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五年級作文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1000字(推薦16篇)

五年級作文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1000字(推薦16篇)

篇一:五年級作文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1000字

五年級作文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1000字(推薦16篇)

東方的明珠——西湖

張櫻倩

古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今有“看明湖一碧,六橋鎖煙水。”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

西湖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龍井路1號,杭州市區西部,景區總面積49平方千米,南、西、北三面環山,湖中白堤、蘇堤、楊公堤、趙公堤將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西湖的湖體輪廓呈近橢圓形,湖底部較爲平坦。有如西子,陰晴雪,風韻萬千。蘇白兩堤,楊柳依依。兩邊是水波瀲灩,遊船點點,遠處是山色空濛,青黛含翠。陽春三月,鶯飛草長;桃紅柳綠,青山含翠;夏日裏接天蓮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後疏影橫斜的紅梅;更有煙柳籠紗中的鶯啼、細雨迷濛中的樓臺。(資料出自百度百科)

蘇堤春曉、平湖秋月、斷橋殘雪……西湖裏有讓人數不清的宜人風光,斷橋就是西湖上著名的景點。

蘇堤是北宋元祐四年,詩人蘇軾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浚挖的淤泥構築並歷經後世演變而形成的,杭州人民爲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把它命名爲“蘇堤”。(資料出自百度百科)

在蘇堤的前方,有着另一位詩人的歷史,他就是白居易。他任杭州刺史時有詩云:“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裏白沙堤。”即指此堤。後人爲紀念這位詩人,稱爲白堤。堤上桃柳成行,芳草如茵,回望羣山含翠,湖水塗碧,如在畫中游。

白堤盡頭,就是最爲素雅悽美的斷橋殘雪,它是西湖十景之一。斷橋位於白堤東端,南宋時又名寶祐橋,也稱爲段家橋。它是早年間人們用石頭一塊一塊堆砌建成的,位於白堤的東端,它的背後就是寶石山,面向杭州城,是外湖和北里湖的分水點。每當雪後人們紛紛去欣賞西湖雪景,斷橋上游人如織,孤山與裏西湖銀裝素裹,格外動人,因稱“斷橋殘雪”。具有對聯“斷橋橋不斷,殘雪雪未殘”的評價。佇立雪霽西湖,舉目四望,但見斷橋殘雪似銀,凍湖如墨,黑白分明,動人心魄。

斷橋還有一個美麗的故事。傳說白娘子和許仙的初見就在此處。在小的時候,白娘子還是一條小蛇,遇到危險時許仙的前世救下了她。經觀音大士指點,來到杭州西湖尋找前世救命恩人。清明佳節,煙雨濛濛,觀音大士說“有緣千里來相會,須往西湖高處尋”。在杭州西湖的斷橋上,白娘子終於找到了前世的救命恩人許仙,以身相許,結爲夫妻。

殘雪遺留,卻比冰天雪地更扣動人心,有一種殘缺的美。人生註定無法完美無瑕,即使是西湖,也有斷橋殘雪這個淒涼蕭瑟的景點。斷橋心碎,殘雪無情,註定讓所有人爲此流淚,而白娘子和許仙的故事,也讓人無一不被此動搖。

東風漸綠西湖柳,雁已還、人未南歸。最關情,折盡梅花,難寄相思。

西湖,它是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結合的世界文化遺產,是人類和大自然共同創造出的完美畫卷。神州大地,鍾靈毓秀,人傑地靈,我爲自己身爲華夏子孫而感到自豪!

篇二:五年級作文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1000字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

陳伊然

在我國的北方,閃爍着一顆耀眼的明珠。那就是“對稱的古都”北京,這個充滿歷史文化氣息的城市,吸引着不知多少外地的遊客。那巍峨壯麗的長城,那風景如畫的天壇,那如詩如畫的頤和園。今天,我要說的就是北京最具文化代表性的景區——故宮。

故宮是世界上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築羣,也是人類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爲中心,佔地面積約72萬,建築面積約15萬,有大小宮殿70多座,房屋約9000間,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大,保存最爲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之一。

北京故宮由明朝皇帝朱律於1406年開始建設,用100萬民工。以南京故宮爲藍本營建到永樂18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的城池。南北長約960米,東西寬約750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護城河。寬約50米,護成一個大大的城堡。故宮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可以飾以金碧輝煌的宮殿,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爲外朝和內廷兩個部分。外朝的中心爲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被統稱爲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左右兩邊各有六處宮院,稱爲東六宮和西六宮。供姨妃居住。前朝後寢,分之明確,不得隨便逾越。體現了中國自古以來等級分明,內外有別的倫理觀念。

關於故宮還有個傳說,相傳古代有一個人叫劉伯溫,有一天他對皇帝說:“陛下,臣昨晚做了一個夢,夢見玉帝召見臣,說皇上住的宮殿必須要有三十六金剛級七十二地煞看守,否則會有災難。說完騰雲而去,臣就嚇醒了。”皇帝聽了,命令劉伯溫去建造一座宮殿,就叫紫禁城。要有三十六金剛及七十二地煞把守的宮殿。過了十個月,宮殿造好了。皇帝看到宮裏金光閃閃,好像是三十六金剛及七十二地煞在守。他高興極了,獎賞了劉伯溫,再連升三級。後來人們才發現,那些三十六金剛只不過是三十六兩黃金,七十二地煞也只不過是72口大缸。

故宮老文物被分了25大類,二百多個種類,比如繪畫,《千里江山圖》《五牛圖》還有《韓熙載夜宴圖》《清明上河圖》等等……這些都是重要的繪畫,一共約有53000件,像《蘭亭序》《中秋帖》《博遠貼》等繪畫,更是還有75000多件,這一聽更是不可計數,更是足以證明我們中國文明的博大精深。不僅如此,我國還有2800件碑帖,所有的文物加起來一共有156000件。

同時北京故宮還是世界五大宮殿之一,也被譽爲世界的五大宮殿之首,其主要原因在於故宮的傑出的建築。豐富的文物,悠久的文化等方面,具有舉世聞名的價值……

北京故宮真是北京市一顆耀眼的明珠,藝術的瑰寶。

篇三:五年級作文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1000字

兵馬俑

江怡睿

2008年04月1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蔣正華讚揚兵馬俑道:“人類遺產,中華之光。”兵馬俑位於中國陝西西安,是一個隱藏了2000多年的奇蹟。

1974年,當地的農民在打井時,無意中挖出了一些陶俑碎片,後來,大量的士兵俑被發現,立刻震驚了全世界。這就是被稱爲“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始皇兵馬俑。

先前,歷代都以人殉葬爲主。春秋戰國之際的社會變革促使葬俗發生了變化,出現以俑殉葬,即用陶俑、木俑等來代替人殉。“俑”的本意就是人殉,當人殉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之後,“俑”便成了墓葬中陶塑、石雕、人像的專有名詞。秦兵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頂峯。秦俑之所以在規模、寫實程度上達到如此的高度,除了工匠的智慧之外,還與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皇帝秦始皇的意志分不開。(選自《百度百科》)

