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學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精選4篇)作文

學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精選4篇)作文

篇一:學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

學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精選4篇)作文

按照上級的要求,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近一階段我深入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對加強和改進新時代民族工作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我認爲,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圍繞民族工作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講話,深刻回答了民族團結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面臨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提出了新時代加強民族團結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內涵豐富、思想深遂,爲引領各地各級做好民族團結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爲一名無黨派人士,我要牢固樹立“黨外幹部首先是黨的幹部”這一觀點。一個幹部要有所作爲,離不開黨的培養,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才能不斷提升自身合作共事能力,才能更好地與共產黨通力合作。在日常工作中要帶好頭、作表率,帶頭說有利於民族團結的話,帶頭做有利於民族團結的事,在單位、家庭、親戚、朋友和鄰里當中積極宣傳民族團結,注重工作生活中每個細節、每件小事,在點點滴滴中積累信任、積累團結,努力引導各族羣衆牢固樹立“兩個共同”“三個離不開”“四個認同”“五個維護”,爲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維護民族團結的根本保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證,也是各民族大團結的根本保證。只要我們牢牢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我們的民族團結統一在政治上就有充分保障。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本質的特徵和最大優勢,堅持黨對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領導,是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決定的。民族團結是全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關乎國家長治久安、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幸福安康。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民族團結,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時期,始終能夠根據我國國情和民族關係領域出現的新情況,與時俱進地完善民族工作指導思想和政策體系,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民族團結之路。新時代民族團結面臨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和新挑戰,必須堅定不移堅持黨的領導,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加強民族團結的全過程、各方面,確保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始終沿着正確軌道向前推進。

二、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維護民族團結的思想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民族團結,基礎在於搞好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要深入踐行守望相助理念,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需要廣泛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立足統一多民族國家這一基本國情,樹立正確的政治觀、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和文化觀,使各族人民充分認識到中華民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運同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連接在一起,才能擁有更加光明的前途,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要順應新時代民族關係發展的新趨勢,開展各種形式的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活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各民族成員自然而然地接近,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強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構。要切實增強各族羣衆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鞏固和發展民族團結的思想基礎。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是先人們留給我們的豐厚遺產,也是我國發展的巨大優勢。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中,一體包含多元,多元組成一體;一體離不開多元,多元也離不開一體;一體是主線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動力。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運同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連結在一起,纔有前途,纔有希望。

