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節日 >端午節 >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過端午節啦八900字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過端午節啦八900字

陰曆5月初五端午節,是國內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5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爲“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5月5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除此之外,端午還有很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如此的。關於端午節的出處,到了現在至少有4、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迄今爲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看法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範圍,國內民衆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糉子都與屈原聯繫起來。傳聞屈原投江將來,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大家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爲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糉子樣。端午節的風俗主要有:吃糉子於門上插艾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賽龍舟等等。糉子又叫“角黍”、“筒糉”,前者是因爲形狀有棱角、內裹粘米而得名,後者顧名思義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節吃糉子,在魏晉年代已經非常風靡。這種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兩個節日裏食用。糉子還是一種節日往來的禮品。到了唐宋時期,糉子已極爲有名,市場上常有糉子賣。
  目前,大家過端午節仍然免不了要吃幾隻糉子。糉子有不少樣,有南北之別,東西之分。南方常用紅棗、花生、鹹肉等混在糯米中製成,也多見不雜別的食品,而去品味糉葉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棗、果脯等作爲糉子的餡心。小小的糉子,好像已經成了中國傳統的象徵,在大家心中佔據着肯定的地方。過去端午節還有躲午的風俗,此種風俗來自於一種信仰,即:5月爲“惡月”,瘟瘡蔓延,重五是個不好日子,所以爸爸媽媽都於是日將未滿週歲的兒女帶往姥姥家躲避,以逃脫災禍,故稱躲午。
  這無疑是古時候科學不發達而產生的觀念,由於5月酷暑將至,蚊蟲滋生,在沒醫療衛生設施的民間,容易發生傳染病,遂給大家帶來一種恐懼心理,於是產生躲午風俗,現在這一節日的一些古老風俗已經伴隨社會變遷而消失了,但吃糉子、賽龍舟等風俗仍然時尚。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過端午節啦八900字
標籤: 端午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jieri/duanwu/9pm14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