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呼蘭河傳讀後感(通用10篇)作文

呼蘭河傳讀後感(通用10篇)作文

篇一:呼蘭河傳讀後感

呼蘭河傳讀後感(通用10篇)作文

莎士比亞說:“書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這學期我們學習了《祖父的園子》這篇文章,老師推薦大家共讀《呼蘭河傳》一書。這本書是中國著名的女作家蕭紅筆下的,裏面滿滿的是荒涼。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四章。

這一章主要講作者通過回憶院子裏的破東西,描寫出一個特別荒涼的景象。在祖父的校小院中,有養豬的,開粉房的和趕車的。眼看舊房子快要倒了,隨時都有危險,可他們還是一如既往的住着,就這樣日復一日的醒來又睡去。讀到這裏我也非常氣憤,人們怎麼能這樣無知呢?難道他們從來不會爲以後着想嗎?

每到下雨天的時候,房子就更不爭氣了。大大小小的桶擺滿了屋,雨點落到桶的那一瞬間,滴滴答答的,就像奏響了交響曲一樣,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啊!也許你會問這是爲什麼呀?因爲修建房子需要花錢啊!請大神,放河燈,逛神廟,他們卻又那麼豪爽,可修整房子卻要花錢的呀!呼蘭河的人就是敲爛他們的腦殼也不會清醒的小鎮的人們意識短淺,自私愚蠢,前途迷茫,彷彿世界的一切都是模糊的。

在生活中我們可不能像他們一樣,只有追求完美才可以活的更加出色,精彩,有趣。

篇二:呼蘭河傳讀後感

這個寒假,我讀了一本書,它的名字叫《呼蘭河傳》書中講述了蕭紅從小出生在呼蘭河童年的故事。

呼蘭河的冬天是非常的寒冷,過了一夜就凍的門都打不開了,風像刀子一樣刮在臉上十分生痛,手背上臉上都被凍得裂口,人人都說冬天真可怕,房子上掛滿冰凌,別看動物們有厚厚的皮毛,它們也是冷的不得了,不停的叫喚。

蕭紅從小出生在呼蘭河,因爲父母和祖母對蕭紅十分冷淡,所以蕭紅從小就喜歡跟祖父在一起。祖父是一個爲人非常和諧可親的人,蕭紅和祖父一起勞動種地,她是一個性格活潑開朗的小姑娘,但有時很天真,幹了很多傻事,例如把韭菜當野菜扔掉,把狗尾巴草當穀穗留着……等,祖父也不責罵她,而是耐心的教她,祖父給田地除草,蕭紅看到很多玫瑰花,就去摘了一些回來,插到了爺爺的帽子上,爺爺聞到了玫瑰花香,說真香,十里路都能聞到,蕭紅情不自禁的開懷大笑。

童年是快樂的,有時候也是悲傷的,本該是一個無憂無慮,天真浪漫的年齡,而她卻被賣給了一戶人家做童養媳,因爲活潑不像媳婦,所以婆婆一天打八,還把她吊起來,狠狠的抽,打她是爲了讓他懂規矩,遭受慘不忍睹的非人折磨,最後慘死,難道是因爲婆婆的愚昧殘忍嗎?當我讀完這本書,我懂得了,不是某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小城的問題,可怕的封建迷信人民對於生死的茫然無知。

讀完這本書,讓我知道了每個人的童年竟然如此的不同,讓我們珍惜當下的生活吧。

篇三:呼蘭河傳讀後感

《呼蘭河傳》是由著名作家蕭紅寫的。文中主要講了從小生活在呼蘭河這個地方的蕭紅,記錄了蕭紅小時候的故事。

這篇文章分別分爲七章。第一章描寫了呼蘭河的街道上的店鋪有各種各樣的,以及詳細的描寫了街道上的大泥坑。第二章寫了因爲呼蘭河的人們怕“鬼”,舉行了各種活動。第三章寫了“我”與祖父在後花園裏的美好時光。第四章寫了“我”的家是荒涼的。第五章寫了小團園媳婦慘死的經過。第六章寫了有二伯的古怪。第七章寫了磨倌馮歪嘴子的故事。

