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二泉映月聯想到的畫面作文500字

二泉映月聯想到的畫面作文500字

篇一:二泉映月聯想到的畫面作文500字

二泉映月聯想到的畫面作文500字

阿炳本名華彥鈞,江蘇無錫人。他會用二胡、琵琶演奏許多歌曲,其中就有一首他自編的著名二胡曲——《二泉映月》。這首《二泉映月》流傳至今,在樂壇上享有極高的聲譽。

阿炳兒時認生父爲師父,生父去世後,因無人約束而交友不慎染上惡習,琴藝高超的阿炳被堂哥趕出了道觀,又在34歲時雙目失明,就此淪落街頭,賣藝爲生……

又是一箇中秋夜,阿炳在鄰家少年的攙扶下,來到了天下第二泉——惠山二泉。那裏月光似水,靜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見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聲縈繞在他的耳畔,他似乎想起了自己坎坷的經歷。漸漸地,漸漸地,他似乎聽到了深沉的嘆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倔強的吶喊……

聽着聽着,阿炳的心顫抖了起來,他不禁拿起二胡,他要通過琴聲把積澱已久的情懷傾吐給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絃上不停地滑動着,流水月光都變成了一個個動人的音符,從琴絃上流瀉出來。

起初,琴聲委婉連綿,猶如山泉從幽谷中蜿蜒而來,緩緩流淌。這似乎是阿炳在讚歎惠山二泉的優美景色,在懷念對他恩重如山的師父……隨着旋律的升騰跌宕,步步高昂,樂曲進入了高潮。他以勢不可擋的力量,表達出對命運的抗爭,對未來的嚮往!他想起了自己年幼喪母,少年喪父,又染上惡習,雙目失明,賣藝艱難度日……但他始終未放棄對音樂的熱愛,對生命的熱愛。

就這樣,一首不朽的樂曲——《二泉映月》誕生了。(徐欣妍泰河學校)

篇二:二泉映月聯想到的畫面作文500字

阿炳原名華彥鈞,江蘇無錫人,是一位民間音樂家。那一首淒涼悲慘的《二泉映月》,就是阿炳的代表作。

阿炳生活悽慘,他年幼喪母,由同族嬸母撫養,八歲與父親在雷尊殿當道士,十八歲時,被無錫道教譽爲“演奏能手”。可風不測,老天妒英才。阿炳因交友不慎染上惡習,被同爲當家道士的哥哥趕了出去,從此流落街頭,靠賣藝爲生。34歲時又雙目失明。如今,飽經風霜的阿炳再次來到了二泉……

二泉月光似水,靜影沉璧,樹木蔥蘢,藤蘿搖曳,水面上月光如銀紗,覆在二泉周圍,但阿炳再也看不見了,只有那潺潺的流水聲縈繞在他的耳畔。他似乎聽到了深沉的嘆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倔強的吶喊……阿炳拿起二胡,想要把這積澱已久的情懷,用琴聲傾訴給茫茫月夜。

《二泉映月》的曲目從音響裏流出來,我彷彿看到阿炳坐在石頭上,顫巍巍地拿起二胡,月光輕輕地灑在阿炳周圍,銀紗蓋在了阿炳的二胡上。阿炳開始拉奏了,起初琴聲委婉,不知何時,阿炳的臉上流下了深深的淚痕,滴答滴答,好像落進了二泉之中。

漸漸的,琴聲高昂激盪着,好像是阿炳對命運的抗爭,對音樂強烈的摯愛。阿炳正了正身子,隨着一聲打旋,二胡被“嗚呀嗚呀”地拉起來。阿炳嘴角微微上揚,空洞的眼睛彷彿看到了美麗的中秋月夜,彷彿看到了兒時快樂的遊戲,彷彿看到了父親牽着他的手去看花燈時的幸福場景……

