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荒野上的大師》讀後感1000字作文

《荒野上的大師》讀後感1000字作文

從北洋政府到國民政府,從“北伐”到“中原大戰”,從“九一八事變”到“七七事變”,國家不斷裂變,時代疾速轉捩。亂局夾縫裏,學人卻默默耕耘,不懈奔走。他們是前所未有的一代人。這本書講述的正是這一代偉人的事蹟,他們不僅開創了學術的新紀元,他們更是改變了世界對中國的認知。

《荒野上的大師》讀後感1000字作文

地質調查所·丁文江

丁文江地質調查所的所長,他有着銳利的目光和兩鉤胡尖,他是當時唯一一位在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一本館刊扉頁上的中國人。在1913年冬丁文江踏上了他夢想許久的地質考察之旅,與他的兩位同伴前往山西,他沿着正太鐵路走了一個半月,考察了太行山,並且調查了井陘煤礦與陽泉鐵礦廠,他利用這些目前僅有的信息繪製出了二十萬分之一的地質圖。幾乎每天清晨出門氣溫低於零下八攝氏度,甚至是零下十八攝氏度這些也都算是常態。去考察的地方環境十分惡劣,在浮山遭遇了大雪,在蒙山經歷了大風,每次都艱難困苦,他連禦寒的衣物都沒帶足。在太行山中,他去住宿,因爲他帶着考察工具且身着“奇裝異服”導致他被電老闆認爲是歹徒,就在這樣的狀況下,只要能有外出考察,勘測地質的機會,他依然會興奮無比,覺得“苦少樂多”。但是1935年,他在勘測時感染了風寒,在旅館休養時煤氣中毒,醫生搶救他時又壓斷了他一根肋骨刺破胸膜,在1936年5月1日,這位偉人離開了人世。

丁文江不懼困苦的進行地質調查,體現出了荒野上的大師敢於實踐、追求實事的優良品質。

清華國學研究院·陳寅恪

陳寅恪清華國學研究院的特約講師,他回國之前在德國柏林大學研究沉潛於唐史、土蕃和佛教的世界。回國後,有時,日常生活也能成學習的機會。有一次學生到家中拜訪,他請他們喝葡萄酒,有人請教他酒的來歷,他立刻滔滔不絕的開始介紹葡萄酒,他對知識的涉獵驚人的龐雜而深入,並一直樂在其中。他對自己的書視若生命,他在這些典籍中留下了大量批註,記錄了自己的考證與思索,這些書並非是零散的閒來之筆而是陳寅恪的一種研究方法,等待積累與成熟,才把這些思想的火收集起來。他時常坐公共汽車穿越半個北平查閱資料,去時仍是晨光熹微,歸時已然煙霞遍地。書眉上密密麻麻的小字,也在不斷的損耗着他的視力。本來就高度近視的他,已經到了視網脫落,右眼失明的地步,雖然自己的眼睛危在旦夕,但他仍不願意做手術,因爲當時已在日本侵華期間,他清楚自己早晚勢必會被日軍脅迫。爲了繼續研究,於是他帶着他的家人離開了滿是太陽旗的北平。最終在1969年,陳寅恪閉上了失明二十餘年的雙眼。

陳寅恪他癡迷於對古文的研究,體現出了荒野上的大師認真嚴謹、知識淵博的優良品質。

中國營造學社·樑思成

樑思成是中國營造學社的法式部主任,他在賓夕法尼亞大學上學時曾收到他父親梁啓超寄的一本《營造法式》,從此打開了他對中國建築興趣的大門。樑思成人生中的第一次長時間在中國的農村漫遊,地點是在河北。他在漫遊前的一段時間裏,他學習了大木作內拱頭昂嘴的做法,還理解了彩畫作的規矩,他的效率高得驚人,他勤奮畫圖,二十多天就累積了一大摞。1932年春天,他和他的弟弟前往了薊縣的獨樂寺,這座寺廟建於遼聖宗統和二年,他們對觀音閣和山門進行測繪,在測繪時,樑思成發現遼代的寺廟與他熟悉的明清時期的建築完全不同,它更像是唐代建築。樑思成因早年騎摩托車曾遭遇車禍,後腿和脊椎受了傷,但他在考察時還是沒有一點猶豫的爬上了山門,十分興奮的測量着每一個斗拱的尺寸,並逐一記錄,他還從山門脊飾的變化想到了建築風尚的變化。之後他又去到各地考察建築,最後他都用田野考察的方式澄清了歷史的真相。

樑思成他執着的探索建築的真相,體現出了荒野上的大師勤奮刻苦、不畏艱難的優良品質。

哪有什麼黃金時代,從來都是勇毅者於深谷中劈出一線光明。正是如此,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因爲這些偉人在我們之前不顧自身安危,不斷奮鬥纔有的結果。所以讓今天的我們學習他們的優良品質,以後爲祖國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vkq96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