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打破舒適圈作文(推薦13篇)

打破舒適圈作文(推薦13篇)

篇一:打破舒適圈作文

打破舒適圈作文(推薦13篇)

《逍遙遊》中雲:“北冥有魚,其名爲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爲鳥,其名爲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

每每閱此,吾腦海中自現浩然之景:海闊無邊,水天一色。湛藍海面驟然浮現巨影一團,隨後巨浪穿空,如慕雨中,萬千水露欲聚還散,大魚之虛影幻生雙翅,乘風飛上雲霄……誠然,此瀟灑之景也。可鯤適然遊於深淵,又何故躍出此間,又何以探明己之化鵬之力?

試想日暮晨曦,鯤遊曳於天池之內,隨心作息,與友嬉樂。輕擺尾鰭即可任意海角,開合巨口即可飽餐一頓。至於外界如何,天光如何,皆與它無關,自在逍遙,豈不妙哉?但平淡之日終欲有風起兮,北冥之魚亦懷青雲之志。於淺池中荒涼此生,雖輕鬆自在,但不得志成。於是鯤擡頭仰望,目光所及是炙熱之日,岑靜之月,風華之星,是更廣闊之雲霄。

吾何不能棄水而出,去更廣闊之處?鯤如是想。

於是鯤謀之策之,日夜練習。無暇問候天涯新知,無暇尋訪海角舊友。無暇理會海景四時之變化。日日奔忙,不復往日鬆閒,但光陰充實,魚生有望。終有一日,它扶搖摶羊角而上,在九天叢雲裏看到這個世界的另外一面。

唯有走出,化鯤爲鵬,才能肆意天地,延歲月之深遠,不負歲月之所長。於鯤,亦於人。

吾輩此日,正值少年,意氣風華,青春當時,實爲拼搏之時!家國繁華,世界盡在吾輩之眼下。己之世界物物俱全,看似處處順心。有言曰人之待於“舒適圈”乃自願爲之,吾則認爲應言困頓“圈”內。世界千面,不可執着於之間一面,就棄了所有。人生苦短卻漫長,待在“圈”中踱步一生則荒,勇於脫出則實。何不向鯤學習,試着躍出北冥。若有幸發現己之化鵬之力,則可脫出海水桎梏,去往更廣闊之天地,去見新的風景,結交新的友人,豈不美哉。若無此力,勤加練習,充盈自身,也不失無獲。世界之大,少年熱血潑灑,肆意逍遙天地,即得自由寬廣之人生。

願你我皆能爲鯤,躍出“舒適”之海,方求得肆意人生,無愧來此世間一遭。

篇二:打破舒適圈作文

今天,我看了一篇文章,名叫《烏塔》,這篇文章讓我有了深深地感觸。

這篇文章寫的是“作者”在旅行中認識了一位名叫烏塔的小女孩並瞭解了她的經歷和心理的故事。我認爲,中國式家長都是盲目的,他們並不真正瞭解我們這些孩子的需要,他們不知道我們應得什麼,這與德國家長截然不同。德國家長總是放心孩子,讓孩子們做出自己的選擇。

我很敬佩烏塔的獨立精神,這讓我想到了自己。我每天都會賴牀,每次不是我媽把我喊起來,就是直接扯被子,這不就是依賴嗎?我每天上學放學,總是媽媽來接送,這不就是依賴嗎?我每次寫作業,都是在媽媽的指導下完成的,這不就是我們所說的依賴嗎?

在讀到烏塔的“有條理”時,我便開始審問自己。睡覺時定了時間,而在規定的時間,卻因爲放不下而一再延長,這不就是沒條理?在寫作業時,在媽媽的一催再催下,才勉強拿起筆,這不就是沒條理嗎?

