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提倡節約反對浪費演講稿(精選15篇)作文

提倡節約反對浪費演講稿(精選15篇)作文

篇一:提倡節約反對浪費演講稿

提倡節約反對浪費演講稿(精選15篇)作文

克己節儉,共創美好社會

宋寒露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隨着經濟日趨繁榮,鋪張浪費的現象層出不窮,鑑於舌尖上的浪費已經成爲社會一大矛盾,習近平總書記批示,我們要弘揚節儉,弘揚節儉傳統,扼殺浪費風氣,我認爲克己節儉,共創美好社會是每個人的責任。

之所以提倡克己節儉,是因爲節儉乃中華一大美德,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上下5000年宏圖偉業,自古帝堯時期便有克己愛民之美德廣爲傳頌,而後置勾踐其妻子之裙不得着地,其食之米不得餘粒,此般節儉,方有流傳千古國盛民安的生活。節儉克己是中華民族的美德,而代代相傳中,只有承接精神火炬方能源遠流長

之所以提倡克己節儉,更是因爲節儉是國家興盛的基石,自改革開放以來,新中國褪去了落後的外衣,在強盛的道路上一路高歌,人們生活的水平也日益提高,但居安思危尤爲重要,倘若倚仗着既有財富肆意揮霍,最終總有坐吃山空的一天。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前人之述備矣。

反觀當下,仍有不少在賺足金錢後肆意揮霍鋪張浪費的行爲,一頓大餐,佳餚滿目浪費大半,毫無愧疚之感,這與暴秦奈何取之盡錙銖而用之如泥沙又有何區別?

爲什麼鋪張浪費如此嚴重?究其根源,無非是社會意識的淡泊罷了,所謂“侈,惡之大也”,對社會責任的淡漠,引發虛榮心膨脹,奢侈浪費,實在不可取。

既奢侈之風已經在社會盛行,我們該怎麼解決呢?首先要推進思想文化教育,宣傳克己節儉觀念,使美德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其次,我們要從小事做起,一飲一食,一衣一行,做到節儉方式,習慣自然。最後,我們要呼籲身邊的朋友,親人一同節儉克己,從小事帶動風氣,是節儉之氣蔚然成風。

誠然,奢靡之風已經腐蝕滲透了社會風氣,但我們仍要以己之行,以己之力爲社會的美好獻力獻策。

“節儉,所以彰顯其美也”資治通鑑得之。節儉,願我們都能做到。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篇二:提倡節約反對浪費演講稿

節約糧食,共建良時

張涵清

尊敬的各位聽衆朋友:

大家好!節儉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提倡的美德。《左傳》有言:“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那麼在生產力狀況與古時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的今天,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還有必要嗎?

我以爲很有必要。席捲全球的疫情已爲各個國家敲響了糧食安全的警鐘,在這樣的大形勢下,節約糧食,於家於國,都是大有裨益的。我們作爲時代的建設者,當樹節約之風,除浪費之弊。

樹節約之風,除浪費之弊,有利於正家風、益子孫。杜牧曾發出“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的嘆息,財力強盛如大秦亦經不起無止盡的肆意揮霍,更何況是一個家庭呢?只有把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融入家庭生活中,我們才能爲下一代做出良好榜樣。

樹節約之風,除浪費之弊,有利於興一國、富人民。根據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的數據,我國糧食在儲藏、運輸和加工等產後環節,每年損失量達700億斤以上;但若是這些糧食資源能被有效利用起來,那麼更多的人就能吃飽,我們也更有力氣建設現代中國,我們的國家可以因爲我們的努力變得更加富強。

不容樂觀的是,我們在這條路上仍然任重道遠,浪費仍在你我身邊不斷髮生:從街頭餐廳到高校食堂,從路邊小攤到大型商場,我們時能見到令人觸目驚心的大量剩飯剩菜。這不僅帶來了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對環境產生巨大負荷,更對糧食安全造成極大威脅。

浪費的背後究竟是什麼樣的心理在作祟?我以爲,它的源頭在人性,具體表現爲人們對物質的需求。這種需求我們每個人都有,它本身是無可厚非的:馬斯洛曾在需求理論中提出,對物質的需求是人最基本的需求,僅當它得到滿足時,人才可能產生更高層次的需求,如對精神享受的需求。但在生產力得到極大解放和發展的今天,我們基本都能吃飽穿暖,又有什麼必要任由對物質的需求支配,而滑向鋪張浪費的深淵呢?

