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觀《冰血長津湖》有感(5篇)作文

觀《冰血長津湖》有感(5篇)作文

篇一:觀《冰血長津湖》有感

觀《冰血長津湖》有感(5篇)作文

蔡鈞屹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司令員彭德懷的帶領下來到朝鮮戰場。這是一場對新中國來說首次出境作戰的戰役。當時的中國軍隊從未有出境作戰的經驗,而且對手是以美國的所謂“聯合國”軍,這幾乎意味着要同大半個世界進行戰鬥。可這所有的阻礙都抵擋不了中國人民志願軍還是唱着“雄赳赳、氣昂昂”的抗美援朝精神。雖然在當時人的眼中,這口號更能體現出悲傷。冰血長津湖,把抗美援朝的悽慘,激烈表現得淋漓盡致。

所有在這裏作戰的志願軍是當時中國預備解放臺灣的部隊之一。可這樣擁有超強戰鬥力的兵隊,卻在戰役準備的方面遭到了嚴重的後勤混亂。從戰役準備階段,到入朝作戰都可以說極不充分。書中是這樣形容的,“在1950年這個朝鮮50年間氣溫最低的冬天,9兵團每個班十多人只有一兩牀棉被,夜間,戰士們將這一兩牀棉被攤在雪地上,十多個人擠在棉被上互相摟抱取暖以抵禦零下30攝氏度的酷寒,入朝第一天,就凍傷800人。”以至於在這個零下三十多度天氣中,很多戰士還未投入戰鬥就被活活凍死。這樣的極限嚴寒對於他們的對手——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師來說同樣印象深刻,但美軍畢竟是世界上最現代化的軍隊,當志願軍連吃個土豆都必須用腋窩暖化之後一層層地硬啃之時,美軍卻可以在感恩節肆意地吃火雞大餐。這樣後勤上的巨大差距換了其他任何一支軍隊來恐怕都會絕望。

實際上,對這場戰鬥而言,窮究戰爭的勝負已毫無必要,不論是志願軍在極端劣勢的條件下擊退美軍還是美軍陸戰1師進行了一場成功地“敦刻爾克大撤退”,這都已經成爲了過去,更值得我們深思的是我們志願軍部隊因爲堅定的信仰而表現出的鋼鐵般的意志。唯有堅定的信仰,才能撐起民族的脊樑!

篇二:觀《冰血長津湖》有感

寧盛康

《冰血長津湖》講述了一場朝鮮戰爭中的血戰。主要內容爲中國志願軍把美國陸軍第一師圍困在長津湖,併成功重創美國陸軍第一師的事蹟。在這場戰鬥中,志願軍的堅定情懷着實令我敬佩。

有一段描述。在一場戰鬥中,軍人們身處零下35度的低溫,身上穿的也是江南地區配發過冬的薄冬衣,卻連土豆也吃不上。然而卻依然堅持戰鬥並取得了勝利,這種精神令我感慨不已。

在戰役的進行中,志願軍戰士寧可凍死,也不後退半步。當美軍衝破防線走到陣地前時,面對他們的是一百多個冰雕般的保持戰鬥姿態的戰士遺體。朋友,當你在冬天看到外面的鵝毛大雪時,有沒有想到無數個我國軍人永遠的留在了雪中。

在美軍渡過海門河時,中國軍人們的意志更是的到了表現。這是一場意志與技術的賽跑。美軍拼命的搭建過河的橋樑,然而卻是搭了被炸,炸了再搭,搭了再炸。最後,美軍只得將整個橋空投到江邊,才僥倖成功逃跑。當時如果沒有飛機的話,恐怕美軍會全軍覆沒。

冰血長津湖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狹路相逢勇者勝!

篇三:觀《冰血長津湖》有感

在潔白的雪地中,只有二十歲的他們,在朝鮮的長津湖地區,打響了朝鮮戰場上中美兩軍的第一場面對面的對戰。

電影中,有很多地方都展現了中國軍人的毅力,比如說:當時出陣的是中國軍隊第九兵團,雖然因爲中國的科技不領先,導致裝備不先進,但他們的戰鬥力還是很高的。在凍死凍傷隨時發生和威脅下,日軍行三十公里,奇蹟般地按時進入預定陣地,也創造了中國軍人一次成建制地全殲美軍一個團的光輝戰例。零下三十多度,只有二十多歲左右的軍人們靠着頑強的毅力在冰雪中一動不動的一直堅持到敵軍的到來;聽老師說,敵軍到達中國軍人的所在地時,看到的一幕被感動了:所有軍人們已經凍成冰雕,還保持着拿着槍對準一個方向的姿勢;軍人們爲了不被敵軍發現,一直保持着同一個動作,被凍死也同樣。

在冰雪中,一直不動,不能給身體增加熱量,刺骨的同感等等,這些都不知道要多少毅力和堅信才能仍受下來。毅力是人們爲達到預定的目標而克服困難、努力實現的一種意志品質,不是人人都可以靠毅力完成某項食物,同時,人體會自覺的對外擊來做一些反應,但中國的軍人做到了,他們靠着他們的毅力在雪地中完成了一項幾乎無人能做到的事,控制住了身體的本能。

當時中國的科技技術沒有很發達,不能在科技方面戰勝其他國家的攻擊,但在戰場上,中國軍人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勝利,這要有多大的勇氣才能做到?

篇四:觀《冰血長津湖》有感

崔之瀚

《冰雪長津湖》講述了抗美援朝中最經典的戰役之一——長津湖戰役。長津湖戰役就是中朝聯軍在長津湖圍殲美軍而發生的一場戰役,當時美軍爲了突圍動用了一切飛機、大炮、坦克和其它所有的重武器。

在電影中有一個場景是美軍飛機不斷的空投食物、彈藥、汽車和士兵,而當時中國士兵卻連一個土豆都吃不上。我在想當中國士兵面對這一幕時的心情,他們會感到絕望嗎?