再往下讀到了烏塔的自律我便深深地責問自己。在看電視時,我說好看一分鐘,因爲過於精彩而繼續往後看這不就是不自律嘛,在打遊戲時說好的十分鐘卻晚了整整半個小時,這不就是不自律嘛,比起烏塔,我就是個一文不值的人。

這篇文章寫的就是中國與德國的對比,在我們看來,我們已經足夠好了。可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我們只是上億個人裏的一個平凡的人,無需自滿,努力向前。即使改變不了事實,但我們可以改變我們自身,努力更好。

篇三:打破舒適圈作文

“圈”中生活何其舒適,吾輩名曰“舒適圈”。家眷友人朝夕相伴,只“往來種作”。只“怡然自樂”,身在“桃源”,心遠地自偏。無蕭蕭風雨,無荊棘叢生,方可回首,“真無風雨卻有晴”,於是便可日益漸上,心無旁騖也——此當今大多數人對生活於舒適圈的普遍觀點: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煩,才能更好地成長。

卻未料想圈內之弊?鵬飛九萬里,且適南冥。斥鴳竟能傲言:“吾翱翔於蓬蒿之間,此飛之至也”。令人不禁笑於其狹隘的格局。類比能令人倍感舒適的“圈”,圈中人又有何感想罷。近有一有趣實驗:一蚱蜢困於燒杯中,杯並不算高,蚱蜢輕鬆逃脫;又加一玻璃板於杯沿附近,蜢剛躍起,被被阻隔而下,又躍又下。久之,將玻璃板移開,蜢竟只能跳至杯沿處,無法逃離;逐步將玻璃板的高度降低,不出意料,蚱蜢到最後竟幾乎成了不能躍起爬行動物。類比四周皆爲界限,讓人倍感安全的“圈”,圈中人又有何感觸罷?圈中人只曉圈中事,其胸襟亦只可容圈之大,至於達鵬之偉業,更爲虛談。

卻未料想躍圈之益罷?王思聰,富二代也,即便只談其“圈”,似也足夠龐然,完全可風光一世,無前憂後慮。但其勇於躍圈,獨創“熊貓TV”公司,投入一個億,市值則達到了四十億,其看準電競業的興起潮流,重金買下IG戰隊,而其戰隊又在18年收穫世界總冠軍,再次收穫成功。思聰並不惦記其父之資產,而是希望躍出舒適圈,打拼獲得屬於自己的財富與成功。

物理學家玻爾,發現了氫原子光譜,從光子的躍遷中我們也不難看出其蘊含的生活哲理——如果氫原子只是被動接受對應能量的光子,便只能躍遷到條件極爲苛刻的特定能級;但如果原子們迎難而上,與實物粒子悍然對撞,其便可選擇性地吸收碰撞所帶來的能量,躍遷的概率大大提升。而我們所能看到的世界的大部分光亮,都來自於這樣一個個普通原子的躍遷過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我想,吾輩難道不應當與生活中的困難、荊棘、未知猛然抗爭,迸射出屬於吾輩的獨特光芒嗎?躍圈者不羨圈中人,因其知曉,“我們究竟失去了什麼,又得到了什麼。”

“我們面前應有盡有,我們面前一無所有”,狄更斯於《雙城記》中的至理名言不也警示着我們應該勇於撕破那“應有盡有”的虛僞外表,看到其“一無所有”的本質嗎?

故曰,躍遷,躍“圈”,飛至九萬里,方能體會蓬蒿之渺微,方能體悟蒼茫天地,鴻鵠之志。

篇四:打破舒適圈作文

在網絡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每天用各種APP瀏覽着“大數據”推送給我們的新信息,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自以爲接觸的信息豐富多元,但其實每天看到的都是我們愛看的舒適圈中的東西。

在社交網絡的時代,信息的流動如同溫層大氣一般,人們只願接受與自己相同或相近的觀點,對其他幾乎視而不見,彼此間的對話變得愈加困難。在我看來,這如同烏龜一般,一有風吹草動便躲在龜殼中,躲在自己的舒適圈中,雖然保證了安全,卻也失去了與同伴交流的機會,失去了那一片蔚藍的天空。