其中,我對第七章的印象最深刻。文中寫了“我”家有一個磨倌叫馮歪嘴子,他很貧窮。人們都看不起他,過了一段時間,馮歪嘴子娶了個妻子,人們並沒有覺得什麼大不了的。當他有了第一個孩子時非常開心。馮歪嘴子有了第二個孩子時,妻子因爲難產而去世了。他並沒有放棄生活,反而更有信心生活下去。人們覺得他的孩子肯定很快會死去,但並沒有這樣。讓人們更加不可思議起來。每次馮歪嘴子吃飯的時候,人們都會找藉口不讓他吃菜,他並沒有覺得人們在潮諷他,反而以爲人們說的有道理……

我們要學習《呼蘭河傳》中的馮歪嘴子,不管別人說什麼,都要努力地生活下去。要微笑着面對生活,不能退縮。

篇四:呼蘭河傳讀後感

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首悽婉的歌謠。

——茅盾

《呼蘭河傳》是著名作家蕭紅創作的一部自傳體小說,在這部小說中作者以一個孩子單純天真的視角,描繪了一個東北邊陲小鎮呼蘭河的世態人情以及自己童年生活。隨着作者內心深處的記憶,我彷彿身臨呼蘭河之中,共同感受着作者對扭曲人性,損害人格的社會現實的否定以及對“孤寂與苦悶”情懷的反思。

那時的呼蘭河是歡樂的,“我”的眼裏處處新奇,摘一個黃瓜,拔一棵白菜,用顏料往指甲上染,用觀音粉往門上劃,就算是“火燒雲”出來也可以盯上它一兩小時。但“我”那童年的樂趣掰盡手指也只有這麼多了。只有那一個慈祥而有童心的祖父爲“我”的童年增光添彩。

祖父的眼睛總是笑盈盈的,並非是呆呆傻傻的憨笑,也並非是興高采烈的大笑,他笑得像個孩子。“我”總是跟着祖父,似乎有他的地方就有無盡的歡樂,祖父還沒起牀,“我”的耳旁總會響起“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的誦讀聲。到了傍晚睡覺時,祖父也總會給“我”講故事,但那點小小的樂趣,怎能耐得住寂寞?

寫到這兒,“我”的筆鋒陡然一轉,寫家中的荒涼之景,“颳風和下雨,這院子是很荒涼的”“多大的太陽照在上空,這院子也是荒涼的”,原本的青草綠樹,花朵昆蟲,都被破舊殘物取而代之,沒有什麼樂趣。鄰居們的生活幾十年如一日,

刻板單調,而那路過的黃鸝留下的歌聲,也許是那冬天裏的一絲溫暖,黑暗中的一抹陽光

那時的呼蘭河是無知的。東二道街上的大泥坑,六七尺深,人們和家畜,無論是在晴天還是下雨天,都會遭受深陷其中的危險,淹雞淹鴨,悶豬悶狗,遭遇許多次的危害,卻無一人想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然而,這一泥坑子也誤導了人們許多事,人們吃豬肉,卻被商家哄騙說豬肉不是瘟豬肉而是淹死豬。這些事可笑而又令人深思。

兩位主人公的故事最令人唏噓。

小團圓媳婦深受封建思想迫害。“很快,小團圓媳婦被擡進大缸中,滿是熱水,滾燙的熱水。”“她在缸中,叫着,喊着,跳着,好像她要逃命似的狂喊。”“她臉澆的通紅,她不能在掙扎了”,小團圓媳婦的死迎來的不是哀傷和嘆息,而是一片掌聲雷動和哈哈大笑。“我”用悲憤的筆調狠狠地鞭撻了這一踐踏生命的行爲,這種封建思想,迫使着後代一步步走入死亡的邊沿。

馮嘴歪子和鄰家王大姐不聲不響的來了個“隱婚”,生了小孩,但後來王大姐承受不住病痛的折磨死去了,馮嘴歪子毅然拉磨,買年糕,承擔下了撫養兒子的義務,並堅強的活下去,即使生活似一個人遍體鱗傷,到後來那每處傷口都會成爲身上最強壯的地方。

