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自然 > >

關於春節的來歷和風俗的調查報告(推薦3篇)作文

關於春節的來歷和風俗的調查報告(推薦3篇)作文

  • 關注:2.33W次

篇一:關於春節的來歷和風俗的調查報告

關於春節的來歷和風俗的調查報告(推薦3篇)作文

春節是中國一個非常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裏最重要的一個節日。趁着寒假,我對春節有哪些習俗展開了一項調查,調查結果如下。

1、貼春聯

春聯亦名“門對”“對聯”“桃符”等,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而得名。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貼春聯,爲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2、守歲

中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就是除夕晚上不睡覺,一直熬過午夜12點,守護這一年的最後一個夜晚。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吃,有的人家要吃到深夜。

3、放爆竹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爲“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開門爆竹”一說古已有之。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譁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4、壓歲錢

除夕守歲之時,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也叫壓勝錢。因爲“歲”與“祟”諧音,長輩們希望壓歲錢能驅邪免災,保佑孩子們平平安安。

5、年夜飯

全家人在一起吃頓團圓飯是除夕的重要習俗。春節作爲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是全家團圓的好機會,特別是隨着很多人工作變得越來越忙,春節團圓的意義也變得更大了。

篇二:關於春節的來歷和風俗的調查報告

我利用這個假期調查了春節的習俗,報告如下:

貼春聯

貼春聯的習俗歷史悠久,從戰國時期就有了最早的春聯——桃符,也就是在桃板上刻一些乞求降福的咒語,寓意着新的一年裏會有福。後來,用紅紙代替木板,寫上對仗的吉慶語句,貼在門的兩邊,就成了現在的春聯了。

守歲

守歲就是從前一年的最後一天——大年三十,一直到新年的第一天七年級早上不睡覺,意味着辭舊歲迎新年,這對許多年輕人來說是一年中最高興的一夜,這一夜裏,可以看春晚,可以玩,可以放鞭炮……

壓歲錢

孩子們最喜歡的春節習俗就是壓歲錢了。孩子給老人拜年時,老人就會給孩子壓歲錢,這些錢寄託着老人對孩子的祝福,祝福孩子無病無憂,平平安安。在以前,因爲各家各戶的生活條件都不太好,壓歲錢是不能真給孩子自由支配的,往往交給了孩子之後,讓孩子壓在枕頭底下喜愛一個晚上,然後第二天就會還給大人。

篇三:關於春節的來歷和風俗的調查報告

一年一度的春節即將來臨,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趁着假期,我對春節習俗做了一次調查。以下列舉了幾項重要的春節習俗。

祭竈

農曆臘月二十三被稱爲小年,傳說小年時竈王爺要上天庭向玉皇大帝彙報人間各個家庭的是非善惡。爲了確保竈王爺在玉帝面前多講好話,不告狀,人們就用糖瓜塗在竈王爺的嘴上,這樣,竈王爺的嘴變甜了,只能爲這家人多說好話,不說壞話。當然竈王爺是不存在的,所以給它吃的糖也就變成了小朋友最愛的竈糖。

掃塵

臘月二十四,爲掃塵之時,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在年前將房間裏外打掃乾淨,爲一年最大的一次大掃除,也叫除舊迎新,徹底清理粉刷乾淨迎接新年。

貼春聯

五代十國時,宮廷裏,有人在桃符上題寫聯語,這是春聯最早的形態。到宋代時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春聯”一詞的出現,則是在明代初年。當年明太祖朱元璋喜歡熱鬧,在除夕前頒佈旨意,要求家家戶戶都要用紅紙寫成春聯貼在門框上迎新春,由此“春聯”正式得名與推廣。

放鞭炮

在中國,過年放鞭炮的傳統由來已久,傳說“年”是一種兇獸,每到除夕夜會出來危害人間,年懼怕噼裏啪啦的聲響,因此,人們在除夕夜燃放爆竹以驅趕它,後來燃放鞭炮又兼具了迎神納福的寓意。

年夜飯

年夜飯象徵着幸福憧憬,是家庭團圓的時候。年夜飯的菜色對應更多的好意頭:腐竹意味富足,豆腐意味富貴,生菜即生財,魚象徵“年年有餘”,雞象徵“吉祥如意”,年夜飯裏,涵蓋了人們的追求、希望和祝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ziran/feng/q9ooq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