《青春修煉手冊》《不完美的小孩》等歌曲是00後的青春,而“三小隻”也只因唱功一流,顏值爆表而迅速走紅,演唱會、各大廣告商綜藝節目的邀請紛至沓來,但是他們沒有被爆紅衝昏了頭腦,而是繼續向前,他們也沒有被舒適圈所束縛,而是努力跳出舒適圈,不斷嘗試打破自己。易烊千璽便是其中之一,在演唱會籌備時亦不忘複習功課,在歌唱比賽時亦不忘磨練演技。他沒有進入音樂學院而是進入了表演系,正是他想打破舒適圈,挑戰自己,以取得更高的成就。

敢於突破自己,敢於接受與自己不同的觀點,敢於直面自己的缺陷,易烊千璽便是敢於跳出舒適圈的勇士。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高琨,面對同行科學家不同的觀點,他不是視而不見,而是小心求證,仔細探索,用實驗證明自己的觀點,亦吸取了其他科學們的言論,方成就了自我。試問,倘若高錕對與自己不同觀點的科學家視而不見,不與其深入討論,密切合作,是否能取得物理學界諾貝爾獎這一至大至亮的明珠?答案是否定的。因此,跳出舒適圈,不失爲一種明智的選擇。

在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人與人之間因爲各自的舒適圈而不知不覺間豎起了一道道屏障,阻礙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讓我們自以爲自己接觸的信息豐富多元,實則早已深陷其中而渾然不知!

篇五:打破舒適圈作文

會考快來了,加油努力吧!”這句話不知聽了多少遍,但你是否問過自己:“我真的跳出舒適圈了嗎?我真正努力過嗎?”

我並不知道的答案,考場見分曉。說實話,最近的我好似跟以前沒啥大改變。今天上午,我看了雨田同學寫的隨筆,讓我感覺同學們都這麼努力,我有什麼理由不前進?雨田同學早上四點起牀,這種態度與毅力值得學習一下。今天我會立下一個flag,爲二十幾天後的生物地理會考拼一把。

我的flag一共分兩點,第一點是晚上保證十點睡覺,早上五點四十開始早讀、學習,其實也可以選擇晚上學習時間稍晚些,但對我來說,早上的效率要比晚上效率高。第二個flag便是白天保證學習效率和時間,把重點放在地理生物上,每天各一套模擬卷,利用好學校的時間。因爲在五天中,一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學校,保證每節課的效果。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地理生物不會的題,要及時問老師,不拖泥帶水的學習。

有一段話說:“既然打算早晚要做的事,你就應該清楚早做證明什麼,晚做證明什麼,比魄力更重要的是執行力!”希望在接下來的時間裏,充分利用與發揮,沒有到達自己的目標,就不會知道自身的潛力有多大!

跳出舒適圈是最好的選擇。將來,你纔會有很多時間去玩耍,只欠自身的毅力支持!

篇六:打破舒適圈作文

寄居蟹寄居,雖安逸,卻始終行動受限;龍蝦褪殼,雖然面臨危險,但在不久以後卻會長出更堅硬的外殼來保護自己。我們應該像龍蝦一樣,走出舒適圈,這樣才能謀求更好的發展。

在自然界中,走出舒適圈是每個生存者生存的必經之路。當雛鳥已經習慣於父母的餵養,但它的父母突然有一天不再哺食時,小鳥爲了生存也不得不逼着自己學會生存技巧。天上自由翱翔的鷹必然經歷過被驅逐的痛苦,草原上矯健敏捷的獵豹必然經歷過殘酷的廝殺。