那麼我們當如何避免墜入浪費之深淵呢?首先我們公民要自覺響應國家號召,把節約融入生活點滴;再往上一層,就是要求以企業爲代表的市場主體遵守規定、履行義務,和政府一起形成遏止浪費的合力;最後在國家的帶領下,萬衆創新,用科技手段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樹節約之風,除浪費之弊,節約糧食,方能共建良時。朋友們,請和我一起,爲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貢獻一份力量!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篇三:提倡節約反對浪費演講稿

常將有時思無時,莫把無時當有時

凌子興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要演講的題目是“常將有時思無時,莫把無時當有時”。古語有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節儉,是一個人美德的外在體現。儘管現在生活富足了,也要憶苦思甜,勤儉節約。

之所以要大力提倡節儉,是因爲節儉能養德。《資治通鑑》裏講:“儉約,所以彰其美也。”節儉不單單顯示出了個人的良好習慣,更是顯露了個人的美好品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雖然官居蜀國宰相,但他崇尚節儉,力戒奢侈,死後也是“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寧靜致遠,儉以養德。

之所以要大力提倡節儉,更是因爲節儉能興邦。今年全球新冠疫情所帶來的影響已經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這一特殊背景下,節約糧食,不僅僅是風尚和美德問題,更關乎人民生活幸福和國家長治久安。習總書記曾說:“在糧食問題上不能僥倖,不能折騰,一旦出了大問題,多少年都會被動,到那時誰也救不了我們。”行穩致遠,儉以興邦。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誰人沒聽說過紂王的奢侈無度,酒池肉林,將商湯打下的江山輕易斷送;又有誰沒聽說過隋煬帝的紙醉金迷,大興土木建造勞民傷財的大運河,終是造就了隋朝短命的事實;唐玄宗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致使國政混亂,最終葬送了一代盛唐。

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歷史已經告訴了我們:奢會敗己、敗家乃至敗國。這就是歷史失敗者走上滅亡的根源!一個沒有節儉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節儉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節儉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

那麼,作爲新時代青年的我們,又該如何做到勤儉節約呢?第一,我們在平日裏要懂得知足,感恩現在所擁有的,學習珍惜自己身邊的事物。第二,我們要儘量節儉,避免奢侈浪費,不要養成養尊處優、好逸惡勞的毛病,爲日後應對不同的環境作準備。第三,我們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大力宣傳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努力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誠然,我們現在的物質水平提高了,人們都過上了富足的生活。但是,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在物質水平提高的同時也要提升精神水平,學會勤儉節約,反對奢侈浪費。

常將有時思無時,莫把無時當有時。讓我們一道,將勤儉節約的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篇四:提倡節約反對浪費演講稿

國運之根本,勤儉衛糧食

董奕來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發言的題目是“國運之根本,勤儉衛糧食”。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我看來,我們不僅應養成節約糧食的習慣,更應站在國家層面,深刻把握糧食的重要意義。

勤儉節約,能樹立節約糧食意識,培養個人優秀品德。資治通鑑有云:“儉約,所以彰其美也”。身處新時代,物質生活豐富,爲何還要講求節儉?節儉鍛造品質,孕育自律,培養品格。縱觀中國艱苦卓絕的革命歷經中,引領中國人前行的堅毅品質,又何嘗不是在勤儉中歷練而出?節儉以念英雄,內生新時代強大動力,指導我們心向陽光,爲國奮鬥。當我們從日常小事做起,勤儉生活,心繫國家,你我微小的行動匯聚成江河湖海,促進健全人格的培養,弘揚節儉美德。人人皆是節約糧食的守護使者。

節約糧食,更是居安思危,牢牢把握國家糧食航船舵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新時代習總書記不斷強調糧食安全的重要性,正因爲糧食是治國理政穩定社會的基礎。古代洪範施政,食爲政首。面對全球疫情和世界不穩定局面,糧食安全是長期課題,唯有將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才能在新時代行穩致遠。從現實看,世界糧食供應緊張,我國耕地面積縮小,假若糧食受制於人,後果不堪設想。因此弘揚艱苦奮鬥和居安思危意識是現實重要精神,節約糧食,全民有責,讓“新食尚”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反觀當下,不少人輕易忽視節約這一品德,固守物質條件豐富,無須節約的思想。電視報導的“剩宴”,一組組觸目驚心的數字,都是糧食浪費的縮影。而這些不良現象,對國家發展極爲不利。

那又是何種動機導致浪費現象呢?究其根源,許多人並沒有把糧食與國家命運相結合,對糧食安全重視程度不足。在疫情常態化的當下,我們更要守住糧食安全底線,讓勤儉節約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恆系國運。

面對時代呼聲,我們應該如何發揚勤儉節約精神?首先應培養自律人格,約束自身不理性消費慾望,出門聚餐量力而行,不浪費食物。其次,要樹立憂患意識,把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肩負起社會和時代的責任。心中要時刻有糧食安全紅線,繃緊糧食安全之弦,抵制浪費糧食的不良習慣。最後放眼國際,面對許多仍然有糧食問題的國家,珍惜當下豐富的物質生活。當你浪費糧食時,想想非洲因爲那些缺乏糧食而變得瘦骨嶙峋的孩子們,請放下浪費的念頭。節約糧食,爲了國泰民安,也爲了人類命運共同體。

誠然,糧食保衛戰並非一日勝利,我國糧食問題依然突出,但只要我們發揚勤儉節約精神,心繫國家和民族,新時代中國號巨輪定能揚帆遠航!