三、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民族地區繁榮發展的必然要求

在民族地區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利於提高各族羣衆的科學文化素質,有利於民族地區的發展進步,有利於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語言相通是人與人相通的重要環節,語言不通就難以溝通,不溝通就難以達成理解,就難以形成認同。近年來,全國各地全面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重要決策部署,積極統籌推進民族地區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和科學保護各民族語言文字工作,促進各族羣衆語言相通、心靈相通。學好國家通用語言是少數民族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大門,是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前提,全面掌握國家通用語言,學校是關鍵,社會是基礎,堅持黨的領導是根本保證。我作爲一名黨外少數民族幹部,學習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是必備素質,是理所當然的基本要求,推廣及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是振興民族、提高民族教育水平及國家富強的基礎,是民族團結教育的重要環節,這對於改善民族關係、增強民族團結、發展民族教育事業、繁榮地方經濟都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作爲一名黨外幹部,要深刻認識學好國家通用語言的重要性,只有學習掌握好國語,才能深入瞭解燦爛輝煌的中華文化,只有各兄弟民族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才能更好地促進民族團結。新時代,我們要進一步提高對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工作極端重要性的認識,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團結一致、砥礪奮進,紮實做好民族地區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工作,以實際行動踐行“兩個維護”,確保在決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篇二:學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馬克思主義文藝觀認爲,文藝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形態,其一貫秉承文藝與人民羣衆相結合的關係。文藝應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前我國文藝工作具體實踐相結合,不斷推進中國化時代化進程,實現滿足人民文化需求與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的職責使命。作爲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最新成果,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不僅是推動新時代黨和國家文藝事業發展的根本遵循,也是指導我們創作推出更多高質量的文藝作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行動綱領。習近平總書記在給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回信時指出,烏蘭牧騎是全國文藝戰線的一面旗幟。烏蘭牧騎的長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藝術,藝術也需要人民。要大力弘揚烏蘭牧騎的優良傳統,紮根生活沃土,服務牧民羣衆,推動文藝創新,努力創作更多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作品。這是新時代文藝界需要深刻認識,並全面把握的問題。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形成了56個民族共同組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我們應該充分認識文學藝術的意識形態屬性,通過優秀文藝作品的思想內容、道德取向、價值追求和審美判斷,潤物無聲、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們的思想和行爲,激發人民羣衆情感共鳴,凝聚各族人民羣衆奮進力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思想引領。面對新形勢新問題新挑戰,我們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文藝領域的指導地位,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爲指導,堅定不移地做好團結引領工作,引導各族作家藝術家不斷增強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要充分發揮烏蘭牧騎自身優勢,把團結引導和服務管理結合起來,以熱忱服務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強大政治引領取得切實效果。要深入挖掘、發現、總結烏蘭牧騎文藝工作者“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的鮮活事例,通過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演出活動,發揮塑風育人作用。要用明德引領風尚,推動烏蘭牧騎文藝工作者牢記文化責任和社會擔當,組織動員文藝家特別是文藝名家強化輿論引領,表明立場和態度,推動形成激濁揚清、有力有效的行業自律聯動機制。要創新各級烏蘭牧騎工作機制和載體,延伸工作手臂,擴大組織覆蓋,發揮他們在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中的生力軍作用,共同爲構建各族人民共有精神家園努力奮鬥。

聚焦現實題材,創作精品力作。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要加強現實題材創作生產,不斷推出反映時代新氣象、謳歌人民新創造的文藝精品。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重大事件、重要歷程不僅攸關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共同情感和共同命運,最能體現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新時代民族工作主題,也爲廣大烏蘭牧騎工作者現實題材創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活水。我們要把社會效益和社會價值放在首位,按照自治區黨委部署,認真策劃、集中資源,聚焦重大現實題材主題以及重要時間節點抓好文藝創作,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熱情謳歌黨中央對我區的親切關懷和強大支持;熱情謳歌全區各族幹部羣衆守望相助、團結奮鬥,共同創造美好生活的生動實踐和時代精神;熱情謳歌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內蒙古各族人民浴血奮戰、英勇鬥爭的恢宏史詩,以優秀的文藝作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堅定文化自信,建設共有精神家園。中華民族有着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這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發揚烏蘭牧騎團結凝聚、親如一家的光榮傳統,以文藝爲載體推動各族人民羣衆更加充分的交往交流交融。要完善優秀文藝作品的評價引導機制,聚焦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把是否有利於傳承弘揚中華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爲重要的思想價值標準,納入烏蘭牧騎文藝創作項目確立、文藝評獎、宣傳推介等各個環節。要健全完善理論評論引導機制,構建符合馬克思主義文藝觀和中華文化審美的文藝作品評價標準和評價體系,切實圍繞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等,開展更加深入的文藝理論研究。要創新各族作家藝術家交往交流交融的體制機制,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烏蘭牧騎的重要指示精神,推進各族作家藝術家在共同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服務羣衆中,相互學習鑑賞、增進文化認同,奮力鑄就內蒙古文藝的新高峯,匯聚起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動力。