動物要走出舒適圈,那麼人呢?自然也是如此。要想立足於社會,我們首先必須走出自身的舒適圈、象牙塔、烏托邦。父母總有老的一天,我們不可能一輩子都活在父母的庇護之下。社會上的“啃老族”即拖累了父母,自己的生計也無法長久。學會獨立是步入社會的第一步。我們無法預料未來,唯有提前做好準備,努力強大自我。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才能防患於未然。家世富貴或生活順遂者的生活若遭逢突變,其中的落差感是尤其使人痛苦的。古人云“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被迫選擇時必然比主動選擇要痛苦得多。因此我們應主動走出舒適圈,鍛煉出一顆更強大的心,這樣才能更好地面對往後的困難。

走出舒適圈不僅僅意味着獨立,還意味着敢於跳出自身狹隘的圈子去面向更廣闊的世界。沒有伽利略的大膽質疑,後世經典力學體系也無法建立;沒有哥白尼的探索發現,如今對宇宙的研究就沒有理論基礎;沒有施萊登和施旺的猜想與實驗,也就不會有細胞學說這一生命科學的里程碑的建立。這些科學家們不被陳舊觀念束縛,正因爲有了這樣一批的敢於開拓,挑戰自我的人,人類的纔會不停地向前發展。而作爲新時代青年的我們自然要緊跟時代發展潮流,向前輩們學習,主動跳出知識的舒適圈,不斷更新知識,豐富自己,這樣才能發展得更長遠,甚至到某天有能力爲社會做貢獻。

走出舒適圈的過程絕不會輕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或許會面臨困難與挫折,甚至陷入絕境,但這都是值得的。走出舒適圈的我們心智更加成熟,眼界也更加開闊,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自我發展空間也將更廣闊。因此,我們應始終懷有一顆走出舒適圈的心,積極地發展自我。

篇七:打破舒適圈作文

大家好,我今天發言的主題是“圈內天地,圈外生命”。

“舒適圈”,是一個有着熟悉環境的無形圈子,各人在這個圈子裏追求着自己內心的愉悅,從而達到“舒適”的狀態。而舒適圈也因人而異,高潔者以崑崙玉英爲舒適圈,擔當者以天下家國爲舒適圈,遠足者以碧海蒼梧爲舒適圈。我的舒適圈,他未必心怡,而他的舒適圈,於我也未必舒適。同樣的圓,換一個人,換一個角度,風景將截然不同。

你我各有夢想,所懷不同,見聞喜好也不相同,因而各人熟悉的環境不同,各人的舒適圈也都獨一無二。朝聖不同的前方,所得也終不一樣。有的生命波瀾壯闊,他的舒適圈也就格外廣闊宏大;有的生命寵辱不驚,他的舒適圈也如斯人一般清新優雅;有的生命多愁善感,他的舒適圈也必在那煙雨江南。有的人認爲舒適圈是一個消磨鬥志、蹉跎年華的安逸圈,我卻不以爲然。舒適圈只是我們思想駐足的一個驛站,在這,我們的浪漫有所寄託,我們的詩意也得以揮灑,他是我們發揮想象、挖掘潛能的地方。舒適圈是個圓,而這個圓有着顏色,也有着情懷。

既然舒適圈不同,我們又何必強求千篇一律的整齊劃一?奮鬥者以學習工作爲舒適圈,他們精神固然可嘉,可那些尋常人呢?他們的舒適圈或許只是一頓熱氣騰騰的年夜飯,或許只是與妻兒相聚的片刻歡笑,或許只是上司他人的一句嘉獎,可這些都是他們前進的動力,都是他們的夢想,他們的舒適圈同樣偉大,同樣美麗,同樣值得欽佩。舒適圈是我們真性情體現的地方,我們也不應因爲他人的態度看法而委曲求全。自信着“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再尋常的生命,也都熠熠生輝。

舒適圈表面是圈,實質則是屬於個人的一方無限天地。在這個圈子裏,我們得以遨遊形骸之外,無拘無束,這是我們生命得以還原的圈子。在這,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國王,萬物平等,生命返璞歸真。舒適圈都是圓,可這個圓沒有界限,也沒有統一的畫法,而唯一的畫筆就是我們的生命、性情。

