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全作文网 >

有关耕砚的精选作文

2024会考作文热门话题:齐白石和“耕砚牛”150字
  • 2024会考作文热门话题:齐白石和“耕砚牛”150字

  • 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曾给自己起过一个“耕砚牛”的绰号,勉励自己要像牛一样勤奋耕耘。他还经常对人说,“不教一日闲过”,甚至还给自己立下每天必须画5幅画的规矩。正是因为像牛一样勤奋,他才最终收获“画虾数十年始得其神”的真功夫。(陈凌《像牛一样耕耘像牛一样奋发》))提示主...
  • 10061
会考写作素材:齐白石和“耕砚牛”150字作文
  • 会考写作素材:齐白石和“耕砚牛”150字作文

  • 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曾给自己起过一个“耕砚牛”的绰号,勉励自己要像牛一样勤奋耕耘。他还经常对人说,“不教一日闲过”,甚至还给自己立下每天必须画5幅画的规矩。正是因为像牛一样勤奋,他才最终收获“画虾数十年始得其神”的真功夫。(陈凌《像牛一样耕耘像牛一样奋发》))提示主...
  • 7270
七年级说明文:笔墨纸砚600字作文
  • 七年级说明文:笔墨纸砚600字作文

  • 笔墨纸砚,伴其一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题记笔墨纸砚,乃是文房四宝,读书必备之“良药”,十分重要。笔墨纸砚,乃是书房常见之物,也是学习中的好帮助,好帮手。有笔墨纸砚,真的是人生阶梯,真好!笔下玉如颜,谁的流年,在谁的岁月里渐渐不堪,如此决然。在谁的挥洒下,每个人的回忆都被其依次...
  • 11138
爷爷的墨砚作文600字
  • 爷爷的墨砚作文600字

  • 自然又柔雅,洒脱且典雅,又不失做人天生的自信,这大概是爷爷从砚台中沾墨题字给我的第一印象。过了多年,毛笔已经被爷爷换了很多支,而那墨砚却从来没有替换过,仍然焕新如初,暗淡浓浓的墨色,毫无其他的杂物沾染,而一些磕磕碰碰所遗下的痕迹,更能彰显它的苍劲。刚到了上学的年纪,爷爷就...
  • 14996
犁耕50字作文
  • 犁耕50字作文

  • 刮过一阵风牛儿入水生来的命运忠实的性格填添的工序仍不是很懂当所有人都如此时便成了定律当很久以前如此时便成了历史高三:刘鑫...
  • 13901
耕柱作文
  • 耕柱作文

  • 子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毋俞于人乎?”(2)子墨子曰:“我将上大行,驾骥与羊(3),子将谁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子墨子曰:“何故驱骥也?”耕柱子曰:“骥足以责。”子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责。”巫马子谓子墨子曰:“鬼神孰与圣人明智?”子墨子曰:“鬼神之明智于圣人,犹聪耳明目之...
  • 26817
耕牛和牛虻作文
  • 耕牛和牛虻作文

  • 正是夏季,有一天,耕牛带着犁杖回到家里。它累得不行,几乎不能稳稳站立。大群牛虻嗡嗡地叫唤,在它的身体上面飞舞不息......谁都能理解,可怜的耕牛是什么心绪。它吃力地挪动几步,挥着尾巴,转着犄角,还用蹄子去碰自己的肚皮。一只牛虻叮上了耕牛的背脊,说话问候,多情多义:“亲爱的朋友...
  • 29728
掷砚成洲作文500字
  • 掷砚成洲作文500字

  • 端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是我国的文房四宝,更是我们端州的骄傲。古有宋朝诗人称赞道:端溪古砚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今有我称赞它公廉无私。怎样公廉无私呢?就要从包公掷硯成洲说起:包公,又名包青天,是北宋时期的清官,公廉无私,一身正气,深受百姓的爱戴。在宋仁宗庆历二年,被誉为包...
  • 5520
砚墨作文
  • 砚墨作文

  • 青石玉润化端砚,慧心质坚为一缘。墨香识韵书清丽,溢彩流芳满画卷。...
  • 15227
墨砚作文500字
  • 墨砚作文500字

  • 一年前,我的好朋友送给我一个造型普通的墨砚,如今我还爱不释手。墨砚长得很普通。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主体为长方形,长有15厘米,宽有9厘米,盖上有一幅美丽而可爱的鹅图,鹅图上刻着一首诗《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整个墨砚小巧可...
  • 17003
《砚》150字作文
  • 《砚》150字作文

  • 恬静长亭里,不求美艳多,八年级:雷云博磨砚书尺墨。只求不负我。...
  • 27480
墨砚作文700字
  • 墨砚作文700字

  • 那是一个带笔架的墨砚,纯白色,白得透彻,白得纯净。一个水滴型的样子,与婴儿脚丫一般大小,小巧玲珑却又不失文艺的气息。书房里似乎总有一股墨香从中飘散。那个墨砚没有别的花纹,没有别的装饰,但带着个笔架。对我来说,它是有独特魅力的,尽管只是曾经拥有。那个墨砚对于我来说,不仅仅...
  • 28872
砚眼作文
  • 砚眼作文

  • 原文明有陆公庐峰者,于京城待用。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既还邸,使门人往,以一金易归。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门人坚证其是。公曰:“向观砚有鸲鹆眼,今何无之?”答曰:“吾嫌其微凸,路遇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公大惋惜。盖此砚佳于鸲鹆眼也。...
  • 12735
舜耕山350字作文
  • 舜耕山350字作文

