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故事 >

康熙親征大漠作文

康熙親征大漠作文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噶爾丹不聽康熙勸諭,帶領精騎20000自呼倫池南下,殺進內蒙,前鋒直抵距北京不到千里的烏珠沁部落。康熙皇帝一方面諭令噶爾丹罷兵息戰,歸還喀爾喀蒙古故地,同時也加強了口外兵力,準備武裝平叛。經派人調查和喀爾喀諸部的反映,他明白噶爾丹的崛起和對蒙諸部的殺戮吞併,嚴重地威脅着西北邊疆各族人民的生存與發展;其投靠沙俄、引狼入室也嚴重威脅中俄西段邊界的穩定和西北邊疆的主權。總之,噶爾丹不除,大清的江山社稷就永無寧日。所以,康熙皇帝否決了廷臣中王者不治夷狄對,噶爾丹所爲聽之任之的妥協傾向,毅然決定跨馬親征。
首戰·略有遺憾
康熙二十九年七月,清朝大軍兵分三:第一路,撫遠大將軍裕親王福全與皇子胤率左翼軍出古北口;第二路,安北大將軍常寧率右翼軍出喜峯口迎擊叛軍;第三路,阿爾尼率部與盛京、吉林滿兵及科爾沁蒙兵出擊烏爾會河口,是爲側翼。計劃三路大軍會師烏珠穆沁草原,康熙自率親軍駐紮博洛河屯地,節制調度諸軍。左翼軍出師不利,噶爾丹乘勝渡過西拉木倫河,進佔烏蘭布通(今遼寧省照烏達盟克什克騰旗南境,距北京350公里)。康熙皇帝當機立斷,將右翼軍改由康親王傑書統率,令其駐守歸化,截住噶爾丹退路。八月初,常寧會阿爾尼清軍將噶爾丹包圍在烏蘭布通與之決戰。噶爾丹依山面水佈下駝城(即將駱駝縛蹄臥地,駝背堆放箱垛,上蒙溼布,叛軍士卒可在垛隙向外施放弩矢火銃),滿以爲駝城易守難攻,堅不可摧,清軍隔河列陣,火銃齊發,大炮怒吼,自午後至日暮,猛烈的炮火摧毀了駝城,死傷的駱駝反而成爲叛軍奔逃的障礙,清軍大隊精騎掩殺而進,叛軍橫屍遍野,潰散鼠竄。噶爾丹帶領殘兵敗將,在夜幕掩護下突出重圍,第二天一早派人向清軍陣前求和乞降,但不等回報即爬越大磧山北遁,所過皆燒荒以絕追騎。康熙不許噶爾丹乞和之請,諭令進兵圍追堵截殘敵,而昏庸懦弱的福全未接到諭令,竟擅自同意叛軍之請,撤回軍隊,放出噶爾丹北逃歸路。當他接到康熙進擊手令時已是噶爾丹逸竄之後的第6天,派出的追兵一路馬無草食,腳力不濟,無功而返,錯過全殲殘敵之機。時康熙身染重病,不能繼續駐蹕風沙怒號的塞外繼續指揮戰爭,只得班師回朝。對此,他痛心疾首,聲淚俱下地說:“朕此次親征,原欲剿滅叛逆,以靖邊陲,不料身染沉痾,未能消滅此賊,實在可恨!”但是,玄燁不愧爲一國之君,他不是激化矛盾,而是控制自己的感情,理智地處理了善後事宜。當有人奏劾裕親王福全不乘勝追剿殘敵,竟擅自議和,且檄止常寧進兵,致敵逸竄,康熙以福全率大軍有烏蘭布通之役,功過相抵,僅薄罰其俸,不再問追;又有人舉報科爾沁土謝圖親王通敵,玄燁爲穩定內外蒙古部落,也不予追查;他又重賞常寧以下奮勇殺敵的將官兵卒,最終以結束了善後工作。接着,敕諭噶爾丹不得再興兵犯亂,然後徐徐班師。
遠征·深入敵後
爲了防備噶爾丹再次進犯,康熙三十年(1691年),康熙親率上三旗和八旗前鋒、火器、護軍各二營清軍,身披甲冑,跨馬出巡塞外多倫諾爾,會盟大漠南北內外蒙古,接受朝覲。此次出巡會盟對外蒙行政官制進行了改革。除仍保留土謝圖汗位,其所屬濟農、諾顏等官號廢除,改受貝勒以下官爵;其衆分爲左中右三路共30旗,與內蒙49旗同列。又在多倫諾爾附近修建了匯宗寺以安置喀爾喀喇嘛。康熙皇帝親巡塞外會盟之舉加強了清朝中央政府與外蒙地方政權之間的關係,也加強了反擊噶爾丹內犯的力量,粉碎了沙俄分裂內外蒙古的陰謀,其意義是非常重大的。此後清朝皇帝巡塞會盟成爲一項制度沿續了數百年之久。民國時期雖無皇帝,但蒙古部衆自動會盟的遺風猶存,可見康熙巡塞會盟影響之深遠。
