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讀長征有感1000字作文

讀長征有感1000字作文

篇一:讀長征有感

讀長征有感1000字作文

任小艾

湘江,是湖南一段的長江,它賦予了毛澤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浪漫的情懷,也帶走了成千上萬紅軍將士的生命。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飛奔。儘管知道前方的路艱難險阻,仍是奮不顧身,前仆後繼,爲了平等與自由,經年塵土滿征衣。

萬里乘風去復來

1934年11月28日,天空陰沉,灰雲低垂,紅軍從文市出發,要渡過西邊地平線的一條彎彎曲曲的亮線——湘江。

在湘江岸邊,紅軍傷亡慘重。一個接一個的紅軍戰士倒在湘江,一個接一個的團長倒在前線。

在敵人的兵力是紅軍的十倍時,他們義無反顧地阻擋着敵人的衝擊,只爲了中央軍委縱隊能安全通過,他們在湘江岸邊,留下了堆積如山的屍體,用赤誠的鮮血,染紅了湘水。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拼將十萬頭顱血

11月30日,中央軍委縱隊開始渡湘江。

戰場上的慘烈,也讓中央縱隊有些慌亂。

湘江上漂着行裝、馬的屍體,一些紅軍正在搶修浮橋。劇團小紅軍的服裝和道具撒了出來,小紅軍落在江中,突然唱起自創的京劇《罵蔣介石》,唱着他們的一腔憤怒與熱血,不僅“罵蔣介石”,亦是對不公的命運的吶喊。

國民黨軍砍下了董振堂和陳樹湘的頭顱,掛在城牆上示威。他們僅僅毀壞了共產黨人的肉體,卻無法砍下矢志不移的靈魂!會被震懾的也只是那些膽小怕事、甘於墮落的小人,而這隻能激起紅軍的鬥志與堅定他們反抗的決心。中央縱隊過後,剩餘的紅軍掩護他們進入老山界。在湘江,他們又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湘江一戰,紅軍由從瑞金出來時的8萬人銳減到3萬人,那些倒下的紅軍戰士,再也看不到我們的勝利了。但是,他們在湘江留下了一腔熱血和錚錚鐵骨。

人生無處不青山

憶往昔崢嶸歲月,那每一幕都鐫刻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看到了紅軍義無反顧、衝鋒陷陣的背影,感受到了紅軍戰士們對黨的忠誠。也正是這種矢志不移、不畏困難的精神,才成就了今天的世界。

毛主席的詩中有一句話:“人生無處不青山”。是啊,人生無處不青山,讓我們用忠誠的信仰與追求、絢麗多彩的青春韶華,書寫下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篇二:讀長征有感

黃冉

我看着他們,坐的是,白骨成堆,守的是,浩浩山河

——題記

我們以一個後人的視角回看那段歷史時,原來已經不知不覺間忘記了,當時的解放軍們並不知道中國真的能取得最終的勝利,能再度成爲一個完全獨立自主的國家。在那樣國土淪喪的背景下,最終勝利,才更像是癡人說夢。原來我們今天所習以爲常的一切,並不是歷史進程的必然結果。當漢奸的人想不到會有今天。而成爲英雄、烈士的那些人,其實,他們大約也是想不到的。到今天我才突然明白,原來“不做亡國奴”不是必然結果,“抗爭勝利”並不是必然結果,“建立獨立自強的中國”也並不是必然結果……

原來那些人說着“我們一定會獲得最終勝利”時,並不真正的知道,他們真的能成功。

原來他們前赴後繼犧牲的時候,也並不真正的確定,他們的犧牲是不是能換來他們想要的結果。

原來“堅定的信仰”,是這個意思。

原來我們一直知道他們偉大,卻依然低估了他們的偉大。

我一直想問,他們,爲了什麼?

當時,所有人被囚在無盡長夜中,既困且餓,都將死。

紅軍將餓死,有人把自己的口糧遞給紅軍:讓我的後代吃飽,不再遭受如此險惡。

於是紅軍多活了一天。

紅軍手無寸鐵,有人把自己的骨頭拆下:那些畜生吃盡了我的血肉,把我的骨磨成矛,替我復仇。

於是紅軍有了武器。

紅軍無法視物,有人點燃了自己:我願爲你驅散黑暗,只要你能終結這黑夜。

於是紅軍有了光。

所有人攏過來,圍着紅軍大喊:我們有的都給你,只要你能終結這黑夜。

於是,紅軍活了下來。

等到黑夜被終結時,無數人早已死去。可畢竟,天亮了。

黑暗中的蛾子尚能爲了一點溫熱撲向火焰,更何況是人呢?