  • 我家住在舜耕山脚下,舜耕山上的空气那么清新,天空那么湛蓝,景色那么别致,我十分喜爱家乡的这座山。春天的舜耕山,生机勃勃。小草、树木都长出了嫩绿的新芽,花儿姹紫嫣红,绚丽多彩,到处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夏天的舜耕山,换上了一件绿油油的衣服。树木长得郁郁葱葱,花儿欣然怒放,散发...
  • 32249
农耕的父子作文
  • 农耕的父子作文

  • 一农夫和他的儿子天不亮就起来去山里农作,父亲走在前面,儿子不满得在后面抱怨着农耕的辛苦,父亲责备道:“你这样懒惰以后怎么生活,一定会饿死的。”儿子不语的在后面走着,突然,不知道被什么东西绊倒,顺手捡起貌似一个袋子。父亲责怪儿子太过笨拙,儿子生气的坐在山边不肯农耕,随手拿...
  • 20291
爷爷的墨砚作文500字
  • 爷爷的墨砚作文500字

  • 自然又柔雅,洒脱且典雅,又不失做人天生的自信,这大概是爷爷从砚台中沾墨题字给我的第一印象。过了多年,毛笔已经被爷爷换了很多支,而那墨砚却从来没有替换过,仍然焕新如初,暗淡浓浓的墨色,毫无其他的杂物沾染,而一些磕磕碰碰所遗下的痕迹,更能彰显它的苍劲。刚到了上学的年纪,爷爷就...
  • 18090
《古砚说》阅读答案作文
  • 《古砚说》阅读答案作文

  • 古砚说[明]许獬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已而有识者日: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予闻诸言,亦从而宝之,不暇辨其为真五代、宋与否。虽然,斯物而真五代,宋也,当时人亦仅以当一砚之用耳,岂知其必不毁、必至于今而为古耶?盖至...
  • 26082
笔墨纸砚的争吵350字作文
  • 笔墨纸砚的争吵350字作文

  • 一天,在一位书生家里的传出了一阵阵叫嚷。首先发言的是笔。它看到了墙上那些美丽的画,情不自禁地说道:我们四个当中我是最厉害的!如果没有我的存在,你们什么写字、画画,哼!难道直接用手去做吗?接着墨又说了:你还好意思说!瞧瞧你自己吧,瘦得像个鱼竿似的,如果没有我们,你拿什么弄出墨汁...
  • 16571
砚竹记550字作文
  • 砚竹记550字作文

  • 天下之奇,亦为繁多,吾喜其之迹赞其之成,起欣然。万艺神往,余独赏一屏,此屏高八尺,宽六尺,共六。排于房中,盖屏秋墨竹图。图上竹七八,如败叶之衰落,涩土之亢衰。竹叶为三色,漫以为枯黄,次败绿,终为残红,布散图间,坚挺色也。复视竹干,威而不严,坚而不竖,威栗也。为石相衬,卓显挺色。于图中,林纵...
  • 11124
耕地作文
  • 耕地作文

  • 佚名【原文】《齐民要术》:春耕寻手劳郎到反,古曰:“耰”,今曰“劳”。《说文》曰:“耰,摩田器。”今人亦名“劳”曰“摩”。秋耕待白背劳。春既多风,若不寻劳,地必虚燥。秋田塌实,湿劳令地硬。谚曰:“耕而不劳,不如作暴。”盖言泽难遇,喜天时故也。桓宽《盐铁论》曰:“茂木之下无丰草...
  • 9525
一箧磨穴砚作文
  • 一箧磨穴砚作文

  • 原文古人有学书于人者,自以为艺成,辞而去。师曰:“吾有一箧物,不欲付他人,愿托置于某山下。”其人受之,因其封题不甚密,乃启而视之,皆磨穴之砚也,数十枚,方知师夙用者。顿觉羞愧,乃反而学,至精其艺。...
  • 19792
程砚秋拒演200字作文
  • 程砚秋拒演200字作文

  •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特务机关企图强迫在北京的京剧界捐献飞机义演,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当即拒绝说:“我不能给日本人唱义务戏,叫他们买飞机去炸中国人。”程砚秋深知日本帝国主义者的凶残,担心自己的拒演连累别人,于是他不卑不亢地说:“献机义演的事,我程某人宁死在枪口下也决...
  • 29531
农夫与耕牛作文
  • 农夫与耕牛作文

  • 烈日下,田地里,农夫正役使着一头耕牛为他犁地。耕牛浑身流着汗,但仍拉着犁铧奋力前行。耕牛实在累了,就回头对主人说:歇会吧,主人。不行!主人面无表情地回答。过了一会儿,耕牛又回头说:我实在拉不动了,主人。不行,主人竟扬起了鞭子。耕牛这时心如刀割,多少年来我为你呕心沥血,无半点...
  • 25596
农耕的王子作文
  • 农耕的王子作文

  • 从前,在古城堡里有着一个勤劳的王子,他虽然身份尊贵,但是从来不骄躁傲慢,待人和善,赢得了全国上下人民的喜爱。每当农耕秋收的时候,王子总是和子民们一起劳动,国王和大臣们很不解王子的这种做法,他不明白王子为什么要跟那些百姓一起受苦,国王下令不许王子在去务农,王子被关在了自己...
  • 10162
包拯智审“藏砚”案作文
  • 包拯智审“藏砚”案作文

  •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被誉为“包青天”的包拯任端州知郡事三年期满将离任。端州一向有“一方石,一座城”之说,它是名闻遐迩的“中国砚都”。包公手下有一个姓吴的文人,颇会弄权谋取私利。眼看包公即将离任,吴文书决定抓住最后一次机会,捞一个“大的”离开。他的目标是一方名贵...
  • 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