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有關大仲馬的精選作文

文學家名人故事:大仲馬和小仲馬的故事作文
  • 文學家名人故事:大仲馬和小仲馬的故事作文

  • 有一天,大仲馬的一位好友前來拜訪他,見他正獨自坐在書桌前,雙手撫摸着稿紙,低聲抽泣着。朋友就坐在一旁的沙發上等,可等了好長一段時間,還不見他的情緒有所好轉,就決定去勸勸自己的朋友。他拍了拍大仲馬的肩膀,關心地問:親愛的,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令你如此傷心?大仲馬回頭一看,見是好友...
  • 21424
文學家名人故事:大仲馬和小仲馬150字作文
  • 文學家名人故事:大仲馬和小仲馬150字作文

  • 小仲馬是大仲馬的兒子,大仲馬是當時很着名的作家,在文學領域聲望很高。小仲馬也喜歡文學,但他頻頻投稿都沒有被採納、都沒有成功過。大仲馬得知這一情況,就建議小仲馬每次投稿的時候都註明“我是大仲馬的兒子”,但小仲馬拒絕了,他想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後來,他終於創...
  • 13769
文學家名人故事:大仲馬350字作文
  • 文學家名人故事:大仲馬350字作文

  • 一個窮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親的朋友能幫助自己找到一份謀生的差事。數學精通嗎?父親的朋友問他。青年搖搖頭。歷史,地理怎樣?青年還是搖搖頭。那法律呢?青年窘迫地垂下頭。父親的朋友接連發問,青年只能搖頭告訴對方——自己連絲毫的優點也找不出來。那你先把住址...
  • 27552
《三個火槍手》讀後感:金庸和大仲馬1200字作文
  • 《三個火槍手》讀後感:金庸和大仲馬1200字作文

  • 現在可以說對我影響最大的一位外國作家的名字了:大仲馬。早在大學時代我就看過我能夠找到的所有他的作品,當然是中譯本。《三個火槍手》這本書更是作爲牀頭書在寢室放了很久,直到過了借閱期才戀戀不捨地歸還,第二年又借出來一次。法國的金庸——這是比較直觀的形容。按照先後...
  • 9554
文學家名人故事:大仲馬與小仲馬550字作文
  • 文學家名人故事:大仲馬與小仲馬550字作文

  • 有一天,大仲馬的一位好友前來拜訪他,見他正獨自坐在書桌前,雙手撫摸着稿紙,低聲抽泣着。朋友就坐在一旁的沙發上等,可等了好長一段時間,還不見他的情緒有所好轉,就決定去勸勸自己的朋友。他拍了拍大仲馬的肩膀,關心地問:“親愛的,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令你如此傷心?”大仲馬回頭一看,見...
  • 26456
葛勝仲作文
  • 葛勝仲作文

  • 葛勝仲(1072~1144)宋代詞人,字魯卿,丹陽(今屬江蘇)人。紹聖四年(1097)進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詞科。累遷國子司業,官至文華閣待制。卒諡文康。宣和間曾抵制徵索花鳥玩物的弊政,氣節甚偉,著名於時。與葉夢得友密,詞風亦相近。有《丹陽詞》。葛勝仲生平葛勝仲(一○七二~一一四四),葛...
  • 5445
蔡仲之命作文
  • 蔡仲之命作文

  • 佚名【原文】蔡叔既沒,王命蔡仲,踐諸侯位,作《蔡仲之命》。惟周公位冢宰,正百工,羣叔流言。乃致闢管叔於商;囚蔡叔於郭鄰,以車七乘;降霍叔於庶人,三年不齒。蔡仲克庸只德,周公以爲卿士。叔卒,乃命諸王邦之蔡。王若曰:「小子胡,惟爾率德改行,克慎厥猷,肆予命爾侯於東土。往即乃封,敬哉!...
  • 21511
將仲子作文
  • 將仲子作文

  • 將仲子兮,無逾我裏,無折我樹杞。豈敢愛之?畏我父母。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將仲子兮,無逾我牆,無折我樹桑。豈敢愛之?畏我諸兄。仲可懷也,諸兄之言亦可畏也。將仲子兮,無逾我園,無折我樹檀。豈敢愛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懷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註釋①將(qiang)請,願。仲子:詩中男子...
  • 29436
仲並作文
  • 仲並作文

  • [約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後在世]字彌性,江都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中前後在世。幼好學強記,其母嘗屏其所觀書,几上僅餘檯曆一冊,明旦默記,纖悉不誤。紹興二年,(公元一一三二年)及進士第。四年,以丞相朱勝非等論薦改京秩。尋補外去。七年,復以張浚薦,召至闕。爲秦檜所阻,改悴京口。...
  • 31849
《傷仲永》作文
  • 《傷仲永》作文

  • 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爲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爲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餘聞之也久。明道...
  • 30321
傷仲永作文
  • 傷仲永作文

  • 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爲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爲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 16438
王仲文作文
  • 王仲文作文

  • 王仲文,WangZhongwen。元代雜劇作家。大都(今北京)人。生卒年不詳。據元黃溍《金華黃先生文集》卷26《集賢大學士榮祿大夫史公神道碑》,王仲文曾爲史唯良(1273~1347)的業師,金代中過進士;但還不能確定是否即爲雜劇作家。賈仲明爲《錄鬼簿》補作弔詞中,以之與關漢卿、鄭光祖、馬...
  • 13852
韓仲宣作文
  • 韓仲宣作文

