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競賽 >

[爲學杯C組]Doctor and Vincent——觀《Doctor Who》S5E10有感1500字作文

[爲學杯C組]Doctor and Vincent——觀《Doctor Who》S5E10有感1500字作文

“在梵高的星空下歲月流轉,每一顆星辰都有靈魂。”——《Vincent》

[爲學杯C組]Doctor  and  Vincent——觀《Doctor Who》S5E10有感1500字

先來說說《Doctor Who》吧。邂逅並迷上博士是因爲一個作者摘的一句話:“I burnt up a sun just to say goodbye.”我燃燒一顆恆星和你說再見。然後我就知道了這樣一個沒有名字的博士,最後一位時間領主,帶着人類女伴穿梭時空之間,拯救種族,微調歷史。這是英國拍了45年的電視連續劇,是一段跨世紀的冒險傳奇,是一段冠以經典之名的回憶。

而第五季第十集中回到19世紀的荷蘭拯救梵高的故事尤其令人動容。

雖是科幻作品,但其對歷史的還原與雕飾卻是極富責任的。19世紀的荷蘭美得像是浮雕,酗酒的落魄畫家沒人能懂,偶爾茅屋破了洞看到星空,偶爾看到風吹開麥田小徑,他就提起畫筆賦予它們生命。那是最爲高貴悠久的榮幸。

很小的時候就見過梵高的畫作,色彩運用見解獨到,豔麗非凡。可那時自己年紀尚小,看他的畫作感覺非常不舒服。中國人崇尚中庸,強極則辱,梵高的畫正是應驗了這個道理,他的自畫像裏,那個瘦弱﹑眼神灼灼衣衫襤褸的男人,讓我非常的不喜歡。他的向日葵抖索孱弱的葉片低垂萎皺,我從來就沒有覺得那是一幅傳遞喜悅與朗快的畫。直到我聽到他說向日葵讓他感覺毛骨悚然,他們像人一樣逐日而生,處於生死邊界之間。我似乎覺得,他在勾勒一種微妙的恐懼。

生活如同掐着他咽喉的手,既然無法暢快呼吸,那就描繪這種恐懼。

《Doctor Who》只是把這種恐懼感具象化誇張化了而已——梵高畫《奧維爾教堂》是因爲玻璃窗後有一張怪獸的臉,他畫《麥田羣鴉》是因爲那是怪獸飛馳而過留下的痕跡。這些想象出來的小細節令我渾身顫抖地感動。

然而,時空穿越最微妙的點就在這裏。讓崇敬珍視他的現代人來到那個梵高的地位低如草芥的年代,那種崇拜的卑微,令他人不屑的讚美,都是割在我們心頭的刀。似乎提醒着現在對梵高的畫作如癡如醉的我們,如果真正活在那個年代,我們也不過是踐踏這位天才的茫茫衆人中的一員。所以有人曾這樣動情對我說:“如果可以,我也想生活在他的年代,爲他付酒錢,爲他鋪畫布。”我只是不置可否。

距離切近而不自知的愚昧,還不如追憶往昔而慚愧。如果不是這樣直接的表現,我們不會清楚時代的殘酷之處。

所以博士和艾米把梵高帶到百年後的藝術館,當他驚訝地看到自己的畫與許多名作爲列,聽到館長對他飽含深情的讚美,此時情感已無法抑制,激動地抱着館長,哭得像個孩子。此時,我也淚流滿面。這就是編劇善良的人文情懷。用圓滿的筆觸將我們的悔恨補上結局,這也讓我們再一次無法忘記時代的缺憾。

有人說從未來看歷史最爲通透,應該不然吧。未來的優越感僅僅存在於對歷史事件走向和結局的準確瞭解,卻只能靠推演與猜測來填滿過程與細節。就像梵高,沒有一個現代人可以理解。

所以,那並不是結局。所有人都以爲梵高知道自己將來的榮耀後不會自殺時,他還是自殺了。偉人們都不知道自己將要成爲偉人,他們也曾受難,一次一次的堅持讓他們在歷史上面鑿下名字。很多人堅持夢想,然而這些人的心中燃燒着的火焰甚至與夢想無關,他們的堅持凌駕於夢想,凌駕於生命,與他們的靈魂融合在一起。當他們的靈魂受難之時,也是藝術被雕琢之時。我們用盡智慧去詮釋他的作品,所表達的不過是他全部情感的千分之一罷了,縱然用盡氣力,也難以與天才的靈魂共同振動,因爲我們實在差他太遠。

那種不被認可不被分享的孤獨,是不能僅僅因爲知曉未來而消磨的。因爲他不能生活在未來,他生命的淒涼不是我們用幾句熱鬧的話就能溫暖,他的心靈的孤獨並不能因爲一百多年後的幾句讚賞就能稍有減少,他的極度空虛也不是幾滴淚水就能帶走。儘管心裏無比惋惜,卻依然幫不了忙。

所以,我們何曾瞭解過他一點點?而且我們是何其的幸運有前程和未來去拓寬。

“每個生命都有很多好事和壞事,好事並未比壞事容易承受些,但反之也別讓壞事使得好事變糟或者不重要。梵高也許一生坎坷,也許後來人們仍然對他抱有誤解,但他已經得到自身價值的肯定,這一點就是最大的安慰了。”博士這樣說。

我突然有些明白爲什麼博士獨愛與人類爲伴。人類渺小脆弱,卻在磐重的艱辛下頑強地生活,他們擁有最豐富的感情,最溫暖的回憶。他隨意拼接起一段,都是荏苒斑斕的時光。

漫漫光陰,我們在時間裏享受的,我們回饋給時光的,是所有細膩無盡的感情。

江蘇南通海門市海門中學高二:張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sai/86l8l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