《呼蘭河傳》的動人故事,淚中帶笑,笑中有淚,可是仍有美,即使有些病態,卻不能不使人炫惑。

篇五:呼蘭河傳讀後感

讀了蕭紅的《呼蘭河傳》,我感觸頗深。她用兒童的視角,譜寫了一方水土的風俗人情,一部悽婉的歌謠。文章的語言看似十分平淡,但是細品其中,人世間的辛酸苦澀,無不浸在其中。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當屬小團圓媳婦的婆婆。她精於算計,愚昧無知,認爲婆婆打媳婦是理所當然。就因爲小團圓媳婦僅僅有12歲,長得卻像14歲那麼高;太大方了,不知道羞;吃飯吃三碗,(那時候社會處於男尊女卑的狀態。)她就要給小團圓媳婦兒一個下馬威。她把小團圓媳婦打傷了,打病了,也打心底不願意正當地買藥治病,因爲他們不相信藥這種東西,他們只相信神,甚至還認爲小團圓媳婦兒不是被打病了,而是被鬼附身了。他們找來跳大神的跳跳大神,花50吊錢給雲遊真人來醫一醫、破一破,還一直尋找所謂的偏方來除掉小團圓媳婦身上的鬼。可憐的小團圓媳婦只能忍受着直到被活活地折磨死!小團圓婆婆竟沒有感到有什麼不妥,讓人覺着又可憐又可恨。

我看到這裏,心中突然有了一分憐憫,九分憤怒。通過對小團圓媳婦遭遇的瞭解,我才知道呼蘭河這個地方是多麼地迷財信鬼。呼蘭河有很多節日,這些節日中十個有八個是爲鬼、爲神而創立的。作者爲此道出了世間的不濟以及被壓迫者可悲的生活境地。沒有憤怒的控訴,字裏行間卻在鞭撻着當時的社會風氣,譴責人們冷漠麻痹的生活狀態。

一個個悽婉的故事宛如一個大磨盤,將你的心,壓着、碾着……所幸故事裏還有一個馮歪嘴子。他是呼蘭河未曾泯滅的一線希望和生機。馮歪嘴子不顧旁人的冷眼,勇敢地追求個性自由和家庭生活。妻子亡故後,他堅強地扛起養家餬口的責任,拉扯兩個孩子長大。他覺着自己會在這個世界上生根、長牢。

看到這一個個悽婉的故事,我心裏涌起了一番波濤,恨不得直接穿越,警告那些人們不要再迷財信鬼啦!他們因爲這個害死了多少人吶?如果那時候,社會男女平等,沒有迷信,沒有賭博,沒有男尊女卑,人人都是平等的,這世間會多麼幸福呀!

總之這是一本很難得的散文作品,又像一首敘事詩,懷揣着童年難以忘懷的往事,娓娓道來。蝴蝶、小蟲、黃瓜、倭瓜和開滿玫瑰的後花園,還有那絢麗變幻的火燒雲,它們是那麼的美,一切是多麼的夢幻。而後幾章故事又是那麼的辛酸幽怨,苦不堪言。但是馮歪嘴的兒子依然活着,又給人帶來了希望。

《呼蘭河傳》是一曲悲喜交加的歌。

篇六:呼蘭河傳讀後感

於澤強

最近我讀了一本讓我深受啓發的書——《呼蘭河傳》,它是女作家蕭紅寫的。

在書裏我比較喜歡閱讀主人公蕭紅和祖父在幹活的片段,因爲讀到那裏時,我總會感到濃濃的愛。主人公蕭紅並沒幫祖父幹活,只是在搞破壞,而祖父卻一點也不生氣,一點也不感到煩,跟蕭紅有說有笑。

在書裏還有一個讓我記憶深刻的人,她就是團圓媳婦。她是老胡家的童養媳,在她十二歲時,由於太高了,長的像大人一樣,她家人向外人都說她十四歲了。但她在家每天都要被打,有時在夜裏還能聽團圓媳婦的哭聲,過了幾天她不哭了。接着,她婆婆就找人給她跳大神,說是驅除她身上的鬼魂,這是一種迷信的做法,可是那裏的人卻十分相信。結果跳着跳着,反而給團圓媳婦跳出了病。最後她婆婆爲了給她趕鬼,便決定用開水給她洗澡。最終不料,好好的團圓媳婦就被燙死了。這是一個多麼令人憤恨的舉動啊!

