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從一場辯論會說開去2000字作文

從一場辯論會說開去2000字作文

作者:錢靜波

從一場辯論會說開去2000字

  年級:高三

上週我參加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辯論賽活動。辯論主題是關於傳統中醫的傳承價值。正方佔盡“政治正確”的優勢,從扁鵲華佗到李時珍,列數了中醫作爲中華文化千年瑰寶的璀璨代表人物。可反方提出的論點也頗發人深思。當今醫學已深入研究到分子層面,而我們的傳統中醫的理論基礎卻是基於“陰陽五行、寒熱往來”等一些比較主觀的判斷,經絡穴位也拿不出解剖學的證據。不得不說,在當今醫學科學嚴密的邏輯面前顯得有些蒼白無力。一位辯手甚至拿出一份元素週期表,尖銳地指出,我們早就知道,宇宙不是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組成的,而是由這裏100多種基本元素,基於各種化合和物理作用,從而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大千世界,生命活動的本質就是化學反應。中醫的學理與其說是科學,不如說是哲學。

作爲一場辯論賽,更多地是比拼雙方思辨和語言方面的能力與技巧。抽籤決定的正反方立場,未必是辯手個人價值取向的真實反映。因此,最後獲勝方未必就是觀點更正確的一方,哪一方獲勝對於議題本身而言,未必是最重要的。最後指導老師一席話,纔是整個辯論賽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環節,啓發了與會所有人更深入的思考。老師稱讚了雙方辯手站在己方立場上各自精彩的辯論,但也提醒大家,絕大部分時候,我們的人生需要的不應該是辯論賽,而是客觀全面的分析與思考。老師舉了一個人所共知的例子,我國科學家屠呦呦基於對中醫典籍的研究,發現了青蒿素,挽救了數以百萬計生命,獲得了至高榮譽諾貝爾獎。毫無疑問,科學家的發現是基於對古典中醫典籍的大量研究。甚至可以說,沒有中醫典籍,就沒有這個諾貝爾獎。但最終,讓科學家得到世界級認可的卻並非止於中醫典籍,而是她用現代科學方法,列出了青蒿素分子式,清楚說明了該物質如何作用於瘧疾產生特效,以及基於該發現,人類得以提純該有效成分,避免了煎服中草藥時,隨青蒿素一併喝下的大量無效甚至有毒副作用的成分。這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而良藥治病卻不苦口”的例子全面客觀地回答了辯題。中醫作爲傳統瑰寶我們當然不能捨棄,不應武斷隨意地顛覆和否定傳統;但也不能自命不凡,抱殘守缺。正如傳統經典的梁祝故事,經過當代音樂家何佔豪、陳鋼創新地與西洋樂器小提琴的表現力完美結合,感動了全世界。沒有創新發展,與時俱進,傳統就很難發揮其應有的價值。

事實上,傳統中醫本身也是不斷繼承,揚棄和創新的成果。當今的科學家基於《本草綱目》等中醫典籍記載,傳承創新,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而當年李時珍等一批批古人,也是基於前人的成果,不斷地吸收,摒棄其糟粕並不斷超越。歷史上,當23歲的李時珍科舉屢試不中,決心專心鑽研醫藥之時,66歲的湖北黃岡同鄉陶仲文已深得嘉靖帝歡心,因爲陶仲文所謂“道、醫兼修”,不斷爲聖上奉獻最新配方的各種“靈丹妙藥”。實際上我們現在都知道,所謂丹藥往往毒盛於藥。但傳承自秦始皇年代的丹藥傳統,讓很多人,甚至多位帝王付出生命健康的代價,愚昧狂熱地繼承。李時珍彼時則挺身而出,指出丹藥於醫的荒謬,並且身體力行,編撰了在當時已儘可能去僞存真的中草藥學典籍《本草綱目》,流芳百世。[學習交流羣| 與全國同年級小夥伴一起快樂學習>>>點擊加入]

不止是中醫,我們對待我國悠久的傳統文化都應秉持尊重、學習,同時又不忘發展創新的原則。儒家經典《大學》裏就有這樣的表述:“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詩》曰:周雖舊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說的就是中華民族自上古以來,就非常注重創新精神。而在新時代的今天,黨中央、國務院在《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也明確要求我們對待傳統文化要“秉持客觀、科學、禮敬的態度”,“揚棄繼承、轉化創新,不復古泥古,不簡單否定”。

《易傳·繫辭上》中說:“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把時代的發展進步概括爲“富有”“日新”和“生生”,“日新”推動時代的潮流,生生不息不斷創造、發展和變革,最終才能實現社會“富有萬物”的宏偉目標。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進程,正是這句話的偉大實踐和寫照。

我的表妹中學轉學到美國,回來探親時說,當她告訴美國同學,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會學習有兩千餘年歷史的《論語》《詩經》等經典,同學們都驚歎羨慕不已。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兩千年前的著作已難以尋覓,即使有碑刻等形式保留的零碎片段,絕大多數今人已無法閱讀理解。而中華文明不斷積累,持續發展幾千年從未中斷,傳統文化已成爲全民族最寶貴的思想遺產,是激勵我們達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支柱。但在繼承這筆寶貴財富的同時,我們也不能無視由於古人認識水平侷限,不可避免地有一些舊時代的糟粕混雜其中,從“愚忠愚孝”“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男尊女卑”到“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民”“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如此等等。這樣的歷史糟粕並非我們民族獨有,大洋彼岸的美國100多年前還保留罪惡的黑奴制度,70年前種族隔離還大行其道,這比我們上述愚昧落後的倫理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必須認識到,如何領悟學習傳統文化遺產,又能與當今時代契合,創新地繼承是關鍵所在。正如南宋時期的經學家錢時所作《融堂四書管見》裏說的,“《盤銘》之新,新德也;《康誥》之新,新民也;文王詩之新,新天命也。君子用心無所不至,故曰‘無所不用其極’。只爲天地間事,皆吾分內事,有纖毫不至,便是不誠。”以創新地態度對待我們的傳統文化,於我們每一位中國人而言,“皆吾分內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43wl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