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爭做節約達人,爲國家貢獻屬於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篇五:提倡節約反對浪費演講稿

節約爲榮,浪費可恥

曾詩芸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自古以來,中國人就以節約爲美德;當今,習近平更是強調了節儉的重要性。而我認爲:浪費可恥,節約爲榮。

節約能使生活更美好,浪費會使生活更糟。蘇軾曾感慨:“口腹之慾,何窮之有?每加節儉,亦是惜福延壽之道。”節約可以避免我們花去不必要的錢,浪費不必要的物資,是我們有更多的財產來改善我們的生活,使“粒粒皆辛苦”的糧食得到充分利用,使貧窮地區的百姓能多一口飯吃,這樣,生活就變得更美好。而浪費會使我們的支出無端增加,生活水平下降,甚至會使全球原本短缺的資源更加匱乏,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

節約能使我們的身心得到提升,浪費會導致品行惡劣。有這樣一個“半截粉筆”的故事:徐特立在湖南第一女子師範學校當校長時,每天用的粉筆都是撿來的粉筆頭。她爲此特意給學生寫了一首詩,教導他們要懂得節約,懂得精打細算,這樣,她就在學生面前展現了她的“美”。正如《資治通鑑》中所講:“儉約,所以彰其美也。”節儉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惜物謹身的精神修養之道。如果一個人從小就養成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生活習慣,就會懂得自我約束,懂得感恩大自然的饋贈,使身心得到提升,精神得到淬鍊。

反觀當下,不少人還在浪費。如節日期間的餐飲浪費問題尤其突出,不少人爲了彰顯自己的身份,點了遠多於人頭數的菜,導致大量糧食被浪費。

有些人明知浪費可恥卻繼續浪費,究其根源,是沒有意識到糧食在國家的重要地位。糧食作爲國家的戰略物資,我國糧食卻還有大批量來自進口,戰略物資沒有保障,社會的安全更沒有保障。何況全球的資源早已處於短缺狀態,不節約糧食,就相當於把民族置於水火之中,將民族存亡當作兒戲。

那麼,勤儉節約要從個人做起。首先,培養憂患意識,要讓大家懂得“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衣食無憂的背後藏匿着資源匱乏的危機,我們不能讓危機有擡頭的一天。其次,擺脫攀比心理,追求理性消費,根據自己的需求確定符合自己的消費量。最後,傳承傳統美德,要“大手拉小手”,以身作則,給小朋友們樹立榜樣。

誠然,節約固然重要,但要做到保護資源,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還需要我們每個人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實現。

勤儉節約,從現在做起。希望大家能養成節約的習慣,爲國家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篇六:提倡節約反對浪費演講稿

勤儉節約,中國風尚

黃梓航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很榮幸今天能在這裏演講。我要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中國風尚。”節儉,是一個人道德品質和個人素養最直接的外在體現。儘管社會進步帶來了生活的富足,我們也應當踐行勤儉節約的中國風尚。

勤儉節約,是一種意識。孔丘有言:“君子憂道不憂貧。”節儉不只是在行爲上提現,更應該在意識上深入。周恩來一片菜葉抹碗底,堅決不浪費一粒飯,一滴湯。有人對他如此的節儉感到不解,總理說:“這比人民羣衆吃的好多了。”這正是勤儉節約深入意識的生動體現。

勤儉節約,更是一種哲學。中國作爲擁有五千多年曆史的泱泱大國,一直以來都將勤儉節約作爲一種生活智慧。《資治通鑑》有言:“儉約,所以彰其美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過去我們黨靠艱苦奮鬥、勤儉節約不斷成就偉業,現在我們仍然要用這樣的思想來指導工作。”;諸葛亮身爲蜀國宰相,仍力行節約,力戒奢侈,即使身後也“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這無不彰顯着勤儉節約是一種生活哲學。

爲什麼勤儉節約的風尚會被遺忘呢?究其根源,隨着社會進步,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許多人忘記了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取而代之的是窮奢極侈的糜亂作風。大的有好面子大擺上千上萬宴席鋪張浪費,小的有水龍頭滴滴答答流水浪費行人熟視無睹。這些絕不是一個新時代中國公民應有的作風。

那麼,作爲新時代的中國公民,又該如何做到勤儉節約呢?首先,是不良消費習慣的改變。大力倡導合理、健康的飲食文化,推動餐飲消費習慣從“吃剩有餘”“頓頓有餘”向“杜絕浪費,夠吃就好”轉變。其次是加強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大力宣傳中華人民戒奢克儉的優良傳統,引導人們踐行綠色生活、抵制餐飲浪費。最後,我們要學會感恩。感恩自己所擁有的食物,珍惜飯桌上的每一粒糧食。

誠然,我們現在的物質水平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日漸富足。但是生活富足不能成爲我們鋪張浪費的藉口,勤儉節約應在社會成爲一種常態。

