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熱點 >我的國中生活 >

中秋節徵文600字左右國中(精選9篇)作文

中秋節徵文600字左右國中(精選9篇)作文

篇一:中秋節徵文600字左右國中

中秋節徵文600字左右國中(精選9篇)作文

夜空裏的中秋月

月,世世代代,一如既往的掛在夜空中,如此耀眼,如此迷人。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明月啊明月,你爲何會如此,如此不知疲倦的,往往復復的升起和落下?是爲了感慨人世見的悲歡離合,還是爲了祭奠已逝的靈魂,還是向在黑暗中孤苦的人帶去一絲絲光亮?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明月啊明月,千百年來,你總是世人所詠贊的對象,你似乎註定成爲孤獨寂寞人的精神依靠,是落寞無助人的聽訴者,彷彿人們已將世上所有的情感已寄你於一身。難道,你那陰情圓缺的變化,就是對人間人情冷暖,世事滄桑的感慨?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明月啊明月,千千萬萬的人此時都飽含着離別之苦,只有擡頭仰望天上的你,享受着月光浴,才能感受到自己牽掛的人與自己心心相印,不離不棄。是你,讓寂寞的心不再無依無靠,讓愁苦的思緒不再四處漂泊。

“萬里無雲鏡九州,最團圓夜是中秋。”是啊,今晚是中秋啊!我早已盼望已久的月,此時如一輪晶瑩的玉盤,將人間大地籠罩在一片淺淺的金色光輝之中,月讓所有的事物都像注入了情感一般,一切的事物都彷彿向月低聲訴說自己無盡的心事。

此時,我的心似乎早已被月的美所震懾,我屏住呼吸,感受着月的純美,溫柔和靜謐。就這樣,靜靜地,讓明月清風帶走我無盡的思緒,緩緩飄升,最後消失不見。我無聲了,我那綿延不斷的情愫也被牢牢地定格住,時間也彷彿在此時停滯下來,不再流逝。

望着皎潔的明月,讓人不禁會聯想到月餅。東坡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來讚譽月餅。嚼着月餅,更會讓人感受到月亮的情懷,心中的親切之感也會油然而生,讓人的心也會感到一絲絲的甜意。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希望和我一樣對月有着特殊感情的朋友能永遠的幸福美滿,像亙古不變的月一樣,永遠散發出金色的光輝,去走黑暗,即便是再微弱。

篇二:中秋節徵文600字左右國中

中秋共度,月夜常伴

農曆八月十五,明月圓如銀盤,一盤月餅,一桌熟人,圍繞着“家”字而過。

中秋節,拂過秋風,悄至於人們的身邊。雖無形無色且無味,但家家偏是算着日子,大張旗鼓地張羅着一場平淡又盛大的宴會:你寫燈謎,我來猜,你切月餅,我來品。筆墨間,面香氣,盪漾在村莊的小河裏,涓涓而流。我和弟弟於夜色中散步,金銀的月光染亮了黑雲的邊緣,照出她幾分白的本色。月下的路燈也露出與月相配的微笑,是暖色,像大陽。於是,手機中的照片裏,有一個太陽和一輪月亮,一個在上,一輪在下,旁邊是弟弟的驚歎:“姐,月亮好漂亮!”炊煙緩緩,從廚房的窗住外飄散。在鄉間,中秋的浪漫,已變成了,一排的人戶,一排的廚房以及一排的煙火氣息。

月光誕裏團圓,也是中秋之節最有意義的慶祝方式,古有嫦娥奔月不能與愛人團聚,今有因疫情之阻無法相見的親人。熱鬧了一天,夜晚便是思人哭,難入夢。

是誰吟?

