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隨手作品集3000字作文

隨手作品集3000字作文

作者:葉行飛
  年級:九年級

隨手作品集3000字


  1.序言
  2.爲母愛喝彩——讀《聖甲蟲》有感
  3.流螢
  4.我的父親
  5.霸王與姬——觀《霸王別姬》有感
  6.另一個世界
  7.《傅雷家書》


序言

這本作文集裏收錄了我平時的練筆和一些課堂作文,都是自我的一些看法、感受,或許筆法有些稚嫩,語言也許不夠流暢、優美,但是還能不斷完善的,透過不斷練習,相信會越寫越好。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作文水平的提高,固然不必須讀萬卷書,但只要多讀書,思想便會豐盈;只要多筆耕,筆端便會如泉涌。寫作更多的是一種感受,當你學會大大方方的投入大千世界的懷抱,世界必將回饋給你更靈動的文字。
  作爲一名青少年,如果學會了寫作,就是學會了獨自應對生活,學會了獨自應對自我,學會了思考人生,學會了應對宇宙和未來,這是個人成長的聲音,是生命拔節的聲音。
  言爲心聲。一段段都傾吐着我們的肺腑之言,一篇篇都脈動着我們的少年氣息。眼睛是關注,心靈是感受,興奮、喜悅、純真、善良……一一書寫在碎思所想之中,描繪屬於少年的畫卷,浸潤未來的美麗夢想。雖沒有力透紙背的語言,也沒有扣人心懸的情節,然而,卻一個個猶如旭日東昇,躍躍欲試,蹦着、跳着,閃過地平線,邁開了升騰的步伐……好似花蕾初綻,芬芳四溢,笑着、唱着,裝扮着季節,等待着蜜蜂的採摘。


爲母愛喝彩——讀《聖甲蟲》有感
  世間萬物,各有各的特點。諸如我們身旁,就有平凡的貓狗,豔麗的孔雀,渺小的螞蟻,雄壯的棕熊。當我們洋洋得意,自以爲所知頗多時,閱讀了法布爾的《昆蟲記》後,才發現我所窺探到的,也不過是衆生滄海間的一粟。連那屎殼郎我都是所知甚少。
  法布爾在昆蟲記中描寫屎殼郎的登場,便使我記憶深刻:“他們總是堅持辛勤勞作,排除萬難,滋養肥沃的土地。”屎殼郎,一個多麼不起眼的生物,一個多令人掩鼻的名字。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小小蟲兒,在非洲人民的心目中,他們有一個神聖的名字:聖甲蟲。
  聖甲蟲們並不如蝴蝶、螢火蟲那般耀眼,惹人憐惜與讚歎。它們默默的身影只是從早到晚,孜孜不倦地推動眼前的糞球滾動,極少停歇。它們從草場上推走了令人作嘔的糞球,卻留下了一片肥沃的土地。而在非洲人眼裏,也正是聖甲蟲堅持、無畏、勇敢和勤勞的精神,才推出了清晨普照大地的太陽,給世界帶來光明和希望。但是聖甲蟲們並不知曉外界對它們的評判,亦或者說它們絲毫不介意這些,它們只是緩慢而又堅定地推動糞球,在身後的土地上留下了淺淺足跡。
  聖甲蟲身上令我驚歎的,不僅是緣由它的辛勤勞作,更是因爲它身上遠超人類的母愛。
  想要了解聖甲蟲,首先要了解聖甲蟲的母愛,這是作者要告訴我們的最重要的知識。聖甲蟲的母愛,不僅是“給自己找食物,那麼它粗枝大葉地揀一揀就行了;但如果是盡母親的義務,那麼它在製作卵巢時,就會嚴格認真、一絲不苟的選料,精心地剔除了所有的纖維,讓破卵而出的幼蟲立馬能在內壁找到可口的、有營養的精緻食物。”
  而母愛的主體,母性,是使本能具有創造性的靈感之源。
  聖甲蟲創造性的靈感之源使得它是“如此小心,將產下的卵放到小糞球中,封閉好。”又是如此的聰慧“預留了一個充滿足夠空氣的小房間,當幼蟲,不停的轉動,不停的進食時,裏面的空間隨之變得越來越大,空氣也足夠,這給幼蟲發育提供了基本條件。”更令人驚奇的是“他還會通過塑造梨形卵巢和用土壤覆蓋着卵巢表面的方法保護幼蟲在適當的溫度和溼度裏生長。懂得來回地翻滾,讓每一個卵巢能與潮溼的地面接觸,吸收足夠的水分。”
  “母性是三倍神聖的泉源,它潛藏着心智的靈光。”母性越顯著,本能就越優越。正是這種來自母性的優越本能,使聖甲蟲的身上凝聚着深厚的母愛,使它們富於本能、忠於職守。正是有母愛的本能纔有了人類社會“孟母三遷”,“畫荻教子”的創舉,纔有了汶川地震,危難關頭,母親捨身擁護孩子的犧牲!
  聖甲蟲!多麼偉大而又平凡的母愛。
  閱讀它,閱讀《昆蟲記》,這種母愛將讓我們深刻理解我們的母親,母愛是深入骨髓,深入血脈,是最原始的本能。
  聖甲蟲,是突顯母愛本能的傑出代表,狼蛛媽媽亦是!我們的母親何嘗不是!