我們並不需要作什麼大事,只需節省每一滴水,吃完每一粒飯便足矣。只要每人付出一點點,滴水也能匯成江海,粒米也能充實糧倉。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的聆聽。

篇七:提倡節約反對浪費演講稿

揚節儉之風,協手助力今朝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新時代的號角已經吹響,本着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作爲新一代青年,我們應揚節儉之風,協手助力今朝。

泱泱大國,成由勤儉敗由奢。縱使中國五千年曆史,僅由每代王朝滅亡之際,道理可見一斑。昔君王沉迷安樂,略財無度,而“用之如泥沙”,終釀下不可逆轉的惡果。國力衰微的原因,在於奢侈之風盛行,社會風氣腐敗,用於強國的物資爲這股強大的浪潮吞沒,而終究未能擁有回頭之意。隨着歷史的車輪緩緩前進,無數外強侵略席捲。中國在欺凌與壓迫中掙扎地站起來,捍衛住自己的主權,秉着“勤儉節約”的宗旨砥礪前行。倘若統治者從“自知者明”的智慧中有所體悟,反視自身,摒棄奢侈之流俗,或許可至“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爲君,誰得而族滅也?”

儉以養德,更助強國夢。如今,中國迎着改革開放的星星之火,獨闢了一條新徑,人們生活從此日益改善,面對打量琳琅滿目的商品,人們擁有了更多選擇的資本。然而,在這樣宏偉的背景下,我國的大豆、玉米等主要飼料糧仍然依賴於進口。弘節儉之風,使之在全社會蔚然成風,不僅是對華夏燦爛文明的敬畏尊重,也是我們將資源合理利用用以強國的途徑。全球形勢風雲變幻,糧食危機隨時可能降臨,糧食是固國的根基,是實現中國夢的保障。此外,這股勤儉之風一旦形成,將會爲世世代代所流傳,受益無窮。

反觀當下,有人視節約之傳統爲保守固執之爲,安於國富民安的當下,以“吃播”的形式博取大衆眼球,賺取流量,製造大量的餐後浪費,敗壞社會風氣。

這種現象的背後,究其根源,是人們對節儉意識的匱乏,未充分意識到奢侈給社會帶來的巨大損失,也未能充分意識到中國富強背後的節儉根源於依舊存在的問題,未能從古之興衰中吸取教訓,重蹈覆轍,不能爲明智之舉。

同學們,作爲時代新看年,屹立時代洪流,我們有所需盡的力所能及之事。第一,我們應注重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合理規劃日常消費,避免過度浪費。“牢牢端住自己的飯碗”第二,我們應以史爲鑑,明得失,正衣冠,充分了解節儉帶來的優勢,以儉爲習。第三,最重要的是我們應以後浪之勢助推時代洪流滾滾前進,發揮我們這一代承前啓後的作用,耐心開導倡議前輩與後輩接受並培養節約的習慣,受光於庭戶,以照四方,使之成爲社會風氣。同時,我們應抵制任何浪費糧食的形式,堅持黨的領導,爲建設更強大的中國獻上一己之力。

誠然,人們習於奢侈的現象不能被輕易改變,營造社會節儉之風的目標尚且遙遠,但若每人都願意協手,以助力新風氣,迎新時代,“不矜細行。”孜孜以求,“終累大德”。

一絲一縷實屬來之不易,強國還需躬身踐行節儉之舉。志於行儉,在未來的道路上,我們定能蓄力以繪更壯觀壯美的華夏藍圖!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篇八:提倡節約反對浪費演講稿

弘節約之風,奏勤儉之章

蔣文諾

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XXX。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厚的今天,人們對是否應堅持“勤儉節約”而爭論不休。對此,我認爲:在新時代我們更應該弘揚節約之風,奏響勤儉之章。

勤儉節約,提升個人修養之需也。正如《左傳》所言:“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一方面,勤儉節約體現一個人明白“粒粒皆辛苦”從而心懷“念此私自愧”的決心,而非“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的專橫驕蠻。另一方面,勤儉節約也是一個人嚴於律己的表現。物質生活匱乏的時候,人們節約是迫不得已的措施。但倘若在物質生活豐富的今天仍然恪守勤儉節約的美德,則是《孟子》中的“賢者能勿喪耳。”

在疫情擾亂世界秩序的今天,勤儉節約,更是國家安全之需也。習近平總書記在新華社論中多次強調“弘揚節約美德”,展現了我黨讓勤儉在我國蔚然成風的決心。爲何要將勤儉節約上升至此等國家戰略層面呢?隨着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稻米等基礎穀物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而我國玉米,大豆等依靠進口,在疫情破壞了全世界經濟秩序的今日,不少國家爲保護本國的糧食安全嚴格限制出口,嚴重威脅我國糧食安全。爲此,我們不僅應“開源”,也應“節流”。勤儉節約有助於我國糧食安全,讓我國“飯碗”穩定的端在自己手上。