當年紅軍還是一點燭光時,無數人爲了黑暗中的這一點希望,以自身爲柴薪投入其中,終於將這一點燭光燒成焚天烈焰,燃盡了黑暗。

可畏可怖,可悲可敬。

這就是信仰,堅定而偉大。

我想到了湘江戰役。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紅軍在湘江上游廣西境內的興安縣、全州縣、灌陽縣,與敵軍苦戰五晝夜,最終從全州、興安之間強渡湘江,突破了敵軍的第四道封鎖線,粉碎了蔣介石圍殲紅軍於湘江以東的企圖。湘江戰役是紅軍突圍以來最壯烈、最關鍵的一仗。紅軍雖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鎖線,但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渡過湘江後,紅軍已由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人。許久以前,聽過這樣一句話“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少時不懂,現在想起,已是淚流滿面,爲了中國工農紅軍血漫湘江,悲哉。

現在我安穩地坐在桌前,可以享受無憂的生活,我感激前輩們爲光明幸福的未來奮不顧身地流血、追索。

可我仍不禁嘆息。

無論我從什麼地方算起,向哪個方向計算,都看不到那樣的草地上的沼澤和寒冷中的雪山。它完全地走過了胼手胼足的雙腿,充滿了蒙古人種天生的步幅,並且漫長,多少死亡都沒有看到它的盡頭,而死者都是那麼年輕,站滿了一個血羣。迄今爲它所決定過的人們,有的死去了,有的老朽。處在長征的影響之中,不等於瞭解長征。正像知道苦難,不等於瞭解苦難——這種不同是絕對的、哲學的和血肉的。命運是一種生存,生存下去的意志,乃是一場革命。

我想,給革命擦皮鞋的奴才們,才最喜歡詆譭英雄。

在夢裏,我無數次地乞求他們,能否再睜開眼看看這世界,卻也不想看到他們流露出一點點的失望。這盛世繁華,有的人卻從無信仰,不知去向。

孔子奔波於六國之間,實是逆流而上欲以仁義禮拯救水火中的蒼生百姓;辜鴻銘一身傲骨,面對猖獗的外國人,不卑不亢,故意反拿外籍報紙卻完整讀出其上全部內容;顧維鈞無畏外國之欺凌,於巴黎和會上拒絕簽字。這些在時局中被質疑甚至被凌辱的人,即使最終未徹底實現自己的期望,卻依然堅持內心的初衷,不懼失敗,心繫民族與百姓。那麼,反觀今天的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以天下爲己任?又怎能身陷盧梭所提的“劇場效應”,隨波逐流而不問是非呢?

魯迅先生有言:“不必等候炬火。此後倘若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先行者的偉大之處,正是在於他們做了別人未能高瞻到的或是未能堅持做而不受社會環境紛擾的事。他們生爲信仰,行爲義節。

終點的“沉睡”是我們奔行的理由,是在森林中不迷失的箴言亦警醒,可最終結果的“沉睡”與否並不是最重要的。當你勇敢地走過森林,繼續奔往下一站時,你已經基本實現了爲諾言犧牲與奔波的意義。無問歸期,無問成敗,而但求無悔。

我又看見了他們,在半明半昧的燈光裏,坐的是,白骨成堆,守的是,浩浩山河。

篇三:讀長征有感

李之曦

《長征》這本書很長,但其中,一個人的名字卻在茫茫書頁中令我難以忘懷。長征的情懷由他展開。

徐向前,這位威名昭昭的大將軍,名字中似乎有着一股衝勁,令人鬥志昂揚。然而,他的身材卻單薄如紙,也許是長期征戰的原因,他並不白淨。

這位在五臺山附近出生的青年,曾經有過一個過着苦日子的家。徐家中落,全家的溫飽都指望在幾畝薄田上。春耕秋收,辛苦且勞累,卻也抵不過那幾塊錢的學費。無奈之下,家境貧寒的他只得輟學。他沒有對學習失去信心,而是長途跋涉,去了河北的一家書店當書童。兩年後,他考入了一所類似於軍校的師範學校。每天嚴格的軍事課程並沒有令他感到厭煩,他開始對軍事感興趣。

從這裏畢業後,他家業雙成,當上了一名國小教師。第二年,他有了個小女兒。女兒剛滿週歲時,他做出了一個改變人生的決定——去黃埔軍校。錄取後,他加入了國民黨。不久後,在一次作戰中,隊伍被打散。他回了家,妻子已經病逝,家中只剩下了一個小女兒。但一番苦思後,他又離開了家鄉,去往上海尋找共產黨,從此開始了他艱苦卻無悔的一生。

且不說他的軍功赫赫、神機妙算,就憑他爲了追求自己的夢想和信仰,爲了驅逐外寇,團圓天下,不惜拋妻棄子,古往今來,又有多少人能與之比肩?