流螢
  暑假時,我很樂意回到家鄉去的,聞聞那兒特有的香甜氣息,更是有那令我魂牽夢繞的黑夜精靈螢火蟲。
  那時的夏夜,有螢,有心,有閒情,有逸緻。
  家鄉的樹多,溪流也不少。夏夜裏融着濃濃夜色沿着小路散步時,耳邊潺潺水聲,眼前忽得顯現出三兩微光。月夜下散步,有着這些可愛小精靈的陪伴,是如此的有情趣。
  螢火蟲又名夜光、景天、如熠燿、夜照、流螢、宵燭、耀夜等,我卻獨愛這“熠燿”。小時候,我第一次看到螢,迷光目眩。那時的夜,黑得還很純粹,是那種深沉的黑。,讓這不起眼的小光芒熠若星辰。我呆住了。那是的我在想什麼?是車胤“囊螢映雪”的勤奮?還是古人“腐草爲螢”想象的浪漫與傳奇?其實則不然,我想的是螢,僅是螢。當我小心翼翼的伸出手,帶幾分激動,幾分欣喜,幾分渴望,又有幾分仿徨地伸出手,它搖搖晃晃的飛起,像喝醉了酒,卻又十分迅捷的,忽而閃沒在了草叢深處。
  那次的求而不得,我對螢有了執而不散的願望。
  螢雖是蟲,但是人們對它的描寫卻充滿了詩意的美。“從開始到結束,螢火蟲的生命都是一盞劇烈狂歡的燈。”哪怕嚴謹如法布爾,在《昆蟲記》中對螢的描寫都是那樣能引起我強烈的共鳴。“在我們這塊地方,很少有昆蟲的聲望能比得過螢火蟲,那奇妙的小動物,爲慶祝小生命的歡愉,在尾巴上燃放煙火。誰不知道它,至少是它的名字!有誰沒見過它!在草叢間漫遊,就像從滿月上掉下的一粒火花。”“螢卵是亮的,幼蟲也一樣。成熟的雌性螢火蟲是豐富的光源,成年雄性則保持着幼蟲時就有的光芒。”
  螢的光是難以捉摸的,是那種難以名狀的美。是冰藍的?草綠的?枯葉黃的?皆似又皆非。“儘管很輝煌,但它是一種弱光”,微弱的,淡淡的,幽幽的,很靜謐,很神祕,像是什麼人飽含情意的目光。你滿懷着無限的想法與無窮的慾望去竭力描繪它,雖然換來的僅是沮喪。
  看了宮崎駿的《螢火蟲之森》。當銀最後擁抱着螢死去時,化作了點點的光,“漫天的流螢給靈魂伴舞”。我認爲光即是螢,螢火蟲的螢。把這樣的情寄託在這小小生命上,多美好。也只有螢才能被寄託這樣純粹的情,才能夠在勳勳不醉的境界中釀出生活中的詩。
  但是,承載這精靈的故鄉,消失了。
  當故鄉的存在轉空間爲時間,遷入城市,本是棵棵大樹的存在換成棟棟拔地而起的高樓,格格不入的空間感,狹小的,緊逼着我,喘不過氣來。故鄉不再是青青草地。
  幾個夏天后,當我再次踏上那條故鄉的小路,但好像有些不一樣了。黑夜,燈火通明,亮的有些刺眼。耳邊傳來機器“轟隆隆”的工作聲,嘈雜而令人煩躁。我找不到那個黑夜的感覺了。我的心底在吶喊,在祈求着。螢啊,我眷戀的精靈,你何去了?那個夏夜,我失魂落魄的回到家中——我沒找到一絲它留下的蹤跡。後面的幾天,我都摸着“夜色”,去尋找螢火,但卻是收穫寥寥。我懷疑,或許我曾與它擦肩而過,但在這亮如白晝的黑夜,我找不到它身上的微光。我知道,我的螢,難以找回了。
  當夏夜不再純粹,而是充斥着刺目的光,噪耳的聲,污濁的空氣,它們還能去哪呢?
  王開嶺說,“爲什麼美麗的東西越來越脆弱?爲什麼人類活得越來越頑強?”螢,這類弱小的生命,這類美麗而脆弱的生命,依然被逼迫得無處躲藏。
  想起熒光點亮的黑夜,想起螢蟲帶走的美景,想起螢尾燃起的神祕的光。
  想起的是無法追回的過去。
  我們只剩下燈紅酒綠了嗎?在這鋼鐵巨獸裏。
  我們還能到何處去追尋呢?在這燈紅酒綠裏。
  到底是怎麼了呢?
  螢啊。


