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當我遇見你作文800字

當我遇見你作文800字

篇一:當我遇見你作文800字

當我遇見你作文800字

許康銳

第一次與壺口瀑布相會,是在一個夏天。

還未到瀑布便被壺口來了個下馬威,半路上遠遠便聽到震耳欲聾的濤聲,揉和水拍岸石的巨響,撕扯着樹木,散下一樹繁花。此番洶涌浩大,讓我的心頓時收緊了,好似聽到由壺口奏響的交響樂,暗地裏“撲撲”地跳。“一切美好的呈現,總有一段坎坷不平的旅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大約開了三十分鐘,便隨人流來到瀑布,找到一個制高點,一覽瀑布之壯美。

壺口的石,是堅韌險峻的石。上游的石,大多是青灰色或淡墨色,齊齊地臥在平坦的水面上。有秀氣的,有突兀的,有奇麗的,有怪異的……分佈在不同的角落;中游的石表面被沖刷得平緩無瑕,絲毫不畏水的衝擊,水都順勢而上,從石下滑過,到瀑布邊緣。石生在瀑布崖壁上,好似要被連根拔起,但它們並未跌入旋渦,仍挺拔剛毅。江河流過,畫面變得猛烈而激昂,石好似化身爲英雄的氣魄,夾雜戰爭的紛亂、歷史的開闊,經歷千年的錘打,依舊熾熱,在歲月的風雪之中莞爾一笑,成爲了永不褪色的一腔熱血。

壺口的水,是剛柔相濟的水。剛開始,水流平坦而昏黃,雲映襯着水面,顯得朦朧而又神祕。往後,擁擠的河道把水收束起來,如同萬馬奔騰,推推搡搡,水聲雄壯,是澎湃詩意下的天籟之音,一縷雄美的魂魄跌宕在這奔騰不息的水流中,鳴起不休的絕唱。而黃濁的水還未來得及多想,便齊齊地向“龍槽”裏跌去,這水先是在石壁上一磨,又敲到對面的石壁上,如潑墨般深刻有力,隨後四分五裂,流到石縫中,山流中,溪流中……這時的水收起了他們勇猛的勢頭,寧靜地流淌,越過九州五島,滋潤天地,祥和可親,一絲柔情在水中涌動着,蜿蜒陡轉,帶來一路的靜謐。這水之中,是多少年來日夜流動的濁流,我這一生都抵不過這瀑布一瞬的脈動!這水流過的地方,是它一世的印記。爲人處世,不也應像這黃河水?遇剛則剛,則強則強,而又以柔克剛,以剛柔相濟的心態走過人生,纔不留一世的遺憾。

壺口瀑布,在跌宕起伏中才展現出自己的壯美,而人這一生一世,都是在跌跌撞撞的挫傷中練就的,只有在人生境遇之中逆生長,纔可活出特色的人生!

相傳當年大禹治水,一路治到晉陝兩岸的險谷,被一塊巨石攔下,而水在谷中奔騰而下,越積越多,正要滿溢爲患之時,大禹揮動神斧大喊一聲:“開!”巨石被一分爲二,中間斷開的部分飛溢下來,聚而成了壺口瀑布。而這些傳說,無不顯露出中華民族不畏險境、逆流而上的精神。

好一個壺口瀑布!好一個黃河之水!不由驚而歎服,當我遇見你的時候,天地之間,好似只剩你和我……

篇二:當我遇見你作文800字

劉泓凱

動身前往都江堰,想象着大浪淘沙的岷江與高聳的石壁堆出千層雪浪,感嘆人與天地的千年抗衡。

都江堰讓我們失望了。

僅僅是在寶瓶口,水纔是真的奔涌而來。這裏,水道突然變得高陡幽狹,流水還沒來得及思索,便猛地切下去,咆哮着,呼喊着,簇擁着。眼前只剩下飛漩的碎浪與朦朧的薄霧。我興起,伸手想抓一把,卻被浪沫撲了個滿懷。

跨過寶瓶口,江面忽地似一幅畫卷平鋪而去。對岸是山崖,被層層綠意籠罩,這一陡,卻毫不影響流水從從容容地淌過。山水相接,水天連片,卻有闊潭探幽之韻。此岸,石欄邊多是圓滑的連成一線的巨石,如被鑲上一排石球。江水不時調皮地衝上巨石,又順着圓石緩流,頗有山水撫石、石送山水的渾然一體。這都江堰,不見針鋒相對,卻有和諧一體。什麼力量使它千年不倒?

