哈哈哈哈……”在這爽朗的笑聲中,李白已寫下了這首流傳至今的《早發白帝城》。

篇二十八:古詩改寫成現代文

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李白讀完了萬卷書之後,決定要行走萬里路。於是在春末夏初的某一天,他離開家鄉來到了安徽,在這裏看到了雄壯無比的天門山。

天門山分爲東梁山和西梁山,兩座山隔江相對,從遠處遙望就像一座高大的門。波濤洶涌的楚江從西邊浩浩蕩蕩往天門山上涌來,像斧子一樣把天門山劈開。江水從山門奔流而下,兩邊的水碰到岸邊迴轉。滾滾的江水不斷衝擊岸邊,發出“嘭嘭嘭”的咆哮,好像在說:“我要過去,快點給我讓開”。但是青山依然挺拔地站立着,像戰士一樣絕不退縮。

黃昏的時候,夕陽快落山了,李白乘着一艘小船,從遠處順流而下。一座座高低起伏、連綿不斷的青山迎面而來,點頭微笑着歡迎李白的到來。

此情此景如同一幅美麗的畫,讓人如此陶醉。等我長大以後,要像李白一樣,看遍祖國的大好河山。

篇二十九:古詩改寫成現代文

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一個夏日的早晨,太陽從羣山的背後升了起來,太陽散發着耀眼的光亮,亮光照明瞭天空,照明瞭大地,農夫和漁民都起來工作了。

這時候,一陣美妙的歌聲從森林深處響起,這聲音多麼嘹亮啊!只見一個可愛的小牧童騎着一頭老黃牛悠閒地走了過來。你瞧,他有一頭烏黑的頭髮,還有一雙小眼睛,肉嘟嘟的小臉蛋上掛着一絲燦爛的笑容,手裏還拿根小樹枝。他斜坐在牛背上,一雙小腳在牛背上亂踢,顯得他更加活潑可愛調皮。老黃牛一邊走一邊“哞哞”地叫着,時不時還低下頭吃草,小鳥在樹上唱着動聽的歌,像在開音樂會,柳樹甩着它那嫩綠的頭髮,楊樹聳立在山坡上,黃牛經過的地方留下許多腳印,像是牛要播下草籽,繁衍新一代的小草。牧童正高興地唱着歌時,一陣清脆的蟬鳴聲從附近的楊樹上傳來,打斷了牧童嘹亮的歌聲。

牧童非常生氣,他拍了拍牛背,指了指樹上的蟬,黃牛懂了他的意思,便悄悄地走向楊樹。牧童把網子扣在樹枝上,做好了偷襲的動作,到了楊樹下,牧童站在牛背上,趁機一戳,蟬被捕住了,牧童把蟬裝進一個小羅筐裏,啍着小曲回家了。

詩人袁枚見了這一幕有趣的場景,回到家中,他便提起毛筆,寫下了《所見》這首有趣的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z1161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