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體裁 >寫作指導 >

作文經驗:如何讓學生寫出真情實感

作文經驗:如何讓學生寫出真情實感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真實來自生活。對生活真誠,不要欺騙生活,因爲生活本身是真實的。那麼如何才能讓學生寫出真情實感呢?就平時的教學實踐,筆者總結了以下幾個觀點:

作文經驗:如何讓學生寫出真情實感

一、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孕育情感

葉聖陶說:“寫作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麼程度,纔會做成什麼文章。”葉聖陶先生還說:“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葉聖陶先生的話形象地說明了生活與作文的關係。我們要抓住作文訓練這個“流”,就必須從生活這個“源”中汲取營養和素材。所以,要想學生在作文中寫出真情實感,就必須教會學生面向社會,關注生活,要以飽滿的熱情和自己獨特的眼光與視角去觀察周圍的客觀事物,並建立感情,再將這感情融進寫作中,寫出自己的獨特體驗,這樣寫出的文章就不愁沒有感情,沒有感染力。

生活的每一天都會發生許多事,當然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重要有的不重要,甚至有些事看起來很平淡不起眼,如果我們不去用心品味,也許過去了它全然不留一點痕跡,導致作文時提筆便覺無事可寫、無話可說。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做一個有心人,用心去感悟生活。凡事都仔細琢磨品味一下,經常與身邊的親人、朋友、教師、同學等進行換位思考。換個角度思考問題、看待事物,往往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爲了讓學生能從生活中收集寫作素材,寫出有真情實感的文章,筆者從七年級開始就要求每個學生寫週記,週記的內容一定要從生活中選材,有教師命題,也可讓學生自由發揮,寫本週中印象最深的事情。經過三年不間斷的訓練,批閱每週的週記成了筆者期盼的一件樂事,因爲學生作品中已顯露其真性情,吐露其真感情了,個別語文基礎好的同學已嘗試稚嫩的小說創作了。每次佈置週記,筆者都精心選題,關注學生生活及內心感受,力求每次週記都讓學生有話可寫、有情可抒。

實踐證明,從生活中選材,讓學生在作文中說真話,抒真情,寫實感,學生纔會願意寫作,熱愛寫作,讓寫作成爲學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這也是學生學習做人的一種歷練。

當然,要讓學生寫出真情實感的好文章,決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教師要培養學生養成多讀勤思的好習慣,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我們的寫作教學也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喚起學生的內心體驗,才能讓學生寫出有真情實感的文章。筆者認爲,我們的寫作教學只有讓學生把握住表達真情實感這一底線,才能讓寫作真正成爲學生豐富情感、審視自我、完善自我的精神手段。

二、寫作技巧的培養

有了可寫的生活素材之後,要想寫出洋溢着真情實感的好文章的關鍵還在於要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對材料進行藝術加工。加工材料的方法有很多,第一,要合理地運用事件,去粗取精,選擇事例中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環節作爲重點來詳寫,次要一點的環節略寫,與中心無關的乾脆不寫。文字的功夫在於精而不在於多,不能隨意地堆砌材料,所以要大膽取捨,無用而多餘的筆墨要刪之毫不留情。第二,要適當地鋪墊和渲染。一件相同的事如果發生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背景下,往往會有不同的結果,寫作效果可能會大相徑庭。這就需要我們爲事件創設必要的前提或環境。例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父親買橘子的情節之所以催人淚下,是因爲作者把這一細節放在家裏連遭不幸的背景之下來刻畫的,父親那深深的舐犢之情便躍然紙上。在成功鋪墊的同時,別忘記了恰當的景物描寫往往能渲染氣氛,巧妙地烘托人物的心理。第三,綜合運用各種描寫方法來塑造人物形象。一個成功的人物形象一定是有血有肉的,他就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個體,要讓他自己在讀者面前充分的展示。通過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神態等諸多方面,讓讀者感受到一個栩栩如生的血肉豐滿的形象。當然,描寫時要力求抓住人物的特徵,表現其鮮明的個性,有個性纔有生命力。