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發現的是一號俑坑,呈長方形,坑裏有8000多個兵馬俑,四面有斜坡門道。一號俑坑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兵馬俑坑,稱二號坑與三號坑。

另外還有一個四號坑,結合史籍,有學者認爲四號坑有坑無俑,只有回填的泥土,是因爲秦末農民起義等原因未建成。

兵馬俑坑是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結構建築,即從地面挖一個深約5米的大坑,在坑的中間築起一條條平行的土隔牆。牆的兩邊排列木質立柱,柱上置橫木,橫木和土隔牆上密集地搭蓋棚木,棚木上鋪一層葦蓆,再覆蓋黃土,從而構成坑頂,坑頂高出當時的地表約2米。俑坑的底部用青磚墁鋪。坑頂至坑底內部的空間高度爲3。2米。陶俑、陶馬放進俑坑後,用立木封堵四周的門道,門道內用夯土填實,於是就形成了一座封閉式的地下建築。(選自《百度百科》)

走到一號坑旁,上千個步兵俑縱隊橫隊排列整齊,大部分爲步兵,只有少部分是牽馬的。他們是手握兵器,整裝待發。上千個陶俑面貌神態各不相同,服裝頭飾隨身份不同而各不相同,有似乎只有十幾歲的稚嫩士兵,也有年老的將軍。據說剛入土時,這些陶俑是彩色的,色彩非常逼真,由於幾千年的土壤破壞,現在看到的,已經完全是黃土的顏色了。很難想像這些是陶俑,看起來似乎就是二千多年前的一支軍隊,突然遭遇重大變故被凍結於此,一直塵埋地下而已。也不知道這人來人往的遊客是否會驚了他們的夢?是否會損害他們守護秦始皇陵的職責?這兩千年後不熟悉的一切是否會給他們帶來巨大的不適應?當夜深人靜,遊人散盡時,他們是否也會輕聲交談他們今日的困惑?

這麼逼真的陶俑,是如何製作出來的呢?陶俑製作大體可分爲四步:第一步先用泥塑成俑的大型(粗胎或初胎);第二步是在俑大型的基礎上,進行第二次復泥並加以修飾和細部刻劃;第三步是將單獨製作的頭、手和軀幹組裝套合在一起,完成陶俑的大型。製成的陶俑大型一般是在陰乾後放進窯內焙燒的,焙燒的溫度約爲1000℃。俑燒成出窯後,再一件件繪彩,最終完成陶俑的製作。

兵馬俑彩繪工序複雜,手法多樣,着色講究,充分顯示了彩繪的層次和質感,使雕塑與彩繪達到相得益彰的藝術效果。其過程過於複雜,在此就不多贅述了。陶俑、陶馬彩繪嚴格模擬實物,但在色調的掌握上以暖色爲主,很少使用冷色。紅、藍、綠等色調的使用,巧妙地表現出秦軍威武。

兵馬俑是人民勞動與智慧的結晶,也是每一箇中國人的榮耀和驕傲!身爲青少年的我們更應努力學習,成爲中國的驕傲!

篇四:五年級作文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1000字

兵馬俑

吳憶博

中國上下五千年,流傳偉人明千古。今天就讓我們看看俗稱八大奇蹟之一的大規模建築——兵馬俑。

兵馬俑即秦俑,位於西安市臨潼區。衆所周知,一代千古帝王秦始皇在生前廢了周商時期的人殉方案,並叫人用陶泥製成幾千個神態不同,手勢不同的大型雕塑藝術品,在中國雕塑上更是稱霸一方,名列前茅,已成爲了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可真是讓人大吃一驚呀!

當然,再完美的藝術也會有被質疑的時候。由於每個泥塑的人形態不一,連衣服的褶皺也讓人驚歎不已,這時就有人猜測,這兵馬俑裏的泥塑會不會是真人燒製,假如是這樣的話,那簡直太殘暴了。網上議論紛紛,連一些專家也爲之動搖了。不過後來在繼續發掘陵墓時,一位專家不小心打壞了一個小兵陶人,專家心疼不已,不過他還是踹着半信半疑的心態用那個小兵做了DNA鑑定,值得慶幸的是小兵內部並沒有發現骨頭物質,於是這次的陶人之爭也就此告一段落。不過網上還有些人不相信事實,繼續拉攏,蠢蠢欲動,似乎想要扳回一局。

據《孟姜女哭長城》記載,古時秦王統一七國後便叫人去修建長城,沒日沒夜的趕工,使百姓們傷亡慘重,於是便引出了下文,秦始皇究竟是明君還是昏庸殘忍的暴君?網絡上又一次掀起了秦王風波,大家都對那幾千年前統一七國的強大秦王軍充滿了未知的好奇心。記者媒體更是激動不已,在網上發出種種揭示,不過這次的議論軍簡單明瞭分成兩派,如同項羽劉邦爭天帝一樣,兩者必有一亡,但這已經是幾千年的事了,至今也還是一個未解之謎,所以後來就與沒有人再繼續追究這個問題了。

也許你會問“爲什麼秦王會讓人修建兵馬俑呢?”原因很簡單,當時他在位時就想要長生不老,永遠統一天下,可後來才發覺自己最終還是逃不過天命,於是就想讓自己死後也可以永遠統一七國,永遠觀賞自己那龐大且又無懈可擊的軍隊,可把整個軍隊都爲了自己而殉葬是不是太殘忍了,於是纔有了這個大規模並又十分巧妙的辦法。

秦皇陵是一個死亡谷,也是一個金錢王國——盜墓者的天堂。可爲什麼這麼久還沒有人闖入這座神祕谷呢?原因也很簡單,首先秦王陵很大,機關又特別多,一不小心就會喪命於此。第二,秦皇陵內部構造都是源於大明江山的模型而修建的,不過在這江河裏面的水可不是真水,而是劇毒水銀,吸入過多的水銀氣體也會送命,一般人根本是有去無回,就算回來了,剩下的餘生你也是在那痛苦中死去,因爲你體內含有的水銀物質會無時無刻攻擊着你的身體,讓你苦不堪言。

這就是兵馬俑,一代人的心血,無疑比金子還貴重,堪稱無價之寶。假如你也想要見識見識這無價之寶的話,那麼暑假裏就請你去西安長長見識吧!