一曲《二泉映月》,震撼人心的不僅僅是它的旋律,更是阿炳坎坷一生的經歷。(紀雨彤九峯國小

篇三:二泉映月聯想到的畫面作文500字

那個中秋之夜,阿炳和師父一同來到了二泉邊賞月……

小阿炳望着那月光如銀的水面,師父望望小阿炳:“你聽到了什麼聲音?”小阿炳只覺得一切都是那麼新奇,搖了搖頭:“只有一泓清泉及淙淙的水聲。”師父拍了拍他的背:“等你長大了就會從二泉流水中聽到許多奇妙的聲音。”小阿炳望着師父飽經風霜的臉,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若干年後師父去世了,阿炳因交友不慎沾染上了惡習,被趕出道觀,34歲又因患眼疾,雙目失明,他只能流落街頭,靠賣藝爲生。

但又過了數年,他肺病發作,臥牀吐血,從此不再上街賣藝,在家以修理胡琴爲業,艱難度日。生活的窮苦與疾病的折磨也不能泯滅他對音樂的熱愛和他對光明的嚮往。他是多麼希望有一天能過上光明的生活啊。

又是一箇中秋之夜,阿炳在鄰居小孩的攙扶下來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靜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到了,他沉着臉,眉頭緊鎖,哀嘆着,只有那淙淙的流水縈繞在他的身畔。他又想起了師父說過的話,想到了自己坎坷的一生,漸漸的,漸漸的,他似乎聽見了深沉的嘆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倔強的吶喊……他不禁老淚縱橫,他要把這些複雜的情感用音樂表達出來。於是他拉起了二胡,一首《二泉映月》應運而生!他的手在琴絃上來回徘徊,訴說着自己所愛的美麗富饒的家鄉、惠山的清泉、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時光流轉,阿炳已去世多年,地下有知的他如果知道自己的音樂成了享譽中外的絕唱,應該安息了吧!(鍾浩華山國小)

篇四:二泉映月聯想到的畫面作文500字

在70年前,中國有這樣一位民間音樂家,他的名字叫做阿炳,他是江蘇無錫人。

阿炳的父親是無錫城中三清殿道觀雷尊殿的道士。一生悽慘的阿炳,直到8歲纔回到父親身邊,以徒弟的身份學習樂器,直到22歲時父親去世,他才知道自己的身世,後來又因交友不慎染上惡習,被堂哥趕出家門,從此開始了街頭賣藝的艱苦生活。後來又不幸地患上了眼疾,導致雙目失明。

在一年中秋節裏,阿炳在鄰家少年的攙扶下來到二泉這裏,樹木蔥蘢,藤蘿搖曳,月光如水。山腳的二泉蜿蜒而出,可阿炳再也看不見了,只能聽着那淙淙的流水聲。漸漸地,他似乎聽到了發自內心的聲音:深沉的嘆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倔強的吶喊……他不禁又拉動起琴絃,讓琴聲來述說他心中的詠歎,一弦一弦的悲壯。

那琴聲,起初委婉連綿,猶如山泉從幽谷中蜿蜒而來,猶如那淙淙的流水聲縈繞耳畔,這恰似他對二泉景色的讚美,恰似是師父對他的恩惠。漸漸,琴聲高昂起來,它以勢不可擋的氣勢表達出了對命運的抗爭,對黑暗社會的不滿。月光照水,水波映月,樂曲在二泉池畔迴盪,久久不散。

阿炳用着動人心絃的琴聲,告訴人們,他愛那惠山的清泉,他愛那照耀清泉的月光,他愛那支撐他渡過苦難一生的音樂,他愛那美麗富饒的家鄉。

就這樣,這首不朽的樂曲誕生了,後來被楊蔭瀏教授錄音記譜整理,很快揚名中外。可惜阿炳去世了,他沒有等來聲名大噪的這天,他沒有等來幸福光明的這一天。

《二泉映月》是中國民族音樂寶庫中一首享譽海內外的優秀作品,是中國民族樂曲中的瑰寶。(程廷燁新碶國小)

