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以欄杆爲話題的作文600字

以欄杆爲話題的作文600字

篇一:生活中的欄杆

以欄杆爲話題的作文600字

隨着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智能手機,不得不承認它的很多功能給我們方便快捷。

去商店消費,打開微信,掃一掃二維碼,輸入金額,指紋校對,支付成功;街邊找一輛助動車,用星騎出行掃一掃,車子打開即可騎走;周圍沒有助力車,我們還可以點開滴滴出行、曹操出行,點一點,車子立馬爲我們服務……美團外賣、手機銀行、高德地圖、拼單購物、新聞資訊等app,真是一機在手,萬事不愁。

但是,即便手機給我們帶來方便,有人仍然喊出手機禍害,老爸就是其中一人,他把學生們的近視都怪罪於手機:“手機也沒那麼重要,不用手機也能過得好!”

前不久,爸爸的手機出了故障,送去維修。終於,他過上了“不用手機也能過”的日子。沒了這位助手的幫助,他能過得習慣嗎?

瞧,買早餐時,他拿的是百元大鈔,店主聳聳肩,無法找零,他只能尷尬地等待熟人幫他解圍;中午,朋友有事找他,一連打了十幾個電話,發了幾十個消息也沒人回,錯過重要會議;晚上,老師在班級羣裏發通知,他沒有收到,害得我登上黑板“光榮榜”;週末送我培訓時,他只能在教室門口乾坐幾小時等我……

兩天後,手機回來了,生活重歸正常,他再也沒說過那句“手機無用論”的話。平時,他總覺得不玩遊戲,不發微信,不拍照片,手機對於他這個年齡的人來說沒那麼重要。沒想到,離開了手機,生活會這樣不方便。

其實,手機就是我們生活中的欄杆,給我們依靠。我們以爲它沒那麼重要,但是沒有它的日子,我們的生活並不美好。

篇二:消逝的“欄杆”

生活中,幫助過我們的人和物很多,他們猶如欄杆一樣,讓我們依靠。但我們並未在意他們的存在,只有等到他們消逝後,我們纔會發現他們的重要性,這多少讓人有些遺憾。

邁入緊張的國中生活,我們便進入了起早貪黑模式。每到高峯期,馬路上滴滴巴巴的,擠滿了私家車、出租車、公交車,忙壞了交警,急壞了孩子,也愁壞了家長。這時,大家都不約而同地選擇方便、快捷的共享單車上下學。於是,每天早上出門,或者放學回家,搶一輛小黃車成了我們的習慣。

我和爸爸也是小黃車的追隨者,甚至每個週末去興趣班上課、外出郊遊,它都是我們的不二選擇。

這幾年來,我已經習慣了有小黃車的生活,從沒有爲出門擔憂過,隨時隨地,即可騎走。有時遇上打不開鎖的,我也會用“竅門”打開。我以爲這樣的方便一直會持續下去,可是……

經歷了九十九天的超長寒假後,學校復課了。馬路恢復了擁擠,交警恢復了忙碌,一切都似從前,但是我們常用的小黃車卻不見了,這倒讓我不習慣了。

我不死心,一條街一條街的找,然所有藍色的停車位上都空空如也。無奈,我只好趕公交,卻錯過班次。選擇打車去上課,車是打到了,可遇上堵車,上課還是遲到了。第二天,老爸起了大早送我去學校,這次倒沒遲到,不過老爸堵在了返回路上。沒了小黃車的日子真是讓人懊惱。

小黃車到底去了哪裏?打聽後,才知道,一些沒有素質的市民惡意損壞、丟棄、佔用、甚至變賣,最後導致小黃車規模縮小。正好又遇上創建文明城市,破舊、亂擺放的小黃車就變成了“前浪”,“壯烈地死在沙灘上”。

小黃車就是我們生活中的欄杆,它在的時候,我們並沒有在意它有多重要,甚至還會粗暴對待;當小黃車消逝時,我們才明白它的重要性。可惜,是我們的不在意讓它消逝,我羞愧這裏面居然也有我。

其實,人生路上總有欄杆幫助我們前行,我們會習慣了那樣的生活;可是人有時候也很奇怪,在的時候不珍惜,只有等到消逝了,纔會明白它的重要性。

向消逝的小黃車致敬,感謝你一生的守候。

篇三:夕陽中的欄杆

落日的餘暉灑下大地,小區垃圾分類投放點開放了。

家裏的垃圾由我負責,每次飯後,我會按時將垃圾簡單分類後丟進投放點。垃圾桶旁邊有個老人,他會將垃圾重新分類,這倒給我們一個偷懶的理由,有時直接遞給他。他麻利地伸手接過我手中的垃圾袋,我則掩住口鼻趕緊逃離。餘光瞥見他小心地打開垃圾袋,用長鉗翻着,把錯誤分類的垃圾撿出來重新放置。垃圾袋中的牛奶盒、廢紙、易拉罐等可回收物品,他則會放在角落的大袋裏,估摸着是他自己回收了。