篇五:五年級作文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1000字

東方一顆璀璨的夜明珠——西湖

李林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句話流傳千古,膾炙人口的詩句便是出自文學家蘇軾《飲湖上初晴會雨》。詩中向我們介紹了杭州西湖,西湖被稱爲“東方明珠”的雅號,令中國人引以爲傲。

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面,是中國大陸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有衆多景點和平湖,斷橋殘雪等…它同時也是中國大陸主要的觀賞性淡水湖泊類文化遺產,西湖三面環山面積約6。39平方米,東西寬約2。8千米,南北長約3。2千米,繞湖一週近15千米,那這麼大的西湖是什麼時候修建的呢?又是怎樣一個結構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原來湖中被孤山。白堤。蘇堤。揚公堤分隔,按面積大小分別爲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嶽湖等五片水面,蘇提和白堤越過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工墩三個小島鼎立於外面湖心,夕照山的雷峯塔與寶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島,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最初修建時遠在秦朝,西湖還是一個和錢塘江相連的海灣,聳立在西湖南北的吳山和寶石山,是當時環抱的這個小海灣的兩個岬角,後來由於潮汐的衝擊,泥沙在兩個岬角淤積起來,逐漸變成了沙地,此後日積月累形成了平原把海灣和錢塘江分開就成了西湖。唐朝時,唐長慶二年(882年)十月至四年(824年)五月,白居易對西湖進行了大整治,他主持修築白堤,把湖分成了上。下潮。到了北宋,蘇東坡的兩任杭州地方當官員時,西湖淤塞,蘇東坡大力疏浚,並把湖中淤泥用來修築一條跨河的長堤,這就是蘇堤的由來,蘇提修成後西湖景色更加誘人了。

看了這些資料,讓我想起了一個關於西湖的傳說: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龍和金鳳在銀河的仙島上撿到了一塊白玉,他們一起琢磨了許多年,白玉就變成了一顆璀璨的明珠,珠光所過之處,樹就長青百花就盛開,但是後來被王母娘娘知道了,就派天兵天將把寶珠搶走了,玉龍和金鳳就找王母娘娘要寶珠,王母娘娘不給就發生了,爭搶爭搶過程中,王母娘娘不小心一鬆手,明珠就落到人間,變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玉龍和金鳳,也隨之下凡變成了玉龍山和鳳凰山,永遠守護西湖。

西湖十景,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其中我最喜歡“三潭映月”,站在遠處眺望,有三個葫蘆班的玲瓏小塔呈犄角之勢,構成了一個漂亮的三角,三個小塔恰是這個三角形的頂點,你以爲那只是裝飾嗎?不不不,當年蘇東坡疏浚西湖後,爲了監測湖泥的淤積情況,在堤外湖水三個最深處立了三座瓶形石塔以示標記,小塔做工細膩,磨砂質感中又帶着光滑,葫蘆在中國諧音“福祿”,寓意美好,三座小塔相映成趣,讓人陶醉,此時湖的綠柳、紅花、奇石和遠處高山都變成了陪襯,在藍天白雲之下,那三潭印月愈發顯得美麗了。

到岸邊看向水面,水面上有很多水生植物,其中長的最茂盛的就是睡蓮,花朵千姿百態有含羞待放的花骨朵,像粉紅臉蛋的少女,有半開的花朵,展開一兩片花瓣,真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別有一番風韻。坐船回去時從石塔旁邊經過,定睛一看原來上面還有一個小葫蘆,下面一部分有五個孔洞,花紋清晰可見,製作精細。

晚上的三潭印月更加美麗,湖面閃動着波紋,天上的月亮的光芒與水中的燈光交映耀,水面波光粼粼,月亮的皎潔與燈光的溫暖交織在一起,一同在湖面閃動,此刻小塔倒影也模糊不清,卻異常美麗,遠處朦朧的羣山,在天空中若隱若現的白雲,皎潔明亮的月亮,散發着優雅氣息的小塔,波光粼粼的水面與岸邊的石板路和樹林,就像一幅畫一般寧靜而美好。

看完了三潭印月,再坐船去三潭印月南方的蘇提,那裏的美景和三潭印月相差無幾,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蘇提在西湖的西南面,南起花港觀魚,北接麴院風荷,是西湖十景之首,全長2。8公里堤上有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古樸美觀,那蘇堤的建築者是誰呢?告訴你吧,蘇緹是由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所建,當年他當官時只會20多萬人利用疏浚西湖時挖出的葑草和淤泥堆積而成。蘇東坡主持修築的堤岸,大約是日後南起南屏山麓,北至棲霞嶺下這一條堤岸的雛形,雖然說是雛形,但是構成這一條堤岸的六條橋已經有了。長提臥波,貫通了整個湖的南北兩側,給西湖添加了一道嫵媚的風景線!

環湖的綠蔭叢中隱現着數不清的樓臺亭榭,近處波光瀲灩,風姿綽約,遠處雲山逶迤,靄漫漫。在寬闊的湖面上,巧妙的佈置着一山、二堤、三島。西湖是西湖又不是西湖,它同時也是我們中國人民的榮譽!

西湖,它匯聚了多少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我們要懂得珍惜這些貴重的寶物,讓這世界上的奇蹟,一顆“東方的明珠”繼續在中國閃耀!

篇六:五年級作文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1000字

五年級(7)班朱宇恆

秦始皇兵馬俑,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八大奇蹟之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東。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共有一、二、三號3個兵馬俑坑。一號坑是一個以戰車和步兵相間的主力軍陣,總面積14260平方米,約有6000個真人大小的陶俑。二號坑是秦俑坑中的精華,面積6000平方米,由四個單元組成,四個方陣由戰車、騎兵、弩兵混合編組,嚴整有序,無懈可擊。三號坑是軍陣的指揮系統,面積524平方米。秦兵馬俑坑發現於1974-1976年,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1979年向國內外公開開放。兵馬俑的發現被譽爲世界第八大奇蹟、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

兵馬俑(即秦始皇兵馬俑,簡稱秦兵馬俑、秦俑)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兵馬俑坑內,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被譽爲“世界第八大奇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1]兵馬俑屬於古代墓葬雕塑,是製成兵馬(戰車、戰馬、士兵)形狀的殉葬品。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是以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爲基礎,以秦始皇帝陵遺址公園(麗山園)爲依託的一座大型遺址博物院;也是以秦始皇帝陵及其衆多陪葬坑爲主體,基於考古遺址本體及其環境的保護與展示,融合了教育、科研、遊覽、休閒等多項功能的公共文化空間。

秦始皇陵是中國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以東30公里的驪山。建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歷時39年。現存陵冢高76米,陵園佈置仿秦都咸陽,分內外兩城,內城周長2。5公里,外城周長6。3公里。陵冢位於內城西南,坐西面東,放置棺槨和隨葬器物的地方,爲秦始皇陵建築羣的核心。

而被稱爲世界第八奇蹟,是中國的國寶的秦始皇兵馬俑,在六七十年前就出現了,秦陵東的西楊村畔一農民打井,挖掘了好幾天就是不出水,卻挖出了一個瓦人,像真人一樣大小。他憎恨這個怪物,以爲是瓦人在捉弄他,於是把瓦人吊在樹上,砸得粉碎,以消晦氣。在30年代,有個農民在秦陵西耕地時,也發現了一個瓦人頭,繼而又挖到三個跪首瓦人,就丟在一邊,無人過問。解放前夕,焦家村農民又挖出兩個跪首的瓦人,像泥塑的菩薩,信佛的農民特地蓋了一座土地廟供奉。

