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說文解字鼎作文

說文解字鼎作文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名字,每個名字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或不同的意義,同時都寄予了父母對我們的希望。我的名字來自一個成語——“一言九鼎”。你聽說過這個成語嗎?大家知道其中的含義嗎?要想知道,讓我們先來了解“鼎”這個字。

說文解字鼎作文

“鼎”最初是一種器皿,我們現在已經不用了,可它在古代卻非常流行,流行到什麼程度呢?咱們現在使用的很多成語都跟這個器具有關,比如:人羣吵吵嚷嚷叫“人聲鼎沸”。形容某人名氣大,我們說他“大名鼎鼎”。要是他力氣大,那就是“力能扛鼎”。說話有分量,能起決定作用,叫“一言九鼎”。(一言九鼎、鼎言,相比“說話有分量,能起決定作用”,父母對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要說話算話,做一個誠實守信有擔當的人”)。除了以上說過的,還有三足鼎立,問鼎中原,鐘鳴鼎食,春秋鼎盛,四海鼎沸等等,好幾十個呢。那麼鼎究竟是幹什麼用的?爲什麼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呢?要想了解鼎的作用呢,我們不妨先來看看它的造型,這是甲骨文中的“鼎”字,一件青銅器。上面圓圓的部分是一口大鍋。鍋的下面是支腳,鍋的上面是兩隻提耳,便於移動。

《說文解字》裏說: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也就是說鼎最初是烹飪工具,燒菜用的。鼎有方形四隻腳的,但常見的是圓形三隻腳的。爲什麼是三隻呢?支腳少了,放不穩。支腳多了,會減少燒柴的空間。三隻腳呢,不多不少正正好。講到三國曆史的時候,我們常用一個詞兒,三足鼎立。就是從三隻腳的燒鍋來的。“鼎”這個字到了小篆體當中啊,形體發生了變化,那口鍋和上面的提耳用目來替代。原先的鼎足變成了擱鼎的架子。而楷書中的鼎基本延續了小篆中的寫法。漢字中還有一個字跟“鼎”有關,就是“餐具”的“具”字。大家看屏幕,這是“具”的演變過程,甲骨文中的“具”字是這樣寫的,一雙手舉着一隻鼎。它的原意就是準備好煮東西用的器皿,要來大宴賓客。

鼎最初就是一口燒鍋,可時間一長,卻演化成了等級制度的象徵。周朝時實行“列鼎制度”。所謂“列鼎制度”就是說,你不是想有幾口鍋就能有幾口,得按照身份來。天子用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鼎的數量表現了所處階層的高低。這樣一來呢,鼎就華麗麗的完成了功能轉型。從燒菜的大鍋變成了象徵權威的禮器。正因爲它是權力的象徵,所以呢,又引申出了盛大、顯赫的意思來。比如力氣大叫“鼎力”;國家重臣叫“鼎臣”;豪門大戶叫“鐘鼎之家”。

跟鼎有關的詞,有一個叫做“問鼎”。所謂“問鼎”有圖謀奪權的意思。哎,爲問問別人家的鍋就是圖謀不軌呢?這跟《左傳》中記載着一段歷史有關。傳說呢,大禹因爲治理洪水立下大功,繼承了舜的王位。四方諸侯貢獻青銅並鑄成了九個大鼎,這九個鼎代表天下九州,是國家政權合法性的象徵。從此呢,一旦改朝換代啊,新的領導人就負責保管這九個鼎。所以人們把建立新的王朝或者新的都城叫做“定鼎”。到了春秋時期,楚國一度很強大。楚莊王故意跑到周朝的都城附近去搞軍事演習。這明擺着是向周王示威嘛。周王也不敢怠慢,以勞軍爲民派大臣王孫滿,來探探楚王的意圖。這王孫滿屁股還沒坐熱呢,楚莊王就問了他一個相當不靠譜的問題。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問周朝的九鼎有多大,有多重啊?潛臺詞就是要取而代之。從此呢,“問鼎”就成了圖謀奪權的代名詞。當然了,王孫滿的回答也很巧妙。他說,一個國家強盛與否,“在德不在鼎”。神器不過是權威的象徵。統治者的仁德、民心的向背,纔是國家賴以生存的根本。

有國纔有家,有家纔有國。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有了強的國,纔有富的家。讓我們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學習、共同奮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163mn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