走過索橋,穿越重重密林,陽光下一寺格外幽靜:二王廟,人們爲祈求水神和紀念李冰父子而築。神像面對岷江,中間那高冠的便是李冰,略彎的脊背,凝重的神色,高高在“上”卻矜持不揚、低調無爭,大約是祖父的模樣,睿智而深沉的目光注視着川流不息的岷江。也許他從何處傳得治水之方,將這一江春水治得服服帖帖。我懷疑,如此仁厚何以治水?那份平靜卻不容質疑。

蜿蜒的鬆茂古道通向玉壘山頂。登頂時餘輝晚照,俯看都江堰,鱗鱗的江水被暖融融的金黃包圍,泛起諧和的黃暈。人們對陽光似乎總有一點嚮往,一時心潮涌動,不知所措。寶瓶口也不再驚心動魄,都江堰似乎與自然融爲一體,它是否正爲自然而生?

江水不斷伸展、拉長、消失。思緒飛散。若李冰站在此處望江水作何心境?那時,岷江攜千沙萬浪,從永恆翻流而來。李冰注視夕陽,而衆官民愁苦。良久,他一擡頭,指向江水,畫出一道。“就沿江水之勢依山而造”,他目視前方,目光堅定。

原來,李冰是智慧的,他懂得順勢而爲。

原來,都江堰也是智慧的,它懂得天人合一。

我們都誤解了都江堰。都江堰不是人定勝天的法則,而是天地與“我”共生的和諧。這便是千年不倒的祕密。順應水勢,才能創造千年古蹟、創造不朽文化。

同樣,順應了自然,才順應了文明。

又繞一彎,都江堰已徹底淹沒。然而,我分明聽見了岷江流水,它流在我的心上。

篇三:當我遇見你作文800字

雷濟銘

陽光斜斜地鑽過牆角,拂過青黛磚瓦,在我的眼中緩緩流過,流出閃耀光輝的歷史……成都的寬窄巷子,便這般鋪排在我的面前。

出發前,一位朋友曾勸:“還是不去爲妙,那裏不像歷史名城的樣子,街邊的食店聽說喧賓奪主,沒什麼可看的。”我只是點點頭,心中卻不曾有返回的打算:成都見過了戰火,聞過了硝煙,經歷了風,但卻依然有自然而沉穩的神態。或許,這兩條誕生於康熙年間的小巷,就是最完美的答案。

巷道尚未進入,一堵嵌着幾件家常什物的白牆映入眼間。陳舊的收音機上,笨重的旋鈕如老眼般竭力注視日新月異的今天。上方蒙滿灰塵的掛鐘內,粗長的指針已定格於那個似遠似近的時代,但它們卻仍堅守這一番天地,猶如不離不棄的守護者。

再次走近巷內,一扇硃紅的大門靜默在眼前。古銅的門環已失去往日的風采,但它也未被喧囂奪去。或許是某位富商有意遠離以前的官場,纔到此處,封上浮躁的心靈。從樹葉狹小的縫隙內,投下一束恬靜的陽光,時過而境遷,門已緊閉,飄蕩的,只有一份安然與久違的寂靜。品味這久違的靜,真好。

寬窄巷子內,仍有數家戲院。心懷嚮往,我步入了成都人生活的深處。一隻淡綠色的長頸茶壺被舞者熟練地把玩着,時而優雅一傾,時而猛地一提,千百年的手藝便這般一寸不斷地流傳着,閃着耀眼的光輝。變臉的演者依然用鎮定而出神的神情,頭一甩,面一晃,用燦爛的文化演出和諧的旋律,與整齊劃一的鼓點和激昂的音韻相融。我見狀,已如霹靂擊中般猛地放下茶杯,將靠在軟椅上的背忽而挺起,雙手一拍,似乎我已放下城市的車水馬龍,用眉宇間的羨慕爲成都人對生活的熱愛表示敬畏。

