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大學聯考 >寫作素材 >

大學聯考寫作素材:西施的故事(二)1200字作文

大學聯考寫作素材:西施的故事(二)1200字作文

2、被范蠡帶走說

大學聯考寫作素材:西施的故事(二)1200字

這種說法較爲風行,典籍中有記載。東漢人所寫的《越絕書》中記述:“西施,亡吳後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文學戲劇作品大都這麼描繪。說吳國滅亡的當天,范蠡做了兩件事,一件是勸他的好朋友、一同共患難的文種,趁早離開勾踐。再一件事就是,在姑蘇臺下蔭深處找到了萎頓不堪的舊日情人西施,倉皇逃到太湖,雙雙駕一葉扁舟,消失在煙波浩渺之中。蘇東坡曾經寫道:“五湖問道,扁舟歸去,仍攜西子。”在山東肥城陶山,據說有范蠡和西施墓。

3、被范蠡沉湖說

西施在越滅吳後的命運還有一種說法,說吳國滅亡以後,越王因爲西施的美貌想要將她留在身邊,但是范蠡堅決反對,他要越王吸取吳王教訓,不能被美色誘惑。他設下計策,派人用越王的車把西施騙到太湖,又把她騙上船,到湖心的時候,趁西施不注意,狠心將西施從船上推下,西施就這樣溺死於太湖之中了。

4、被吳人沉江說

民間有一種傳說,吳國滅亡後,吳人把一腔怒火都發泄在西施身上,用錦緞將她層層裹住,沉在揚子江心。《東坡異物志》載:“揚子江有美人魚,又稱西施魚,一日數易其色,肉細味美,婦人食之,可增媚態,據云系西施沉江後幻化而成。”

唐代羅隱寫詩道:“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爲誰。”從唐代人寫的這首詩中,可以看出西施“被吳人沉江說”,有一定市場。

5、被勾踐沉江說

越王勾踐曾說:“亡吳之功,西施當屬也。”傳說勾踐認爲吳國的滅亡源於夫差沉湎於西施的美色,爲了避免西施的美色反過來殃及越國,他恩將仇報,賜西施沉江而死。這種說法和“被吳人沉江說”、“被范蠡沉湖說”是異曲同工,都把西施看成了“紅顏禍水”。

6、被越後沉江說

傳說越國滅吳後,勾踐欲將西施收進後宮。越後認爲西施是“禍國之女”,擔心西施禍害越國,就令手下將其裹進牛皮袋子中沉入江底了。

這種說法因較爲符合君王好色、王后妒嫉的心理,比較流行。《東周列國志》上就是這種說法。

筆者贊成“沉江說”。不管是吳人、勾踐或王后沉的。

因爲“沉江說”,典籍記載較早。離吳國滅亡(公元前475年左右)不到百年,墨子在《墨子·親士篇》中說:“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賁之殺,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吳起之裂,其事也。”意思是這些人都是“死其所長”——因各自的所長招致相同的禍害。西施是因其美貌而被沉入江遇害的。他清楚地說“西施之沉,其美也”,明確地指出西施被沉江而死的。另一典籍《吳越春秋》也明確記載:“吳王亡後,越浮西施於江,令隨鴟夷以終。”這裏的“鴟夷”,有人解釋是指范蠡,根據是范蠡曾經“變名易姓,適齊爲鴟夷子皮。”(《史記·貨殖列傳》)。筆者認爲這裏的“鴟夷”,解釋爲“牛皮”較爲合理。意思是把西施用牛皮一裹,“浮於江”上了。范蠡改姓名爲“鴟夷子皮”,是紀念朋友和對手伍子胥的懷念。伍子胥被夫差賜死後也是用鴟夷牛皮收斂的屍體。唐人司馬貞的《史記索引》載:“鴟夷子皮,范蠡自謂也。蓋以吳王殺子胥而盛鴟夷,今蠡自以有罪,故爲號也。”

還有一個反證:浙江沿海一帶一道名菜“西施舌”(一種蛤蜊肉),據說就是紀念西施沉江的,所謂美女加美食

筆者在《西施頌》採用的是“沉江說”,並設計了范蠡棄官亡走後,在江面上看到了牛皮裹着的西施屍體,派人送她回家鄉安葬的情節。

也就是說,西施之魂已經迴歸故里,至於埋葬在什麼地方,是葬的屍體,還是衣冠,則需要進一步考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liankao/sucai/o1ro8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