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

篇一:回味“春節”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

李昕悅

對於中華民族來說,沒有什麼節日能比春節更具有魅力、更神聖、更盛大,它沉澱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它像一粒種子,埋藏在人們的心裏,牢牢的紮根,長成了參天大樹。春節,像一條長長的紅飄帶,牽動了一家又一家人的心,春節的紅火與熱鬧是我最嚮往的。

除夕晚上,家裏人都擠在一起,看中央一臺如約而至的春晚,這好像都成了一種習慣,不看,心裏便覺得好像失去了什麼。大多數人家都喜歡守歲,春晚裏的主持人常說:“馬上就要到新年了,新年的鐘聲也馬上就要敲響了”是啊!意味着新的一年的到來。當分針與時針重合之時,鞭炮聲響起,彷彿是在爲新來的一年而鼓掌,向逝去的一年而揮手告別。早上醒來,許多紅包帶着濃郁的祝福跳進了我的口袋,她們在我褲袋裏擠眉弄眼,暗送秋波,讓我快點把她們送走,把滿滿的期望帶回來。

回想起去姥姥家過新年,更能體會到春節的魅力!姥姥家是鄉村四合院與那些高樓大廈截然不同。每到春節,兩位穿着紅衣服,帶着祝福的“福童”就“站”在門前,在保護着院子主人,也爲來來往往的客人投去深情而又有祝福的一瞥。門外經歷了整個冬天的古樹又點綴了一些綠芽,讓人心中有些慰藉。一路上走來,可以看見煙花燃盡後的碎紙屑,爲新年的珠釵上又點綴一了筆。村裏的戲臺早已準備好,老人們都拎着小凳子早早坐在臺前,欣賞着古樸的傳統文化“戲劇”,她們甩着水袖,眼中流光溢彩,嬌羞嫵媚,舞段婀娜,唱着一嗓子的京腔,韻味十足好像碧雲霞親自來到現場,老人們懂戲劇的還要再評頭論足一番,點評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不光有唱戲的還有“走旱船”的,他們敲鑼打鼓、伴着鼓點舞動,好像有真船在水中“行走”,浩浩蕩蕩,大家站在旁邊拍手起鬨,笑聲中充滿了喜慶和熱鬧,我踮着腳,從人羣中擠過去,脖子伸的有三尺高看着中間五彩斑斕的“船隊”感覺好像有一艘艘“小船”從人海中“遊過”,不禁想衝進去,坐上這“人船”試試!

街上還有許多雜貨攤,玲琅滿目。有我喜歡吃的小糖豆,很小,和花生差不多,表面上有一些突出的小刺,坑坑窪窪的像一盆“花生仙人掌”,但口感很好,甜甜的有很多不同的味道。其中,荔枝味的當屬“天下第一絕”。還有不同的小掛飾,雖然在那些小雜貨攤上,卻比城市裏的還要精美幾分。

春節是最能展現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節日,它雖沒有西方“情人節”的浪漫、“聖誕節”的狂歡,但春節的“年”味卻依舊託付了人們對美好未來的期盼,王安石、老舍等多少文豪墨客都對它“三笑留情”。我們除了感受春節的快樂、感受地方的濃郁特色,更應該瞭解熱愛中國的傳統節日文化,傳承它、弘揚它,展現出與別國不一樣的風采,讓我們的傳統代代相傳,行動吧!我的同學們!

篇二:年

高璇

從古至今,傳統節日文化經過無數次的時過境遷,其深淵如同汪洋大海。那麼如此說來,中國人喜慶、吉祥的象徵:“春節”,便是波瀾壯闊中屹立不動的一隻風帆。這盛況,又有誰,不曾目睹呢?

在冰冷刺骨的寒冬時節,本沒有什麼可以激起嚮往溫暖的萬物的活力,可這正月七年級的“年”,就像瑟瑟寒風中人們的一劑暖藥,直叫這原本冷清的世界,在“幸福團圓”的呼喚下,一呼百應。

人們過這春節,習俗、忌諱是不少的。畢竟,那一日意味着辭舊迎新,所有舊一年的恩恩怨怨,將在那一夜凌晨,全部抹去,不僅如此,這年,還是新一年的第一筆。

那麼誰,又不想圖個好兆頭呢?