康熙皇帝對噶爾丹沒有看錯。噶爾丹逃回科布多老巢後,派人向清廷進貢請安,貌似恭順,暗中則繼續向沙俄求援,企圖東山再起,。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清廷詔諭噶爾丹到多倫諾爾會盟,還在喘息療傷的噶爾丹就開始跳梁;他不但拒絕會盟,反而致書清廷討索土謝圖汗和哲卜尊巴丹,甚至在哈密殺害清廷派往伊犁的敕使馬迪(理藩院員外郎),並誘使內蒙諸部歸他統治。科爾沁土謝圖親王將此事密摺上奏。於是,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康熙密諭內蒙科爾沁諸部,要他們姑且僞降噶爾丹,誘其深入,然後清軍雲集,欲一戰殲滅之。是年九月,噶爾丹果然鬼迷心竅,率精兵30000沿克魯倫河東犯,且揚言將借俄羅斯60000槍兵大舉進攻漠南。康熙皇帝知道這是噶爾丹在故伎重演,意在試探和麻痹漠南蒙古諸部,實則蹂躪漠北,觀察動向,伺機南進。康熙是不會讓噶爾丹得逞的,他要千里遠征,深入敵後,給噶爾丹一個出其不意、措手不及的打擊。
全勝·平定叛軍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三月,玄燁決定第二次親征。他命令黑龍江軍薩布素率滿洲八旗和科爾沁部蒙古爲東路,撫遠大將軍費揚古率陝甘滿蒙八旗和綠營兵出寧夏爲西路,自率上三旗出獨石口爲中路;三路大軍約期會師瀚海(內蒙古呼倫貝爾湖)。由於風沙彌漫,路途遙遠,中路軍與其他兩路大軍失去了聯繫,康熙皇帝與將士們在茫茫的戈壁大沙漠風餐露宿,艱難跋涉了一個多月,人馬的飢渴疲乏之苦難以盡述。有一段時間連續幾天滴水未見,要是再沒有水,中路軍將全軍覆沒。康熙皇帝學習過西洋地理學,他親自相地尋找水源,禱告上蒼保佑將士平安,清室福祚綿延,然後命將士掘土,終於,一股清亮的泉水噴涌而出!康熙嚴令前鋒人畜分飲,保護水源清潔,以使後續部隊飲用。就這樣,中路軍渡過了最危難的時期。後來,行軍途中又風聞沙俄派兵支援噶爾丹,大學士伊桑阿即堅請康熙迴鑾,康熙憤怒地斥責這種懼怕困難、遇敵畏退的論調:朕祭告天地宗廟出征,不遇賊而返,何以對天下?且大軍退,則賊盡銳注攻西路,西路軍不其殆乎?玄燁心會考慮的是全局,是西路大軍的安危,是此次整個軍事行動的成敗,遂命令加快行軍速度,向克魯倫河疾馳而去。到達目的地後,康熙遣人告訴噶爾丹:御駕親征到此!噶爾丹兩耳一豎:什麼?皇帝會遠涉大漠,千里親征?可登高一望使他不得不信,只見夕陽之下黃幄龍纛,旌旗獵獵,刀槍林立、盔甲耀日,人嘯馬嘶,軍容雄壯,這種陣勢完全不似千里跋涉的疲憊之師!噶爾丹心下暗暗吃驚:康熙果然厲害,治軍有方,用兵如神!他未等交鋒即連夜遁竄。康熙親率健銳輕騎猛追三天,直至拖諾山下。噶爾丹心思,你康熙欺人太甚,諒你遠途奔襲,至此不過,能奈我何?遂準備在拖諾山紮營阻擊,給康熙一點顏色。可他的部下官兵已是驚弓之鳥,中箭之兔,狂奔不止,一口氣逃到昭莫多(今烏蘭巴托市東附近),雖說擺脫了康熙追騎,但老弱輜重均亡逸,只餘萬人跟隨。
噶爾丹逃到昭莫多正要喘口氣,卻遇上了先期而至的費揚古西路軍。費揚古所率西路軍長途行軍,士飢馬疲,且有很大一部分爲綠營步兵,如果與噶爾丹輕騎互相沖鋒對殺肯定會吃虧。他避短取長,採用反客爲主之法,以綠營步兵佔據昭莫多小山,大隊騎兵埋伏附近叢林,只派前鋒400騎迎戰噶爾丹,且戰且退,誘敵深入。五月二十三日,被誘入昭莫多的噶爾丹受到西路清軍的三面圍殺,叛軍10000輕騎幾乎全軍覆沒,連噶爾丹那個披銅甲、佩弓矢、騎怪獸、驍勇非常的紅顏阿敦(蒙語,可汗的妻子叫阿敦)也當場斃命。噶爾丹僅攜貼身隨從數十騎突圍逃命。此役沉重地打擊了噶爾丹勢力,他從此便一蹶不振。

康熙親征大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gushi/9pxlo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