走出戲院,一塊“掏耳朵”的招牌忠實地立在一條優雅鋪展的磚道上。老者不慌不忙地靠牆而坐,眉頭自然地舒展,鼻尖隨和地微聳,好像他對顧客的多少漫不經心。我又步入一家“小龍翻大江”的火鍋店,裏邊翻動的水簾滑過我的掌心,幾縷清涼遍佈心間,碗筷和諧地碰撞,叮叮噹噹的韻律掠過耳旁。原來,這便是成都人的生活,這便是成都人寬容自得的心境。

此時,我轉念一想,似乎不無道理:寬與窄,不過是相差幾分。看它寬便寬,看它窄便窄。成都人把一切磨難看得寬了,心自然就寬了,自己眼前的路就不窄了。成都人爲何能有超然的心境,也就不足爲奇了。

同時,寬窄巷子內外,雖有都市的熱風呼嘯,但這些不緊不慢的人,用內心的恬淡將這條巷子裝潢成陶淵明筆下的南山,裝潢成歷史與文化相融合的世界。

或許人生亦如此。想讓內心平靜,不是遠離車馬喧囂,而是在內心修籬種菊。成都人的智慧,既是以平靜擁抱生活,又是以寬容的心面對世界、熱愛世界。

當我遇見這兩條小巷,內心是靜而寬的……

篇四:當我遇見你作文800字

邱童

雨淅淅瀝瀝地下着,飄落在道道車轍中,沿翹起的馬頭牆揚起又灑下,點溼了木雕的窗櫺和窗前的茉莉,給靜謐的婺源披上朦朧的霓裳。細雨伴着花香漫無邊際地向連綿的遠山飄蕩,碧綠的樹椏承不住這多情的雨絲,一汪雨露傾注下,驚起了棲息的鳥雀,撲扇着的淺棕色羽毛,將柔柔的情絲送往遠方。

慢慢悠悠地穿行在小巷間,彷彿在歷史古老的角落裏遊蕩。起伏錯落的粉牆黛瓦,早已被歲月的煙雨沖洗得斑駁,灰暗的牆角中生長着綠油油的青苔,拼命吮吸着雲縫間瀉下的陽光。如米小的苔花悄然生長着,蓄了滿腔的力量,只爲一瞬的綻放。它很渺小,只有微不足道的力量,只照亮了春的一隅,但它卻不甘,它的一生造就了描繪整個春天的一筆,亮麗的一筆色彩。世間萬物皆是如此,何謂信仰,何謂力量?“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空氣中的微芳柔軟了心靈。

時光在青磚小路上走得很慢,生怕濺起臥在婺源深邃眼眸裏的淚珠,生怕擾了風和雲喃喃的細語。

輕輕地,微風輕輕地傳來音韻;軟軟地,草芽軟軟地鋪滿大地。尋聲而去,是傍在山腰上的一間老屋,一位老婆婆緩緩轉着石磨,悠悠哼着清婉的小調。門前沒有熙熙攘攘的人羣,只臥着一隻花白的貓兒,眯着眼小憩。黃豆的清香讓人心曠神怡,老婆婆端起豆腐,擱於一旁,靜靜駐足於屋前,望着門上的木雕,是幾團柔柔的白雲。山風傳來草木的氣息,白雲依偎着山,徜徉在澄澈湛藍的天宇裏。老婆婆的舉手投足間,舒緩自如,淺淺的笑容裏有一縷仙氣,歲月在她的臉上留下了痕跡,但卻是暖暖的陽光最喜歡逗留的地方;她又散發着人間的煙火氣,從容純樸。