反觀當下,日益豐厚的物質生活讓人們沉醉其中。不少人在燈紅酒綠的誘惑下大聲叫囂:“勤儉節約早已過時!”此言差矣!勤儉節約不僅僅只是人們因時代特殊性而妥協的產物,他應該是植根於我們每一個人心中的傳統美德。

我們之所以倡導勤儉節約,究其根源,是“勤儉節約”是一種嚴於律己,居安思危的正確意識。這種意識起源於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中,熔鑄於黨領導中華人民求富強的道路上。及時在我國物質生活豐厚穩定的今天,我們也應居安思危,勤儉節約以防變故發生。

既如此,我們應如何做才能使厲行節約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呢?於個人而言,我們應該勤儉節約深植於心,將“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於企業而言,企業應按需提供餐品,以“半份菜”等新形式推進勤儉節約,而不是爲經濟效應而引導人們奢侈消費。最後,於政府而言,政府應加大厲行節約的宣傳力度,在全社會傳播“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正確消費觀念。只有多方參與,形成促進勤儉節約的合力,才能使全社會自覺貫徹勤儉,保障我國糧食安全。

誠然,我國現在處於糧食較爲穩定安全的狀況,但我們不能忘掉勤儉節約,更應居安思危,以防不測之風雲。

紅日初升,大道其光。願我們每個人從自身做起,弘揚節約之風,奏響勤儉之章。讓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謝謝大家,我的發言到此結束。

篇九:提倡節約反對浪費演講稿

肩負克儉興邦之時代重任

孔倩兮

尊敬的各位聽衆:

大家好!《左傳》言:“儉,德之共也;奢,惡之大也。”今天,綠色新發展理念更於全社會蔚然成風。節儉作爲一種亙古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更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工作中溢彩於今。當前我國正面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處疫情洗卷下之劫後餘生之際,社會經濟恢復工作刻不容緩。我們作爲家的一員,更作爲國的一脈,當深入貫徹克儉興邦之風於時代新潮。

克儉興邦,爲修身養性之所須。縱觀歷史,有《示儉訓康》言:“吾心獨以儉素爲美。”更有《資治通鑑》雲:“儉約,所以彰其美也。”克儉於家,內化於古人心目中的道德準則,成爲中華民族亙古不變的美學追求和價值標準。今天,節儉之美在全社會蔚然成風,我們更應該將節儉作爲自己的最高價值追求,克己復禮,深刻挖掘節儉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當中的時代新內涵。唯有將節儉意識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全心全意投入到糧食節儉的實踐中來,方能實現自身價值的提升、精神追求的昇華。

克儉興邦,更是治國安邦之大任。當前,疫情洗卷下全球政局動盪,糧食危機接連不斷,資源節約迫在眉睫。我們不但要有修身齊家之志趣抱負,更要有治國平天下之覺悟擔當。“洪範八政,食爲政首”,珍惜糧食在我國經濟恢復時期更是至關重要。習近平總書記呼籲全國人民積極投入到糧食節約的重大工作中來:“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大力宣傳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努力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我們唯有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在黨中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下深入貫徹綠色新發展理念於全社會每個角落,才能早日恢復國計民生,保證國民經濟正常運行。

反觀當下,中國每年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價值高達2000億元,相當於3。5億人一年的口糧!奢靡之氣、攀比之風仍舊盛行,不少人仍爲了所謂“面子問題”而在餐廳大點特點,抑或是覺得食物“付了錢就是自己的”,認爲自己糧食浪費與他人毫不相干。

究其根源,這些人沒有實現將個人的利益與全社會的共同利益相統一,沒有將“小我”的價值實現昇華到對家與國“大我”的奉獻當中。須知人的價值終在於對社會的勞動與奉獻,無“修身齊家”安以“治國平天下”?

大道至簡,實幹爲要,我以爲貫徹落實糧食節約當從以下幾個角度入手:其一,堅持“量入爲出,適度消費”的消費準則,拒絕“眼睛大肚子小”,將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其二,拒絕奢靡之風腐朽文化,需知“君子憂道不憂貧”,食物浪費纔是真正可恥的行爲。其三,堅持推己及人,積極動員身邊每一個人投入到節約資源的行動當中來。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衆志之所爲,則無不成也。如果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徹底投入到節儉大業中來,糧食浪費現象定能有效遏制。

誠然,疫情影響範圍極大,破壞極廣,對經濟社會造成的打擊一時難以恢復,但在黨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的領導下,全國人民如果積極響應時代號召,定將及時恢復國計民生,實現安邦之大業。

克儉興邦之大業本在民。讓我們從現在開始貫徹節儉之風吧!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篇十:提倡節約反對浪費演講稿

享美食之可口,守節儉之美德

彭宇韜

各位來賓: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節儉,目前節儉已成爲我黨提倡的美德之一。依我之見,我們應:”享美食之可口,守節儉之美德。”

