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關於姓氏的研究報告五年級(通用5篇)作文

關於姓氏的研究報告五年級(通用5篇)作文

篇一:關於姓氏的研究報告五年級

關於姓氏的研究報告五年級(通用5篇)作文

關於湯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湯”姓的來源和相關故事

湯姓,系承於商湯,故湯姓最早發源地當是今河南境內。由於商朝歷經七次遷都,故商代湯姓已遍河南、山西、河北及周圍一帶中原地區。秦漢時期,湯姓尤以河北一帶繁衍最旺,故在湯姓的發展史上有中山郡及范陽郡兩大郡望。此期亦有湯姓南遷於交趾(今越南河內西北),史載,漢武帝時,南越歸順,武帝派湯璋於交趾,職刺史。魏晉南北朝時,北方軍閥混戰,中原時有烽火,湯姓遂大舉南遷,主要向東、南兩個方向避亂。源於子姓,出自夏朝成湯之號,屬於以先祖諡號爲氏。夏朝末年,居住在黃河下游的商落首領名契,本是黃帝曾孫帝嚳之子,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封於商(今河南商丘),賜姓子氏。契傳十四世至履,正值夏朝未代夏王桀統治時期。履,字湯,他即位後愛護民衆,施行仁政,深受人民擁護,周圍一些小國也慕名前來歸附,因之勢力迅速擴大。夏朝末期,帝桀爲君。夏桀殘暴無道,國內日趨動盪不安,諸侯們也不聽從他的號令。湯見其形勢,便產生了代夏的雄心。他順從民意,不斷積聚力量,開始有計劃地討伐夏桀。在賢臣伊尹的輔佐下,他先滅掉了商國附近的夏王朝死黨葛國,接着經過十一次的出征,逐個滅掉了夏王朝的三個重要同盟附庸國韋國、顧國、昆吾國,成爲了當時最強的諸侯國。湯在徹底孤立了夏王桀之後,領軍一舉滅夏王朝,把夏王桀放逐到南巢(今安徽巢湖居巢區)去悔過。之後,成湯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奴隸制國家商王朝,定都於亳(今河南商丘),始稱商湯。湯逝世後,被後世諡爲“成湯”,歷史上尊稱爲“帝乙”。在成湯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的字“湯”爲姓氏者,是爲河南湯氏,史稱湯氏正宗。

湯氏名人:

湯恩伯(字克勤,浙江武義人。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黃埔系骨幹將領。)

湯顯祖(江西臨川人,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

湯鎮宗(1956年10月30日出生於中國香港,中國香港影視男演員,是首位進軍內地市場的港臺藝人。)

湯鎮業(1958年9月29日出生於中國香港,香港演員、製片人、監製。)

湯唯(1979年10月7日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本科班。)

“湯”姓是中國百家姓之一,排名第九十。約有232萬人,佔全國漢族人口比例0。19%。

篇二:關於姓氏的研究報告五年級

關於姚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姓姚,我有好幾個鄰居也姓姚。“姚”姓是怎麼來的?歷史上姓姚的名人有哪些?現在的“姚”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帶着這些問題,我對“姚”姓的歷史和先這樣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來源:

起源一:出自嬀姓,爲舜的後裔。帝舜是顓(zhun)頊的後代,因爲生在姚墟,他的後裔子孫便以地爲氏;起源二:出於白子姓。據《路史》中記載春秋時期有姚國,是商族的後代,後世子孫以國爲氏;起源三:出自他族改姓。《晉書》中記載,西晉末年,有羌族首領姚弋仲,本是漢代西羌燒當氏的後人,自稱虞舜之後,故改爲姚姓。

歷史名人:

1、姚綬(1422—1495)

明代官員、書畫家。字公綬,號谷庵,又號仙癡、丹丘生、谷庵子、雲東逸史,漢族,浙江嘉興大雲寺人。順八年進士,官監察御史。著有《谷庵集》、《雲東集》、《天人合旨》、《姚御史詩文》。

2、姚文田(1758—1827)

字秋農,號梅漪。歸安(浙江吳興)人。清代狀元。姚文田清朝嘉慶4年(1799)己未科進士第1名,世稱文狀元。翰苑名賢,文壇巨匠。是清代一代蜚聲朝野的著名學士,他於嘉慶年間高中狀元,官至禮部尚書。這位德高望重老先生治學嚴謹,爲官耿直,一身正氣。

3、姚崇(651年——721年9月28日)

本名元崇,字元之。武則天因突厥叱利元崇叛逆,忌憚有大臣與之名,故命以字行。後又避唐玄宗開元年號,遂改名崇。陝州硤石(今河南陝縣)人,祖籍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唐代著名政治家,嶲州都督姚懿之子。