還有一個令我敬佩的人,他是馮歪嘴子。他憨厚老實,積極樂觀,敢於挑戰。但他無論怎麼努力都得不到人們的尊重。當他老婆生下第二個孩子死去時,竟有人到他家裏等着他自殺,但他並沒有放棄,勇敢地面對生活,養活他的兩個兒子。

茅盾說,《呼蘭河傳》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我讀了這本書,從作者蕭紅身上,懂得了要珍惜時間,因爲每一個人只有一個童年;從馮歪嘴子身上,我懂得了要樂觀地面對生活。

篇七:呼蘭河傳讀後感

開學初,我利用課餘時間閱讀了蕭紅寫的《呼蘭河傳》。它的內容豐富,引人入勝。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幾個小故事。

那時的豆腐是奢侈品,晚餐時若能吃一塊豆腐,那就是非常美好的事。有一些買不起豆腐的窮人家,他們小孩的夢想就是開豆腐坊,甚至有一個人傾家蕩產,寧願自己破產,也要去買一個豆腐吃。這其中表達了窮人的悲慘境遇,他們的一生就是那樣,省吃儉用,連一塊豆腐也買不起。

女性在舊社會的生活可以說是很悲哀的。在廟會上,人們在老爺廟裏都是很虔誠的,但是在娘娘廟,人們一點都不敬重娘娘,只有爲了向她討子討孫才稍微拜一拜。這也反映了當時女性是多麼的不起眼。

書中還講到了一個小團圓媳婦的故事。她本來好好的,卻被折磨,捱打捱罵,被虐待,她的心裏其實是很委屈的。她想回家,卻被人們說她身體裏有鬼,要驅鬼,什麼民間偏方都不靈,最終被逼到了燙水裏“洗澡”,還是被折磨死了。作者通過小團圓媳婦的事來反映女人在黑暗、落後、愚昧的社會生活中的不幸命運。

讀完這本書,我感觸很深。這三個小故事只是書中的一個小縮影,但表達了這位女作者對於舊社會的愚昧、落後、黑暗的不滿和憤怒。蕭紅是當時社會中難的一見的女性精英,但很多女性生活非常艱難。新舊對比,社會進步了,生活條件大大改善,女孩子們也不受歧視了。我們要珍惜美好生活,女孩子們要自強,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篇八:呼蘭河傳讀後感

陳依泉

今天我讀了一本叫《呼蘭河傳》的書,書裏講了好多“我”和祖父有趣的故事,如果你想知道就往下看吧。

我記得有一段特別有趣,講了“我”在後園裏摘了一束玫瑰,給祖父戴在草帽上,而祖父不知道,還說:“今年春水大,花香二里都能聞見。”從這能看出祖父非常幽默,非常疼愛我。作者出生時祖父都已經六十多少了,作者三、四歲時,祖父快七十了,七十歲的祖父非常愛作者,他們爺倆在後園笑個不停。祖父的後園就是小作者的天堂,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一切都是自由的。書裏講到在東二道街上有個大泥坑,六、七尺深,在那個大坑裏淹死過人、豬、狗、貓、馬,那個大坑家家戶戶都知道,有的人說拆牆,有的人說種樹,就是沒有說把這個坑填平。

在作者的描述中,她的童年是快樂的,也是寂寞的。她從小在後園裏長大的,作者和祖父在後園裏一起玩,一起幹活,作者和祖父時時刻刻在一起,因此她童年充滿了快樂。

這本書中寫了團圓媳婦是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姑娘,才十二,本該是有一個無憂無慮、快樂的童年,而她卻早早的賣給了一戶人家做童工養媳,是多麼的可憐!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我們的新社會,人們用知識變得智慧,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自己美好的生活,沒有男女的不平等,也沒有可怕的戰爭。