篇三:學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習近平總書記着眼於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新發展,提出的民族工作重大命題。中華民族共同體是我國各族人民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團結統一,文化上兼容幷蓄,經濟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親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民族共同體,是建立在共同歷史條件、共同價值追求、共同物質基礎、共同身份認同、共有精神家園基礎上的命運共同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進入新時代黨中央對我國民族工作以及民族關係發展賦予新的歷史使命和基本要求。加強馬克思主義民族觀教育,這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基礎;增強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認同,這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精神基礎;加快少數民族地區實現小康社會的建設步伐,這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物質基礎;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這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的政治基礎。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基礎性戰略決策,是民族教育沿着正確方向前進的根本保證。語言相通是人與人相通的重要環節,語言不通就難以溝通。少數民族學好國家通用語言,對就業、接受現代科學文化知識、融入社會都有利。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搞好民族地區各級各類教育,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2019年12月,教育部教材局印發《中國小三科統編教材“鑄魂工程”推進實施方案》提出全面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薄弱地區開好三科、用好教材,在2022年前實現教材投入使用;到2025年實現全國大中國小三科統編教材使用全覆蓋。學習好、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憲法規定的公民責任,推廣好、普及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途徑。

作爲教育主管部門,必須要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三個必須進一步”以及中央統戰領導小組“五個不可低估”的重要要求,把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作爲重要的、基礎性的工作來抓,堅決扛起政治責任,紮實做好下一步推行國家統編教材各項工作。

一是要強化理論武裝,打牢思想基礎。理想信念是精神支柱,是力量之源,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同心同德邁向前進,必須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撐。教育系統廣大教職工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用黨的十九大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武裝頭腦,特別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愛國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增強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切實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重要指示精神作爲長期堅持的重大政治任務,堅定堅決踐行“兩個維護”。

二是要完善培訓體系,不斷強化師資保障。通過開展專題理論培訓和學科專業培訓,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和育人能力。同時,深入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培訓工作,提前謀劃和推進2021年及2022年道德與法治、歷史等國家統編教材的使用工作,做好過渡期“雙語”教師補充、教師素質能力提升等基礎工作。引領各級學校各民族師生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融合,讓文化認同成爲最深層次的認同。

三是要做好政策解讀,積極迴應社會關切。要通過廣播、微信公衆號、工作羣、家長微信羣等多種方式,積極宣傳上級部門有關統編教材最新政策解讀。從學理、道理、情理上解疑釋惑、析事明理,深入淺出地把政策講清楚、說明白,入情入理地引導人、說服人,進一步打消家長顧慮,爭取理解支持,確保在思想上、政治上的深層次問題真正查擺清、認識透,努力營造“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的良好氛圍。

四是要豐富活動載體,提升民族教育實效。要切實把加強民族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列入各級學校教育教學內容,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上好民族團結教育彙報課。常態化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引導廣大師生樹立正確的政治觀、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和文化觀。積極構建課堂教育、社會實踐、主題教育多位一體的教育平臺。加強對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少先隊員的學習宣傳教育,讓黨組織、共青團、少先隊活動成爲吸引凝聚各民族師生、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重要載體,進一步提高全體師生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的自覺性,最大限度爭取人心、凝聚人心,真正讓民族團結進步理念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腦入心。

篇四:學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的民族工作,不斷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根本在於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進一步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爲主線,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爲基礎性事業抓緊抓好”。12月21日,全市教育系統《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題培訓在市委黨校召開。這次培訓意義重大而及時。通過培訓學習,使我的思想再次受到震撼,靈魂得到更進一步的昇華。如何在國小教育中培養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我和所有新時代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歷史使命。

一、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要實現多元化

學校是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重要陣地,學生是各民族之間交往交流交融機會最多的人羣,也是未來社會流動性最大的人羣。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促進學生髮現各民族文化、歷史和行爲中的共同要素,使其凝練爲社會共享的核心價值。目前,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還缺乏有效、多元的路徑與載體,無論是課程還是活動,主要教學策略就是讓學生認識不同的民族,從服飾、居住地、生活習俗、語言、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異開始認識多民族國家。教科書中的故事情節、人物角色、插圖、文化展示等都凸顯各民族之間的差異,比如少數民族能歌善舞,款式各異的服裝,不同的語言、節日、宗教信仰等等。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給學生更多的是關於各民族的特點和差異的知識,使學生形成了各個民族是不一樣的,少數民族和漢族是不同的認知。在社會生活中也是如此,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孩子接受教育的過程可能是從民族幼兒園、民族國小、民族中學到民族大學,“少數民族”成爲他們最重要的、甚至唯一的身份伴隨着其成長過程。