現狀:現在全國共有420萬人姓姚,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33%,這些姓姚的人大約都集中在安徽、廣州、江蘇三省

四、研究結論

1、姚氏的發源地大致有兩處,即江蘇蘇州和今甘肅隴西一帶。早期由於家族勢力不足。所以發展繁衍的較爲緩慢,從晉代開始,姚氏因有來自甘肅隴西一帶的羌族首領姚戈仲後裔及所帶來的部衆作爲姚氏的加入而壯大起來。這兩支姚氏後來不斷繁衍播遷,唐代以前就已經成爲今浙江吳興及甘肅隴州一帶的望族。後來吳興吳康有一支姚氏分遷於陝郡,至隋時發展成爲當地一大望族。唐代以後姚氏的繁衍更加廣泛,已遍及我國的大江南北。

2、姚姓在宋版《百家姓》中名義上排第101位

3、歷史上,“姚”姓人才輩出。有著名籃球運動員姚明,有黑衣宰相姚廣孝,有政治家姚啓聖等。

篇三:關於姓氏的研究報告五年級

關於蒲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研究對象:“蒲”姓

提出問題:“蒲”姓是一個特別又不常見的姓氏,讓我們跟隨五三班一三五七組的腳步,一起來研究它吧!

蒲姓系起扈氏,得姓饒富趣味。蒲姓是姓氏中發展最快的姓氏。蒲氏圖騰。但根據戶籍管理部門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N攝氏度IIS),國外來中國的人就可以“蒲”爲姓氏。蒲氏家族是最初源自華夏早期的舜帝子孫,其餘還有高陽氏、己氏的來源。宋、元時期在粵閩地區孚負盛譽,對東南沿海地區的政治、經濟都產生過重要的影響。

蒲做姓氏讀p。蒲(P)姓源出有四:

1、來源於封邑名。相傳夏朝時舜帝的子孫被封在蒲阪(今山西省永濟西蒲州一帶),於是他的子孫就把封邑名“蒲”作爲自己的姓氏。

2、來源於一種稱爲蒲草的植物。東晉時期怔北大將軍、冀州刺史苻洪的家中有一個水池,裏面長了茂盛的蒲草。很多人看到以後都感到奇異,於是人們就把他家稱爲蒲家。得到蒲姓。

3、出自少數民族,扈氏的後代,同樣來源於蒲草。據十六國春秋《前秦錄》載,古時西羌族的扈氏酋長的家中有一個池子,其中生長的蒲草長約五尺,節子象竹節一樣,爲時人所異,人們於是把酋長一家稱爲蒲家,後來他們家也以蒲爲姓。又據據《路史》的記載,蒲姓出自姒姓,是有扈氏的後代,世襲爲西羌的酋長。

4、出自中東人後裔。宋、元時期,西域阿拉伯人東來經商居住後,即有以蒲作爲漢姓的。

5、源於己姓。出自夏王朝時期舜帝裔孫的封地,屬以封邑名稱爲氏。相傳,夏王朝時期,舜帝的裔孫被封在蒲阪(今山西永濟蒲州),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封邑名稱爲姓氏者,稱蒲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蒲姓在全國分佈漸廣主要分佈在在四川、江蘇、浙江、廣東、青海、山東、重慶、臺灣、香港、上海以及國內外等地,尤以四川、上海、重慶、臺灣、香港、浙江、福建、海南、江蘇最爲集中。

著名人物有:三國時期蜀國人,劉備的大臣蒲元;宋朝資正殿學士蒲宗孟,宋朝大儒蒲遠猶,宋朝狀元蒲國寶,宋朝泰和知縣蒲堯元;宋元著名海商、政治家蒲壽庚;明代縣令蒲宗瑞;清代文學家蒲松齡,晚清“海上畫派”代表人物蒲華;資產階級立憲派領導人蒲殿俊。

篇四:關於姓氏的研究報告五年級

關於蔣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最近,我們老師讓我們看了李家的家史,讓我對姓氏起了興趣,所以做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中華氏的書籍、報刊。

2、上網瀏覽、瞭解蔣姓的來源和歷史名人的故事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體內容

上網

蔣姓的來源

出自[女臣]姓,以國爲氏。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及《通志氏族略以國爲氏》雲。周朝初,周公第三個兒子伯齡受封於蔣國(一說在今湖北前仙居縣,一說在今河南省固始縣東)後被楚國所滅,遺民以原國名“蔣”爲氏。

書籍

蔣姓的歷史名人

蔣姓歷代重要人物有:蔣詡、蔣晉,三國東吳名將蔣欽、蜀漢丞相蔣琬、南北朝北魏書畫家兼雕刻家蔣少遊、唐朝宰相蔣伸、魏州刺史蔣軟緒、文學家蔣防……

上網

蔣姓人口數量

蔣姓是中國人口最多的五十大姓之一,川湘、江浙一帶是蔣姓最影響的地區。蔣姓人羣大約佔了當代人口的0。47%,即每10000箇中國人中姓蔣的至少有47個,總人口大約在560餘萬。