家國情懷,是一種捨己爲天下人的高尚品德,而它在這個軍人身上,呈現得淋漓盡致。

但,捨己之行,非一人之力,那些無數爲新中國建設而努力的人,他們用血肉之軀建造了今天,搭構了明天,使得我們在科技高度發達的現在,更容易實現夢想。他們在捨己爲天下人的路上勇往直前,他們是英雄!

以一人之軀,負一國之重,卻永不退縮,永遠向前。我想,這就是長征的情懷吧。

篇四:讀長征有感

丁予迪

若問,信仰是什麼?怕是許多人都會查查詞典或百度,然後平靜地說“信仰,是對某人或某種主張、主義、宗教極度相信和尊敬,拿來作爲自己行動的榜樣或指南”,這樣看,信仰似乎平平無奇。直到看了《長征》,才覺得紅軍身上的故事就是信仰的力量最好的詮釋。原文中說道:紅軍士兵手扒着陡峭的崖壁,頭頂着如的炮彈向上爬,不斷有人摔下來,不斷地又有紅軍接着擁上去。紅軍士兵們前赴後繼,即使危險重重,間不容髮,他們仍然義無反顧地衝鋒陷陣,我想這或許就是信仰的力量。

張吉蘭在戰爭中沒了丈夫,瘦得像秋風中的落葉,卻在有力氣走路時,剃了頭髮,扮作男人混入國民軍,一路尋找紅軍的蹤影,卻在即將回到戰友們的懷抱時,被子彈擊中,落入了河中。信仰使她失去了最親近之人,可她仍是鋌而走險。要知道作爲女子,用男子的身份混入敵軍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又是多麼的危險,但她做了,我想這是信仰的力量。

任弼時身體極度虛弱,站在崖口指揮着軍隊,警衛連連長餘秋裏提槍強迫他隨先頭部隊撤離,他卻怒道:“一個人重要還是整個部隊重要?”索性坐在崖口等最後一名紅軍通過。作爲軍政委員會主席,任弼時將自己的安危棄於不顧,強撐着身軀,爲紅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戰勝了人懦弱、自私的本性,這是信仰的力量。

毛澤東,紅軍的領導人之一,更是主席,他雖患有惡性瘧疾,又發燒在牀,卻仍掙扎着給博古寫作戰方略。

李大釗,中國接受和傳播馬列主義的第一人,中國共產黨最主要的創始人之一,曾描述過他一生最希望看到的情景:“不出十年,紅旗將飄滿北京……”我想能讓他們爲革命事業奉獻如此之多的,也只有信仰了。

他們信仰着,信仰着紅軍能帶他們走出殘酷的剝削和壓迫、帝國主義的入侵以及封建文化的根深蒂固。因爲信仰着,所以年輕的共產黨人夢想飛揚激情澎湃,爲所信仰的奉上一切:情感、精力、智慧乃至生命。

當人有了信仰,爲之不惜肝腦塗地、萬死不辭時,又有什麼是不能抵抗的呢?信仰說起來平凡,聽起來意識,但它的存在從來都不平凡,它像是火焰,燃燒着血液,卻讓人熠熠生輝。有了信仰,長征便是有了不會不成功的理由。

篇五:讀長征有感

顧章予

在讀完《長征》上冊之後,總有這樣的身影迴盪在眼前:“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候,她們組成戰場運輸隊,或者揹着四支槍和一箱子彈,或者揹着上百斤的糧食和鹽巴。她們衝上戰場,與敵人搏鬥的時候,奮勇殺敵、寧死不屈,以致原來蔑視她們的川軍只要在叢中看見一片紅色就膽戰心驚。”

正所謂“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

1934年3月,一支特殊的部隊在川陝根據地成立了,這就是給中國革命史帶來無數悲壯往事的紅四方面軍婦女獨立團。這些在最殘酷的戰爭中加入紅軍的女兒家,大多來自川北大巴山中的貧苦農民家庭。她們從小就受盡剝削和欺凌。正是紅軍的到來,燃起了這些貧苦女孩子擺脫苦難的渴望,她們因此成爲最嚮往革命的羣體之一。