你的夢想有多奇崛,你的圓也就多美麗。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篇八:打破舒適圈作文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你是否因爲離開了熟悉的班級而苦惱呢?你是否因爲來到了陌生的環境而擔憂呢?如果有,你也許陷入了“舒適圈”。

對於“舒適圈”,人人各持己見,接下來,我將就“如何看待舒適圈”這個問題談談看法。

何爲“舒適圈”?它泛指人們過着相對輕鬆生活的熟悉環境。那麼爲何人易陷入“舒適圈”而無法自拔?於我看來,這源於人們的惰性心理。現代社會愈加發達,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於舒適環境的依賴性愈加強烈。所以陷入“舒適圈”非“個性”,而是“共性”。

衆所周知“舒適圈”的危害性。一隻鷹長期與雞生活便忘了飛翔,一個人長期過舒適的生活也會忘了進步。當今社會上令人敬佩的人,誰不是跨出了“舒適圈”?一線戰士們以血肉爲人民護航,甘願放棄閒居在家的舒適,拉起生命的防線;名演員們不甘於坐享財富,一次次進行角色的突破;甚至於大家身旁那位令人羨慕的“第一”,又何嘗不是跨出了“舒適圈”,爲未來拼命奮鬥。事例太多,但請細想,若沒有跨出“舒適圈”的決心與毅力,可能肺炎病毒仍在肆虐,影帝仍是泯然衆生,“第一”也可能跌下寶座。

誠然,想要輕鬆不是錯,期待舒適也無可厚非。有人因環境舒適能更好發揮潛能;有人也把奮力拼搏當成舒適圈;對舒適圈的判定與認識因人而異,但惰性人皆有之。

然而,毫無例外,成功人士都是經過奮力拼搏的。天下沒有免費午餐,無論他們對“舒適圈”的認識與做法如何,他們一定付出了巨大努力。好比熬粥,米粒只有耐住高溫才能沉澱香濃;熬粥方式也許各異,過程卻相差無幾。

不要因走出“舒適圈”而苦惱,也勿因陷入“舒適圈”而焦慮,人生之路多漫長,你只需“耐住高溫”,熬出你獨特的一碗粥,讓我們一起奮力拼搏,因爲人生如棋,落子無悔,不要給青春留下遺憾,拼命前進吧!

我的發言結束,謝謝大家!

篇九:打破舒適圈作文

作爲一名九年級學子,在國中生涯中,我面對過一次次挑戰,也歷經了一次次蛻變,所以於我而言,“成長型思維”其實就是走出自己的“舒適圈”。

在國中生活中,除了分內的學習外,我參加了各種各樣的比賽,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如:2017年、2018年的CCTV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的湖南省亞軍,2018年學校英語superspeaker的國中組冠軍,2018年SPBCN中國拼詞大賽的全國團體賽總冠軍。然而,誰又會知道我在國小的時候並不是一個喜歡參加這種競爭性較強的比賽,可能是認爲自己沒有達到這個水平,也有可能是自己怕對手太強不敢參加。

但是在上了國中以後,我漸漸發現了只有不斷突破自我,嘗試新的挑戰纔會使自己的能力和膽量更上一層樓。在去年的9月份,經過一個月的培訓後,我還參加了生平首次雅思考試,最後獲得兩項7。5分,總分6。5分的成績。然而每項比賽的過程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甚至在準備的過程中我都產生過放棄的念頭,在準備雅思考試的期間,因爲繁重的學習任務,我向母親也哭訴過,也有過自己的心裏壓抑,但是最後我選擇的是堅持下去、放手一搏,拼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只爲不讓自己失望。