據說每天垃圾清運完後,老人還要清洗一遍垃圾桶,所以小區裏的垃圾房倒是沒有異味。我們也習慣了老人的幫助,不管在家有沒有垃圾分類,到了垃圾桶前,老人準能給分類好。

華燈初上,萬家燈火,照亮了他瘦削的背影……

不久,小區改造了,垃圾投放點也從人工改成智能投放。高科技上崗,老人也功成身退,但是習慣老人幫助丟垃圾的我們卻是狀況百出。

走近垃圾桶,電子感應響起:“親愛的居民,請自覺垃圾分類……”我刷了卡,點擊顯示屏,屏幕跳出垃圾投放選擇頁面:金屬、塑料、紡織物、飲料瓶、紙類、玻璃,還有下一頁……天吶,這麼多!可是手中兩隻垃圾袋,我還得親自分揀投放。

望着頭頂那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監控,我只有打開垃圾袋,撲面而來的是令人作嘔的味道,悶熱的空氣極快地擴散臭味。我捂着口鼻急速分揀:菜葉、骨頭、剩飯---廚餘垃圾,牛奶盒裏的牛奶倒掉,吸管---其他垃圾,盒子再放可回收垃圾,黃蜆是什麼垃圾?容我點點屏幕看看,哦,居然這是其他垃圾……

一袋垃圾處理完,我都懷疑我自己是否學過學校的垃圾分類知識,怎麼這會都成了“紙上談兵”了?

此時,我想到了他,那個幫助我們的老人。原來,垃圾分類這麼煩瑣;原來,我們的方便只是依賴於老人的幫助;原來,他的存在曾經如此重要……

其實,許多默默無聞的小人物,已成爲我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就像一道欄杆,不知不覺中成爲我們的依靠,也是他們的負重前行,纔有我們的歲月靜好。

篇四:學習的“欄杆”

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總有一些人會幫助我們,猶如欄杆,它保護我們行走中的安全。而那護衛我學習的欄杆便是他——A老師。

A老師的嚴厲是出了名的,這些年來,我們也是小心謹慎。早自習不認真,寫說明;午飯時講話,寫說明;考試不理想,寫說明……在A老師的嚴厲管教下,我們也是中規中矩,常言道:名師出高徒,我們班的成績自然是年級第一。

學習就這樣繼續着,我們也習慣了緊繃的生活。偶然的一次,老師因家中事物請假兩週,代替他的是一位年輕的實習女老師。緊張的弦終於得到了放鬆,我們開始放飛自我,上課聊天,下課吵鬧,作業不交,連考試紀律都沒有了樣。實習老師喊破嗓子,敲破桌子,也無法制止我們的任性,引來隔壁班同學的羨慕嫉妒恨……在沒有“欄杆”的這些日子裏,我們自由過了度。

暫時的放鬆讓我們有種空前的愉悅,但是,過度的放縱換來的是慘痛的教訓,我們班的成績從第一跌落到谷底。

兩週後,A老師回到課堂,整整一節課的教訓叩問我們每個人的心靈。老師不在時,我們讀書都不會讀了嗎?是我們已經習慣於老師的監督?離開老師的監督,我們就不知道該如何前行嗎?

原來,在不知不覺中,A老師已成爲我們學習道路上的“欄杆”。正是A老師用他的嚴厲做成“欄杆”,將我們圈在欄杆中。我們習慣了努力、自律、上進的狀態,沒了“欄杆”的提醒,我們會無所適從。

我以爲我的成績是自己的天賦異稟,其實不過是“欄杆”在爲我披荊斬棘……

篇五:以欄杆爲話題的作文600字

“唰唰……”用過的草稿紙已經堆滿桌面,可我還是卡在這道幾何題上。

對了,老師說過,當遇到難題時,可以藉助輔助線,化複雜平面的圖形爲簡單直觀的,這樣可以提高解題效率。可當我信心滿滿拿起尺子,卻再次陷入困境。這輔助線……該怎麼加?

話說進入幾何課程學習後,變幻莫測的圖形讓我摸不着頭腦:三角形、四邊形、梯形、圓形、求證、解數據……各種題型層出不窮。奇怪的是每次老師上課講過的我都懂,一輪到自己做作業那就一個頭疼。

我嘗試了老師常做的各種輔助線——中線、平分線、垂直線……圖紙畫了一張又一張,這輔助線依然沒有讓題目變得簡單,甚至變得天花亂墜和魔法陣一樣。最後當我硬着頭皮去解題的時候,我證出了一堆無意義的線段,就是求不出a∥b。

第二天,大夥和我一樣抱怨這些題目太難了不會做。老師敲敲桌子又再一次強調:“每次解題畫輔助線,等我作完了,大家一看題目十分簡單,問問就說都會,卻從來不記我說輔助線需要從圖形的性質和定理入手。完全習慣於我的幫助。這是把我當成輔助線了嗎?”