我的父親
  我的父親並沒有令人豔羨的工作,也沒有什麼讓人無不讚嘆的大智慧,他有的,只是一雙佈滿了層層老繭的雙手以及開始發白的頭髮。
  我的父親不算高,連上總掛着一個暖洋洋的笑容,眼睛黑的發亮,眼角卻有了一大把的皺紋,這麼深,那麼多。父親很勤快,從早到晚幾乎就從來沒有閒過,下了班就會去他那不算太大的菜地翻翻土,鋤鋤草,種種菜什麼的,除此之外似乎便並沒有什麼事情可幹了。小時候,爸爸的那塊菜地就是我兒時的樂園,而現在,我曾多次怕爸爸過於勞累而勸父親不要再天天花那樣多的時間精力種菜,或者不要種菜,可父親都是滿臉笑容地說外面買來的菜不好,上面有很多農藥還沒洗淨呢,你吃了會生病的,你吃我種的就好,那好!每當父親這樣回答我時,他滿臉的皺紋因爲他的笑容擠在了一起,眼中流露出無限柔情,那是父愛。
  在我心中,父親無所不能,只要是我想要的他總會有辦法給我,而我不高興不開心了他也總有辦法叫我破涕爲笑。
  記得小時候,離我家較遠的地方有一場不知什麼活動表演,這是小孩子們都愛看的,自然我也不例外,哭着鬧着要母親帶我去,可那演出地的地方離我家實在不算近,走過去要半個小時,等到了那地估計表演早就結束了。然而就在我一直哭鬧的時候,父親卻不知從哪借來了一輛車子帶着我去看了那表演。表演的是什麼我早已經不記得了,只記得節目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看,然而就父親爲我無理取鬧的要求去向別人借車載我去看錶演這一件極其小的事情我卻記得特別清楚。
  那時的我年少不懂事,而我的父親卻從沒有責怪我的無理取鬧,只是想着怎麼讓我如願以償地看成表演,好像一切都是理所當然。我的父親,他並沒有多麼的偉大,也沒有什麼值得讓所有人記住他的地方,但他會爲了我的一句哭鬧而儘自己全力讓我不再哭泣。
  我的父親,不僅無所不能,也是我生命中的巨人。
  在家鄉,每逢佳節就會在村頭舉行許多活動,還有很多節目可看,每年都不例外。然而在某一年,我們因爲來的有些晚遲到了場地,到了場地之後那裏已經是人山人海了,在後面的我根本就看不到舞臺,更別提能奢望看到臺上的演員們了,就在我滿心失落的時候,父親卻將我一把抱起,讓我坐在他的肩頭。一直到表演結束,父親看到的只是一個有一個人的後背及他們的後腦勺,而我卻可以看到臺上演員的一舉一動。
  父親一直像一位巨人一樣屹立在我的心中,而我卻從沒想過巨人也會衰老也會被歲月在身上留下一道道不可抹去的痕跡。我一直都將父親對我的愛當作理所當然,而如今的我終於明白這個無所不能的人,他是我的父親,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那個人!然而小時候無論何時何地都無所不能的巨人,現在也有了大把的皺紋,微白的頭髮,開始模糊的雙眼……
  我的父親,他老了,可他確是我心中永遠的巨人。
  永遠都是。