節儉是超越口腹之慾的心靈享受,蘇子云:“口腹之慾,何窮之有?每加節儉,亦是惜福延壽之道。”人的口腹之慾是無窮無盡的,但我們都能做到節儉,有節制地對於待食物,吃多少點多少,也是一種節儉。“儉約,所以彰其美也。”美食是一種口腹上的享受,而節儉是一種美德,其在精神上會帶來一種自我人格昇華的精神享受,那是我們內心中最純粹的心靈享受。我們爲了同時享受美食與美德,應當節儉。

節儉更是事關國運的大事。在後疫情時代,糧食已經變成了較爲嚴峻的問題,糧食安全事關國家安全,糧食安全是保障社會平穩運行的基礎。然而,每年有1/3的糧食被浪費,浪費糧食的總量,可供三億人口生活一年……這些數字是否讓你震驚?糧食浪費問題如此嚴重,在此特殊時期,例行節儉,迫在眉睫。

反觀當今,社會上卻有許多人惡習成風,他們以鋪張浪費爲榮,以奢侈爲傲。太謬噫!《左傳》有言“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鋪張浪費與奢侈成風是惡習,是要給予改正的不良社會風氣。

目前社會上有如此現象,究其根源,是一些人受到了西方國家消費主義思潮的衝擊,在思想上沒有將節儉作爲美德。

習近平主席在新華社發佈一封則批示呼籲大家,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

爲了積極響應批示,我在此給出如下建議。首先,節儉是不鋪張,不浪費,外出就餐,點餐時適量即可。其次,節儉是吃完碗裏的每一粒米飯,盤中的每一到菜,因思“粒粒皆辛苦”。最後,購物時應先想明白自己需要什麼再做決定,以達到節儉的目的。

誠然,奢侈成風,鋪張浪費,能給我們帶來一些快感,一絲與人不同,但是更難言可貴的是我們堅守住了內心的道德律,守住我們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

願各位在今後的生活中能享盡美食之樂,守住節儉之德。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各位。

篇十一:提倡節約反對浪費演講稿

恆念物力維艱

盧孟傑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大家好!近日,習近平主席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爲作出重要指示,呼籲全國“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你可能會問,我國糧食連年豐收,缺衣少食的日子已經過去了,還需要節約糧食嗎?

答案是肯定的。“恆念物力維艱”的精神品質無論對個人還是對國家,無論在過去還是在當下都是不可或缺的。

恆念物力維艱,於個人是優良品德。《左傳》曰:“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今天依然需要提倡。古人云:“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堅持勤儉節約的人在物質上節約了資源,在精神上涵養了品德。所以,即便物資匱乏的時代不再,“儉”的精神也要永續傳承。

恆念物力維艱,於國家是關係糧食安全和國計民生的大問題。的確,當前我們可以吃上飽飯,三餐無憂,但我們仍然浪費不起。我國糧食安全問題依舊嚴峻,耕地面積逐年減少,步步緊逼耕地紅線;一年中糧食在生產運輸和餐桌上的浪費按億噸計算。全國一年所有產糧,真正被吃到人肚子裏的竟不足三分之二……糧食是人的命根子,維繫着國家命脈。所以,涵養“恆念物力維艱”的品質,居安思危,是時代的要求。

當下,各種各樣的鋪張浪費現象仍屢見不鮮,令人觸目驚心。集宴散場後留下一桌桌的剩菜,學校和企業的飯堂裏,沒打完的食物和吃剩的食物一桶桶地被倒掉,一隻梨子只啃了一口就慘遭拋棄……

這些浪費的行爲,究其根源,是人們缺少“節儉”的修養,不懂得糧食來之不易,不重視每一粒糧食維繫國家命脈的重要性。

節約糧食不能只是打打標語,喊喊口號,“恆念物力維艱”也不能僅是紙上談兵,需要在座的各位,需要全社會共同落實,纔能有實效。關於節約糧食,我有幾點建議:第一,餐館吃飯不講排場,一次少點菜,不夠再加菜,吃不完帶走,減少浪費;第二,餐飲行業經營者可以制訂相應優惠方法,鼓勵消費者進行“光盤行動”;第三,大家相互監督,批評浪費行爲,在全社會營造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氛圍;最後,還應加大宣傳,讓更多的人瞭解我國糧食現狀,真正明白糧食對國家的重要性。

誠然,今日之中國無糧食危機之虞,但我們要居安思危,節約糧食,珍惜糧食,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讓我們共同行動起來,大力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使之成爲今日中國的時代新風。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篇十二:提倡節約反對浪費演講稿

讓勤儉節約成爲習慣

卓麟東

親愛的各位來賓:

大家好!古人認爲節約是美德,是善。進人提倡勤儉節約。我認爲,我們應當讓節約節儉成爲我們的日常習慣。

讓節約成爲習慣,是因爲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社會勤儉節約,財富能得到積累,能脫貧致富,人人安居樂業,珍惜勞動成果,鼓勵勞動致富。共和國成立以來,老一輩的同志們勤懇節約,慢慢積累財富,在中央的帶領下,共和國慢慢富了起來。

讓節約成爲習慣,更重要的是因爲當下浪費現象猖狂。真正做到光盤行動的人又有幾何?餐館酒店後廚倒掉的剩菜剩飯堆疊如山;各地食堂倒掉的剩菜剩飯得用上幾大桶垃圾;食品生產加工運輸過程有浪費了多少糧食……如此看來,我們確實應該讓勤儉節約成爲習慣了!