篇五:二泉映月聯想到的畫面作文500字

第一次聽到《二泉映月》這首曲子,我就被深深地震撼到了。

阿炳原名華彥鈞,從小就跟着父親學琴。相傳一年中秋節,患了眼疾的師傅帶着小阿炳來到泉水邊賞月。師父問他:“你聽到了什麼聲音?”小阿炳搖了搖頭,他覺得泉水的聲音沒有什麼特別的。十幾年過去了,他的師傅早已離去,而他也因交友不慎染上惡習,被堂兄掃地出門,後來又患上眼疾,導致兩眼雙目失明,流落街頭,只能靠賣藝爲生。

一箇中秋佳節,他再次來到了泉水邊,這一次他聽到的再也不單是那淙淙的流水聲了。而是聽到了深沉的嘆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倔強的吶喊……

阿炳的心顫抖起來,他拿起二胡,通過琴聲向月夜傾訴着。起初,琴聲委婉連綿,似乎在應和着景色,思考着自己的人生經歷:他每天都杵着一根竹竿上街拉琴,嚐盡了人間裏的各種苦頭。可即便這樣,他也堅持拉琴。隨着旋律升騰跌宕,步步高昂,他又表示了對命運的不公和對命運的抗爭。樂曲緩緩結束,可樂曲聲依然久久在二泉池畔迴響,舒緩而又起伏,恬靜而又激盪。

他靠賣藝爲生,生活過得十分悽苦。他的好友回憶阿炳彈《二泉映月》時的場景:在公園前,阿炳夫婦在那拉着二胡,在鵝毛大雪的映襯下顯得格外淒涼。幾十年來,他就是這樣堅持着自己的音樂夢。

解放後一年,一位音樂教授找他錄製曲子,他的歌曲終於被錄製出來了。每當放起這首曲子,我的心靈都會有極大的震撼。他的琴聲一會兒高昂,好像在抱怨着老天對他的不公;一會兒聲音又變得如此低沉,好像在向着一望無際的夜空傾訴着自己的痛苦。

而此時的我也在默默地爲他嘆息,爲他的命運打抱不平,心似乎也在滴血。任憑生活怎樣對待他,他對音樂依舊是那麼熱愛,對音樂依舊是那麼癡迷,生活用苦難來折磨他,他卻用音樂來饋贈這個世界!

如今,阿炳距離我們已經有70多年了,可阿炳流傳下來的著名的二胡曲卻始終伴隨在我們的身邊,永遠流傳下去。(江彥均大碶國小)

篇六:二泉映月聯想到的畫面作文500字

初聽《二泉映月》,那是在幾個月前。

聽着阿炳彈的這首曲子,我覺得我彷彿看到了在一箇中秋之夜,阿炳在鄰家少年的攙扶下來到二泉邊,面前是那淙淙的流水。聽着流水聲,那聲音一會兒舒緩一會兒高昂,阿炳坐在石頭上,空洞的眼睛裏滿是淚水。他想到了小時候,師傅帶他來到惠山的情景,想起了自己坎坷的一生……

阿炳在很小就失去了母親,8歲就隨父親在雷尊殿當小道士,22歲時他的父親也去世了,後來的阿炳又因爲交友不慎沾染上惡習,被趕出了道觀。最後又因患眼疾,導致雙目失明,街頭賣藝爲生的日子更加艱難了。

隨着樂曲的旋律,步步高昂,我似乎看到了他師傅拉着他的手散步的場景。樂曲平緩了許多,我彷彿又看到了阿炳拿着手中的二胡,神情陶醉地拉着,他對命運的抗爭,對美好未來的無限嚮往,都從琴絃上流瀉了出來。聽着這首樂曲的聲音,我好像又看到了月光照在阿炳的身上,阿炳不住地低聲啜泣的樣子……

一曲終了,可不知爲何,那二胡的旋律使我久久難忘。

如今,《二泉映月》已經不僅僅是一首樂曲,它代表着中國的民族音樂文化,它蘊含了一種中華民族不甘屈服昂然向上的精神。當感到疲倦、感到孤獨時,讓我們帶着對阿炳的崇敬與感動去聆聽《二泉映月》,細細品味樂曲中那一個個不凡的音符吧!(陳言京錁九峯國小)