當然,也正是又了這樣的比賽歷練,我的英語能力和與人溝通的能力在快速增強,於是開始參與學校很多的接待外賓的活動。如與伊頓公學副校長John的面談,接待並做澳大利亞學家Lorraine的同聲翻譯,還有與來自美國公立學校排名第一的伯克利學校的招生官的面談、接待。雖然起初會感覺到自己與學長和學姐們的英語水平有很大差距,然而這樣的感受並沒有讓我自己感到失落,反而激起了我進步的鬥志,更加主動的學習。

在碧桂園國中部,還有一次經歷更讓我記憶猶新。那就是第一次擔任“導演”。整個團隊的所有人從一開始的互不熟知到在20多天內慢慢磨合,相互適應,到最後呈現出一臺囊括6、7、8、9年紀的震撼的聯誼晚會。這次的導演經歷讓我從不懂團隊合作到知道如何領導他人,從不懂時間規劃到做事井井有條,當然我更學會了感恩、尊重、和溝通的魅力。

“成長型思維”,意味着每一次的突破,每一步踏出自己的舒適圈,每一個新的驚喜,和每一份昇華後的喜悅。

篇十:打破舒適圈作文

在生活中,人們常常會不自覺地選擇相對輕鬆的事情去做,而對稍稍費力的事情置之不理。人們在這種狀態或模式中感到舒適,因此逐漸沉溺。然而沉溺於舒適圈會讓我們看不清自己的劣勢,從而失去前進的機會,也會失去前進的動力,直至墮落,一再不起。

人們的惰性和怯懦役使着他們的心靈和軀體,他們既不願意放棄舒適區中無需費力的生活,也沒有勇氣踏出去嘗試那些未知的、嶄新的事物。他們用幻想織成蛹,把自己包裹在其中,享受着自己優秀的謊言,無視自己的缺陷和短板,也對提升自我的機會視而不見。

時間不停地流逝,世界亦然,它也從未停止前進的腳步。沉溺於舒適圈中而看不到世界的變化,總有一天會被這個世界淘汰,從前的舒適也將不再。人將自己困於舒適圈中,猶如井底之蛙,一葉障目,他們看不到廣闊天地,看不到日月星辰,他們小心翼翼地捧着舒適圈給予他們的幻覺,生怕井口吹來的一陣風便將其吹散。而那些從井中跳脫出來的勇敢者,他們領略了廣闊天地之美,丟棄了那份幻覺,真正的大有一番作爲。

掙脫舒適圈的枷鎖固然不易,但這就像黎明前的黑暗,只要你敢於突破自己,敢於直面自己的缺陷,肯付諸勇氣和努力去撕裂那漆黑的夜幕,就必定會有陽光照耀在你身上。跳出舒適圈是一個艱難而又曲折的過程,但當你置身其外,回顧一路而來的坎坷,也一定會覺得值得。

篇十一:打破舒適圈作文

烏塔是一個德國的小女孩,文中的“我”和烏塔經過幾次談話,可以看出烏塔是一個獨立、自立的人。

文中把烏塔和中國的孩子做了鮮明的對比。烏塔覺得愛孩子可以讓他單獨出門,還認爲光從電視和書本上認識世界是不完美的,自己做過了纔有意義。烏塔自己獨自環遊世界,在家裏設計好旅行路線與日程,懂得規劃,一到當地就聰明地查警察局的電話,這樣即使遇到了危險也總會有辦法。

我覺得烏塔是對的。我深有體會,平常想和鄰居玩一會兒,家長都覺得危險,總是千叮嚀萬囑咐,我總會不耐煩,然後說一句“知道了”便下去玩了。我很羨慕烏塔,可以像一隻鳥兒在天空中自由地飛翔,沒有任何拘束,而我就像是已經羽翼豐滿的鳥,卻總在窩裏等着父母叼來食物餵我,就算我不想那樣做,家人也不會允許我去嘗試。而且平常我放學了,總是家人來接,書包在自己身上家長還想着我背時間長了會駝背,我爭辯着:“我長大了!”卻只聽見一句“我來背”。我很想獨自上學,放學,要是路上遇到了同學還可以一起聊天,而家長在就完全不一樣了,我剛想說出口,卻想到家長還在旁邊,總會有拘束。