  • 【作者小傳】:韓仲宣,高宗時人。詩四首。...
  • 12952
何仲宣作文
  • 何仲宣作文

  • 【作者小傳】武德、貞觀間人。...
  • 15821
讀《傷仲永》有感450字大綱作文
  • 讀《傷仲永》有感450字大綱作文

  • 學習了《傷仲永》這篇文言文,我爲方仲永的成長遭遇感到深深的悲哀,無限的遺憾。仲永的家庭是一個世世代代以耕田爲主的農戶,他5歲那年突然讓父親給他準備書具,隨即寫了四句詩並自己題上名字,自是指物做詩立就,從那以後漸漸的有人給他錢請他作詩。因他的父親認爲這樣有利可圖,從...
  • 20923
尚仲賢作文
  • 尚仲賢作文

  • 元代戲曲作家。真定(今河北正定縣)人。生卒年、字號不詳。曾任江浙行省官吏。《錄鬼簿》列爲"前輩已死名公才人"。著有雜劇11種,今存《柳毅傳書》、《氣英布》、《三奪槊》3種。又,今人孫楷第考出也是園舊藏《古今雜劇》中的《十樣錦諸葛論功》,即尚仲賢《玉清殿諸葛論功》。...
  • 13453
范仲淹作文
  • 范仲淹作文

  • 【原文】范文正公用士,多取氣節而略細故,如孫威敏、滕達道,皆所素重。其爲帥日,闢置僚幕客,多取謫籍未牽復人。或疑之。公曰:“人有才能而無過,朝廷自應用之。若其實有可用之材,不幸陷於吏議,不因事起之,遂爲廢人矣。”故公所舉多得士。[馮述評]天下無廢人,所以朝廷無廢事,非大識見人...
  • 8058
仲殊作文
  • 仲殊作文

  • 仲殊北宋僧人、詞人。字師利。安州(今湖北安陸)人。本姓張,名揮,仲殊爲其法號。曾應進士科考試。生卒年不詳。年輕時遊蕩不羈,幾乎被妻子毒死,棄家爲僧,先後寓居蘇州承天寺、杭州寶月寺,因時常食蜜以解毒,人稱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稱他爲僧揮。他與蘇軾往來甚厚。徽宗崇寧年間自縊而死...
  • 12574
何仲舉作文
  • 何仲舉作文

  • 五代詩人。營道(今湖南道縣)人。十三歲時,家中納稅逾期,被逮入監獄,作“似玉來投獄,拋家去就枷。可憐兩片木,夾卻一枝花”之詩,被縣令赦免。自此銳意求學,唐長興四年(933)登進士第,獻詩秦王李從榮。有“碧雲章句才離手,紫府神仙盡點頭”的佳句,時人讚賞不已。不久,歸事楚王馬希範,歷全州...
  • 27329
仲夏心情作文
  • 仲夏心情作文

  • 當我一個人走在街上……國中三年過完了,記憶恍惚起來,當我走出校門,四處尋覓。卻無法掙脫茫然,難道一切是這樣結束,還是一切這樣開始呢?慢慢的我懂了,上天讓我們的命運如此來過:我們先擁有了一切,然後一件件失去!好吧!我一樣還要走下去,這世界誰都沒有權力,將我變成永恆的...
  • 22608
仲夏50字作文
  • 仲夏50字作文

  • 江南仲夏天,時雨下如川。盧桔垂金彈,甘蕉吐白蓮。...
  • 10174
魯仲連作文
  • 魯仲連作文

  • 【原文】秦圍趙邯鄲,諸侯莫敢先救。魏王使客將軍辛垣衍間入邯鄲,欲與趙尊秦爲帝。魯仲連適在趙,聞之,見平原君勝。勝爲介紹,而見之於辛垣衍。魯連見辛垣衍而無言。辛垣衍曰:“吾視居此圍城之中者,皆有求於平原君者也,今觀先生之玉貌,非有求於平原君者,曷爲久居此圍城之中而不去也?...
  • 15912
傷仲永有感450字大綱作文
  • 傷仲永有感450字大綱作文

  • 聰明來自先天的教育和後天的學習。有的人認爲聰明大部分來自先天教育,也有的認爲大部分來自後天的學習。想必大家都知道方仲永吧,他是一個具有先天資質的奇才,卻因他父親的愚知無昧,只爲一時的錢財,斷送了一個可以有成就的人。從本文來看,可以看出後天學習對成才的重要性,比如,仲...
  • 16982
讀《傷仲永》有感500字大綱作文
  • 讀《傷仲永》有感500字大綱作文

  • 《傷仲永》講述了:有一個叫方仲永的小孩,天資聰明,五歲就能作詩。可他出了名後,他的爸爸就不再讓他學習了,帶他去全縣各處題詩掙錢。由於方仲永沒有再學習,最後一事無成,成爲一個普通的人!因此這篇課文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個人能否成才,與天資有關,更與後天所...
  • 8491
(清)馬其昶《答劉仲魯書》閱讀答案作文
  • (清)馬其昶《答劉仲魯書》閱讀答案作文

  • 答劉仲魯書(清)馬其昶⑴往吾與足下游,至樂也。無旬日不見,見未嘗不善相旌,過相敕也,不見未嘗不思也。別久矣,吾之情猶是也。前足下過此,甚喜,以爲可謀永朝永夕之歡,竟不能然。譬之餓者嚵焉求哺①,終不得食,斯已矣,嘗鼎一指②而揮之去,此人之情,能無怨望者哉?⑵辱書乞言於我,並承惠《中州名...
  • 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