她們——女紅軍,吃苦耐勞,不畏生死,甚至在戰場上獻出生命,她們堪與紅軍任何一支作戰部隊相比。她們更是當時中國女性的代表,預示着當代女性站起來了,並奏響着一首華麗的樂章。不打仗的時候,她們也會演出、打扮自己,儘管是在這充滿硝煙的戰場上,也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就像文中所說的:“她們愛美,軍裝大多是打土豪時繳獲的地主富人的長衫。她們把長衫從中間剪斷,上半截改成軍裝,下半截改成褲子。因此,她們的軍裝五彩繽紛什麼顏色都有。女紅軍們還喜歡在鞋的前頭綴上一個紅絨球,隊伍集合的時候,頭上的大斗笠上畫着顆鮮紅耀眼的星星,腳下的紅絨球嬌豔奪目。無論是紅軍官兵還是窮苦百姓都會看得出神。”

革命使她們充滿希望,革命讓她們學會抗爭千百年來命運的束縛。紅軍到來的地方,都會實施男女平等的政策,這些女兒家便把自己生活的全部希望都寄託給了紅色蘇區和工農紅軍。女紅軍們無法想象,一旦沒有了紅軍和蘇區,自己是否還能像人一樣在這個世界上活下去。但事實證明,她們能,而且非常幸福。

女紅軍們用自己的英勇、愛笑、熱心,詮釋不屈的靈魂。也正是革命,讓她們能夠放下纏綿不休的過去,堅定地走向未來。

這時的長征已不僅僅是戰略性的轉移,更是女性不斷尋求尊嚴的漫漫道路。

篇六:讀長征有感

楊昕蕊

長征,一段絕無僅有的路途。它,絕不是因爲個人的突出表現而綿延萬里。它,是無數紅軍戰士們分離、匯聚,幾經波折才名流萬古,是無數人渴望踏上的路途。

紅軍的軍事武器,最厲害的並不是冷槍熱炮,而是那股子拼勁,那一戰到底的團結,人民的心之所向。

湘江,一個熟悉的地方,我知道那裏發生過什麼,可我卻不清楚它的全部過程。直到讀了《長征》這本書,我才體會到湘江是一個非死即生的關口。

當時紅軍的情況很危急,他們正處在瀟江和湘江那狹窄的縫隙裏,進退兩難,這該如何是好?此時,出現了兩種聲音,一個是李德的強渡湘江,另一個則是毛澤東的極力反對。團隊中難免會有分歧,而當下他們做的這個決定會關係到紅軍多少人吶?毛澤東當時已經身患瘧疾,可他依然心心念念那名叫湘江的大河,那名爲中國的他的祖國。最後,他們選擇繼續強渡湘江。

我並不是很瞭解政治,我看《長征》的唯一感受就是被人物那獨特的人格魅力和紅軍永不磨滅的大無畏精神所感染。

毛澤東會眺望湘江,在他心裏有着揮之不去的情愫。這是一條孕育了很多人生命的河,可只要紅軍一過,它的意義就會變得更非同小可。毛澤東很少粗暴,可在大隊強渡湘江這件事上,他顯然焦慮到了一種特殊的程度。他希望的,是保住湘江,他更希望的,是保住紅軍。他的人格魅力是無數人一直所讚賞的,一個從小城出來的農民能引領着紅軍乃至中國走向一個新的關口,而他會爲這個關口做充足的準備,他希望的是永生,而不是曇一現。他的豪情壯志似乎感染到了湘江,同他一起產生了對紅軍的憐惜。

於是,整整四天。自道縣向西直至渡過湘江,70公里,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我很難想象那時的紅軍經歷的都是什麼生死考驗,卻也很容易想到,因爲這是連毛澤東都在爲之猶豫的戰鬥啊!但是紅軍拿出了他永遠的軍事武器,那股子拼勁,那團結,那不顧一切。儘管作者的筆墨不多,可我還是能想象到,水花在他們腳下撲騰,百舟流去,應戰那強烈的炮火,水中的魚兒不時被炸起,卻炸不起堅守的紅軍戰士。鷹擊長空,劃出一道驚險的弧線。這濤聲,被紅軍們當作湘江對他們的鼓勵……

他們,紅軍,中國工農紅軍,戰勝了湘江,戰勝了這一個不是走向滅亡,就是走向新生的關口。此時,他們走向了永生。

戰湘江,一個傳奇的戰役。儘管大軍壓境,依然向陽而生。我會去湘江,看那紅軍渡過的征程;我會去湘江,看那毛澤東站過的地方;我會去湘江,看那魚米之鄉的幸福生活。

讀長征,戰湘江,體會那驚險,那焦慮,那豪情,那偉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wv1pl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