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熱點 >話題 >

2008年大學聯考作文全國卷Ⅱ

2008年大學聯考作文全國卷Ⅱ

作文試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2008年大學聯考作文全國卷Ⅱ

南太平洋的小島上,有很多綠海龜孵化小龜的沙穴。一天黃昏,一隻幼龜探頭探腦地爬出來,一隻老鷹直衝下來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遊客發現了,連忙跑過去趕走老鷹,護着小龜爬進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沙穴裏成羣的幼龜魚貫而出——原來,先出來的那隻幼龜是個“偵察兵”,一旦遇到危險,它便縮回去,現在它安全到達大海,錯誤的信息使幼龜們爭先恐後地爬到毫無遮擋的海灘。好心的遊客走了,原先那隻在等待時機的老鷹又飛了回來,其他老鷹也跟過來了。?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試題評析

新材料作文與舊材料作文,是2006年大學聯考後的一個新提法。這種說法,主要是針對2006年全國卷Ⅰ、全國卷Ⅱ的作文題提出來的。自1999年起,全國卷作文一直是話題作文,2006年調整爲材料作文——但又不同於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材料作文。那時的材料作文,往往要求解讀出材料的中心思想,寫一篇議論文。如果沒有解讀出中心思想,就着材料的非主要觀點寫議論文,就會被判爲偏離題意。“新材料作文”與以往的材料作文有很大區別,它以在材料範圍內自主確定角度、立意、文體和標題爲特徵,讓審題不是從“題目”(話題或標題)出發,而是從“材料”出發,更能調動學生的發現能力、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便於考生多角度立意。?

2008年全國卷Ⅱ(黑龍江、吉林、雲南等省用)的作文題,以“海龜和老鷹”的故事爲材料。該故事原作者是美國人伯羅蒙塞爾,人教版國小四年級《語文》將其選爲課文,取名《自然之道》。材料中心是明確的:好心的遊客對小海龜的幫助看似善舉,實則違背了自然之道,給海龜帶來的是莫大的傷害;正面的啓示則是做事一定要遵循規律,要科學地進行調查研究。順着這個主旨,我們可以多側面地展開思考,因爲在大自然面前或人類社會中,類似情況還有很多。以對待自然界而言,人們滅掉草原狼後導致鼠害及草原沙漠化;在人類的干預下,澳洲綿羊沒有了天敵而過度繁殖;有人用剪刀幫蝶蛹破繭而出,以致蝴蝶不能飛翔……這些都是典型事例,由此可確立“人是萬物之靈,然而當人自作聰明時,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一類的主題。把材料放到社會生活中,還可有更深層次的解讀:遊客一時的“愛護”,害苦了按既定法則生存、活動的海龜,這種“愛護”“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

那麼,我們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是否存在類似現象呢?家長過度呵護,容易導致孩子喪失自理、自立、自強的能力;學校教育呢,總是不願讓學生接觸社會陰暗面,許多老師習慣於強調“校園是最純淨的”,有誰能像錢鍾書先生那樣直言“寓言要不得,因爲它把淳樸的小孩子教得愈簡單了,愈幼稚了,以爲人事裏是非的分別、善惡的果報,也像在禽獸中間一樣的公平清楚,長大了就處處碰壁上當”(《讀〈伊索寓言〉》)?放棄挫折教育、苦難教育或“黑暗教育”,孩子們就能避開挫折和苦難,永遠生活在光明中了嗎?在家長、學校教育工作者的殷勤庇護下,孩子們看不到“老鷹”的利爪,只能得到錯誤的信息:外面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沙灘上儘可放心嬉戲……再拓展一下:關注現實的同學,可以談有些地方大搞“政績工程”,給農民建別墅卻讓他們欠下鉅額貸款,反而加重了農民負擔。這也屬於“好心辦壞事”。材料涉及三個對象,除“好心的遊客”外,還有幼龜和老鷹。假如從幼龜角度看,它們派“偵察兵”瞭解情況,由於人爲干預、獲得錯誤信息而遭受損失;從老鷹角度看,它被人趕走未達到攫取食物的目的,但沒有放棄目標,而是伺機再度出擊。據此,還可從“審時度勢”“信息與成功”“生存法則”“堅持不懈”等角度切入題意。只要立意不“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就是符合題意的。?

