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無視2000字作文

無視2000字作文

在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每時都有不計其數的信息出現,每分都有不計其數的事件發生,每秒都有不計其數的人生老病死。

無視2000字

睜開眼睛,拿出手機,看看新聞,刷刷微博,總有層出不窮的新鮮事。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是大事還是小事,有了網絡,總能在最快的時間內散佈開來。

2016年8月14日,我國着名的越劇表演藝術家畢春芳在徐匯中心醫院去世,享年90歲;也是這一天,正舉辦里約奧運會,無數金牌冠軍誕生卻無人關心。這些新聞,被淹沒在萬千信息中。因爲在那天,全微博,全朋友圈,可以說是全網絡的頭條新聞無一例外都是“演員王寶強的老婆馬蓉出軌其經紀人”。而這一娛樂新聞,在網上火了大半年,直到現在仍有不少風聲。回到最近,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因患肺癌、病情惡化搶救無效於9月15日夜間逝世,享年72歲,被稱作“中國天文界的一巨大損失”。但這一巨大損失,又有多少人知曉呢?簡單瀏覽一下@共青團中央的微博主頁,一篇題爲“上海遊客在日本丟了錢包,結果……”的文章獲得兩萬多個點贊,而這一賬號發的“10月1日天安門升旗儀式今日最燃”的微博僅有七千多贊。

這一現象似乎成了常態,人們更願意八卦八卦也不願意看更有意義的新聞動態。隨便點開一個新聞網頁,你會發現不管是大名鼎鼎的“新華網”“東方頭條”“搜狐新聞”還是小衆的新聞網站,在它們的首頁裏除了“黨”的“絕對頭條”就是沒料的無聊新聞。就以現在的頭條而言,是“遊客手機掉到兵馬俑土坑裏”,是啊,這也算是頭條新聞。但其實這也不怪新聞網站編輯們,也不怪我們廣大用戶。就拿在我國很早就出現的傳播中介--電視來說。電視的普及和興起,最開始也是因其內容的“俗”與“性”吸引眼球。也正因如此,我們應該主動選擇正能量的新聞,而不是一味的沉浸在沒太大意義、純粹爲了找笑料的垃圾新聞。

去年,一部紀錄片火了一段時間,叫《我在故宮修文物》,講述的是老一輩的手藝人與少數年輕徒弟在故宮做文物修復工作。今年年初,有一首民謠風的歌曲也火遍大江南北,它便是趙雷的《成都》,它將小衆的民謠走上大衆舞臺,算是把中國傳統的一種音樂文化傳播了開來。可惜的是,無論是《我在故宮修文物》還是《成都》的熱度很快就消失殆盡。從今年6月底開始,網絡上新出了一個綜藝節目傳爆網絡。沒錯,我所說的正是《中國有嘻哈》。這個綜藝的首期節目,上線僅僅4小時,點擊量就破億了。接踵而至的是,全網滿是“freestyle”“嘻哈俠”“盲人綜藝節目”“雙冠軍”的流行字眼。我一直覺得在我國網絡,所盛用的表情包的內容即是當前的流行內容。不出所料,鋪天蓋地的《中國有嘻哈》表情包霸佔微博、空間、朋友圈。連帽衫、棒球帽、潮牌、墨鏡……早在20年前,這種穿衣打扮歷經歐美、日韓、港臺傳至內地。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所代表的潮流文化一直處於主流文化的邊緣,如此打扮的年輕人,也被貼上了“叛逆”或“不良”的標籤。隨着《中國有嘻哈》的火爆,開始有人將潮流文化形容爲現在的“青年文化”。混跡於香港和臺灣偶像藝人們,比內地的明星們更懂得潮流圈,余文樂、羅志祥、薛之謙等相繼涌入潮牌圈,並在國內的一線城市扎堆開設潮牌店。伴隨而來的還有國外的潮牌,如Vans、SUA、Humanmade、STUSSY、OFF-WHITE、Madness、StayReal、PublicSchool、GCDS等漸漸被國人接受。曾有投行估算中國潮流市場的商業體量達到了5000億的規模,就目前來看,市場規模恐怕早已突破了萬億的級別。

德里克·湯普森曾在《流行製造者》裏面提到,想要一個東西流行必須要在兩方面下功夫,第一是它自身的素質,第二是它的傳播渠道。暫時不看自身素質,那我們就在傳播渠道上多把把關,用自己的行動,儘可能減少沒品信息的傳播,多轉發擴散有用的信息。

那麼,現在,再次拿出手機,打開你的微博,取消關注一些無聊的娛樂博主,多關注有意義有價值的博主,多關注有關我國傳統文化的話題。

這也就是所謂的信息爆炸的大時代。而在這個大時代,人們無視了很多有價值的東西。

讓我們來看看現在的人最關注什麼。

現在的微博熱搜排行榜,前幾名無非都是某某藝人的新造型,某某歌手出了新專輯,某某導演出軌,某某主持人跨界演戲,稍微新鮮一點的大概就是某演員與某演員承認戀愛關係。往下翻,到最底端,才能看到中國維和警察或某科學家研究出了什麼新成果。再者,無論一線還是二三線的藝人,粉絲關注量基本都有兩千萬,而那些着名作家、教師、科學家、企業家又或是科普博主的粉絲關注量相比之下,就少的可憐了。

讓我們再來看看現在的人最關注什麼。

與此同時的是我國傳統文化綜藝節目的落寞。曾經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只火一陣子,而且大部分年輕人只是因爲“作業任務”或者師長的要求下才選擇觀看。它與《中國成語聽寫大會》的點擊量在《中國有嘻哈》的對比之下,算是寥寥無幾。還有《中國詩經大會》《見字如面》《詩歌之王》《漢字英雄》《旋風孝子》等等含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綜藝節目,它們的影響力度、影響範圍遠遠不及《中國有嘻哈》。當有如此多的年輕人想要學hip-hop時,又有多少中國傳統工藝技術面臨失傳。

娛樂性的新聞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樂趣,但還是應該以切真切實的正能量、有營養的信息爲主流。

高一:錢柯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6zk5x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