這批兵馬俑是雕塑藝術的寶庫,凝結着我們先祖的汗水。不但再現了秦始皇當年爲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而展現出的軍功和君威,而且爲中華民族燦爛的古老文化增添了光彩,也給世界藝術史上補充了光輝的一頁。

篇七:五年級作文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1000字

明清之都——紫禁城

郭澤霖

七百年之都,中國的驕傲。紫荊城,明清之都,是國際教科文組織公認的世界七大奇蹟。

建文四年,朱棣功克明舊都南京,南京故宮變因一場大火灰飛煙滅,永樂十八年,永樂大帝朱棣遷都北京,開始建設千年令萬人矚目的驕傲——紫禁城。紫禁城現稱故宮,約有房間共9999佔地總面積爲720,000平方米。

當你踏入午門時,那古風變陣陣襲來,讓你跨越時空,一品故宮。

正前方便是金水橋,橋下便是象徵龍泉的金水河,七橋並列,用漢白玉石打造,橋攔雕琢精美,形似五條玉帶漂浮水上,與古樸的華表和雄偉的石獅構成天安門獨特的標誌,造型優美,引人入勝,七橋之上玉石杆不盡相同,中間是蟠龍的雕花柱,橋面最寬,稱“御路橋只限天子行走。兩旁爲“玉公橋”只許宗室親王行走。“玉公橋左右爲“品級橋”准許三品以上的官員行走,另兩座橋便是“衆生橋”則許四品以下官員行走。(本段出自百度百科)

尋着鳥鳴來到太和殿下,漢白玉黃金龍浮雲雕惟妙惟肖的展現在臺階之中,登上漢白玉臺階,那種萬人之上,一國之君的感受油然而升,七十個大柱,面闊十一間,進深五間,共有七十大柱支撐其全部重量,期中頂樑柱最大,直徑一米零六,高爲十二點七零米,明代用木爲棉絲楠木,採自川,廣,雲貴等地,清代重建後,採用東北三省的深山之中,四千七百一十八塊金磚共鋪二尺見方,“金磚非黃金,只是泥巴土”,金磚並非黃金製成,而是蘇州特製的磚,表面爲淡黑,油潤,光亮,不澀不滑,蘇州土質好,燒工精,燒成後“敲之有聲,斷之無孔的程度,方可使用,明清共24爲大帝於此登基,宣佈即位詔書。朝賀之處,皇帝每逢慶生即萬壽節冊立皇后,大事都於太和殿舉行。(本段出自一品故宮)

從後左門進來,來到劍亭,過了影壁,穿過“三座門”變來到角樓,故宮小小角樓都精雕細琢,角樓共66個角雕,每個角雕都是一個形態各異的魚,意爲“年年有魚”大理石的臺階非常光滑,平整,漢白玉扶手令角樓更添一分氣派。連牆壁上的彩繪都格外精細,美麗。樓頂爲重60千克純金打造的樓角。東西南北各一門意爲“福從四方來。”

站在宮中,紅牆圍繞,眼裏看到的是紅,腳下踩的也是紅,房頂是紅,夕陽光輝中,一切都是紅的,只被這紅層層包圍。

從前百姓不讓進宮,他的記憶只屬於皇帝,如今半上旗裝,踩上花盆底,宮中不見太監,卻甚多娘娘,故宮的紅是悄然綻放帶一絲暗沉,低調紅,故宮的牆是封着美人又使衆人望而卻步的神聖牆,今年剛好600歲的他,每條門縫都在訴說娘娘和皇上面數不盡的祕密,每塊凹凸不平的磚都藏着皇上不能說的心裏話,那朱牆黃瓦都在等你。(選自百度百科)

民工巧匠彙集一心,惟妙惟肖,只是年華,再現中華於盛唐之後的一大盛事!

篇八:五年級作文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1000字

故宮

樑清瑜

“推開一扇門,兩朝三世六百年”道的是故宮。她經歷了六百年的風雨侵襲,至今風采依舊。朱牆黃瓦,光輝奪目;雕樑畫棟,美輪美奐;檐牙高啄,錯落有致。她,不愧被譽爲世界五大宮之首,不愧被評爲海外綜合影響力榜首的博物館,不愧被聯合國列爲世界文化遺產,她是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她,就是故宮!

故宮建於明朝永樂年間(1406-1420),設計者是蒯祥。位於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是中國五個世紀以來最高的權力中心。故宮佔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故宮的建築是木結構的,擁有殿宇9999間半,是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羣,故被稱爲“殿宇之海”。(①選自《世界地理百科知識》,有刪改)

故宮宮城周圍環繞着高12米,長3400米的宮牆,形式爲一長方形城池,牆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你們知道嗎?故宮的佈局是嚴格按照《周禮·考工記》中所載:“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帝都營建原則來建的。來到故宮,你會發現,故宮的所有宮殿都是沿着南北中軸線排列,並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氣勢宏偉,規劃嚴整,極爲壯觀。(②選自《中外文化常識一本通不可不知的1500個文化常識》,有刪改)

故宮有四個大門,平面爲凹形的是正門(南門),名爲午門,俗稱“五鳳樓”。午門後有五座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你又會發現,整個故宮,在建築佈置上,用形體變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組合成了一個整體。(③選自《百度百科》,有刪改)

再來看,故宮宮殿的建築佈局是有外朝內廷之分的。外朝是封建帝王行使權力、舉行盛典的地方,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爲中心,文華、武英兩殿爲兩翼。故宮建築的後半部叫內廷,內廷宮殿的大門——乾清門,左右有琉璃照壁,門裏是後三宮。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爲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之處也是皇帝與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④選自《百度百科》,有刪改)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故宮進行了大規模翻修,整理出大量文物。1961年,國務院公佈故宮爲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故宮現有文物150萬件,被分爲25個大類,200多個類別。每件文物都價值連城。比如,故宮三大鎮館之寶——青玉雲龍紋爐,是一件宋代的玉器,爐高7。9釐米,口徑12。8釐米,爐底還印着乾隆爲這件玉器寫的詩呢!1987年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爲“世界文化遺產”,稱爲“故宮博物院”。雖然故宮經過了多番翻修,可類似故宮的西華門百年城牆被人刻字這些客觀現實告訴我們,開發故宮旅遊資源,不可避免地對故宮造成了傷害。文物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具有脆弱性,損失了就永遠無法彌補。經過漫長曆史歲月的“洗禮”,能殘留至今的文物更是彌足珍貴,我們必須保護好。(⑤選自《百度百科》,有刪改)

故宮,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到處畫着精美絕倫的彩繪,雄偉壯觀,器宇軒昂,肅穆莊嚴,宛如一部雄壯的史詩令人心潮澎湃,又如一部宏偉的民族交響樂讓人蕩氣迴腸。她是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也是中國人爲之自豪的金字名片,願她世代相傳。