一番教育後,老師又開始講解如何去加輔助線,去畫輔助線,去利用輔助線。這回,我們都細心去聽,認真去理解。幾道例題下來,我們豁然開朗。紛紛主動要求去做輔助線,看着這些所謂的難題被我們一條輔助線變得簡單,我們都自豪極了。

其實,這些知識老師平時都講過,只是我們沒有在意,等到要獨立完成時,卻傻眼了。這次難題解不出,不是畫輔助線的問題,是我們已經習慣於老師的輔助。他在講解的時候,大家都沒在意,習慣於他的幫助。等失去指導,那些沒有弄懂的知識點全擠在一起,我們才發現其實什麼也不會。

原來,是老師這條輔助線成爲我們學習道路上的欄杆,讓我們學會探究、學會思考、學會獨立,他引導我們化繁爲簡,幫我們順利前行。

篇六:寢室裏的欄杆

“砰!”一個花盆從宿舍四樓垂直落下,重重地摔在地上,望着一地的碎片,我們都懵了,幸好沒有砸到人。

原來,沒有“欄杆”的生活真的一團糟!

我們是住校生,也許是活力四射的年紀,學校出臺許多“清規戒律”,規範我們的日常行爲,還有專人負責監督我們,就像走廊上那一米五高的欄杆,不會遮擋我們的視線,我們也別想輕易跨越。它只是將我們圍在方方正正的宿舍裏,對於它的存在,我們總是不以爲然,因爲我們根本沒有“交集”。

而我身邊還有另外一個“欄杆”,他就是我們的寢室長。每晚閱讀時間,他會提醒我們不要說話,不過我不喜歡他指名道姓;每晚休息鈴響後,他會催促大家趕緊睡覺,當然我不喜歡他的陰陽怪氣;每天早起,他會搖醒還在睡夢中的室友,這更讓我一肚子不爽……

一個學期下來,我們沒少和他吵架,有時甚至想動手。不過和他一起久了,我們也就漸漸習慣了。不過爲了“和平共處”,也只能“陽奉陰違”。有時候逼急了,也只用一句陰陽怪氣的“習慣就好”,尋求自我安慰。

終於有一天,他因家裏有事,請了兩天的假。我們感覺自由了,沒人打小報告了,晨起賴牀了,午休不睡覺了,洗漱潑水狂歡了,然後寢室扣分了……

再然後,追逐嬉鬧中,花架上的花盆莫名其妙地被我們擠到了欄杆外,我們闖禍了,被約談話了……

寢室長在我們身邊時,我們都沒在意。寢室長不在時,才發現它的重要性。原來,他的提醒和陽臺上的欄杆一樣,不知不覺中,已經成爲我們的依靠。

寢室長,你快回來……

篇七:時光裏的欄杆

落日紅霞,粉牆綠瓦,石板欄杆,淡飯粗茶……童年的往事早已成碎片,但時光總能將碎片重新編織。

我是爺爺奶奶帶大的,因此兒時任性頑皮。我總愛光腳踩在那光滑青石板小道上,追趕小狗;攀上巷口的大樹,逗弄樹上幾隻新生小鳥;繞着房前屋後轉悠,故意讓奶奶尋不着。

每次放飛,我非得玩到太陽落山。此時,奶奶必定四處尋找,還會用帶一口濃重的湯溪普通話吆喝:“吃飯嘍!”我總捂着耳朵,假裝沒聽見。若再喊幾聲,我便會躲到古樹的後面。待她老人家尋遠了,我會偷偷跟在她後頭,她停下,我也停下,她張望,我也張望,她喊叫,我也模仿着張大嘴巴……惹得同伴哈哈大笑。等奶奶明白過來,會嗔怪我:“個小滑頭,看我不剝了你的皮。”雖說話語有些惱怒,但臉上露出了會心的笑。在他們的呵護中,我度過了一段自由又不放肆的稚童時期。

上了國小,我離開了老家。爲了照顧我的飲食起居,爺爺奶奶也來到城裏。每天放學,爺爺總是接過我的書包,遞上早已準備的點心,我則是歡呼着衝向前方。爺爺的步伐要比我慢好幾拍,我也只顧着邊吃零食,邊和同學嬉鬧,哪裏還聽得進身後的“跑慢點,當心……”

快樂的日子總是短暫的。不久,奶奶因腿部不適需要修養,於是他們回了老家。我以爲沒有他們的生活也無妨,沒想到,習慣於他們照顧的我,第一次感覺生活的繁瑣。

放學時,再也沒有人給我背書包,送點心;吃飯時,低頭族的爸爸媽媽只是沉浸在手機裏,四周安靜得可怕;週末,我還要奔波於各個培訓班,隨着課業的加重,興趣班的數量也在增加……就這樣,記憶中那曾經的空地、空地上的小鳥、古樹與狗、還有那熟悉的身影,都藏進了歲月中。

“吃飯嘍!”別樣的普通話又帶我飛回老家,那個曾經陪伴、呵護我的長輩,便是我成長路上的欄杆。它給我圈起了一個自由快樂的童年,讓我釋放天性。而我從沒有珍惜過,等失去欄杆的呵護後,我才知道他們對我很重要。

幸好,時光只是鎖住了我的欄杆,鎖不住我對欄杆的依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gl1vo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