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文言文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原文天時⑴不如地利⑵,地利不如人和⑶。三裏之城⑷,七裏之郭⑸,環⑹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⑺非不深也,兵革⑻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⑼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⑽民不以封疆⑾之界,固⑿國不以山溪⒀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⒁者多助,失道⒂者寡助。寡助之至⒃,親戚畔(叛)⒄之。多助之至,天下順⒅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叛),故⒆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註釋⑴ [天時]指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⑵ [地利]指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⑶ [人和]作戰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⑷ [三裏之城]方圓三裏的內城。⑸ [郭]外城。在城外加築的一道城牆。⑹ [環]包圍。⑺ [池]護城河。⑻ [兵革]泛指武器裝備。兵,武器;革,甲冑,用以護身的盔甲之類。⑼ [委]放棄;[去]離開。⑽ [域]這裏用作動詞,是限制的意思。⑾ [封疆]劃定的疆界。⑿ [固]鞏固。⒀ [山溪]地勢;山河。⒁ [得道者]實施“仁政”的君主 者,...的人,次處特指君主 下同。⒂ [失道者]不實施“仁政”的君主。⒃ [至]極點。⒄ [畔]通“叛”,背叛。⒅ [順] 歸順,服從⒆[故]所以。(20)[是]這通假字畔,通:"叛",背叛。古今異義城古義:城牆今義:城市池古義:護城河今義:小水池委古義:放棄今義:委屈、不甘心國古義:國防今義:國家親戚古義:親屬,包括父系親屬和母系親屬今義: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係或血統關係的家庭或其他成員去古義:離開今義:往、到域古義:界限,限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今義:地域是古義:這 是天時不如地利也今義:判斷動詞兵古義:兵器今義:士兵然而古義:這樣卻今義:錶轉折的連詞一詞多義利天時不如地利 有利條件兵革非不堅利 鋒利之三裏之城 的,助詞多助之至 到天下順之 代詞,指得道者“人和”有關的名言警句1、二人同心,其利斷金。2、家和萬事興。3、兄弟同心金不換,妯娌同心家不散。3、衆人拾柴火焰高。4、團結就是力量。4、人心齊,泰山移。譯文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條件,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士兵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三裏的內城,七裏的外城,包圍着攻打它卻不能取勝。包圍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於作戰的天氣,這樣卻不能取勝,這是因爲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條件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城牆不是不高,護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裝備不是不精良,糧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棄城而逃走,這是因爲對作戰有利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團結。所以說:使百姓定居下來,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威懾天下不能靠武器裝備的強大。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兄弟骨肉都會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人都歸順他。憑藉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麼不作戰,作戰就一定勝利。簡析中心論點即篇首兩句。孟子提出三個概念:天時、地利、人和,並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推進。用兩個“不如”強調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時反映孟子所說的“仁政”。三者之間的比較,實質上是重在前者與後者的比較,強調指出各種客觀及諸多因素在戰爭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觀條件及“人和”的因素,決定戰爭勝負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較中立論,給人的印象極其深刻。句式相同,語氣十分肯定,斬釘截鐵,不容置疑。二三兩段圍繞中心論點,連用兩個論據進一步論證,運用否定排比句式。第2段選取攻戰的例子闡明“天時不如地利”,區區小城,四面受圍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時”者也不能勝,旨在說明“地利”重於天時;第3段同樣選取攻戰的例子,旨在說明即使在佔有“地利”的情況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堅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卻棄城而逃,因爲“地利”亦難比“人和”。這兩個例子均非實際戰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況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論戰具有普遍的意義和一定的說服力。以上三段,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這一觀點。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論述的基礎上進一步闡發,將論點的範圍由戰爭推及到治國,從而全面體現孟子的政治主張,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義。其次,“得道”實際上也可理解爲“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歸順,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潰。因而,第4段絕非多餘的閒筆。問題探究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篇短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中心論點即篇首兩句。孟子提出三個概念:天時、地利、人和,並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推進。用兩個“不如”,強調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間的比較,實質上是重在前二者與後者的比較,強調指出各種客觀條件及諸多的因素在戰爭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觀條件及“人和”的因素,決定戰爭勝負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較中立論,給人的印象極其深刻。句式亦極相同,語氣十分肯定,斬釘截鐵,不容置疑。