霸王與姬——觀《霸王別姬》有感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霸王項羽,這個耳熟能詳的名字,總是會讓我們想起他身邊的那個女人——虞美人虞姬。這二者的一生就是紅顏知己,歷史上無數次談到紅顏禍水就愣是沒聯繫到他們,這也是對他們一生最好的詮釋。項羽垓下被圍時,虞姬自刎而亡,這就是著名的霸王別姬。
  無論在什麼方面,霸王別姬總是被人所津津樂道的,不僅是因爲其重要的歷史意義,更是因爲他們之間的那份情。當我看完了《霸王別姬》這部電影后,我更確信了這個想法。
  在電影當中,“霸王”和“虞姬”的愛和情的表現十分微妙,無肉無慾。在亂世、謊言與背叛之中,它講述的是一段“從一而終”的苦戀。
  而在戲中虞姬的扮演者程蝶衣身上,我看見了一種令我驚歎的情,那便是“執”。
  程蝶衣簡單的一句臺詞“就讓我跟你唱一輩子戲不行麼”,裏面卻包含了他一生的三個執念。其一,是對“你”,霸王的執念,找一個真霸王的執念。其二,是對“一輩子”的執念,從一而終的執念以及對“唱戲”的執念。這三個執念,都被程蝶衣發揮到了極致,絲毫沒有可以商量的餘地。霸王就得是真霸王,一輩子就只能是一輩子,少一年一個月一分鐘一秒鐘都不行。而京戲,也必須是原腔原調的京戲!如此沉重深厚的感情色彩,令我歎服。
  幼年時期的蝶衣,被母親送到戲班子學習時,是渴求母愛的。但在後面的生活中,他被迫面對了現實,從此產生了一個新的執念——當男兒郎,當霸王!
  少年蝶衣,在被師哥小石頭捅了一嘴後,恍恍惚惚,終於向現實屈服,唱出了“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秉持着另一個執念——和師哥,和霸王唱一輩子戲!
  當蝶衣正值青年,度過了清末,民國,抗戰,抗戰勝利,解放,新中國成立等時期,在每個時期他都不懈的唱戲。無論臺下觀衆是誰,他都是那麼賣力命的唱。但就是這樣努力的蝶衣,卻在最後文革時期被段小樓揭發後崩潰,迷失自己。
  最後是蝶衣的晚年。時隔多年,他再次與師哥重逢同臺唱戲。蝶衣在和小樓最後的一場《霸王別姬》上,三請寶劍而不得。接着段小樓故意唱錯《思凡》,讓蝶衣忽然憶起了曾經的幼年和少年時期,那兩個在現實的壓迫下崩潰的兩個執念:做男兒郎和做霸王。最後的最後,蝶衣自己抽出寶劍自刎,他此時已然成爲了霸王。蝶衣這一生都在追求霸王,從段小樓到袁四爺,但是誰都沒能做成他的真霸王。他最後自己成爲了霸王,此時虞姬就是霸王,霸王就是虞姬。
  師哥戲虐的笑着:“錯了,又錯了。”
  當蝶衣再度唱出“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時,茫然的看向師哥。
  “可是,師哥,這是你引得的我錯的。原來,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原來,我一直錯了。哪有什麼從一而終,人還得是自個兒成全自個兒。”
  他突然明白了,他從那個臺上的虞姬,因這一出“思凡”,終於將戲和人分開了,又突然回到了那個男兒身的小豆子。
  當年把自己想成女的,本來就是因爲現實。現在他醒了,他忽然悟了,他怎麼想之前那個人戲不分的自己?一切都是假的,都是假的!你們都騙我,我也騙我自己!現實太冰冷,太荒謬,太複雜,太可怕。乾脆一了百了,去另一個夢中。
  當戲班師父說出“人得自個兒成全自個人”這句話的時候,程蝶衣聽進去了。甚至以此爲畢生的信條去恪守。但是,“想要成全自個兒”正是蝶衣悲劇故事的源頭。他在每個成長階段的“理想”或者說“執念”,都在現實環境打壓之下始終無法“成全”,他的一生都在追逐自己的種種”執念”而不得,最終造就了程蝶衣這個悲情角色。
  霸王別姬究竟好在哪裏?好在導演,好在演員,好在劇本,好在配音,好在深刻複雜,好在它所聯繫的歷史掌故,好在裏邊,令人惆悵嘆息的人生。