二、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要完成一系列重大任務

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核心是讓各民族學生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形成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民族關係。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課程、活動、社團、組織管理,以及學校文化建設等各個方面需要改革與重建。在尊重各民族認同、各民族平等的基礎上,在交往交流交融中確立和凸顯各民族同學多重、疊加的共有身份,在共同學習與活動的探索中發現社會共有共享價值,如此才能夯實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基礎。

三、掌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基本條件

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體現在語言上也是多元一體,我國許多少數民族有自己的母語,但各民族共同使用漢語,漢語是我國各民族之間交際的通用語言,因此稱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漢語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融合了許多少數民族語言,是在各民族語言相互融合的基礎上形成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語言交往交流交融的結果,本身也是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不能把漢語學習狹隘地理解爲是對“漢族語言”和“漢族文化”的學習。應該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理解爲各民族共享的語言,是中華民族大家庭成員的共同語言,是中華民族的通用語言文字。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中華文化的重要內容,它不僅僅傳承傳遞漢族文化,也傳承傳遞各民族文化,已經成爲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傳承交流的工具。我們還要清楚地認識到,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不會削弱少數民族語言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各民族語言在法律上的平等並不代表各種語言在使用範圍、傳播功能、承載信息等方面有同等的作用。我國曆來重視少數民族語言文化的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等重要法律中,凡涉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和少數民族語言時,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和規範漢字,保護少數民族使用自己語言的自由是共同的內容,即基本的法律精神和對公民的要求是共同的。因此,在少數民族聚居區,大力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的同時,學校應該開設少數民族母語課程,滿足少數民族學生學習母語的需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講話中說:“語言相通是人與人相通的重要環節。語言不通就難以溝通,不溝通就難以形成認同。少數民族學好國家通用語言,對就業、接受現代科學文化知識、融入社會都有利”。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是不斷提高各民族羣衆科學文化素養的基礎和前提,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學習現代科學文化知識的重要載體。70年中國民族教育發展的歷史經驗表明,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放在發展民族教育的優先地位,才能從根本上實現各民族共同發展與進步;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水平作爲衡量少數民族地區教育質量的重要標誌,才能從根本上促進少數民族地區教育質量均衡發展;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掌握程度作爲衡量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成效的評價標準,才能真正促進各民族學生之間有效的交往交流交融。

四、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我國憲法規定,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均爲我國公民。世界各國對公民的理解大都如此。從國家利益來講,任何一個國家都希望其公民認同國家,熱愛國家,遵守國家法律,養成符合國家利益的道德品質和價值觀,具有實踐公民職責的知識和行爲能力。這是文化得以傳承,國家凝聚力得以維繫,社會安定得以保障的基本條件。從公民個人的角度來看,也只有在認知、情感和行爲上認同社會的主流文化,認同國家的核心價值和意識形態,個體才能成爲一個自我完善、精神自由、行爲得體的人。公民是構成國家最基本的成分,是個體的第一身份。無論什麼社會階層、民族和宗教信仰,在國家的政治生活中,個體首先是一個公民。公民教育強調社會、國家優先於個人而存在,強調沒有遊離於國家和社羣之外的特殊公民,強調公民的責任和義務以及公共服務角色,強調愛國主義是每個公民的美德等等,這對共同體的建設和凝聚社會核心價值有十分積極的意義。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是公民的資質教育,是對全體公民的普遍性教育,是不同社會階層、民族個體都應接受的教育,也是各級各類學校、全體學生必須接受的教育。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實際上就是實踐“公共善”的教育,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要面對全體學生,不分民族,“一個都不能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已成爲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現實需要。新時代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還面臨着一系列的重大任務。比如不斷完善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長效機制問題,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有機結合問題;創新學校民族團結教育途徑、載體和方法問題;學校民族團結教育課程、教學與活動問題等等,都需要進行深入持久的探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dr6mm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