篇九:五年級作文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1000字

明顯陵

今天在導遊的帶領下,我們乘坐旅遊大巴行駛了1個多小時後,我和媽媽來到了世界著名文化遺產——明顯陵。一下車,遠遠地看見紅牆黃瓦,金碧輝煌,不愧是皇帝的陵寢,讓我驚歎不已。

明顯陵坐落於湖北省荊門市鍾祥市,建於1519年,雖說已有500多年曆史,可明顯陵卻一直屹立不倒,非常堅固,建築完好無損,還是那麼壯觀,那麼氣派。

大門前有一片非常明淨的湖,這方水塘因爲處在風水學中“外明堂”的位置,故稱“外明堂”,湖水襯着大門,遙相呼應,讓人們感覺到現世安穩,歲月靜好。青綠色的湖水在微風中泛起層層漣漪,給靜謐的大門增添了幾分動態之美。我們吃力地爬上陡峭的樓梯,來到明顯陵大門前,大門有數十米高,一共分爲三層,第一層用磚石鋪成的像長城一樣的城牆,中間有一個拱形的大門;第二層用紅磚拼成的牆面,亮得發光,也是有一個拱門;第三層也是用紅磚瓦拼成的牆面,頂上有兩個用石頭雕刻的龍頭,寓意龍鳳呈祥。第二層和第三層可供欣賞觀景,俯瞰世間萬物。

我們穿過殘破的古石道,來到一座單檐山式建築——新紅門處。新紅門是整個顯陵的門戶,傳說起到護衛陵宮的作用,它依山而建,錯落有致,東臨純德山,西接外明堂,兩側與外羅城相連,建築四周緊密相連,真是塊風水好地。

新紅門沒有三道拱卷式門洞,與明十三陵中朱厚璁的永陵格外相似,門前東西兩側各有一方漢白玉製成的下馬碑,碑的前後都刻着“官員人等至此下馬”楷書大字,是按嘉靖權臣——嚴嵩的手書而刻,象徵哪怕皇帝到了陰間,九五之尊至高無上的皇權也不容侵犯。

我和媽媽走着走着,看到了橫跨於九曲御河的三道並列的單孔石拱橋,儘管歷經了500多年的風雨滄桑,石橋柱頭和欄板上的雕刻依然清晰,依然漂亮。每個柱頭上都有一個石獅子,它們形態各異,有的摩拳擦掌,有的歡樂搖滾,有的似乎在向我們打招呼。有的獅子身上還有幼崽在玩樂,不亦樂乎,在它們的俏皮活潑中還透露着幾分莊嚴與神聖,讓這座皇家陵寢顯得更加肅穆。

歷經五個多世紀的戰亂滄桑,陵墓的封土上已經長出了許多橡樹,這些橡樹對保護寶頂起到了極爲重要的作用。書上說大樹的樹冠有多大,樹根就在地下佔據多大地方,想象一下,這一顆擁有巨大樹冠的橡樹,樹根在地下,縱橫馳騁,交錯纏繞,緊緊地扒住封土和周圍的城磚,這對偌大的寶頂何嘗不是一種蔭庇?因此,橡樹在明朝皇陵的寶頂上的出鏡率極高,就像寶頂的一張名片。

傍晚的陵園內,除了我和媽媽,再無一人。我和媽媽走出陵園,站在祾恩門、恩祾殿遺址前,高大的方城明樓在夕陽下依然輝宏壯麗,四周的茂林修竹充滿着生機。這絕妙的風景,爲日暮下的明顯陵又增添了幾分古樸莊重。面對這座陵墓,我彷彿看見了明顯陵全盛時輝弘壯觀的宮殿建築,又看見了明末顯陵因戰亂而冒起的滾滾濃煙,聽見了木樑坍塌,磚石崩裂的呻吟,這呻吟的發出者不僅是戰火中即將被毀的明顯陵,更是無力迴天的大明王朝。

餘日落暉,結束了一天的遊玩,我仍然意猶未盡。坐在返回的大巴上,我的心情一直很激動:這樣氣勢輝宏的建築凝聚了匠人們的智慧,它被評爲世界文化遺產當之無愧。它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將在世界遺產目錄中永遠光彩奪目。

篇十:五年級作文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1000字

敦煌莫高窟

徐梓嫣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是我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是一部跨越千年的“形象歷史”。莫高窟被譽爲“牆壁上的博物館”,“世界上最長的畫廊”,在1987年被列爲世界文化遺產,令中國人自豪萬分。

莫高窟,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前臨宕泉,東向祁連山支脈三危山,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南北全長1680米,現存歷史營建的洞窟共735個,現存有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北宋等各個朝代的壁畫和彩塑洞窟42個,彩塑2400多身,壁畫4。5平方米,這些洞窟又是誰開鑿的呢?[百度百科,有刪減]

原來是這樣的,1600年前樂尊和尚請人開鑿了第一個石窟,不久之後有一個叫法良的禪師開鑿了第2個,並不間斷地開鑿,一直延續到了元代,洞窟最大者200多平方米,最小者不足1平方米。洞窟形制主要有禪窟、中心塔柱窟、佛龕窟、佛壇窟、涅槃窟、七佛窟、大像窟等建築。

首先印入眼簾的就是這個洞窟裏最高建築九層樓,也就是莫高窟的第96號窟,人們習慣上稱“大佛殿”,它開鑿於初唐時期。從遠處觀看,是一座宏偉壯觀的九層樓閣,高45米,依山崖而建,位置在莫高窟上寺石窟羣的正中,裏邊供奉的是一尊依山而塑的巨型彌勒佛像,高35。5米,兩膝間寬度爲12米,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在唐代就被稱爲“北大像”。接着是三層樓,窟編號第16-17號,16窟建於唐大。窟前倚崖統建三層木構窟檐,故俗稱“三層樓”,爲清光緒1906年王道士主持修建,王道士於16窟甬道北側發現藏經洞,後編號爲第17窟。因此三層樓也是爲數不多的窟中窟。(自行編寫+百度百科)

洞窟裏也有許許多多經文,壁畫、塑像等。有圓塑、浮塑、影塑、善業塑等,最高34。5米,最小僅2釐米左右。把塑像與壁畫結爲一體,爲中國最早的高僧寫實真像之一。(搜狗百科,有刪減)

最有名的著作就是飛天壁畫。敦煌的飛天壁畫是印度、西域和中原文化共同組成,492個洞窟中幾乎都有飛天。從十六國開始,歷經十個朝代,歷時千餘年。

來到第254窟,《尺毗三本生》故事畫前面,只見兩身飛天,頭有光,戴印度式五珠寶冠,上體半裸,腿部修長,衣裙帶絲巾,飄逸姿勢自如優美。接着,映入眼簾的是《薩那太子本生圖》,畫中人物神態神情都描繪得十分生動傳神,因年久變成暗褐色的色調,更表現出一種陰暗淒厲的悲劇氣氛,讓人久久駐足。(百度百科,有刪減)

這麼好的文物當然需人們去珍惜,1953年秋在法國深造的常書鴻,偶見《敦煌圖錄》的畫冊,爲了保護敦煌放棄了優良的條件。先花費了2年時間呼籲並建設了研究所,再在1946年開始,把一生獻給敦煌藝術。(百度百科,有刪減)

我們要珍惜敦煌莫高窟這份寶貴的文物!餘秋雨說:“我們是飛天的後人。”我想說請大家保護環境,珍惜莫高窟的每一寸土地。她不僅是遊覽名勝地,還是我們中國的驕傲!敦煌是中國的,更是我們的!