於是呀,這點點滴滴,大大小小要做的工作,可就是一項接一項了。

且不說這鞭炮放的要多響,紅包包的要多厚,單說這年夜飯,其繁雜的準備工作及豐盛的最終成果,就足以讓人歎爲觀止。年夜飯,又稱團圓飯,其寓意便是在新的一年裏,一家人要團團圓圓,平平安安,和和美美的。這菜餚呢,雞鴨魚肉是不能缺的,一年來最重要的一頓飯,怎麼說也得大魚大肉一些。待這五六七八道令人垂涎欲滴,色香味俱全的菜擺上桌後,便是主食的登臺時間了——餃子,這個有着代表性的靈魂食物,具有“天之驕子”的美好寓意,且這餃子的餡兒啊,是五花八門,個個讓人慾罷不能!再看看這包餃子的工序,七八個人圍一塊兒,你擀皮兒,我包餡兒,他再封口,一家人歡聲笑語,好不熱鬧!而且呀,不少人家再包餃子的時候,還要在其中那麼一兩個裏,包上個硬幣,誰要能在這一盤餃子中吃到,那便預示着這個人在新的一年裏,必定順順利利,心想事成!

總而言之,過年這一天,必定是紅紅火火的!

春節,只是萬千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中的繁星一點,其博大精深,只爲後人傳承。

篇三:又是一年清明時

田昊畯

漫步在小徑中輕柔的絲帶着淡淡的傷感,在我的臉頰上,額頭上,透過衣衫的是那擋不住的是那刺骨的寒意,眼鏡有些模糊,我又想起了那個清明節。

穿校服的我們在校門口排成整齊的“一字長蛇陣”,向着獅腦山出發了。一路上說說笑笑,但老天爺卻沉下了臉,大概是因爲我們忘了這次活動的初衷吧。但這在我們看來更像是一場郊遊,當來到了山頂的時候,雖是早已上氣不接下氣,但活動卻在一步步的進行着。

當國歌響起的那一刻,我分明感受到原本喧囂的廣場已經安靜了下來,心裏像是有什麼東西被點燃了,默默凝視前方,肅穆的氣氛徘徊在整個廣場,雨紛紛揚揚的下着。但我更明白掃墓活動,不單單是一個形式、過場,是追憶與緬懷先烈,也是一次靈魂的震撼與心靈的洗禮。也是一堂生動的愛國教育課,看着那直指蒼穹的烈士紀念碑,我內心充滿了欽佩,欽佩的是他們在民不聊生,滿目瘡痍的黑暗中依然竭盡全力追求光明的志氣、豪情,欽佩的是他們將一腔熱血毫無保留的獻給祖國的赤子之心,他們用生命爲我們開闢了一片廣闊的天空,而自己卻永遠的沉睡在祖國的大地上,他們的精神如那滿山的蒼松勁柳,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

我們應該常懷感恩,時刻銘記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勇於接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接力棒,勤奮學習,努力成長,作爲一名新時代的中學生,作爲一名和平年代的青年人,我的肩上承擔的不僅是責任,更是希望。踏着烈士的足跡,去創造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限美好的明天,我心中有了更深刻的歷史感悟,對身上的責任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我們要以更積極的行動去努力,以更樂觀的自信的心態去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

“桃花紅雨英雄血,碧海丹心壯士心”,在濛濛小雨中,我對着獅腦山的方向靜靜的默哀。

篇四:學寫春聯感悟傳統

鄭欣蕾

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中國的傳統節日更是數不勝數,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在一年中接踵而至。正月拜年、元宵燈火、清明祭祖、端午龍舟、中秋賞月、重陽登高……節日活動可謂是千姿百態,異彩紛呈。但給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數我在家鄉過春節生寫對聯的習俗了。

我的家鄉在山西原平,每逢春節到處可以感受到濃濃的喜慶氣氛。我的爺爺是一位退休老教師,他十分愛好書法,每年過春節的時候,他總是躍躍欲試要露一手,一展他的書法功底,爲親朋好友們寫對聯。

記得去年春節快來臨時,我回到了原平的奶奶家,正巧碰上爺爺在幫鄰居寫對聯,我十分好奇,站在一旁看爺爺寫對聯,只見他手拿一支毛筆,在墨汁裏蘸了蘸,然後就在紅紙上寫了幾個大字。具體內容我已記不清了。那一幅對聯寫得非常工整,我羨慕極了對爺爺說:“您能教我寫對聯嗎?”我清楚地記得爺爺問:“你會用毛筆嗎?你知道應該怎樣寫對聯嗎?”我搖了搖頭說:“不會。”於是他又說:“你今年又長大了一歲,居然連毛筆都還不會使用,趁着這個機會,我就教你幾招吧。”聽了爺爺的話,我高興地跳了起來。