花開花落,雲捲雲舒。這裏的一切爲何都是最純粹淨美的?也許,風中會有答案。

不知不覺間停於一叢花木前。淺紫的花瓣姿意綻開,花蕊是暖暖的鵝黃,一切似被遠古的煙雨沾溼又暈染過一般,平實柔軟。身後的屋子在雨中模糊了,靜悄悄的似是無人。玄色的瓦檐,灰白的牆,淳美又質樸,簡單又濃郁。門前的花草開得奼紫嫣紅,是生命的活潑與不凡。想起“在黑白裏溫柔地愛彩色,在斑斕裏朝聖黑白”,不禁久久回味着其中的哲思。婺源居民鍾情於祖先留下的黑與白,不敢遺忘那份千古的平淡純真,但也喜愛斑斕與色彩。文化本就是一個不斷傳承,又不斷演變的過程,歷史的牆在與現實生命的活力交融,造就了醉美的篁嶺。在門前呆呆地站了許久,我與這戶人家素昧平生,這主人留下的花草箋卻成了美麗的際遇。想到汪曾祺先生在《人間草木》裏說過:“如果你來訪我,我不在,請和我門外的花坐一會吧。”雨漸漸停了,陽光愈發燦爛,那花已成爲身後溫柔的背景,我的心也被似水溫情湮沒。

天地間的一切被山雨洗滌得明淨大方,天空乾淨得沒有一絲雜質。

篇五:當我遇見你作文800字

李亦璇

穿行在江南水鄉的灰瓦白牆,小橋流水木舟之間,彷彿一呼一吸都充滿着江南水鄉獨有的如水氣韻。就這樣,我遇上了你。

——題記

聽着江南的溫婉小調,吳儂軟語在我耳邊呢喃,總會讓我想起江南水鄉的煙柳畫橋,想起周莊的美……

正是煙雨氤氳的天氣,衣裳溼漉漉的,眉毛、髮梢也在不知不覺中溼潤了。繞着水鄉的,都是河汊;抱着周莊古鎮的,都是湖水。河水不緊不慢地流淌着,如同一面明鏡,映照着這世間的千姿百態,也映襯着周莊古鎮的古樸典雅。整座周莊古鎮都依偎在水的懷裏,像是水中滋生的一朵白蓮花,是那樣的清新淡雅,又帶有幾分神祕感。給周莊古鎮平添了一種古典意韻。

空氣中是江南一城煙雨的潮溼。行走在這江南水線最美的一隅,我那顆酷愛旅行的心又裝滿了周莊古鎮的溫柔氣息。

河汊上,有專門供遊人租用的烏篷船。船兒緩緩地貼着沿河人家的窗根兒移動,穿過一個橋洞,又穿過一個橋洞。船伕划動漿發出的響聲“咿咿呀呀”,窗外的風景明明暗暗。青磚黛瓦,灰檐白壁,都靜默在一片瀲豔的水波之中,船伕悠悠地搖着櫓,不慌不忙,怡然自樂,攪碎了水中倒映的房屋、沉默的石拱橋,還有那些紅花綠竹。

忽然,船打了個橫,減下速度,進了一個名叫“沈廳”的大院子。船伕下了船,走進廳內,熟悉地與廳裏的人打招呼。

“轎從前門進,船從家中過”。這說的便是“沈廳”。明朝江南的首富,周旋於名利場的名商——沈萬三。這“沈廳”便是他的宅子。“沈廳”內的裝飾都是簡樸的,全然沒有那種富麗堂皇的氣派,更令人難以相信這裏曾居住過一代首富。他深知坐擁萬貫家財會帶來麻煩,他弟弟曾勸過他“錦衣玉食非爲福,檀板金樽亦可休”。但他仍是未能躲過金錢的害命,坐擁那萬貫家財,享受着榮華富貴,卻給沈萬三招來了滅頂之災。到最後,卻也只剩下這偌大的宅子。

獨坐在烏篷船上,靜靜地沉思着。沈萬三最終家世沒落,卻也印證了《道德經》上的那一句“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坐擁萬貫家財固然是好,可到最後回首往事時,卻又是少了份生活的情調。又或許,享受榮華富貴又會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導致最後不能如己所願、得己所償,回首那歲月的光輝,也能給我們帶來些教訓:隱退收斂,多些謙虛與禮讓,少些鋒芒畢露與針鋒相對,纔會保其自身,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穿行在這如水的周莊古鎮中,去感受歲月靜好、生活本味。當我遇上你,透過陳舊的青磚白瓦,去汲取歷史的教訓,去回首歲月的光輝,去感受人生的哲理,去讀懂周莊的故事,你會讀懂很多、很多……