我們在作文評講時,通常也會讀一些優秀的或認爲有某方面典型問題的學生作品。試問我們在讀學生作品時是否尊重了學生的個人意願。筆者總是從欣賞的角度來看待學生的作品,不管水平如何,畢竟是學生辛勤勞動的付出。

三、鼓勵和肯定學生在作文中寫出真情實感

素材和技巧都具備後,作爲教師要做的就是多鼓勵學生寫出真情實感,哪怕他只有一句話或一個詞值得你去讀,我們也應該從欣賞他的那句話、那個詞開始評價。在評價時千萬不要對學生的人格作評價,我們應該去尊重每一個孩子,欣賞每一個孩子,輕輕地呵護孩子幼小的心靈。

作爲教師,我們不應禁錮學生的思維,而應逐步引導學生“寫自得之見”,“抒自然之情”。寫作理應是對學生自我感悟、自主表達、自我展現等願望的滿足,只有讓學生融入自由、開放、寬鬆的寫作氛圍之中,才能夠指導學生寫出富有真情實感的作文。同樣的話題,同樣的材料,一個人給自己、給他人送來的是樂觀的陽光,而另一個人給自己、給他人帶來的卻是悲觀的烏雲。這兩種情況其實就是我們在作文中表達心中情感時出現的兩種完全不一樣的“真實”。後一種“真實”是一種消極的真實,是我們不值得提倡和鼓勵的“真實”。因爲作文是一種有責任的行爲,它不僅要對我們自己的心靈成長負責,也更要對別人的心靈愉悅負責。

真情實感是好文章的重要標準之一。只有情真意切的文章,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否則,就猶如剪綵爲花,刻紙爲葉,儘管精緻,卻缺乏生命活力。如果學生在寫作時缺乏真情實感,就只能從主觀上拔高題意,表決心、談志願;或是“爲賦新詞強說愁”,滿紙苦悶、彷徨、傷感;或是感情冷漠,調侃一切;或是胡編亂造,博人歡心。

真情實感可以使學生感動,感動的過程是心靈淨化的過程。如果學生經常處於感動之中,他們身上真、善、美的種子就會發芽、開花、結果。

在作文課上,筆者經常鼓勵學生寫真事,抒真情,大膽表現自我。現在,筆者所教的學生已經基本上杜絕了抄作文選,說套話、假話等現象。大家在作文中暢所欲言,一吐爲快。學生寫出了“我是超人”的趣事,寫出了“惱人的家長會”的憾事,也寫出了“我要自由”的真情,寫出了“假如可以不做作業”的實感。學生不斷地從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中觀察、體驗、感受,不斷地用自己的心寫出了自己的童趣,用自己的文筆寫出了自己的心靈,寫出了許許多多真實感人的好作文。

作文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抒寫對心靈的感受。而怎樣把心靈的感受既表達得痛快淋漓,又適當有度,這裏面其實有一對看似對立的法則:寫進去,走出來。所謂“寫進去”,無非兩方面:一是寫真寫實,即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得真實,讓人可信,從而引起人的共鳴;二是寫深寫透,即把情感的最深處表達出來,不僅要獲得理解,而且要引起深度的理解。這樣看來,做到“寫進去”,其實就是提倡我們用心作文。作文寫不進去,就給人以假的感覺,再好的生活,再好的情感也只是一紙膚淺的漢字而已。

爲什麼又要“走出來”呢?因爲,作文是心靈的產物,既是生活的發言人,也是生活的嚮導。所以,我們的作文可以是“心情簿”,但千萬不能成爲“牢騷簿”。不論什麼樣的事情,不論什麼樣的情感,我們最終都該有一個正確的、客觀的判斷,把這種經過正確判斷後的情感表達在作文中,給自己、給他人以一種積極、樂觀的感染和引導,這纔是我們始終不渝的追求。這種既讓情感“寫進去”,又讓自己“走出來”的作文,纔是心靈的作文,是文字的陽光。

因此,要學生寫出真情實感的文章,就應該多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多側面去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給予學生寫作心靈的自由,肯定他們在文章中所流露出來的真情實感,提倡有創意的表達,強調寫作習慣、寫作素養和寫作能力的培養。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學生熱愛寫作,並且寫出真實感人的文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ingyuticai/zhidao/9pv1w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