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2022年全國甲卷作文範文(精選2篇)

2022年全國甲卷作文範文(精選2篇)

篇一:2022年全國甲卷作文範文

2022年全國甲卷作文範文(精選2篇)

不沁何芳

大觀園竣工後,衆人給園中橋上亭子的匾額題名。有人移用了歐陽修《醉翁亭記》中的“有亭翼然”。有人借鑑化用了“瀉出於兩峯之間”。賈寶玉根據情境,創造了“沁芳”一詞。

匾額與對聯,是園林的點睛之筆。撇開作者的深意,平心而論,單看題名,三個名稱各有各的精彩。“翼然”來自於大家名篇,強調了亭子的靈巧飛揚,富有文人氣質。“瀉玉”錚然有聲,讓人想見流泉的晶瑩剔透、氣韻生動,想見蘇軾的《醉翁操》:“琅然,清圓,誰彈?響空山。”而“沁芳”,點出了木映水的佳境,暗含元妃的美德與恩澤,蘊藉含蓄。大觀園是女兒國,一切青春的生命在這裏融合、匯聚,“沁芳”,是必然的選擇。

在文學史上成功地借鑑化用的例子,不勝枚舉。王勃的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即是對南北朝文學家庾信“落花與芝蓋齊飛,楊柳共春旗一色”的化用,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而蘇州的滄浪亭,更是直接擷取屈原的“滄浪之水情兮,可以濯我纓”,體現了操守高潔的主題。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璀璨光華,無論是直接移用,或是借鑑化用,或是根據情景創新,都是在傳承中的發展,關鍵在於運用得宜。沒有香草美人喻美德的傳統,“沁芳”也就少了一點深厚的意蘊。

中國是一個雍容典雅的國度,我們曾有過世界上最燦爛的詩篇。這種詩禮文化,浸潤了一代代讀書人甚至是平頭百姓,化成了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言行準則。傳統文化薰陶下的君子之風,在同老一輩人的交往中,在大型歷史連續劇《覺醒年代》裏,可以窺見一二。你不能不爲先輩們的坦蕩胸襟與體貼周到動容。“沁”,是吸納,是滲出。沒有傳統文化的傳承、浸潤,何談散發着馨香的品格滲出?

這些年,傳統文化得到了有識之士的重視,疫情中“青山一道同雲,明月何曾是兩鄉”的運用,觸動了人們心底那一根最美的弦。張藝謀揉傳統美學爲一爐的冬奧會開幕式,獲得了廣大羣衆的高度讚譽。然而,我們不能不看到,匆匆行走的腳步,網絡世界的喧譁,讓我們丟棄了多少內心的繁華?急功近利,焦躁的情緒充斥互聯網,每一個新聞事件,都能激起洶涌的浪花。關於教材的討論,有人斷章取義怒斥曹文軒,有人移花接木揭發汪曾祺,有人甚至能在《岳陽樓記》中尋覓到移出課本的理由。試問,你可曾對那些經典作品細細地品讀?

文化是浸潤,是吸納,是靜水流深。孟子曰:“充實之謂美,充實而光輝之謂大”。中華文化是一個精美的大觀園,古爲今用,不管是如何運用,首先,請讓我們細細吸納它的芬芳,在吸收傳承中,讓它吐露出恆久的芳香。

篇二:2022年全國甲卷作文範文

傳統源遠,創新流長

“大觀園試才題對額”時衆人爲亭命名。“翼然”神交古人,貼切景緻;“瀉玉”融情匯景,別出心裁;“沁芳”更是匠心獨運,立意高妙。題名如此,生活亦然。我們應在植根傳統,積澱文化的同時審時度勢,推陳出新。唯有如此,我們方能秉傳統之源遠,見創新之流長。

傳承應放眼全局,賡續綿延,去蕪存青。正如蒙曼所說:“中國人的詩心一直在,但需要被激活。”在時代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應守住文化根脈,將先輩留下的文化發揚革新。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傳承不應抱殘守缺,而應躍如充滿機遇的世界文化之海,汲取新的活力。古往今來,血淚的教訓告誡我們,一味地邯鄲學步只能落得黃鐘譭棄、瓦釜雷鳴。清末革命以“文化改良”爲藉口而全盤西化的後果只能是中國人失去文化根脈,被侵略者更加肆意妄爲地蹂躪。由此觀之,文化唯有不忘傳統才能永葆活力,凝聚血脈。

創新應立足當下,厚積薄發,造福人類。正如宋叔和的誨語:“敏於觀察,勤于思考,善於綜合,勇於創新。”創新讓我們對生活更有幻想,更能體悟生活的價值。從“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創新解決糧食難題,到“中國量子之父”潘建偉創新領跑信息技術,再到天才少年曹原創新開闢物理髮展新領域……種種事實無不表明,創新意識不僅能讓我們提高自己,發現自己,還能爲社會提供進步的不竭動力。由此觀之,創新唯有開拓進取才能行穩致遠,大有可爲。

傳承與創新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我們一手拿着科技的利劍開闢未來,一手拿着傳統的藥箱給前進的人類療傷。”曲道奎之言道出了創新與傳統的平衡:它們並不衝突,而是相互補充,共同繪製美好未來的底色。一味守舊會導致泥古不化,只能跟在古人衣襟之後亦步亦趨。非但難以適應時代的步伐,更無法奢談超越。一味創新,捨棄根本只會落得“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的困頓結局。非但難覓巧思慧因,更無從談及精進開拓。

家國天下如此,個人同然。吾輩青年,立於中華民族的復興征程上,更應發憤圖強,以盡綿薄。在學業與生活中兩相兼顧,以傳統之根深來成就創新之葉茂。

“古老的葉子,它生命的胚芽蘊藏於內部,只是需要在新時代的土壤裏播種。”秉傳統之源遠,方可見創新之流長,正因有創新之流長,方可激發傳統之裂變,永續傳統之弘揚。吾輩青年,傳承文化、不竭創新,必將與國恆昌,再造盛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4vk9d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