篇六:當我遇見你作文800字

馮子言

匆匆趕往旅館,又匆匆坐車前往,我只想趁着清晨的溫暖與你相遇。當我遇上你,道意濃濃的茅山,世間百態都融成你的模樣。

當我遇上你,茅山,我便懂你的“地之道”。我盤山向上,途經亭臺閣樓,十步、百步,遠遠望見一汪牌上刻着“喜客”的泉。起初尚未靠近,便聽得“咕,咕”的聲響。走近喜客泉,水面上時而會冒出水泡。當它破裂時,在平靜的水面上拉出一條長長的漣漪,可“咕”卻變爲“噔”了,似乎有人撥動古琴上的一弦。隨即卻遏止一般,戛然而止,捉摸不透。這聲音驚起倚在欄杆上的雀兒,它“吱”的一聲,撲騰地向一顆水杉上飛走了。喜客泉的聲音逐漸連貫;風掠過樹梢,是“沙沙”的輕響;魚兒從水中探出頭,是“咚咚”的微響,與泉水“噔噔”的脆響,繪成一幅有聲音的風景畫。我佇立着不敢走得更近,生怕遊人的腳步擾亂了節奏。茅山以它最爲地道的方式迎接遠道而來的遊客,用聲音迴應他們的喜悅。

當我遇上你,茅山,我便懂你的“天之道”。我沿着逶迤的公路直達山頂,倚着白玉欄杆俯視去,山霧彌散,白茫茫的世界。浮雲肆意暢遊,時而輕盈得縹緲不定,時而深厚得好像能在上面行走一番。幾顆鬆與杉探出頭來,我便以爲霧下是一片茂密的森林;細水長流聲拂過耳畔,我便幻想霧下是一江東流的春水;高達百米的老子神像隱在霧中,便又覺得老子真的曾在霧中得道成仙了。我將手伸入霧中,霧隨即散去,只觸到一片虛無。我想:此霧不就是“天道”嗎?控制人生,變幻無常;包羅萬象,卻縹緲無定,便爲“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當我遇上你,茅山,我便懂你的“人之道”。順着小路下到半山腰,迎面而來的是一位老者,肩上揹着一籃奇怪的藥草,詢問了老者得知,這是一種名爲烏飯的草,顧名思義,它的草汁可以使煮出的飯變得烏黑。相傳,明朝將領常遇春到此地入獄,受盡折磨,他的妻子送的飯總被衙役洗劫一空,常遇春險些餓死。後來,他的妻子將烏飯草的汁與米飯蒸煮後送去,烏黑的飯不引人注目,常遇春得以保全性命。烏飯草便成了“救命草”,每逢佳節,家家煮烏飯紀念常遇春。我悟到:茅山並非那麼神祕,它也有人情味的一面。常遇春的赤膽、謙虛,也是映在烏飯草上的吧。我向老人要了一株烏飯草,用紙仔細包好,謝過老者,離去。

茅山便是如此,當我真正去觀望它時,它便不是一座山,而是包羅萬象的道了。

我下了茅山,回望,不禁感嘆,當我遇上你,茅山,世間萬物都是你的模樣!