不,他們不會,因爲他們知道他們所揹負的使命,他們深知如果這個時候他們絕望了,很快全中國的人們都會絕望。我們曾經有一道辯題是“男人不能哭”,我現在深知反方錯了,大錯特錯,如果當時所有的戰士們都哭了,那我們還會存在這個世界上嗎?中國還會存在嗎?他們不能哭,因爲他們揹負着巨大的責任,他們也不會哭,因爲他們瞭解這一點。

其中還有另一個場景讓我更深刻的感受到了他們的責任:一百多個戰士手中握着搶,眼睛等着前方,化成了冰雕。是什麼讓他們有這麼強的毅力去對抗寒冷、疼痛以及人的自我求生欲?是責任,所有這一切的答案都是責任。

所以責任是什麼?責任就是那山上的一百多個冰雕,是面對不可能是的動力。責任是一切的開始,也是一切的結束。

篇五:觀《冰血長津湖》有感

黃崇鑫

今天,我含着熱淚看完了電影《冰血長津湖》,心中思緒萬千。

美國總統特朗普曾在2020年表示,應讓在阿富汗的剩餘美軍在聖誕節前回家。不知道他是否看過《冰雪長津湖》,知不知道上一次說出“聖誕節前回家”的美國人,後來遇到了什麼。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後,“聯合國軍”稍事休整,兵分兩路繼續向鴨綠江進犯。爲了抑制“聯合國軍”的攻勢,志願軍決定發起第二次戰役。同時,從國內急調正在福建厲兵秣馬準備收復臺灣的九兵團前往長津湖,擔負作戰任務,準備包美軍的餃子。

1950年11月,朝鮮半島的冬天比往年都要冷,氣溫可達零下40度。而從氣溫溫暖的福建調往朝鮮的九兵團還穿着江南地區的薄冬裝。雖然東北軍區後勤部已經爲九兵團備好了換裝的厚棉衣,但是戰場情況瞬息萬變,美軍機械化部隊的推進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爲了在美軍之前抵達長津湖布好口袋,九兵團沒有換裝。十幾萬志願軍只穿着中國江南地區的薄冬裝,匆匆跨過鴨綠江。當時,東北邊防部隊的戰士急的直跺腳:“你們就這麼過去,別說打仗了,凍都能給你們凍死”他們紛紛換下自己身上的棉衣棉褲,給九兵團官兵換上,然而,這只是杯水車薪。戰機稍縱即逝,大部分九兵團的官兵來不及換裝,就這麼頭也不回地,衝進了朝鮮的冰天雪地和凜冽寒風,這也爲九兵團後來的慘痛遭遇埋下伏筆。

1950年11月27日,西北風夾着棉球般的雪,吹的人睜不開眼。大名鼎鼎的美軍王牌師陸戰一師正走在山間的小路上,整個隊伍綿延50公里。該師在1941年建立後參加了瓜島戰役和沖繩島戰役,未嘗一敗。在仁川登陸後更是一路北上,所向披靡,齊裝滿員共3萬餘人。

11月27日下午4點30分,是志願軍向長津湖的美軍發起總攻的時刻。倖存的美軍士兵事後心有餘悸的回憶起那個恐怖的夜晚:惡魔的號角突然響起,霎時間四面八方的信號彈同時響起,伴隨着四面八方傳來的沙沙聲,二十軍和二十七軍的十萬志願軍將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向美軍。後來他們才知道,這是志願軍戰士穿着單薄的膠鞋踩在雪地上的聲音。美軍士兵到那時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的平原,白天還是白茫茫的一片,而當軍號聲響起,信號彈升起的時候,無數中國軍人突然從厚厚的雪裏一躍而起。他們身着單薄的衣褲,只攜帶着簡陋的輕武器,發了瘋似的怒吼着衝向美軍密集的火力網。這樣的對手,還是人類麼?

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遭到攻擊的美軍第二天早晨就被志願軍分割成了5部分。面對志願軍的圍攻,美陸戰一師開始了有史以來“路程最長的撤退”他們用了3天時間才走完這22公里。一路上遭到志願軍層層截殺,平均下來每小時前進僅僅300米。22公里的路程有1500多人傷亡。不過志願軍也打得不輕鬆。嚴寒中,戰士們卻只能穿着單衣,餓着肚子戰鬥。這造成了比戰鬥減員更嚴重的凍傷減員。在整個戰役中,九兵團共減員5萬餘人,其中三萬餘人是因爲凍傷。

酷寒中,志願軍一個連125人穿着單衣餓着肚子趴在雪地裏堅守了六天六夜。最後,這125名戰士被活活凍死在陣地上,無一生還。然而,官兵們犧牲後依然保持着作戰姿勢,手握鋼槍,趴臥戰壕,俯視長津湖,彷彿是一羣準備躍起的晶瑩的冰雕,卻再也邁不出,衝鋒的腳步。在戰士宋阿毛的口袋裏,人們發現了一首絕命詩:“我愛親人和祖國,更愛我的榮譽,我是一名光榮的志願軍戰士。冰雪啊,我絕不屈服於你。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地聳立在我的陣地上。”縱觀世界戰爭史,也只有中國,只有中國的軍人,能有這樣的戰鬥和犧牲精神。九兵團有史記載的成建制全員凍死在陣地上的一共有三個連隊,讓我們永遠銘記英雄的“冰雕連”番號:二十軍五十九師一七七團二營六連,二十軍六十師一八零團一營二連,二十七軍八十師二四二團二營五連。

青山有幸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從2014年到2019年,一共6批599名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以及遺物回到了祖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3loz9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