爺爺告訴我,寫字時身子要坐直,不要趴在桌子上。然後又詳細地告訴我應該怎樣使用毛筆。聽了爺爺的一番話,我終於學會了使用毛筆的一些最爲基本的方法。接着爺爺又讓我寫了幾個字給他看看。我寫了四個字:“新春快樂”。寫得歪歪扭扭,大概是剛使用毛筆吧!爺爺見了笑了笑,說:“字倒是寫得不錯,就是筆畫不直。”於是爺爺又教導我:“寫每個字時並不是要用同樣的力量,在寫每個字時,用的力量要有輕重變化,這樣寫出來的字就更有韻味,看起來也更美觀。說完他還示範地寫了幾個字讓我模仿。我枕着腕,小心翼翼的練習着,在行筆時手不停地微微抖動無法控制,我能感覺到我的手正在冒汗,“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番練習,我終於寫出來了第一個“成品”,心裏那個美啊!這時,爺爺又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過年寫春聯,貼春聯,是一個傳統習俗,要想把它做好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從寫毛筆字練起,只有練好這個基本功,才能將對聯寫好,將我國的傳統文化傳播到四面八方,這是一件多麼有意義的事啊!”聽了爺爺的話,我的內心涌動着一種從未有過的自豪感,彷彿感覺自己已肩負起了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重任,我鄭重其事地向爺爺保證:“我一定好好練毛筆字,以後每年春節寫對聯,將春節的這一習俗發揚光大!”爺爺聽了我的話,會心地笑了……

在這個春節,我初步學了點寫毛筆字的技巧,在寫春聯、貼春聯中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真是比得了壓歲錢還高興,還實惠啊!

篇五:中秋之緣

韓嘉琪

中國是歷史最悠久的一個國家,傳統節日更是琳琅滿目,比如:除夕、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臘八節等。其中我最喜歡中秋節。因爲中秋節不僅可以吃月餅、賞月,更重要的是可以跟一家人團聚在一起,樂趣無窮。

記得李白的詩中寫到:“蟹螯既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中秋佳節我們全家出動買螃蟹。準備在中秋節大宴上美餐一頓。別看螃蟹又大又肥,可逃跑起來不亞於兔子。這不我剛把它們放進盆裏。它們便不安分地揮着鉗子,吐着一串串泡沫,準備從盆裏跑出來。我嚇了一大跳,趕緊把它們人鉗子從盆上拽下來。這可正合了這羣“鐵將軍”的意。

一隻“鐵將軍”使勁的在我手上鉗了一下。我一哆嗦,盆子咣噹一聲掉了下來。它們便從盆裏跑了出來。唉呀!果然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呀。我使勁的瞪了鐵面將軍們一眼。只見他們一邊快速的爬行着,一邊得意洋洋地瞅着我彷彿再說:“哈哈哈,抓不着我們吧。”我氣急敗壞地伸出一隻手去抓它們,可沒想到它們也伸出一隻鉗子來回應我。於是,我喊來了爸爸媽媽一起加入了這場戰鬥,於是人蟹大戰正式開始。我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抓住了一隻螃蟹,而反方卻拼命的揮動着剩餘的腿,殊死拼搏着。我不得不小心對付它,而其餘的螃蟹趁着這大好時機,都腳下抹油似的跑啦。爸爸彎着腰,一隻大手抓住一隻螃蟹的腿把它們丟回盆裏。媽媽也不示弱迅速抓住一隻,爲了更好的指揮戰鬥,我站在桌子上得意的指揮着這場戰役……唉!好好的中秋節。怎麼變成了月亮鑲天上,螃蟹滿地爬,全家一條心,戰場顯風采!

每次過中秋節,想到那年發生過的事。全家人不由得捧腹大笑。他們對我說:“那年的中秋啊!不知道是哪家的螃蟹跑到我家?”別人家中秋節的傳說都是嫦娥奔月。而我家的傳說從那年以後全變成人蟹大戰。

篇六:夢迴端陽

辛維佳

端午已過數月,我卻愈發想念糉子的味道。

浸泡數日的江米,洗淨的葦葉、馬蓮草和紅棗,製作甜糉所需的白綠紅三色的食材整齊碼放在桌上,甚是養眼。一場指尖的藝術已蓄勢待發。拿起一片葦葉,將粗的那一端捲成筒,放一顆紅棗,舀一把米,再放一顆棗,把葦葉折回來包住餡料,取一根馬蓮草捆住糉子,下鍋煮熟,伴隨着清甜淡雅的糉香,一道端午節特有的美食就做好了。