篇七:當我遇見你作文800字

汪祺航

早趕晚趕,終於趕到了老君山,青山連綿,小溪流淌,天空湛藍,空氣清新,有“山光悅鳥性”的魅力。帶着一絲好奇,我來尋訪老君山。

老君山整座山都是綠色,茂密的樹木在山腰上,偶爾有幾座民宅零星地散落在四周,銀白色的盤山公路似一條條銀蛇環繞,同時還有林間小路和棧道。沿着棧道前行,我見到一個山洞,山洞另一頭隱隱有些光亮。我想起了桃花源,我經過這洞後,是否會有新世界呢?帶着疑問走進山洞,只聽見“滴嗒”聲接連不斷,原來是石壁上滲出些水來,形成了一個個小水灘。我接了幾滴水,只覺得涼絲絲的,柔和而平緩,我伸出舌頭接了些,又覺得如甘露一般甘甜。我那浮躁的心也變得平和了,我想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永遠只會溫柔地對待每一個人,即使處於令人不喜歡的地方,但依舊最接近於道。

穿過山洞,來到一個充滿霧的世界,霧如一碗恰當的白粥,總是讓人感到十分縹緲虛幻,而又是夾帶着真實的。兩條龍互相纏繞在一起,彷彿嬉戲,又似在爭奪什麼東西,我揉揉眼睛,發現竟然是兩塊岩石,只因霧太大,並未能認清。我向前走去,發現一個山洞,一塊碑上寫着這是老君修仙之洞。走進裏面,洞裏有些暗,裏面雕刻着一個老子,他半眯着眼,側着頭,彷彿在思考些什麼,石頭表面光滑,富有光澤,在燈光的照耀之下顯得安逸。我終於找到了一個小池。池裏面有魚羣嬉戲,烏龜在慢爬,揮動着爪子。此時霧已散,陽光照在池子上,顯得五彩斑斕,池旁的一樹一草一花全都映在水面。相傳這是雨水長期流入而形成的,池旁有兩頭石雕的獅子,威嚴地坐着,彷彿在守護於此。

經過小橋,我來到了山頂。山頂上矗立着一座老子像,全身貼金,老子騎在青牛上,表現出一副恬淡閒適的樣子。旁邊有一排排石柱,上面刻着整本《道德經》,這本書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我感受到大地的清涼,大自然彷彿在向我招手,一花一木彷彿與我輕聲訴說。我懷着崇高的敬意,向四周望去——變幻莫測的雲,綿延起伏的山,翠綠青蔥的樹,寧靜的環境。這裏沒有城市的喧囂,沒有複雜的政治,老子與自然爲伴,與鳥獸爲伴,品自然之美味,賞世外之仙境,最終才悟出許多大道理。現在的人們,已大多數迷失在城市繁忙之中。我想也只有像老子那樣抱朴守拙,堅守這寧靜的一個天地,纔可最終悟出大道理。

清風吹過,綠葉晃動,一切都隨時間的流逝而歸於平靜,我只有堅守這一樸素,融身自然,纔可理解道之玄妙。

篇八:當我遇見你作文800字

陳正皓

樓臺靜,簾幕垂。煙如織,月如眉。一切心事都捲到邈遠的貴州大地,一截明亮,一截晦暗。憶起那一段在貴州的經歷,心中只覺得被時光的溫暖充盈……

陡坡塘

乘着大巴上山,伴着山風,黛綠色的山影清晰可見,空寂得有些突兀。初入陡坡塘,拾級而上,行走在綠色的竹蔭裏,盛夏裏也能感覺到那蜂擁而至的涼意。只覺得滿目的蔥鬱,都被植入了光的訊息。

沿着湖畔漫步,那瀝青鋪築的小路崎嶇不平,還真有番“陡坡”的情韻。我依稀聽到了淅淅瀝瀝的水聲,一路順着湖的源頭走去,在那樹蔭的間隙間,我不由得俯下身子,似窺視般地,隱隱約約瞄見了一條細瀑布。再走近些,這條小瀑布的真顏便呈現在我的眼前:那瀑布沒有德天瀑布的壯麗開闊,只如婉約派的淑女般含羞,裹挾着白紗絲綢,柔順自然。

我忽而又望見了湖旁岩石上的絲絲苔痕,沒有陽光的眷顧,它就像酒一樣,獨自掙扎、獨自醞釀、獨自蛻變。也許,這正是一種望穿秋水後的寧靜,是一種不同於凡人的孤芳自賞,與這天地融爲一體。