2、中心論點提出後作者是怎樣進行論證的?2、3兩段圍繞中心論點,連用兩個論據進一步論證。第2段選取攻戰的例子闡明“天時不如地利”,區區小城,四面受圍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時”者,也不能勝,旨在說明“地利”重於天時;第3段同樣選攻戰的例子,旨在說明即使在佔有“地利”的情況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堅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卻棄城而逃,因爲“地利”亦難比“人和”。這兩個例子均非實際戰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況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論戰具有普遍的意義和一定的說服力。歸納:以上三段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3、這篇短論在論證方法上有什麼特色?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⑴ 逐層論證,層層深入。文章第1段,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接着運用戰例,分別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進一步闡發,說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緊緊圍繞得“人和”這一中心,環環相扣,逐層推理,顯示出極其嚴密的論證藝術和極強的邏輯性。⑵ 論證中運用排比、對比等手法,使文章氣勢恢宏,筆酣墨暢,結構縝密。解析我們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句話來表示:合乎正義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與幫助,違背正義的就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在這裏,我們把“道”理解爲“正義”。那麼,什麼叫“正義”?《現代漢語詞典》中說:“正義”是指“公正的、有利於人民的道理”。這是富於現代氣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義一脈相承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個著名論斷。《孟子·公孫丑下》中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這裏的“畔”字通“叛”,是背叛、反對的意思。這段話是說,對得道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多;對失道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少。幫助的人少到極點時,就連親戚都會反對他;幫助的人多到極點時,全天下的人都會順從他。拿全天下都順從的力量,來攻打連親戚都反對的人,要麼不戰,一戰必勝。孟子在這裏說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個人,而是指一國之君。一國之君既是戰爭的總指揮,也是政治上的領袖。孟子通過論述戰爭勝負的問題,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觀點,然而在孟子看來,“民心向背”對於戰爭具有根本性的意義,對於政治也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孟子說:“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說,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謂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擁護和幫助。所謂的“得天下”,是指通過施行仁政來“王天下”,而不是單靠武力來爭奪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悅誠服,自動來歸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來,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爲仁政,是“得其心”之政。那麼,如何“得其心”,即如何行仁政呢?孟子提出了“保民”的思想。保民,就是關愛和保護人民,它要求君主做到“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就是人民所希望的,就替他們聚積起來,人民所厭惡的,不要強加給他們。人民所希望的是什麼呢,當然是富裕、幸福的生活。孟子認爲,這是行仁政的根本着眼點。做到了這一點,然後民心歸服、天下歸服,是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戰必勝矣”的主要原因:“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順之”。整體把握這篇短文一開頭就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一觀點,指明“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人和”,就是下文說的“多助”和“天下順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擁護,這反映了孟子“民貴君輕”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對這一章的註釋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註釋是:“民和爲貴,貴於天地,故曰得乎丘民爲天子也。”可見這一章不是論戰爭,而是講民心向背的,是借戰爭論述實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層推進,短文先分別就天時與地利、地利與人和做比較,指出天時、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戰爭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後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結論,完成本文的論證。這一章開頭即提出中心論點,並用概括性很強的戰例加以證明,然後從理論上進行論證,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論斷,闡明瞭“人和”的實質。短文最後以得“人和”的“君子”“戰必勝矣”作結,突出地說明了“人和”是決定戰爭勝負最主要的條件。本文語句整齊、流暢,一氣貫注,很有說服力。比如在論證地利不如人和時,作者先用四個並列的雙重否定句,充分鋪張防守一方所具備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條件,然後陡然一轉,說出失敗的結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結論有了很強的說服力。又如在闡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時,作者也是先用了三個否定的排比句,順理成章地推導出結論;然後又把“多助”和“寡助”進行對比,自然導出“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寫作特色(1)文章善於運用設喻的方法。從文章末端看,孟子雖反對戰爭,卻多次提到戰爭。這是爲了迎合諸候們的心理打個比方,以便有機會向諸侯們宣傳自己的“仁政”主張。(2)文章析理精微,議論恢宏,氣勢奔放,闡明引申層層深入,邏輯性很強;還採用了排比的修辭方法,使文章生動形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wenyanwen/3nq23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