有一次我好不容易自己去上學一次,外婆同意了。而我到學校後的一會兒就看見了外婆的身影。我感覺被欺騙了,明明我可以的,她卻總不放心。爲什麼?這都是溺愛惹得禍。後來我就跑到對面的路上,可能是她看到了,外婆也過來了,她不慌不忙地走過來,看見我還笑了。本來想在同學面前展示自己很勇敢,是獨自上學的,可她卻過來了,同學們本來和我在一起的都紛紛走開了,誰都不想身旁有個大人吧。我尷尬極了,直到開校門,我才和外婆說再見,跑着回到教室。

那時,我都快哭出來了,這麼不放心我,也就這麼一段路,有什麼危險的呢?

我忍不下去了,終有一天,我會和朋友走在路上聊同學、老師,一切令人快樂的事。到了家,笑着和他們說再見。我認爲跳出舒適圈的第一步就是自己上下學,不受拘束。讓我跳出舒適圈吧!

篇十二:打破舒適圈作文

曾經看到過一幅漫畫:一隻綿羊被繩子拴在一個木樁上,羊的活動範圍被侷限在以繩子爲半徑的圓圈內,綿羊站在圓圈的邊緣處,渴望着圈外的青草。

漫畫上的綿羊固然是可笑的:圈外綠草肥美卻不知向前一步;圈內沙地貧瘠卻仍然做“原地運動”。可是當我們人類嘲笑譏諷漫畫中的綿羊時,又有多少人領會其中含義,受到啓發、警醒呢?有的人就像拴在木樁上的綿羊,受繩子限制,只在“小範圍”內活動,殊不知圈外更多彩的世界;只在“淺水區”游泳,殊不知“淺水區”外更能自我突破;只在“舒適圈”苟且生存,卻不知道:有時候,只有邁出“舒適圈”,嘗試做些“舒適圈”之外的事,才能收穫更多的成長。

邁出“舒適圈”,去煥發更積極的心態。“舒適圈”,即所謂“能力之內的事情”,就是一種不必勞費心神,便可波瀾不驚地安穩度日的狀態,邁出舒適圈,邁出的不僅僅是我們的思想、行動,更是我們的心態。有的人年歲未老心卻老了,沉浸於“舒適圈”中,自我滿足、不奮鬥、不上進;有的人年紀雖長心卻年輕,不滿足於舒適環境之中,勇於嘗試、不斷開拓自我的疆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舒適圈”看似給人以安逸享受之感,實則是助長了惰性心理對人的麻痹殘害。周國平曾說,人的一生有兩大敵人,懶惰就是其中之一,當人被舒適環境養出了惰性並習慣於其中時,心就已經不再年輕了,長此以往,無異於“溫水煮青蛙”般的慢性自殺。

邁出“舒適圈”,去認識更廣闊的世界。“井底之蛙”終日知足於井底生活,看似養尊處優,它卻永遠也無法看到井口之外的大千世界;蝴蝶如果只享受於繭蛹的溫暖與舒適而不破繭而出,則只能置身於漆黑之中而永遠無法徜徉花海,採香釀蜜;漫畫中的綿羊,日復一日、原地兜圈做着“圈地運動”,若不向前一步,則永遠也無法體會芳草的甜美與草原的遼闊。跳出“舒適圈”,雖不一定再有持續的舒坦,但帶來的必將是視野的拓寬、思想的開闊的成長與收穫。