篇七:二泉映月聯想到的畫面作文500字

江蘇無錫惠山泉,世稱世界第二泉,阿炳曾在這兒創造過《二泉映月》,我第一次聽到還是在一個月前。

那時老師帶我們瞭解了《二泉映月》的創作背景,還當堂給我們欣賞了這首二胡曲。

起初,琴聲委婉連綿,猶如山泉從幽靜的山谷中蜿蜒而來,緩緩流淌,讓我不禁想到了惠山二泉的優美景色。漸漸的,旋律升騰跌宕,悲慘悽切,如濤如雨。在悲涼的曲調中,我似乎感受到了一種嘆息,一種傾訴與吶喊的聲音早已跳出音符,我感受到了作者內心的苦難和抗爭,聽着聽着我便流下了眼淚。

當我回到家裏又聽起了《二泉映月》,但這次,我彷彿與琴聲融爲一體,彷彿穿越時空來到了阿炳那個年代,我看到了無比美麗的惠山二泉,又望見了阿炳坐在石頭上,全神貫注地拉着二胡,我走了過去,握了握他那滄桑的大手,摸了摸他那飽經風霜的臉。

阿炳,本名華彥鈞,民間音樂家,生於清光緒19年,江蘇無錫人。他幼時喪母,由同族嬸母撫養,到8歲隨父親在殿中當小道士,12歲能演奏多種樂器,18歲時被無錫道教音樂界譽爲“演奏能手”。22歲時父親去世,後因交友不慎沾上惡習。34歲雙目失明,爲謀生計,他身背琵琶、古琴,走上街頭,自編自唱,說唱新聞。後又患上肺病,57歲時離世。

後來機緣巧合之下,中央音樂學院的教授來到阿炳家,錄製了阿炳的六首曲子:《二泉映月》、《寒春風曲》、《清柳》、《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當然,還有很多曲子可以錄,但遺憾的是阿炳卻在這之前逝世。

這樣一位老人,帶着一生的音樂才華,離開了人世。但那二泉的琴聲,在藝術的天空中久久不能散去……(九峯國小楊志航)

篇八:二泉映月聯想到的畫面作文500字

阿炳,原名華彥鈞,江蘇無錫人,他的一生十分悽慘,他從一出生就離開了父母,直到8歲纔回到父親身邊,中年又患眼疾,久治不愈,最終雙眼失明,從此流落街頭,靠賣藝爲生,《二泉映月》是他流傳千古的作品。

起初音樂聲委婉連綿,如同山泉從幽谷中蜿蜒而來,緩緩流淌,這讓阿炳想起了以前痛苦的身世。阿炳雙目失明後,人稱“瞎子阿炳”。從小就沒有了母親,是由嬸母撫養,8歲時隨着師父當上了小道士,22歲師父又去世了。直到師父去世,才告訴了阿炳真實的身世,原來師父就是阿炳的親生父親。

後來,阿炳因交友不慎染上惡習,被堂兄趕出道觀,爲了維持生計,他走上街頭開始了賣藝生涯。可是困難遠不止這些,他又因患上眼疾,雙目失明……

我爲阿炳坎坷的一生感到難過,聽着《二泉映月》,我聽到了山泉從幽谷中蜿蜒而來,緩緩流淌,隨着旋律越來越高,我彷彿聽出了阿炳對命運的抗爭,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漸漸地,昂揚的樂曲在飽含不平之鳴的音調中結束了,彷彿在爲阿炳默默地傾訴着。

1949年4月23日,無錫解放,阿炳的《二泉映月》誕生了。1950年12月4日,阿炳病逝,終年才57歲。

如今二泉映月不僅是一首樂曲,它還代表着中國民族音樂的文化,蘊含了一種中華民族不堪屈服、昂然向上的精神。

每每聽着《二泉映月》,我都感到無比快慰,細細品味樂曲中那一個個不凡的音符……(樂欣妍長江國小)

標籤: 二泉映月 聯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3ox5n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