“風吹蕭瑟雲上月,人盼團圓中秋。清水一片無地留,只到四海方能休。”

又是誰唱?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枝掛疏影,投落在空曠的院子中,幾家有喜,幾家有愁,幾家贊月,幾家嘆月。但芳心不改,縱使千言萬語,一絲中秋風,也會跨山渡林,疾乘萬里,只爲一句:“中積快樂!”四字而己,難解柔腸悲楚。寂靜的中秋夜,遊子已隔幾年未歸,老母椅繁樹,望遠荒田盼兒歸。

幾年來,時代變遷,情人節、雙十一、六一八……各種爲謀利而舉辦的節日,博得大衆一致爲之迷狂。可傳統節日,也漸漸被大家淡忘,敷衍形勢一下,轉頭置之不理。看到這種現象,我的內心傷懷。傳統亦是我中華民族古人的智慧結晶,歷史長河的重要篇章。讓我們積極弘揚傳統文化,爲歷史驕傲,爲中華民族驕傲!

中秋月圓,光照中國邊邊角角,你我齊唱,佳節之樂!

篇三:中秋節徵文600字左右國中

我們的節日中秋

在果實飄香的時候,在葦花揚帆的時節,在月美如玉的時候,中秋來了。打開中秋的畫卷那必然是花好月圓,層林盡染;聆聽秋的天籟,那可是秋蟲彈琴,溪水唱歌,推開秋的心扉,那絕對是記憶闌珊,情思繽紛。

俗話說:十五月亮十六圓。清風吹散了浮雲,夜幕後的月亮露出了她害羞的臉龐,她捧起月光,灑向人間大地。月亮是團聚的象徵,家家戶戶團聚一堂,一家人團團圍坐,有人扶在窗前欣賞她的美貌,也有人藉着醉意談論着詩人留下的千古絕唱……那一縷明淨如水的白月光,從遠古到今朝,從鄉村到城市,它沐浴過去又照耀未來……

月亮也是思念的象徵,夜色朦朧,曲聲悠揚,是誰在月下孤獨的排徊,把落寞的身影拉得悠長?又是誰揚手間拂落憂傷?把飛舞的霓裳綴成點點星光?千百年來,有許多人在月滿中秋時分,或漂泊異鄉,或懷才不遇,爲後人留下了蕩氣迴腸、寂寞幽怨的千古絕唱。”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是客居異鄉的遊子的思念之情,”懼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是詩人懷才不遇的憤怒與憂傷……多少名言佳句寫盡人間的愛恨情仇,寄託着對親人的牽掛,對家鄉的思念啊。

除了月亮,月餅也是中秋必不可少的,桌上的月餅各不相同。有五仁的,豆沙的,蛋黃的,鮮肉的,紅色的,白色的,黃色的,棕色的……一個個精美的月餅擺在盤中,雖看着口水直流,但這精緻的花紋,迷人的香味,讓人又無從下手。精心挑出一塊,輕輕撕開包裝,小心的掰下一小塊放進嘴裏,滿足感從心底油然而生。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因爲秋天邁着她碩果累累的腳步迎面而來,融入着人們內心即將收穫的喜悅。月光下,人們品嚐着節日的美食,談論着收穫的話題。一邊賞月,一邊吃着甜甜的月餅,真是一個既美好又難忘的中秋節啊!

篇四:中秋節徵文600字左右國中

秋日禮讚

九月,涼風習習的季節;九月,秋風送爽的季節;九月,同時也送來了美麗的中秋。中秋佳節已將至,秋果正香滿樹紅。快意風塵黎姿去,樂觀天下團圓日。中秋節起源於古代人們對月的崇拜,至今已歷史悠久。“中秋”一詞最早記載於《周禮》。因我國古時的歷法,農曆八月十五日,正是一年八月秋季中旬,故名“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爲“孟、仲、季”三部分,故亦名“仲秋”。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了固定節日。也有史籍記載,古代帝王多有祭月活動,日期定於農曆八月十五。因此時正是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