篇十一:五年級作文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1000字

秦始皇兵馬俑

板溪國小五(1)班張城鑫

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曾讚歎兵馬俑爲“世界的奇蹟,民族的驕傲”。兵馬俑被譽爲世界第八大奇蹟,是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令中國人爲之自豪。

兵馬俑位於陝西省臨潼區,距秦始皇陵1。5千米,坐西向東,三坑成品字形排列。其中,一號坑最先被髮掘,是一個巨大的長方形,坑裏有8000多個兵馬俑,它的左側還有二號和三號坑,這麼大的俑坑是如何修建起來的呢?

原來,兵馬俑是一個地下的土木結構建築。地面上挖一個深5米的大坑,在坑的中間築起厚厚的土牆,在土牆邊搭起木柱,再在木柱上壘上橫木,然後用葦蓆將頂鋪好,接着用青磚鋪地面,最後在頂上鋪好土。這樣,建築就基本完成。剩下的就是把俑放進去,最後封堵門道了。

爲什麼會將兵馬俑放進這裏面呢?這是因爲自殷商時期開始,有了人殉的制度。在殷商的貴族墓中,生殉和殺殉的多達五千餘人,這一制度一直持續到春秋時期,在戰國時期諸侯國才先後廢止人殉葬。秦兵馬俑就是當時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

來到一號坑。站在高處向下一望,我頓時被眼前氣勢恢宏的景象所震撼。眼前兵馬俑密密麻麻,或橫排或縱列,整整齊齊。宏偉壯觀,氣勢磅礴,宛如一支訓練有素的大軍,直逼敵人城下。站在最前面的是陶武士俑,個個束髮、挽弓、垮箭,像是打頭陣的先鋒。後面一隊隊的士兵整齊的排列着,清一色的身穿鎧甲,手杖兵器,嚴時以待,似乎正處在戰場上劍拔弩張的緊要關頭。軍陣的中間有一輛形象逼真的馬車,馭手坐在馬車上,兩手拉着繩子,馭着馬匹,兩個軍士神情肅穆,全神貫注地保護着馭手,這就是秦始皇的御駕馬車——鋼馬車。

走進兵馬俑,你會發現他們神態各異,無一雷同,都是極爲精美的藝術珍品。兵俑一個個氣度不凡,有的平視前方,一副臨危不懼鎮定自若的神態,有的仰臉排局意氣風發,像剛剛打完一場勝仗似的;有的微低着頭,若有所思;有的臉上有皺紋,一看就是個身經百戰的老將……他們神態各異,栩栩如生。那馬俑更是神駿非凡,或雙耳前聳,目光炯炯;或舉頸仰首,張口嘶鳴;或躍躍欲行,威武壯健……這不禁讓我肅然起敬,眼前浮現出秦始皇一掃六國,吞併天下的雄姿。

秦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從中出土的兵器也有很高的文化價值。坑內出土的兵器有劍、矛、戟、彎刀以及大量的弩機、剪頭等。據化驗據表明,這些銅錫合金兵器經過烙畫處理,雖然埋在土裏兩千多年,依然刃鋒銳利,閃閃發光,表明當時已經有了很高的冶金技術,可以視爲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蹟。

兵馬俑,這別具一格的陶塑,凝聚了多少能工巧匠的智慧和血汗。我們要珍惜、尊重這珍貴的寶物,讓它們在世界上發出更耀眼的光芒。

篇十二:五年級作文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1000字

我要介紹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是大家基本上耳熟能詳的周口店猿人頭蓋骨,這是我們中國重要的遺址類文化遺產。

說到周口店猿人,大家可能都以爲那兒一大堆都是周口店猿人的整個骨架子,朝地下挖個幾米就完了,猿人又不用挖土機,而且猿人不就是人類的祖先嘛……但事實卻並非如此。據說1929年冬天,考古學家開始在北京西南角的周口店挖掘,發現了距今約60萬年前的一些完整的猿人頭蓋骨,定名北京猿人,也叫北京人頭蓋骨。挖掘的時候,考古學家們非常疑惑,因爲那兒的猿人化石“頭多身少”,而且頭呢大部分都是頭蓋骨,那麼頭多了,身體哪兒去了?考古學家思來想去,沒個結果。可能有的人就會問了,周口店猿人頭骨多了不正常,那麼臉和後腦勺那塊兒不可能也不見了吧?當時考古學家腦子裏剛被問號塞着,新的問題就是這個:猿人的臉骨和後腦勺那兒的骨頭爲什麼會不見了?!後來考古學家們提出,這樣的話最有可能是人吃人!而且,周口店猿人和我們智人的祖先幾乎在進化道路上“分道揚鑣”,根本不搭界!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位於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鎮龍骨山,距離北京城約50千米,是中國舊石器時代的重要遺址。周口店遺址共發現不同時期的各類化石和文化遺物地點27處,出土人類化石200餘件,石器10多萬件以及大量的用火遺蹟及上百種動物化石等,是人類化石寶庫和古人類學、考古學、古生物學、地層學、年代學、環境學及岩溶學等多學科綜合研究基地。1961年3月4日,周口店遺址被公佈爲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據說,有一部分的猿人頭蓋骨因爲被存在北京的一家美籍醫院做研究,抗戰時期日軍攻破北京,從此不明蹤跡,以下是最可信的設想:一羣美國大兵奉命把那些頭蓋骨給“押運”回美國,畢竟那兒已經不安全了。火車開到約秦皇島的時候啊,一羣日本兵就把雖然個子高,但是幾乎手無寸鐵的美國大兵給包圍了,“奪走”了那些周口店猿人頭蓋骨,然後被日本人“收藏了”,不過後來到了和平年代之後他們表示因爲沒有佔據,死不買賬。而另一種似乎更加可信,是這樣的:當時是日本被美國特批在交戰區航行的“綠十字”船“阿波丸號”運輸船把頭蓋骨給運走了(說實話,這船開的不巧,大約就是“偷襲珍珠港”那事兒的時候),剛開到牛山洋那兒,美國的“皇后魚號”潛艇就發現了“阿波丸”,然後直接就莽莽撞撞發射了魚雷,本來中魚雷對這個大個頭來說不是什麼大問題,就是海水灌進去之後超載的“阿波丸”才沉掉的(這感覺跟一個人身上捆了兩個比他的最大承重還重一點的沙包,然後你使勁兒把他的一條胳膊朝下拽一樣,那人不倒纔怪),然後嘛……頭蓋骨也就這樣“去見波塞冬了”……

雖然說有一部分周口店猿人頭蓋骨十有八九找不回來了,但是餘下的周口店猿人頭蓋骨不得不說是中國乃至世界不可估量的歷史遺蹟文化遺產!