 另一個世界
  窗外大瓢潑,街道行人匆匆,頂着花花綠綠的長柄大傘,在雨簾下匆匆而過,看不清他們臉上的表情,或許本就是一臉麻木。像個無線的人形木偶。
  太匆忙了,這世界。
  街頭梧桐樹,樹冠下的房間佔據了整個街頭。樹幹上的粗糙樹皮乾裂的可以用手輕輕撕下一小塊,在樹幹上,有一個不深的樹洞,樹洞真的好小,只有一個巴掌大小。然而就在這又小又淺的樹洞中,藏着另一個世界。乾枯而裂縫縱橫的樹皮,在這挺立了多久的風雨?鬱鬱蔥蔥的樹頂,開過多少次的花兒?我數不清。
  曾有多少人曾在梧桐樹旁,對着這個樹洞中的小世界,輕聲訴說過心底潛藏着的種種心事?這個樹洞中藏着多少人的祕密,無人可知。
  樹洞中有許多小昆蟲,金龜子,螞蟻,還有很多很多不知其名的小昆蟲們。雨天時,它們就躲在樹洞中,圍成一圈,像午後的婦女們圍在一起喝茶一樣,聊着關於搬運食物時的新鮮事,在樹洞外的所見所聞。他們很悠閒吧?他們有自己的規劃與自己的未來吧?在天氣晴朗時他們就一起去樹洞外找食物,去看看樹洞外面的另一個匆忙的世界。閒暇之餘,或許它們會坐在樹洞邊緣,享受陽光的輕撫,在暖陽中進入夢鄉。
  在昆蟲眼中,這個小小的樹洞就是他們的整個世界,而他們不必在這個樹洞中憂慮明天,它們只需認真過好今天即可。蘇軾的“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閒者便是主人”絕不是泛泛空談,如果蘇軾到了現在,恐怕會無處感慨“何必歸鄉哉!”吧——到處都是人,匆匆的行人。何況現在的江山風月,哪個不是被畫地爲牢,設景點正大光明的開門票?“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是他們的行動準則,他們充斥的慾望,讓“姑蘇城外寒山寺,半夜鐘聲到客船”的美好意境變成了赤裸裸的數字——他們開辦寒山寺新年聽鐘聲活動,在寒山寺周圍圈地建房。
  什麼時候,人類眼中的世界會想小小樹洞中的世界一般?這世界太匆忙,太無趣了。今天還沒有過完就開始想着明天的事情,匆忙得沒有時間好好看看我們所在世界的大前景象,去看看剛落的葉和剛開的花,有何意義呢?日復一日的匆忙,永遠不變的人心。我想起了《小王子》中的故事情節,多像裏面的大人啊!愚昧,無知,麻木,甚至“喜歡用數字描述可以用眼睛看見的世界,他們失去了想象的能力,是爲了快樂而去追求快樂”。
  終究只能是遐想,那樹洞,那世界。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依舊不變的是世界,依舊匆忙的是人心。
  去另一個世界看看吧,如果你願意。
  如果你有時間的話。