每一箇中秋,都有它特殊的意義;每一次思念,便會感觸甚深。花開花落又一年,月缺月圓又一塊。今日又逢佳節到,一早,我便給妹妹講起了中秋的傳說。嫦娥奔月、吳剛折桂、月餅起義……各個故事都沾滿了中秋的神話色彩,妹妹聽得心生好奇,還嚷嚷着也要飛到月宮去。這時爺爺走來,帶我們去買月餅。一進店鋪,各式各樣的月餅琳琅滿目,看的我們眼花繚亂,不知該選哪個。最終我們選了一箱隨機口味的帶回了家。我迫不及待的打開一盒,咬一口,甜膩膩的味道竄進了我的味蕾,久久揮散不去,豆沙軟軟糯糯,中間包着一顆金黃的蛋黃,淡淡的鹹味隨即涌了上來。我又打開了一包巧克力餡的,它的外觀很是精緻,小巧玲瓏,很是可愛,讓人都捨不得下口。我於是重新打開一包,淺嘗一口,酸酸甜甜,肯定是鳳梨餡的。蘇軾曾這般寫月餅“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默品其滋味,相思淚沾巾“我雖體味不到他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但卻知道一塊小小的月餅承載了許多悲歡離合。

中秋的日總是那麼漫長,天空終於如願以償地暗了下來,路燈也終於打開。萬家燈火,一片溫馨;圓月高掛,光輝遍地。我舉頭望明月,嫦娥彷彿在廣寒宮中窺視凡間,朵朵流雲便是她的裙襬。今夜的月,圓如玉盤,在婆娑樹影間穿梭,投下柔和的光。一家人歡歡喜喜的聚在一起,熱熱鬧鬧的過箇中秋,圖個喜慶,圖個團圓,也許纔是中秋真正的含義吧。

篇五:中秋節徵文600字左右國中

玉桂中秋,皎皎師恩

中秋恰逢教師節,上一次出現這樣的巧合,是在38年前。

望着天上的一輪圓月,有多少遊子將一腔情意寄予她。“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再熟悉不過的一句詩,其中的情意遠深於桃花潭水。

中秋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節日的起源說法較多,一說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後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二說,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八月中秋時,農作物基本成熟了,農民爲了慶祝豐收以“中秋”這天作爲節日。也有歷史學家指出中秋節起源應爲隋末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的時候。這一天,唐軍裴寂看見月亮,成功發明了月餅作爲軍糧,成功解決了軍中糧食不夠的問題。此後,人們便把八月十五定爲中秋節,以此作紀念。

此外最耳熟能詳的便是嫦娥奔月的傳說,爲中秋又蒙上一層浪漫與神祕的色彩……

從古至今,描寫中秋的詩詞也不在少數:“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海上碧波生明月,望穿鴻雁伴秋歸。今宵萬家燈火旺,心似朗月飛青雲。”等等。在這闔家團圓的日子裏,最是親人情,才體會的真切。

而今年的桂花香裏,多了一絲恩情,皎潔月光裏,多了一點溫柔,啊!是師恩。中秋不再只有家人陪伴,更有老師相伴共度。吟中秋,頌師情,在我們的節日裏,當然要放聲歌唱。讓月亮聽見,也讓世界聽見。

明河共影,花好月圓。遙寄一份相思,獻上一束情意。

一寸月光萬里路,莫卷人生卷詩書。

我向月亮取願,萬家燈火闌珊,年年此夜。

篇六:中秋節徵文600字左右國中

中秋之思

夜涼如水,點點繁星嵌在遼闊的黑幕中,皎潔的月光隨清風拂過,花草樹木投下迷人的倩影。光與影毫無瑕疵的配合,幻化成天地間委婉的曲折,浸泡在醉人的月華中,願永遠停留在這令我流連的畫面。

今天,是中秋節,是闔家團圓的日子,是獨屬於我們中華民族的節日。傳說,后羿的徒弟蓬蒙,覬覦王母娘娘送給嫦娥的丹藥,嫦娥爲了保護丹藥,自己吞了下去,飛落到月亮上成了仙。后羿思念嫦娥,所以每年這天都在園中埋了月餅,凝望着月亮。之後,代代相傳,使演變成爲如今的中秋節。

回過神,月色依舊盪漾,給大地披上一層銀紗。“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是啊,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圓,偶有清雲遮蓋,如煙似霧,爲夜幕增添了幾許神祕的朦朧感。

月亮,從古自今,你究竟寄託了多少人的哀思?是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還是的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每逢月圓之夜,不論是遠行的遊子,還是獨居的老人,都會在你的照耀下思念着親人,默默在心中許下團圓的心願吧。