篇十三:五年級作文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1000字

東方“明珠”——西湖

馮梓宸

人們常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很大的因素是有西湖這顆明珠。人們常常把杭州西湖和瑞士日內瓦的萊蒙湖比喻爲世界上東西輝映的兩顆明珠,正是有西湖,才讓杭州成了世界上最美麗的旅遊城市之一。

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的名稱,最早據東漢班固《漢書》卷二十八《地理志》記載:“武林山,武林水所到之處出。出現“西”湖之稱,是由於早前的錢塘縣城,隋以後從位處西湖之西,遷建到西湖之東,現在位於城西了。湖居城西,故名西湖。至遲在唐代,“西湖”這個稱呼已經被頻繁使用。(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早期的西湖是一個海灣,經過湖泊的沼澤化演變成如今的西湖。西湖總面積爲面積約6。39平方千米,它南、北、西三面羣山環抱,湖光山色互映,秀美無比,象一顆燦爛的明珠,鑲嵌在城市之旁。蘇堤與白堤把全湖隔爲外湖、裏湖、嶽湖、西里湖和小南湖5個部分。俯看西湖,西湖猶如一位少女蒙着面紗。向遠處看,朦朦朧朧的看見了斷橋,霧中的橋呈灰色,白堤猶如一條長龍。

西湖有着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它有着許多動人的傳說故事:傳說玉龍和金鳳有一顆明珠被王母娘娘偷走了。玉龍金鳳在王母娘娘的宴會上看到了明珠,在和王母娘娘爭奪時不小心把明珠弄掉在了杭州,就成了西湖。(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西湖有十大名景,每當我欣賞這些美景時,不由得爲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以及他們創造出來的奇蹟感到深深地自豪和驕傲。讓我至今難忘的便是其中的三潭映月。三潭印月被譽爲“西湖第一勝境”,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島嶼,風景秀麗、景色清幽,景觀享譽中外。三潭印月島與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稱“湖中三島”,猶如我國古代傳說中的蓬萊三島,故又稱小瀛洲。小瀛洲上有開網亭、九獅石、閒放臺、迎翠軒、我心相印亭等園林建築點綴其間。綠樹掩映、花木扶疏。園林富於空間層次變化,造成“湖中湖”、“島中島”、“園中園”的境界。島南湖中建成有三座石塔,相傳爲蘇東坡在杭疏浚西湖時所創設(現有石塔爲明代重建)。遠遠望去,宛如三座微型的寶塔矗立在西湖中央,三座“寶塔”呈三角形狀分佈,與對面山上樹叢中的保淑塔遙相呼應。而有趣的是塔腹中空,球面體上排列着五個等距離圓洞,若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紙,塔中點燃燈光,洞形印入湖面,呈現許多月亮,真月和假月其影確實難分,夜景十分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三潭印月景觀富層次,空間多變化,建築佈局匠心獨運。2004年發行的第五套人民幣壹圓紙幣背面均使用了三潭印月的圖案,更說明了杭州西湖在中國風景名勝中的地位。(資料來源網絡)

西湖真是太美了,難怪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中有這樣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千古名句;西湖真不愧爲世界遺產名錄之一!。但我們在讚歎西湖美麗之餘,不要忘記要保護它,讓這顆明珠永遠散發奪目的光彩!

篇十四:五年級作文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1000字

北京是歷史文化的匯聚之地,這裏有中國人民引以自豪的原始文明的聖地——周口店猿人遺址,有蜿蜒萬里的歷史古長城,有擁山抱水、氣象萬千的皇家古典園林——頤和園,……。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位於北京中軸線中心的故宮。

故宮,是於明成祖永樂四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爲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建成,成爲明清兩朝24位皇帝的皇宮,舊稱紫禁城。故宮南北長約960米,東西寬約750米,面積72萬多平方米,大約有房屋8000多間。它周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牆的四角各有一座風姿綽約的角樓,像極了紫禁城的衛士。城牆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四面各有一座門,南爲午門、北爲神武門、東爲東華門、西爲西華門。故宮宮殿是沿着一條南北方向的中軸線排列,三大殿、後三宮、御花園都位於這條中軸線上,並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而且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鐘樓,貫穿了整個北京城。

北京故宮內的建築分爲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是皇帝處理政事的地方,因此建築造型宏偉壯麗,庭院明朗開闊,象徵封建政權至高無上。而故宮內廷,是皇帝和皇后以及后妃們居住休息的地方,所以建築上顯得深邃、緊湊,各有宮門宮牆,相對排列,秩序井然。

北京故宮的外朝以三大殿爲主,也就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在故宮的衆多房屋中,它們應該算是最大的了。其中太和殿最爲高大、輝煌,它寬60。1米,深33。33米,高35。05米。通往大殿的臺階上雕刻着一條氣勢磅礴的巨龍。那巨龍栩栩如生,彷彿下一秒就要衝上雲霄。太和殿殿座以黃色爲主,陽光照耀下,顯得金碧輝煌,難怪太和殿又被稱爲“金鑾殿”。最爲獨特的是太和殿的屋頂滿鋪各色琉璃瓦件。其檐角各安放了10個琉璃脊獸。一般來說,古代屋頂上脊獸最高品階爲9只,而太和殿的屋頂則多了一隻,這也彰顯出太和殿的非同尋常的地位。這裏是皇帝登基、大婚、冊封、命將、出征舉行盛大儀式的地方,想象一下,舉行儀式時,殿前數千人在廣場上大呼“皇上萬歲”,數百種禮器鐘鼓齊鳴,肯定非常震撼莊嚴,自然令人起敬,不愧是皇家氣派!

故宮建築的後半部叫內廷,它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其中乾清宮建築規模爲內廷之首,明代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乾清宮爲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座落在單層漢白玉石臺基之上,建築面積1400平方米。殿前寬敞的月臺上,左右分別有銅龜、銅鶴,日晷、嘉量,前面設有鎏金香爐4座。殿中最高處懸掛着“正大光明”牌匾,據說雍正以後,密建皇儲的建儲匣就存放在此匾後,真是非常具有神祕色彩。

總之,故宮作爲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爲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有很多值得你去探索的地方。故宮的美一年四季各有特色,早晚也各有不同。如果晚上你走進故宮,擡頭看看天上的明月,皎潔的月光灑在屋脊上,你肯定會被這古色古香的“畫卷”所吸引。如果此時你走到太和殿的腳下,聽到樹葉在風的吹拂下發出“沙沙”聲,你一定還以爲是屋脊上的脊獸在竊竊私語呢!