也許有的人會說,我國糧食產量逐年增產,節約真的沒有什麼必要。此言差矣!確實我國糧食產量大,人們都能吃得飽飯。但是,我國絕大部分的糧食還要依靠外國進口,且據聯合國統計的權威數據表明,在中國倒掉的糧食每年有七百億噸,相當於兩億多人一年的口糧。數字之觸目驚心,令人痛心!節約必須成爲習慣!

之所以讓勤儉節約成爲習慣,究其根源,是因爲我們要有居安思危的危機意識。自改革開放以來,共和國確實解決了中國的糧食危機,從貧困到小康。但是,我國仍有很多人吃不起飯。我們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痛,不能讓這來之不易的小小成就毀在自己手裏。

因此,各位來賓,我強烈建議大家開始勤儉節約,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首先,我們要從生活小事做起。不良費盤中餐,吃多少,做多少,點多少,爭做光盤行動,打包帶走的踐行者。其次,應當積極響應國家,宣傳鼓勵他人勤儉節約,給他人當榜樣。最後,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大手拉小手,要給自己的後一代樹立榜樣,讓這樣的優良習慣一脈相承!

誠然,我們要勤儉節約,但我們也要科學地去節儉,理性節約。我們提倡剩菜打包接着吃,但是放太久的隔夜飯菜不能食用但仍爲了節約而進食,反而吃壞了身子,得不償失啊。

各位來賓,讓勤儉節約成爲習慣吧!擁有“糧”心纔對得起天地良心,“食”食物者爲俊傑,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蔚然成風!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感謝各位!

篇十三:提倡節約反對浪費演講稿

惟勤者興,惟儉者進

李治

尊敬的各位來賓,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惟勤者興,惟儉者進”。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家寶。在中華文化的傳統語境裏,如果揮金如土,過度享樂,即使再富有的家族也會坐吃山空,敗光家業。“奢靡之始,危亡之漸“,這是歷史的深刻昭示。有鑑於此,自古以來,不少仁人志士留下名言警示後人。《資治通鑑》有言:”簡約,所以彰其美也。蘇軾亦感慨:“口腹之慾,何窮之有?每加節儉,亦是惜福延壽之道。”可見,窮奢極欲,暴殄天物素爲中國人所反對;物盡其用,勤儉立業一向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勤儉節約,更是新時代居安思危,守住糧食安全底線的必然要求。今年在全球範圍內,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再次警醒我們必須保持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雖然我國糧食連年豐收,但這並不意味着糧食危機離我們相距甚遠。數據顯示,我國的糧食總產量仍不足以滿足14億人口的需求,我國糧食仍要依賴進口。這也就意味着糧食安全始終是我國在任何時候都要考慮和解決的歷史性課題。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每個人只有時刻對糧食安全保持一種危機意識,“常將有日思無日,莫把無時當有時”,才能將自己的鐵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反觀當下,許多人在飯局上爲了凸顯自己的“闊綽“,不假思索地點了一桌子”滿漢全席“,最後卻留下滿桌子剩菜剩飯,衆人面面相覷,這些糧食最後只得淪爲泔水桶中的垃圾,何其痛也!。

到底是什麼讓鋪張浪費的現象屢禁不止?究其根源,還是因爲人們對勤儉節約的意義認識不夠深刻,對餐桌上的一米一粟不夠重視。

那麼,同學們,作爲一名學生,我們應該怎麼做呢?首先,我們應當傳承先輩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賡續篳路藍縷的精神,棄侈尚節,居安思危,細水長流;其次,我們要把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理念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堅持合理飲食,做”光盤行動“的實踐者。“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作爲學生的我們,要懂得珍惜勞動的果實,堅決做到按需點餐,不浪費每一滴糧食;再次,我們要主動把綠色發展理念落實到生產建設各領域、融入到社會生活各方面,努力促進全社會形成以浪費爲恥、以節約爲榮的良好風尚。

誠然,每個個體的力量或許是微小的,但相信只要我們每個人共同努力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個體力量方能匯聚成流。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社會各界的朋友們、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踐行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爲國家的長遠發展、爲勤儉節約在全社會蔚然成風貢獻一份力量吧!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篇十四:提倡節約反對浪費演講稿

堅持個人勤儉節約,維護國家糧食安全

李叔陽

親愛的同學,尊敬的老師:

大家好!很榮幸能夠作爲學生代表在這裏發表演講,我演講的題目是堅持個人勤儉節約,維護國家糧食安全。

堅持勤儉節約,是促進個人發展的需要。蘇軾感慨:“每加節儉,亦是惜福延壽之道。”堅持勤儉節約,避免鋪張浪費,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夠有效降低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起到延年益壽的效果。同時,勤儉節約可以將財富貯存起來,以防未來的不時之需。

堅持勤儉節約,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需要。我國的耕地面積正在逐年減少,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全國夏糧播種面積比2018年減少了523。3萬畝。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雖然我國糧食實現了十連增,但糧食增產面臨的水土資源、生態環境壓力越來越大,增長的空間並不大。”“儘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這警示我們要勤儉節約,爲國家的糧食安全貢獻一份力量。

反觀當下,糧食浪費的情況異常嚴重。2011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就得出一個結論:全球約有三分之一的糧食是被浪費、損失掉的,這個數字在不斷攀升,達到13億噸。日前央視報道,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價值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於3億多人一年的口糧。

究其根源,這些浪費糧食的人沒有危機意識,只顧自己貪圖享受,忽略了自身該承擔的社會責任。他們沒有意識到浪費的食物可以拯救千千萬萬的饑民,沒有意識到浪費糧食會對國家的糧食安全造成危害,最後遭殃的也只能是自己。

那麼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如何做呢?首先,要建立長效機制。加強立法,強化監管,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爲。其次,要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爲榮的氛圍。樹立糧食是一種緊缺資源的愛糧、節糧新觀念,讓節約糧食成爲永久的習慣和風氣。最後,我們也可以效仿清華大學的做法,只打半份餐,既節約用餐成本,又滿足多樣化營養均衡的目標,還爲節約糧食做出了貢獻。

誠然,改變平常的習慣節約糧食一開始有些困難,但只要我們堅定不移的貫徹落實勤儉節約的要求,很快我們將感受到它的好處。

常將有時思無時,莫把無時當有時。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勤儉節約,爲維護國家糧食安全貢獻自己的力量!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結束。

篇十五:提倡節約反對浪費演講稿

樹節儉之心,揚勤儉之風

許俊聰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樹節儉之心,揚勤儉之風”。

《左傳》曰:“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在物質日益豐盈,人民的生活水平日漸提高的今天,我認爲我們仍需堅持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因其不僅是個人的立家之本,更是國家的強盛之基。

對個人,勤儉是立家之本。一來,節儉確實能在實際上減少非必要的消耗,爲將來留下積蓄。二來,厲行節儉更是能樹立勤儉之心,從精神上改變鋪張浪費的習慣、改變奢靡的思想。古人云:“成由勤儉敗由奢”,在我看來,這不僅是說明節儉能避免浪費,還說明了懂得節約的人能養成勤儉的品性,也更有助於他們的成功。

而於國家而言,勤儉更是其強盛的根基。遙想西漢初年社會經濟凋敝,文帝景帝皆厲行節約,身不着繁飾,行僅乘牛車,在數十年的堅持下,這纔有了流芳百世的“文景之治”,也爲武帝時漢王朝的強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回到當下,我們的黨和國家也一直秉承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習近平主席在新華社一份《網民呼籲遏制餐飲環節“舌尖上的浪費”》批示道:“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大力宣傳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努力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我想這也是黨與國家今日仍堅持勤儉爲本的治國方針的重要體現。唯有揚起勤儉之風,才能帶動社會整體文明進一步提升,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實現鋪設道路。

反觀當下,仍有人或有意或無意地實施着浪費的行爲,就以糧食的浪費爲例:有人認爲食堂的飯菜不合口味便整盤倒掉,有人認爲“光盤”顯得寒酸,“剩宴”纔是盛宴,甚至一些極度浪費的不良“吃播秀”也紅極一時,實在令人唏噓。

究其根源,是這些新生代沒有經歷過物資匱乏的艱難時期,把當今物質豐富的生活想象得太理所應當了。同時,這也說明我們對於勤儉節約優良傳統的宣傳還不夠到位。

要改變這類陋習,我認爲需從以下幾點出發:對我們個人而言,應有意識地做好平日的節約,比如從一日三餐的“光盤行動”開始,把節約當成一種習慣。而對於社會,則要加大宣傳的力度,讓每個人都形成“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念有時”的未雨綢繆的思想。

誠然,要讓全社會都形成節儉意識並非易事,前方也還有重重困難待我們攻克。但我相信,在黨的英明領導和全國人民的不懈努力下,勤儉之風一定能吹遍整片神州大陸,讓節儉之種在四處生根發芽。

“惟勤者興,惟儉者進。”我在此呼籲校園中的每一份子:讓我們每個人都從現在開始,從生活的一點一滴開始,一步步構築我們心中的儉約之國,讓儉約之花在校園中開遍!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q9owl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