給父親的一封信
  “家書是親人之間互相傾述、交流的媒介。也許隨着科技的發展,家書已經漸漸的淡出了我們的視線。可是家書那字裏含間流露的真情,那期盼對方回信的心思卻是如此的真實與感人。”
  有一種父親叫傅雷,有一種情感是慈子之情,而還有一種書信,叫傅雷家書。
  我是一個男孩子,對情感的種種表現並無太過細膩的感受,且我長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無法體會到那種互通家書時因距離而產生的淡淡的憂愁和絲絲的甜蜜。帶着一種比較,試圖找出父母在我身上所遺留的愛的痕跡的心情,我翻開了《傅雷家書》。
  在父母身邊我們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年幼時父母將我們藏在羽翼下,小心翼翼的將一切風雨絕隔,呵護着我們的天真。我們成長時父母他們一定是苦惱的,這世上有千奇百怪的事,擋在我們身前怕礙了我們長大,跟在我們身後怕來不及阻攔我們受的傷害。期待我們永不知這世界還有灰暗,卻又怕我們懵懂不知世事。世間每一對父母都是如此矛盾的,在遠與近中取捨徘徊,尋找一個合適的尺度,而傅雷正是這樣的一個模範。
  傅雷的爲人,剛正不阿,容不得半分違心之語,像那作家狄馬說的,“傅雷是他自己精神世界多的王”。就是這樣的以嚴格著稱的傅雷,我以爲他們傅雷與傅聰父子的關係固然是不太好的,而讀了此書之後,想法有了極大的改變。傅聰至海外留學,與父親的聯繫自然只能依靠書信,於是父子之情便在一封封家書中表露無疑。當傅聰在海外獨自一人收到傅雷的書信時,他會作何感想?他是否想起了“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的詩句?傅雷父子倆通過書信一起討論藝術,研究樂曲的內涵,交流對事物的看法,雖然沒有母子通信時那種噓寒問暖,但他們之間的默契卻是其他無論什麼都無可代替的。他對傅聰的生命產生的巨大的影響,是不可磨滅的。這種深層次的精神上的交流,如何難得。
  天下的父母都如此般嗎?您,我的父親,一名普通人,與傅雷——著名翻譯家、文藝評論家相比未免有些黯然。但有點是共通的,或者說,是全天下父母所都具備的特點,那就是對兒女的深切期望。您愛我,那些我厭煩的嘮叨,管束,斥責,都代表您愛我。您,我的父親,在我失利時陪我一同分析,在我困惑時爲我講述人生哲理,在我學習時爲我打點好一切……一切不起眼的細節,匯聚成河,將會是一股多麼龐大的激流!不知傅聰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經歷?但令我自慚形穢的,我缺少了和您之間細緻入微的溝通。您不似傅雷那般偏執,卻有着一樣的嚴厲。我辜負您的期望後您不止一次來找我談心,我卻是冷漠迴應,甚至還在心中產生些許厭煩。您反覆地教誨,重複來重複去的“學習”,我回應給您的卻是巨大的關門聲……您的滿心期望,卻迎來了這樣一個尷尬的結局。現在回想起來,父親,我那時的言行,那時的態度,是否讓您一度感到灰心?讀完《傅雷》我才幡然醒悟,您嚴格的種種要求,您細微的處處體貼,您的每一次對我的再三寬容,何嘗不是對我的愛,又何嘗不是我寶貴的財富?爲了讓內心豐饒的我,全心關注瀏覽外面的世界,卻忽視了身邊的您對我發出的信息。父親,您識字不甚多,有時甚至要向我詢問。但是,父親,爲何您給我的教誨,您給我的[複習必備 | 海量免費學習視頻資源盡在“學而思輕課APP”>>>點擊瞭解] 爲人處事的道理,您給我的至德要道卻是字字珠璣!傅雷夫婦的愛子之情是深沉的,是長遠的,是偉大的,是“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的。但是您,父親!正如魯迅先生所言“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父親,您正是這樣的真豪傑,大丈夫!
  傅聰遠出國外,國內的傅雷夫婦走得如此突然,竟未曾給他留下一點盡孝的機會。而我還陪在你的身旁,面對您的整日的嘮叨。但是,父親,當我背起行囊,開始有了故鄉和他鄉,我堅信,您甚至會比傅雷夫婦更加關心我!燈亮了,您還在。我想和您一起翻閱《傅雷家書》,這“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g1jz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