天星橋

剛步入天星橋,那裏奇石遍佈,石縫之間僅容一人通過。要想走到對岸,就必須踏着小潭間所鋪築的石頭,但稍不留神就會陷進小潭中。那小路邊苗族老人拎着一蘿筐,向遊人兜售甘蔗、玉米以及極具苗族特色的小吃。那生長在山石上的仙人掌,青綠中帶有幾分蕭瑟的枯黃,它伸展開緊縮的筋骨,自顧自地加深綠意,卻不像有的花那樣炫耀、邀寵、灼灼其華,《道德經》中的“揣而銳之,不可長保”的哲理得到了很好的詮釋。

漫步到《西遊記》中的取景地點——高老莊,只見暗紅色的屋頂,青灰色的屋瓦,色彩並不濃重,卻無處不透着歷代古朝的遺韻。歷史的鼎盛,萬物的活力,成就不褪色的綻放。

大瀑布

那高入雲霄的黃果樹大瀑布,壯麗輝宏得像一條從天而降的白簾,洋洋灑灑,迷濛水霧經陽光照射,竟出現了一條七色彩虹,懸掛在白霧間,絢麗迷人。

那撞擊岩石的聲音,似千軍萬馬在嘶吼、在狂奔、在搏鬥,又時而像春雷般低沉、夏雷般高昂、滾雷般響亮,令人沉陷,令人遐思,令人心生感觸。

貴州的印象,它就像一朵婀娜的粉荷,開在歲月芳香的深處。那抹青綠,那番情韻,那條瀑布,它們在遙遠的貴州大地大放異彩,彷彿節日裏最絢爛的一團花火。

篇九:當我遇見你作文800字

劉瀅瑩

山石高挑並排,陡峭的懸崖上,“生長”着一座寺廟,石階古樸,屋檐華麗。幾千年來,你的端莊與威嚴,從不隨時間消逝,卻變得空靈、古老。

站在遠處,隱隱約約看到寺廟輪廓,若有若無。懸崖的青灰與懸空寺的暗紅,兩者似乎融爲一體,寺廟好像從石縫中冒出,富有生氣。這山便是恆山金龍峽西側的翠屏峯,佇立着的山石,沒有樹,峭壁崎嶇,大山磅礴,背倚的懸空寺顯得脆弱和單薄,感覺風輕輕吹過,便會散架,遠觀那支撐的細長的木樁,我不禁心驚膽戰。寺廟離地面約有50米,山下人來人往,寺上輕飄飛雲,真是“上延霄客,下絕囂浮”。

走進唐峪口半里地,擡頭仰望,就能看到半山上有一個洞口,再往裏走,與懸空寺相對的恆山山峯上,有一塊平地,隱約可見一些殘垣斷壁,這讓我很好奇。

轉頭看懸空寺,陽光照射時間少,看不到寺廟裏面,再加上寺廟離地高,就僅可看到寺裏昏黑、神祕。身旁走過幾位和尚,身穿素衣,腳踏單鞋,揹着一個碩大的揹包,我跟着他們走上懸空寺。

還未上山,便可看到一塊石頭,上面寫着“壯觀”二字,這想必是當年李白在瀏覽時提筆留下的。在這山腳往上看,南北兩座雄偉的山頂高樓好似凌空相望,懸掛在刀劈般的懸崖峭壁上,三面的環廊合抱,六座殿閣相互交叉,棧道飛架,各個相連,高低錯落。

爬上懸空寺,碗口粗的木柱支着,石壁暗託,走上懸空寺的長線橋,可以依稀看到,身旁的木柱在劇烈拉動。背倚絕壁,下臨深谷,寺不大,但巧奪天工,也頗爲壯觀,屋檐微微上翹,牆壁精美的繪畫與雕刻,還有廟中的泥塑人像,透露出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特色。在懸空寺高點,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一洞口和平地,前面的幾位和尚也看到了,他們像講書一般,滔滔不絕地講起來。