坐在家中的小院裏,吹着晚風,賞着明月,沐浴着清輝,身旁時而傳來歡笑。咬上了一口香甜的月餅,任甜香在嘴中迴盪,映着這美景,頓感渾身舒暢,甚是清閒。

門前的桂樹下,老人輕搖着扇子,講着吳剛伐桂的古老傳說。孩子們則坐在小板凳上,圓溜溜的眼睛睜得大大的,時而驚呼,時而擡頭望月,時而低頭沉思。月光輕撫他們的臉龐,也給這本該充滿離愁別日的節日增添了幾分生機。

閉上眼,團圓之思埋於心;睜開眼,皎皎月色清如水,惟願共賞之人就在身側。這便是我們的中秋節!

篇七:中秋節徵文600字左右國中

暗香

今年的中秋格外的早,但家鄉的桂竟紛紛早早地開了。這桂許是通人意,硬是要讓這中秋月同往年一樣,香滿庭院呢。

回了鄉下,毫無意外地,與桂香撞了滿懷。還沒下車,那香竟從車窗的縫隙中鑽進了,盈滿鼻腔。

外婆在廚房忙忙碌碌的,我在廚房轉悠半圈,硬是沒幫得上忙,“囡囡,來,幫外公採桂花。”外公的聲音在庭院中響起,我順着桂香看去,他正採着桂呢,頗是驚喜,抓起一個小籃子,便跑到了桂樹下。

外公正在枝間忙碌,收回手時已是一捧桂花,他邊採來邊說:“今年中秋早,這桂也開得早,最近不是要來臺風了嗎?不摘得被吹沒了。”我將籃子置於腳邊,擡頭瞧了眼桂樹,院裏的兩棵桂樹綠意盎,若不是這洶誦的暗香,與地上金黃的落花出賣了它,還真會傻傻她以爲真是一棵普通的樹呢,

採桂是有講究的。我將籃子放在將採的花枝下,免得花落在地上。左手輕輕搭住枝條,右手從花稍開始採花,金黃的花隱於綠葉之中,只要輕輕拂開那層綠葉,更能看見藏在裏面的金色的花兒,有的花兒已是熟透了,輕輕抹過便落了掌心;有的則有些頑固,需一點一點地捻下來。花香極了,香得是風也打着轉轉,醉醺醺地往人臉上撞,花香撞得我有些暈乎乎的,似是醉了一般。一枝採畢,籃裏多了一捧香。

換一枝,繼續採摘着甜香。一籃採完,提着籃了回了屋,許是籃子裏的花多了罷。我竟覺得這香追了我一路。打一盆水洗淨手,手依然帶着桂的甜香,連清水也多了絲淡香。花香把我從頭到腳都染香了,甘甜黏稠,纏綿繾綣,這是隻有大自然才能調出來的香。

桂開,是高調着的,霸氣着的。是鑼鼓齊鳴春的,沸沸揚揚着的,它就是它的全部了。

桂香,香在了母親的巧手裏,被做成油亮亮的月餅;桂香,香在了父親的酒罈裏,藏在壇中成爲一罈辛辣甜香的佳釀;桂香,香在了異鄉的城鎮上,成爲遊子傳遞思念的信箋;桂鄉,香在了廣寒宮中,成爲了玉兔的伴兒,月兒的魂兒……

中秋,萬家團圓,我也與桂重逢了。

篇八:中秋節徵文600字左右國中

又是一年中秋

月亮悄悄地上來了,就像一輪銀盤,鑲嵌在深藍色的夜空上。月光靜靜地灑下來,整個世界好像都沉浸在銀色的海洋裏。月光下,人們那多姿多彩的生活猶如一支優雅婉轉的月光奏鳴曲。