本題與2006年大學聯考全國卷Ⅰ的作文題有點類似,都是提供一則寓言性的材料讓考生思考。當年的考題是牧羊人稱學老鷹抓羊的烏鴉爲“忘記自己叫什麼的鳥”,顯然是在批評它不自量力、好高騖遠、東施效顰;而牧羊人的孩子認爲烏鴉“也很可愛啊”,因爲在他看來,這隻烏鴉有着“鷹擊長空”的追求,對於其“見賢思齊”的動機、“拼命練習”的行動,完全可以持肯定甚至欣賞的態度。(唐惠忠)?

滿分佳作

變味的善良?雲南考生?

我們總站在富足的地方憫惜貧窮,總躺在安全的地方怒斥邪惡,總在五十步笑百步後呼喚遠離冷漠,總在血痕淡去後才忙着計算生命的價值。於是,我們俯身憐憫的姿態傷害了別人的自尊。?

每次災難過後,都有太多的人爭先領養孤兒;當這片熱潮過去,又有太多的孤兒陷入苦難。據心理學家分析,領養孤兒要考慮自己的經濟狀況,家庭氛圍要與孩子原先的家庭相似,教育方式、家長性格都要與孤兒相適宜。但是,太多的人僅憑自己一腔熱血,用熱心換回的卻是家庭的分裂。孩子們再次面臨家園破碎的痛苦,傷害再次打擊無辜孩子柔弱的心靈,善良由甜蜜變爲苦澀。?

於是,我們用沸騰的熱血燙傷了他人的肉體。?

2008年奧運會是我們中國人的奧運,舉國歡慶,氣氛火熱,聖火傳遞,同一世界,同一夢想。但是,不和諧的色彩也玷污了奧運火紅的火炬和綠色的橄欖枝。據報道,8歲孩童用55天時間完成抵京“馬拉松式”的賽跑;10歲孩子捆綁雙臂在激流中前行;8歲女孩在父親陪同下步行3000多千米到達首都北京……這些行爲引起中國甚至世界媒體的關注,其中不乏外國媒體以此對中國奧運的詆譭。不實評論須全力抵制,但也不可否認,這是“畸形奧運熱”。我們要舉辦一個理性的奧運,就需要以理性的行爲作爲支撐。我們的熱情不該由火熱的激情變得瘋狂。?

甚至,我們在用熱血燙傷他人肉體時,也燙傷他人的心靈。?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發生後,我們以最迅速、最團結的行動援救了太多的生命,我們贏得了世界的尊重。無數的閃光燈聚焦四川,閃爍着無數動人感人的故事,但也刺傷了災區人們的瞳眸。被成功救援的孩子本是幸運的,但有記者爲了採訪,一遍遍喚起他們沉痛的回憶,孩子失聲痛哭,大人們也泣不成聲;有些熱心的志願者毫無救災意識卻前往災區,雖懷有一顆熾熱之心實際卻是給災區添亂。不正確的救援動作,不完善的服務行爲,不合理的安慰幫助,帶給災區人民的是“二次傷害”。我們發現,善良由本意的撫慰變成了利劍。?

中華民族是堅毅、熱情、善良的民族。當我們挺過洪水、挺過“非典”,挺過不法分子對祖國的分裂和對奧運的褻瀆,我們也必將挺過慘烈的汶川大地震,成功地舉辦一屆奧運盛會。

但我們需要更多的思索和行動,需要站在別人的角度理性而全面地看問題。讓“愛人之心”深入我們的血液,讓我們永葆善良的甜蜜,爲善良保鮮,使它不褪色,不變質,不變味。?

【名師點評】?

這是一篇很有見地的思想評論,充分體現出作者對社會生活的關注與可貴的理性思維。

從結構上看,全文呈“總—分—總”式,主體部分的層次劃分雖未必嚴密(更好的處理可能是把第一層放到最後),但它緊扣了三大熱點——僅憑一腔熱血領養孤兒、“畸形奧運熱”以及汶川地震後某些“燙傷他人肉體”甚至“燙傷他人的心靈”的“善舉”。這些事件多爲人們所關心、所熟悉的最“熱”的時事,讀者很容易將作者的論述與自己的認識進行對比、印證和分析,從而獲得有益的啓迪。這樣一來,文章的針對性和現實意義就特別強。文中的剖析冷靜、沉穩而不乏鋒芒(比如“雖懷有一顆熾熱之心實際卻是給災區添亂”),遣詞造句洗練、樸實而富於辯證色彩(比如“不實評論須全力抵制,但也不可否認,這是‘畸形奧運熱’”),讀來既有很強的說服力,又能激起讀者的共鳴。?