傳說,與懸空寺相對處,有座寺院,名叫白馬寺。寺不大,除了少許香客來往,沒有什麼人,寺裏有一和尚,名白馬法師,他不守法規,嫉妒懸空寺有那來來往往的香客。一日,白馬法師決定與懸空寺中的靜悟道人一較高下,他往唐峪河一指,河水向懸空寺涌去,靜悟道人不慌不忙,口中唸唸有詞,河水總是衝不上懸空寺,白馬法師見狀,又用手一指,水順流而下,將渾源城削掉一角,靜悟道人大怒,便喊黑鷹,黑鷹就從洞中飛出,一扇翅膀燒燬了白馬寺,白馬法師慌忙逃走。

聽罷,解了我心中疑惑,也再次感嘆這寺廟。看到那洞口和那塊平地,讓我不禁以爲,黑鷹還住在洞中,靜悟道人依舊靜坐在懸空寺中。

懸空寺,這一壯觀、險峻的寺廟,透露出它獨特的空靈與端莊,也是中國人智慧的結晶,幾千年來,懸空寺靠着山壁,對這一建築的保護與傳承,既融合了中國園林建築藝術,又不失中國傳統建築的格局,當我遇上你,爲你感慨、被你震撼。

篇十:當我遇見你作文800字

劉子源

一長溜兒的青石板,鋪成了江南獨有的一條路;一大片的青黛瓦,構成了水鄉獨有的房。沒有喧囂,沒有世俗,只有河汊裏的搖櫓聲伴着四季的水聲與水鄉人的吳儂軟語。

江南的天氣似乎總是陰沉沉的,但又從不降大雨,只是那細微而又滋潤的一點點。漫步在江南人家的巷道里,你會感覺它總是溼乎乎的。小巷的角落裏,總有幾株小草或小花,在潮溼而多雨的環境裏生長,有了它們的存在,江南人的生活總是那麼有滋有味。

春雨輕柔,夏雨豪放,秋雨蕭瑟,冬雨細膩。雨點兒打在青石板上,迅速彈開了,發出清脆的聲響。雨線飄在瓦屋上,匯成一小股,從檐上流淌下來,落到院子的地上。時間一長,地上便有了一排整齊的小坑,引得檐下的孩子產生許多聯想。雨珠掉到水面,輕巧地挪移了、泛開了,漾出幾個大小不等的圈兒,驚得水底的魚兒競相遊離。獨自遊蕩在雨中,擡頭一看,只覺得橋上似乎過去了一位江南姑娘,果真是水做的骨肉。

行走在江南曲折彎繞的河岸邊,河汊裏的船晃晃悠悠地過去了,那船是不快的,卻極有韻味。駕船立於船尾,一左一右地搖着櫓,劃開了一道道水痕。假若你有耳福,或許可以聽到當地民歌,亦是用吳地方言(江南話)唱的。我雖聽不太懂,但從那韻味十足的唱腔裏,卻也彷彿聽出名堂來。船櫓一橫,便拐入人家的後院。江南人竟如此愛水,把戲臺都搭在了水上。隔着忽明忽暗的燈火,聽着戲臺上婉轉似鶯啼的戲文,真覺得如置身仙境一般。

掉了牙的老婆婆在水的這邊洗菜,年輕的姑娘們在水的那邊漂着長長的細紗。水中的魚兒清晰可辨,水底的草蔓順水起舞。在江南水鄉,一切都那麼靜謐、和諧。沿着江南的河道劃去,沿河可以看見許多藍底印花的布,那佈散發着一股淡淡的草藥味。原來,江南人用的藍染料就是用這江南水和着中草藥調出來的。布被做成衣裳穿在江南人身上,透着一股水靈而又略顯嬌嫩的風姿。船,就這樣搖搖晃晃地在河中划着,聽着水流聲和搖櫓聲,我分明感覺到了時間的腳步。這水,該不會是江南存在了幾千年的精靈吧?

水是江南的魂魄,很難想象江南若沒了水,會是什麼樣子。水是江南的根,很難想象江南人若離了水,還能做些什麼。水是江南人世世代代的寶,天上的水、地上的水匯成了這個獨有的江南,這個水做的江南。

江南,我感受到年華似水。

江南,我感受到些許憂愁。

江南,我願傾盡我一生所有,只爲與你的一次擦肩回眸。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4wxd8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