腦海中回想着糉子的製作過程,彷彿已經聞到了糉子煮熟後的醉人清香。

到了晚上,我躺在牀上,矇矓中聽到有人在吟唱:“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咦?這不正是屈原所作的《離騷》嗎?我揉了揉眼睛定睛一看,身邊哪裏還是溫暖的牀鋪,而是來到了一條小河邊。就在這青山綠水之間,卻站着一位潦倒之人。他披散着頭髮,一步一步踉踉蹌蹌地走着,神情悲愴,口中吟唱着《離騷》,語氣甚是悲憤。難道,這就是那位偉大的屈原?我繼續看下去。這時,一位漁民撐船路過,問到:“您不是屈原大夫嘛,怎麼披頭散髮地來到這汨羅江邊了?”屈原長嘆一聲,道:“衆人皆醉我獨醒,整個朝堂都是昏庸不堪的,只有我一個人是清白的。他們不願聽見正確的聲音,所以我被流放到這裏了啊。”

一陣對話過後,漁夫走了,屈原依舊失魂落魄地走在江邊。不知過了多久,屈原望着江面上自己白髮蒼蒼的倒影,以一種極其決絕的語氣自言自語道:“事到如今,楚國都城已被秦國攻破,朝廷之中盡是些昏庸無能之人,真正有才華的愛國之士卻得不到重用。對於我來說,寧可被流放到此地,也不能忍受與那些奸臣同流合污。與其眼睜睜看着自己的國家被秦國佔領,還不如投入這汨羅江中,葬身魚腹!”說完這段話,屈原懷抱着一塊大石頭,縱身躍入了汨羅江中。這一天,正是農曆五月初五。

屈原投江的事情很快被當地漁民知道了。這裏的人們都非常敬愛這位屈大夫,得知他投江的消息更是悲傷不已。大家生怕屈原會被這江中的大魚吃掉,家家戶戶用江米和葦葉包成了糉子投入江中,想讓魚兒們吃掉糉子而不要去吃屈大夫的身體。

就在此時,眼前的漁民和汨羅江突然都消失了,身邊的場景也變成了熟悉的房間。這時我才明白,剛纔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一場夢而已。夢醒了,但夢中屈原那悲愴無比的神情和話語,我永遠都忘不了。屈原的一生,空有一腔愛國熱血,然而終不得志,眼看故國淪喪卻無能爲力。兩度遭到流放,對當權朝政的絕望和對故國失守的悲傷充溢他的胸懷,最終只留下數不清的愛國詩篇,以身殉國。如今兩千多年已經過去,屈原的愛國之情卻始終在激勵着我們。每到五月初五端午節,屈原的故事總會被我再一次細細咀嚼。

中國的歷史有上下五千年,文化底蘊之深厚無他國能及。每當傳統節日的來臨,我們不能只顧着過節,更要揣摩節日背後的歷史,吸取歷史經驗,激勵自己堅定向前。

篇七:念·中秋

馬豔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中秋節起源於古代的月的崇拜。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是一個團圓之節。

傳說,在遠古的時候,后羿的妻子嫦娥,是個美麗善良的女子。有一天,崑崙山上的西王母送給后羿一丸仙藥。據說,人吃了這種藥,不但能長生不老,還可以昇天成仙。可是這事被奸詐的逢蒙知道後,意圖去偷這仙藥,嫦娥不想仙藥被奸詐小人奪了去,於是便吞下仙藥,朝着月亮飛去,與玉兔相伴,思念着自己的丈夫后羿。村民們爲了想念嫦娥,便擺上嫦娥愛吃的食物,遙遙祝福她,因此就有了中秋節。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其中,賞月這一習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到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每逢這一日,“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明清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文人士大夫對賞月更是情有獨鍾,他們或登樓攬月或泛舟邀月,飲酒賦詩,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徵團圓的十五明月反襯自己飄泊異鄉的羈旅愁思;宋代文豪蘇軾,中秋歡飲達旦,大醉而作《水調歌頭》,借月之圓缺喻人之離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我也甚是喜歡。

都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每逢十六的夜晚,我都會坐在窗前,遙看遠處穿梭在雲際中的月亮。夜晚的風兒甚是調皮,它們將雲吹到月亮面前,試圖遮住月亮她那羞澀的面龐;又將雲兒忽地吹散,露出月亮皎潔的面容,月亮的光芒重撒大地,照的晶晶亮亮的,頗有“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的美感。賞着賞着,我眼前的卻又不像是月亮,而是嫦娥思念親人深情卻又慘悽的面龐,我不禁又想起詩人李商隱的“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

中秋佳節,月圓人圓,家圓國圓。弘揚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ojez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