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會考 >寫作分析 >

2016年會考作文滿分攻略:首尾要錘鍊

2016年會考作文滿分攻略:首尾要錘鍊

好的開頭和結尾,對文章的成敗至關重要,特別是在會考作文中發揮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2016年會考作文滿分攻略:首尾要錘鍊

一、西晉文學家陸機說:“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這充分說明了開頭的重要性。由於時間與篇幅的限制,考場作文的開頭講究簡潔、生動、優美。

1.運用題記,總括中心。題記可以拉近話題與內容之間的距離,表明作者對某個問題的獨到看法,吸引閱卷老師的注意。可引用經典詩詞名言,也可將文中最能體現中心的語句提出來運用。

2.開門見山,簡潔明瞭。這指的是寫文章時直截了當入題的一種寫法,交代文章的寫作目的或寫作背景,使讀者能夠迅速進入角色。如朱自清的《背影》。

3.設置懸念,引起下文。設置懸念,或用設問、疑問破題,引起敘述或議論。

4.描寫環境,渲染氛圍。描寫故事發生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渲染一種特定的氛圍,爲下文故事情節的發展作鋪墊。如《變色龍》開頭的環境描寫。

5.言語入手,先聲奪人。開篇先用語言或心理活動等起筆,然後再寫人物及事件。

二、結尾同樣重要。錘鍊一個精當的結尾,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1.順序發展,自然收束。不論採用哪種文體寫作,在將內容表達完之後,就應該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

2.首尾呼應,渾然一體。結尾與開頭要相呼應。既呼應開頭又不簡單重複的語句,能讓閱卷老師產生一種首尾圓合、渾然一體的感覺。

3.總結點題,深化中心。在文章結束時,運用簡潔的語言,將主題思想明確地表達出來。大部分文章都用這種方式。

4.抒情議論,引起共鳴。用抒情議論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夠表達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閱卷老師情感的波瀾,引起閱卷老師的共鳴,有着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如魯迅的《故鄉》。

5.提出問題,引人深思。結尾時,就全文內容提出問題,一般運用反問句或疑問句,引人深思。

真題再現

請以“只是因爲________”爲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從“那本書”“那條路”“那個人”三個短語中任選一個,填在橫線上,將題目補充完整;(2)文體自選,不少於600字;(3)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人名。

試題解讀

2014年南京會考作文題目是“只是因爲(那本書/那條路/那個人)”,任選其一寫作。看到這個題目後,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一、審題。

首先,作文采用了半命題的形式,這樣同學們的思路可以更開放。另外,題目中“只是因爲”四個字其實暗含乾坤,“只是”強調了“那本書/那條路/那個人”的唯一性和重要性,所以同學們在審題時一定要注意。另外,“那本/那條/那個”提示我們不要寫成“幾本/幾條/幾個”。其次,以“只是因爲那本書”爲例,同學們可能面對題目打不開思路。那麼我們在構思時就可以在腦海中爲題目作補充工作。例如:我們可以思考只是因爲那本書發生了什麼事情,或出現了什麼情況。這樣就可以將思路打開,化難爲易。

二、構思。

1.那本書:近幾年會考作文經常緊密圍繞着“書”來命題,的確,中學生對於書本應該是最熟悉的了。這裏再一次寫到書,首先要注意所寫的書格調要高,最好是名着。另外要着重寫書對自己成長、進步的積極影響,切忌寫成內容簡介。

2.那條路:這個題目看似抽象但首先可以從兩個角度進行思考。其一,“那條路”可以是我十分熟悉或偶然發現的一條真實的路,在某次經過它時帶給了我觸動;其二,“那條路”可以是我某段時間以來的心路歷程,這段心路歷程使我產生了怎樣的轉變或讓我明白了什麼道理。

3.那個人:爲了避免寫這個題目時以身邊人物爲素材,落入語言過於平淡、內容沒有新意的俗套,可以將視角落在古人身上,寫古人的經歷或事蹟對自己的教育意義。例如寫屈原的愛國精神或陶淵明不慕名利的品格對自己心靈的洗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huikao/fenxi/jreq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