“快下來,下鄉吃晚飯啦!”媽媽又在催促了。隨後,乘着月光,我們便到了老太太家。

鄉下好不熱鬧。叔叔伯伯們在廚房準備晚餐,鍋子下翻騰的火焰彷彿舞動着快樂的因子。嬸嬸們倚着門框,打打下手,順便嘮嘮嗑,拉拉家常。

老太太把我們拉到一邊,我們端着爬爬凳兒,圍着老太太坐,聽老太太講關於中秋的傳說,一年又一年。“這個月餅,你們曉得嗎?唐朝的時候就有了。在古代,到了八月的時候,還要拜月呢……”老太太已91高齡了,講話時難免會顛顛倒倒,重複之前講過的話,可我們仍是聽得津津有味,望着老太太童真無那的笑容,我的心裏有說不出的高興。當她講到激動的時候,她也會拄着柺杖站起來比劃,順着老太太手指的方向望去,那一輪明月灑下皎潔的月光,老太太那一頭白髮也泛起陣陣銀光……

小朋友們在院子中撒歡嬉戲,不論何時何地,他們的笑容在臉上永不腿色,繞着院子跑了一圈又一圈,整院子都留下他們的歡聲笑語。忽而,他們又停下腳步,望着月亮,開始學大詩人,舉杯看月,搖頭晃腦,吟詩作賦。月亮漸漸躲進雲層,像是在裝扮自己呢,娃娃們立刻又邁開腳步,追月亮去嘍。

男太太端着一盤子月餅走了出來,挨個兒發。來到女太太面前,只見男太太拆開月餅包裝袋,一掰兩半,挑了一塊較大的給了女太木,女太太吃着月餅,眉眼之間盛滿了笑意。兩位“老寶貝”互攙互扶,相濡以沫走過了70多年。

同在一片月光下,我們已是非常幸福了,老人相伴,孩童嬉戲,團圓一堂,其樂融融。在外打拼的遊子,心中是否會感慨“明月幾時照我還?”

此刻,月光普照下,大地一片寧靜……

篇九:中秋節徵文600字左右國中

一輪素月蕩思緒

皎月高懸長空,朦朧的月光溫柔地覆在我的窗臺上,若有若無揮之不去。擡眸,凝望着黑壓壓的雲層中泛着光暈的素月,思緒悠盪,躍進中秋茫茫的月色中……

古時

我穿梭過歷史的洪流,看到對月獨酌的蘇子,寬大的衣襟逝去欲落的淚珠,掩下對親人的綿綿思念,朗聲長吟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的佳句。望向中秋之月,付之釋然樂觀的微笑。

冰冷的秋露沉默的打溼了院中的桂花,我輾轉來到王建的庭院,與他共賞人盡望的秋月,看他落寞的身影在月色中淡去。感受他鬱結在心頭的紹繾綣愁思。

這些文字滴進我的血脈,與脈搏一起,與心共跳。跨越千載,我同他們一起路過這些八月十五的夜晚,賞那或喜或悲的圓月,讀那或聚或散的蒼狗世事,懷那中秋之夜無依的相思。

今日

燈火通明的街市熙熙壤壤,超市外的音箱播放着百轉千回的優雅曲調,人們脣齒間充溢着月餅的甜香,圓月依舊明朗。

身處異鄉漂泊的兒女,孤賞當空皓月。他們與家人隔着屏幕問候,熟悉熱切卻略有嘮叨的話語在聽筒那頭傳來,共訴節日的喜悅。婆姿的淚眼含着滿足的笑,思念在夜中肆意流淌。

團圓的家人齊聚一堂,大人的酒杯中盈滿了酒香,孩子們的碗碟裏堆滿了爺爺奶奶夾來的肉片。家人閒敘着家長裏短,從孩子的無慮童年談到長輩的安逸餘生。那些人情世故的煩惱,在這溫馨的燈火中消磨。歡樂的笑聲快將屋頂掀開。

彼時

月光流瀉,照亮了思歸遊子回家的路,照亮了他們濃烈的鄉情與洶涌的思念。或許我們極目不見故土,但擡頭卻是同一輪明月。從古至今,頭頂的這輪明月,從來不知疲倦,從來不改顏色。它伴隨着中國人傳統的文化記憶,一直在延伸。

中秋團圓的習俗從未變過,思歸的熱切從未變過,那就讓我們記下這縷月光吧,記下與親人歡聚的溫情,記下祖先傳下的優秀文化,記下這廣袤人間,我們共有的一輪明月,共度美好中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redian/zhenai/263l1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