《呼蘭河傳》這本書我讀完了,可我的心還停在那灰色的境界裏。

篇九:呼蘭河傳讀後感

小故事下的殘忍社會——《呼蘭河傳》書評

陶心茹

《呼蘭河傳》,兒時便略有耳聞,但無理由可買,現在應老師要求算是圓了一個小遺憾了。初看序言部分寫的是“小說《呼蘭河傳》”,但從結構看,書中的章節並沒有一環扣一環的連貫性,倒像是思路之所及,想到哪裏便記下來,是一篇散文;從內容講,這裏面的故事更貼合作者的童年,說是蕭紅的自傳,好像更準確一些。她闡述了自己的童年,裏面的人物都是一些“小人物”,發生的事情也沒有驚天動地,但在這些小事下,承接的卻是整個時代的背景,揭開了表面的平和,是殘忍的封建社會。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團圓媳婦的故事。作者以人們對老胡家的看法“老胡家人旺,將來財也必旺”爲開頭,所有人都看起來一片和睦。接了一個“團圓媳婦”(童養媳)後,人們便圍在他們家中的門口湊熱鬧,但是他們隨口的議論,卻成了害死那小姑娘的導火索。“太大方了”“長得那麼高”,除了作者和爺爺,其它人都認爲那團圓媳婦不好,需要“狠狠地管教”。看到這裏,我有些不解,在人們的印象裏,什麼樣的姑娘纔算合格呢?人們對合格的團圓媳婦似乎都有一個一樣的輪廓:不高也不矮,不胖也不瘦,不大也不小。難道我們能說他們是不對的嗎?不,他們只是被幾千年封建的沉澱困住了手腳,其他人都這麼想,似乎就沒什麼不對的了。

“三人成虎”,是對的。老胡家的婆婆聽了別人的看法——或是自己也想找個撒氣的受氣包,開始打她、虐待她。據她在“雲遊真人”給團圓媳婦看病時說,打了飯碗、丟了針、跌了筋斗,“她打誰呢?誰能夠讓她打呢?於是就輪到小團圓媳婦了。”而其餘的衆人呢?小團圓媳婦的死雖與他們沒有直接關係,但他們卻是整件事情的推手。他們沒做錯什麼,倒是十分熱心:在媳婦生病時殷切地出主意,在媳婦被熱水活活燙暈的時候出了幾滴眼淚……他們又做錯了:出的主意都沒有不和封建迷信不搭邊的,讓媳婦受了許多的無謂的苦;在媳婦被熱水澆的時候冷眼旁觀……

你能說他們不熱心嗎?他們是故意的嗎?不是,他們和那婆婆一樣,都是“幾千年傳下來的習慣而思索而生活”的無數犧牲者中的一個。從現在的我們來看,我們十分同情團圓媳婦,於是對始作俑者十分痛恨——不是說婆婆和村民們無罪,但他們不足以擔起所有責任。他們,只是封建禮俗下的奴隸!何以如此猖狂?因爲他們背後,站的是殘忍的封建社會!

“我看出他話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們的牙齒,全是白厲厲的排着,這就是吃人的傢伙。”魯迅先生一生致力於文學革命,他向全中國人民發出了振聾發聵的吶喊:封建主義吃人!而蕭紅女士也亦如此,很多人不理解她,認爲她的一生是悲哀的,其實不然。她與團圓媳婦一樣,懷着寂寞的心情回憶小城,鬥爭着整個大時代!

《呼蘭河傳》,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篇十:呼蘭河傳讀後感

祁姝涵

《呼蘭河傳》是民國女作家蕭紅所著。它正如著名作家茅盾所說:“一首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蕭紅以自己小時候的經歷和口氣,寫成了這篇“如詩,如畫,如歌”的小說。

全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五章,講胡家的團圓媳婦。團圓媳婦是個童養媳,才十二歲。她的婆婆很會持家,對家裏的家禽家畜很是愛惜,對雞鴨豬狗都捨不得打,怕打了豬不長肉,怕打了雞不生蛋……唯獨對小團圓媳婦,卻毫不留情,每天打八場罵三場,還美其名曰:不打成不了好人。結果,打出病來,也不去大夫那兒治病,迷信地東家要個偏方,西家討個祕方,把團圓媳婦放熱水裏熱昏,再用冷水澆醒。如此這般折騰了許多次,活生生地把這個十二歲的小姑娘折磨致死,人財兩空。

從這個故事裏,我不僅讀到了一個生活在公婆打罵下的童養媳悲慘的命運,更認識到那個時代女子低下的地位。書裏說到,當地男人打妻子的時候,都會理直氣壯地說道:“娘娘(廟會上的子孫娘娘)還得害怕老爺(子孫娘娘的丈夫)打呢,何況你一個長舌婦!”可見,男人打妻子,婆婆打媳婦在那個年代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連明媒正娶的女子都難逃脫被打罵的命運,更何況一個地位卑微,甚至可以說半是媳婦,半是傭人的童養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26pze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