把握事物的外部聯繫和表面特徵,是認識的開始,但是,認識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現象上。要想把認識導向深入,還需要進一步探求事物的內在特徵、本質屬性,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爲此,動筆寫作前需仔細審度,深入探究,不可貿然作出判斷。(唐惠忠)?

典型失誤分析

每當存亡的時刻?吉林考生?

當海浪又一次溫柔地涌上沙灘的時候,海龜們又一次戰戰兢兢地鑽出沙穴,在它們面前的是一條滿是希望和危險的路,可能是光明的未來,也可能是殘酷的終結。存亡的時刻,總是難以抉擇。這個時刻,是一隻柔弱卻又無比堅強的小海龜站了出來,肩負着整個種羣的希望與使命,雖然這一別可能是最後一別。且不管它最後是否因爲那個好心人的救助辜負了大家的期望,至少在這一刻,它小小的背影在落日的餘暉下是那麼的雄偉與悲壯。?

望着小海龜離去的背影,時間彷彿回到千年以前,沙灘彷彿也捲起了波浪,好似易水旁,太子丹親手給即將刺秦的荊軻斟上餞行的酒。這一刻,飛鳥也爲之徘徊;這一刻,壯士也爲之落淚;這一刻,又何必計較這位英雄的成功與失敗。悲傷,不一定需要太多的眼淚;感動,不一定需要太多的辭藻。也許,他並沒有拯救這個國家於危難,但是在存亡的時刻,他站了出來,犧牲了小我,成就了大義。中華民族,這個有着悠久歷史的民族,免不了興衰與榮辱;中華民族,這個素來堅強不屈的民族,註定在存亡的時刻,從來都不缺爲了民族流血甚至犧牲的英雄。無論是冬天裏席捲半個中國的雪災,還是剛剛發生的牽動每一個炎黃子孫的汶川地震,總有那麼多勇於奉獻、勇於犧牲的人們站出來。無論是在地震第一線,踏着殘垣與斷壁,給黑暗中的人帶去光明與希望的武警官兵們,還是在城市的街頭拿着募捐箱傳遞愛心的志願者們;無論是在無數條承載着愛心與關懷的公路、鐵路上,爲了運送救災物資幾天幾夜沒閤眼的司機們,還是在工廠裏熬夜加班,趕製帳篷、生活用品的工人們;再或者是舉國上下,通過各種方式表達自己對受災地區的關心與愛心的所有人們。也許,我們無從得知他們的名字;也許,沒有人知道他們身上有着怎樣的故事,但不管是誰,聽到這樣的故事,都會覺得正是這些默默奉獻、默默犧牲的人,纔會在民族與國家存亡的時刻,排除萬難,力挽狂瀾,並將這種精神一脈相傳。?

沒有一個人可以永生,沒有一個民族可以總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然而,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存有這樣一份勇於奉獻的信念,這樣一份勇於犧牲的精神,那麼,即使將來遇到再大的風雨,我們都可以說,我們的民族之魂仍在,我們的民族之魂永在!?

【失分警示】??

如果脫離供料就文論文,本文寫得還是不錯的,其中心明確,語言簡練;文中既有歷史人物荊軻這個“點”,又有雪災、地震中勇於奉獻、犧牲的人們這個“面”;結尾段的概括,還充盈着一股飽滿的氣勢。?

但是,衡量一篇考場作文優劣的前提和基礎,理應是看它是否符合題意。本文的切入點爲“這個時刻,是一隻柔弱卻又無比堅強的小海龜站了出來,肩負着整個種羣的希望與使命……”而作文材料中的表述卻是“原來,先出來的那隻幼龜是個‘偵察兵’,一旦遇到危險,它便縮回去”,這裏的“縮回去”,明確無誤地表示着幼龜並不需要冒什麼風險(也就是說,《每當存亡的時刻》一文立意的出發點,是有違材料含意的)。因此,該文只能判爲不及格。(唐惠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redian/huati/q5dw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