報刊

蔣姓族譜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蔣姓歷代名人214名,佔名人人數的0。47%,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四十九位。

四、結論

1、蔣姓是中國人口最多的五十大姓之一,川湘、江浙一帶是蔣姓最影響的地區。蔣姓人羣大約佔了當代人口的0。47%,即每10000箇中國人中姓蔣的至少有47個,總人口大約在560餘萬。

2、《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蔣姓歷代名人214名,佔名人人數的0。47%,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四十九位;蔣姓的著名文學家佔中國曆代文學家的0。48%,排在並列第五十二位;蔣姓的著名醫學家佔中國曆代醫學家總數的0。65%,排在第三十二位。

3、蔣姓歷代重要人物有:西漢兗州刺史蔣詡、交州刺史蔣晉,三國東吳名將蔣欽、蜀漢丞相蔣琬、南北朝北魏書畫家兼雕刻家蔣少遊、唐朝宰相蔣伸、魏州刺史蔣軟緒、文學家蔣防,北宋書法家蔣璨、大臣蔣峴、南朝詩人蔣捷、清朝文化殿學士蔣廷錫、戲曲作家兼文學家蔣士銓、篆刻蔣仁、文學家蔣郭復、詞人蔣春霖、民國政府總統蔣中正、蔣經國,當代歷史學家蔣廷黻、有機化學與藥物化學家蔣明謙、植物學家蔣英、語言文字學家蔣禮鴻、作家蔣冰之(丁玲),圖書館學家蔣復璁、教育家蔣夢麟、自動控制與人工智能專家蔣新鬆、氣象臺學家蔣丙然、書畫家蔣萬綏(兆和)

篇五:關於姓氏的研究報告五年級

關於趙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趙姓,《百家姓》排名第一,宋朝國姓,嬴姓十四氏之一,發祥地在今山西省。周穆王時的造父是漢族趙姓之始祖,其他趙姓皆出自外族的改姓。

趙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羣體,在中國大陸姓氏人數排行榜上名列第7位,在臺灣省人數名列第43位,總人口約3200萬,佔全國人口總數的2%左右,趙姓在北方地區是常見的姓氏之一。

趙姓著名郡望有天水、涿郡、下邳、南陽、金城、潁川、敦煌、酒泉、扶風、新安、平原等11個。堂號除了與郡望名相同外,主要有半部、琴鶴、孝思、萃渙、敬彝、創基等。

源流一

漢族趙姓出自嬴姓,嬴姓的出現是因爲舜帝(姚姓,後代以姚爲姓)賜姓給他的女婿伯益(顓頊帝孫)爲“嬴”,並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兒嫁給他。雖然使用嬴姓的祖先是伯益,但趙姓的具體始祖是造父。

源流二

周孝王傳至周幽王時,因幽王無道,造父的7世孫趙叔帶離周仕晉,從此趙氏子孫世代爲晉大夫,掌握晉國大權。到戰國初年,趙氏聯合韓、魏二卿擊敗智氏,瓜分智氏封地,繼而趙敬侯趙襄子聯合魏武侯、韓哀侯三家分晉,建立趙國。至他的孫子趙籍時,正式獲得了周威烈王的承認,與韓、魏兩家並列爲諸侯。公元前222年,趙國爲秦國所滅,趙國王室紛紛散落民間。因爲造父是秦人和趙人的共同祖先,而且自造父開始姓趙,所以秦國公族也姓趙,比如秦始皇嬴政又稱趙政。秦國公族也以趙爲氏,有“諸趙”的說法。

源流三

源於帝王賜姓或外族改姓。先後匈奴人、女真人、党項人、鮮卑人的李姓、穆姓、隆姓、宇文姓、拓跋姓的歷史人物,被賜姓趙,如漢代有趙安稽(匈奴人),趙曳夫(“南蠻”人),五代有趙國珍(牂牁酋長的後裔)。再有蒙古族人成吉思汗三弟合赤溫後裔避亂於甘肅陝西等地,隨母姓改漢姓趙。

源流四

源於冒姓。因避禍、姻親、過繼、入贅等原因改姓的情況很多,這在姓氏學上稱之爲“冒姓”。趙氏中也有不少這樣的情景。其中多數爲:清王朝覆滅後,清官職人者及家中子女岌岌可危,因害怕被壓迫多年的其他民族復仇,伊爾根覺羅、愛新覺羅等滿姓氏者迫於壓力改名換姓,不少人便改的是“趙”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jg1ld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