篇十五:五年級作文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1000字

長城位於北京,因爲它工程的浩大,讓長城在幾百年前就被列爲世界中古八大奇蹟之一。

秦始皇在位的時候徵調大量的民夫,結合春秋戰國時期北方諸國爲了抵禦北方的匈奴入侵修建的城牆,修建了歷史上著名的萬里長城。秦滅亡後,後續國家陸續補修,特別是在明朝時期,爲了抵禦清軍入侵,補修和延伸了長城,終形成了今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的萬里長城。

長城的修建歷時2000多年,總長度達到5千萬米以上。它以米黃色的城牆爲主體,平均高度爲7。8米,部分地區高達14米,牆體基礎寬6。5米,壁面平均寬。8米。牆體填充了土和碎石,可以保證兩輛重型車平行。

向長城高處爬去,一路上的景色越來越美,四周都被壯麗的高山圍繞。如果想直接欣賞這美景,可以選擇乘坐滑車上升到北四樓。滑車就像小型過山車一樣,坐它上去可是一種享受。

來到北四樓,眼前的景象真是令人着迷:淡黃的長城盤繞在連綿不斷的青山上,時不時有幾個遊客從眼前經過。看到這番景色,令人不禁想起春秋戰國時期那些修築長城的工人們,他們是多麼辛苦啊!不僅要登山,還要修築長城,必會十分勞苦。

向長城高處爬去,一路上的景色越來越美,四周都被壯麗的高山圍繞。如果想直接欣賞這美景,可以選擇乘坐滑車上升到北四樓。滑車就像小型過山車一樣,坐它上去可是一種享受。

來到北四樓,眼前的景象真是令人着迷:淡黃的長城盤繞在連綿不斷的青山上,時不時有幾個遊客從眼前經過。看到這番景色,令人不禁想起春秋戰國時期那些修築長城的工人們,他們是多麼辛苦啊!不僅要登山,還要修築長城,必會十分勞苦。

看到那些在長城上像大城堡的東西了嗎?那是關城。關城是萬里長城防線上最爲集中的防禦據點。關城設置的位置至關重要,均是選擇在有利防守的地形之處,以達到以極少的兵力抵禦強大的入侵者的效果。古人常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就生動地說明了關城的重要性。

繼續向上走,來到了最高處北八樓。看着此情此景,讓人不禁深受觸動,長城的修建過程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團結勤奮、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長城的作用則體現了勞動人民愛好和平、剛毅勇敢、維護國家統一等精神。這些精神與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和內涵是統一的。因此我們才說長城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

談到長城,想必會有許多有名的故事,孟姜女哭長城正是最著名的。它講的是秦始皇時期,有一個叫範杞梁的人,與孟姜女剛結婚三天就被徵發到北方去修長城。孟姜女因對範杞梁的思念不已,遂跋山涉水,前往修長城的地方尋找他。而當她歷盡艱辛終於來到長城時,卻得知範杞梁早已去世。在悲痛之下,孟姜女一連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感天動地,以至於長城爲之崩塌。

長城有極高的旅遊觀光價值和歷史意義。現在經過精心開發修復,山海關、居庸關八達嶺、司馬臺等處已經成爲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登高遠眺,憑古懷幽,古戰場的金戈鐵馬似乎就在眼前。

長城不僅是抵禦外敵的城牆,更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宛如一條人工建造而成的巨龍,在崇山峻嶺之間沿山脊蜿蜒曲折。可想而知,當時的工人們要想修建好長城是有多麼困難,但這麼艱難的工程,工人們仍然努力戰勝困難,建好了長城。他們的迎難而上,堅韌不屈,不就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嗎?我們應該向他們致敬!

篇十六:五年級作文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1000字

莫高窟

劉宸綺

在沙漠中有這樣一處奇蹟,它有令人想象無窮的壁畫,它有山相襯,它就是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甘肅省敦煌市境內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總稱,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好的佛教藝術寶庫。(選自“敦煌旅遊網”)

敦煌莫高窟建立在荒漠中的鳴沙山東麓斷崖。可它爲什麼要修建在荒漠中的一座山上?難道是出現了聖地異象?專家分析,宏偉的莫高窟建在這麼偏僻的地方是有科學道理的。敦煌周圍都是大漠,風沙滾滾,洞窟容易被侵蝕。但鳴沙山質地堅硬,耐腐蝕性很強。並且莫高窟周圍有三危山,爲洞窟變成了一個天然屏障。這樣一個“寶位”在敦煌隔壁是很難找到的。

莫高窟不僅是一座精美的洞窟,還是一個佛教遺址,因此,莫高窟還有一個故事:

公元366年的一天,有個名叫樂僔和尚,手持禪杖雲遊到敦煌三危山下,這時正近黃昏,太陽快要落入茫茫無際的沙漠之中,但樂僔和尚當時還沒有找到住宿的地方,他正在尋思晚上如何度過。一擡頭,在他眼前出現了奇景,對面三危山上金光耀眼,霞光萬道,在閃爍的光芒中,彷彿有數千尊佛在金光中晃現。樂僔和尚被這奇景驚呆了,在這個地方開鑿了一個石窟,莫高窟第一個石窟就這樣誕生了。第一個石窟開鑿了不久,又有個叫法良的禪師從東方來到這裏,並在樂僔和尚所開鑿的石窟旁開鑿了第二個石窟。從那時起,莫高窟洞窟營建的歷史也就開始了,並不不間斷的開鑿,一直延續到元代,形成了巨大的石窟羣。(選自《甘肅文史資料輯》,有刪改)

莫高窟還有兩處讓人感嘆,那就是壁畫和彩塑。

壁畫面積有40000餘平方米,它畫出了佛教故事、經變故事……最有名的,還是飛天。每一個飛天都飄在空中,本是靜態,卻越看越像一幅動圖。每個飛天雖不大,但清楚描繪了少女的着裝、飾品、姿態。讓人身臨其境,好似與飛天一起唱歌跳舞,無憂無慮。

壁畫早期還有一點西域風格,後來西域風格與中國畫法融合,變成了中國文化,成爲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現在莫高窟經過歲月的磨練,很有壁畫上的顏色已經氧化,只能關閉那些洞窟。

除了壁畫之外,莫高窟的塑像也相當美麗!莫高窟洞窟中的塑像大部分都是泥塑,因爲塗上了色彩,所以稱爲“彩塑”。塑像的顏料都是取用礦石製作的,顏色鮮豔,過了很久都不會變色。比如第45窟就是彩塑中的典型作品。主尊佛像右手向上舉起,左手扶在膝蓋上,端坐着說佛法。他的面容從頭頂到胸膛,處處體現着佛陀大慈大悲的性格。他潤紅的皮膚,青色與赤色疊加的服裝顏色基本都還清晰可見。只看這一個洞窟中的一尊佛像,就可以想象整個莫高窟的彩塑是多麼精美。

莫高窟,是佛教文化的展現,是中西合璧的體現,凝聚了多少能工巧匠的智慧與血汗。我們要珍惜、尊重這珍貴的寶物,讓它們在世界上閃耀着更亮麗的光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q98ko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