邁出“舒適圈”去結識更精彩的自己。雛鷹勇於飛出溫暖的巢穴,搏擊長空,磨礪翅膀,終於乘風翱翔,扶搖直上;駿馬一出生就獨立行走,跳出父母的庇護,最終縱橫馳騁,萬里奔騰;李彥宏果斷放棄國外的高薪舒適生活,回國創業開發百度,續寫屬於自己的精彩;馬斯克大膽嘗試,不斷打破自己的上限,研發電汽車,打造龍飛船,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由此觀之,有時適當的壓力更能激發自己的潛能,有時適度的挑戰更能促進我們的成長,勇於向前一步,邁出“舒適圈”,或許就能結識下一個更加精彩的自己。

“舒適圈”外的世界固然令人嚮往,但全新的環境,更多的風險,更多的不確定性,也促使我們切身考慮。我們要邁出“舒適圈”,但不要貿然邁出,更不能盲目邁出,而要加以選擇的謹慎邁出“舒適圈”。這需要我們對自己的全方位清晰認識,客觀考量與判斷作爲基本前提,也需要我們堅定的信念與勇氣作爲精神支柱,更需要我們對自我潛力的不斷挖掘作爲根本保障。

邁出“舒適圈”吧,切勿因爲懶惰和恐懼而消磨了短暫的一生;邁出“舒適圈”吧,剪斷自己心頭上的繩子,打破精神的枷鎖與習慣的桎梏,去錘鍊自己,突破自己,圈外的世界定會更加廣闊,更加精彩!

篇十三:打破舒適圈作文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拒絕舒適圈”。

舒適圈,顧名思義就是在一個圈子裏,有我們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在這裏,我們可以與自己認識的人交往,不需要再去爲其他問題費盡心思。表面看上去很舒服,但這並不利於我們成長,所以我們應拒絕舒適圈。

拒絕舒適圈從認識舒適圈開始。尼采曾說:“習慣會使我們雙手伶俐而頭腦笨拙。”在舒適圈中我們會因爲習慣而逐漸沉迷。一如秦始皇在一統天下後便安於現狀,坐擁最大的國土,庫藏六國的寶物,不想再去擴充自己的勢力,習慣於富貴的他沒有意識到自己在舒適圈中,安於享樂。於是陳涉斬木爲兵,揭竿爲旗,一代大國湮滅,一代帝王無蹤。可知,我們要先認識舒適圈,進而才能拒絕舒適圈。

拒絕舒適圈,要不爲自己設置舒適圈。路遙曾說:“幻想容易,決斷也容易,真正要把幻想和決斷變爲現實,卻是無比困難。”當我們一直在努力拼搏時,我們不會感覺到很舒適,但一直努力下去纔會成功。歐陽娜娜就不爲自己設置舒適圈,她積極地去面對各種挑戰,她認爲她的生活應不能只有大提琴,所以她不停去接受其他的新鮮事物,不讓自己的生活單調,所以時刻保持挑戰的姿態,才能讓我們不爲自己設置舒適圈。

當我們身處舒適圈時,要勇於打破舒適圈,拒絕舒適圈。待在“舒適圈”中,一定要自律,一定不能故步自封。“憂患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待在“舒適圈”,要時刻保持危機意識。《肖申克的救贖》中有這樣一句臺詞:“監獄裏的高牆實在是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在其中生活;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待在“舒適圈”,如果不能保持危機意識,不居安思危,“舒適圈”就會變成葬身之地。曾經高光無限,名震四方的狗不理,守着自己的老字招牌,不去創新改革,如今一蹶不振、屢遭唾棄,就是最好的例子。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拒絕舒適圈,要時刻關注外界變化和發展大勢,提前準備,這樣,當時機來臨時,就可以抓住機會,跳出“舒適圈”。當今時代,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我國現在正在大力倡導的“一帶一路”建設,就是順應時代發展大勢,跳出“舒適圈”的重大舉措。

因此,待在“舒適圈”,不要享樂,要時刻準備着,跳出舒適圈,拒絕舒適圈。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標籤: 打破舒適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ojno5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