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有關登高的精選作文

家鄉風俗登高作文800字
  • 家鄉風俗登高作文800字

  • 今天我要介紹一個我的家鄉曲阜的風俗——登高。這個風俗,是沒有很明確的來歷的,這是大家自然而然,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儘管他來歷不明,大家也都無不急切的盼着這一刻的到來。它成爲了大年七年級自拜年後另一件重大的事。俗話說得好一年之計在於春。大年七年級,便是春的第...
  • 8727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50字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重陽登高必不可少300字
  •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重陽登高必不可少300字

  • 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重陽登高必不可少。從生理角度論,登高有益於身體健康。秋季氣溫給人的感覺是不冷不熱,但空氣溫度隨着高度的上升而遞減,加之秋季溫度的日變化幅度本身就較大,山體溫度受小氣候影響也難以預料。所以秋日登高,溫度變化最爲頻繁,使人的體溫調節機...
  • 31918
登高作文350字
  • 登高作文350字

  • 記得有一首古詩是這樣寫的: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便插茱萸少一人。九月初九重陽節,我們也來學一學古人登高。我和爸爸媽媽早早地來到山腳下,看了看眼前蜿蜒曲折的山路,我心想:這座山不管有多高,多陡,我都一定要爬上山頂,這是登山者的精神。爬着爬着,不一會...
  • 18390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50字作文
春節登高作文800字
  • 春節登高作文800字

  •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每個人對一年的總結。不管你一年收入如何,是貧還是富;也不管你身處何方,是遠還是近,人們都會竭盡所能地踏上回家的列車。爲什麼呢?因爲春節就是和家人團聚的日子,是中國人獨有的親情節日。而我們家也不例外,臨近春節我們駕駛兩千多公里,回到了熱鬧而溫馨...
  • 32246
霜降登高作文500字
  • 霜降登高作文500字

  • 霜降,是24節氣中的第18個節氣,是白天與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霜降時節主要的習俗有登高、賞菊、吃柿子等。但我們今天的主題不是賞菊、吃柿子,而是登高。還記得去年霜降時,我們童子軍登山的難忘記憶。經過老師們權衡選擇最終把登高目標定在了惠州的一個公園。前一晚媽媽就...
  • 10659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作文
  •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作文

  •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蘭山寄張五》北山白雲裏,隱者自怡悅。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髮。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賞析】這是一首臨秋登高遠望,懷念舊友的詩。全詩情隨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渾爲一體。“情...
  • 24584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作文
  •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作文

  • 出自宋代柳永的《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欄杆處,正恁凝...
  • 27759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爲登高。只覺魂銷300字
  •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爲登高。只覺魂銷300字

  • 出自清代納蘭性德的《採桑子·九日》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鄉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爲登高。只覺魂銷。南雁歸時更寂寥。譯文深秋時分,在這遙遠的邊塞,有誰還記得我?樹葉被風出的沙沙作響。返鄉之路千里迢迢。家和夢一樣遙不可及。重陽佳節,故園風光正...
  • 28571
重陽節爲什麼要登高?作文
  • 重陽節爲什麼要登高?作文

  • 古時候,在民間重陽節有着登高的習俗,因此重陽節也被稱爲登高節。相傳重陽節登高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縮寫的登高的詩很多,大多都是些重陽節的習俗。重陽節也是一個傳統節日,那麼,爲什麼重陽節要登高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重陽節爲什麼要登高?關於登高習俗的起源,有不...
  • 4520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作文
  •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作文

  • 出自唐代岑參的《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賞析】唐代以九月九日重陽節登高爲題材的好詩不少,並且各有特點。岑參的這首五絕,表現的不是一般的節日思鄉,而是對國事的憂慮和對戰亂中人民疾苦的關切。表面看來寫得平直樸素,實際構思...
  • 32443
和張燕公湘中九日登高50字作文
  • 和張燕公湘中九日登高50字作文

  • [唐]陰行先重陽初啓節,無射正飛灰。寂寞風蟬至,連翩霜雁來。山棠紅葉下,岸菊紫花開。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中學生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盡在“本站”微信公衆號...
  • 29335
五雲山登高賞景600字作文
  • 五雲山登高賞景600字作文

  • 9月8日中秋佳節,是中國人團圓的日子,也是我們小分隊又一次集體出遊的日子。此次活動有個特別的意義,就是爲了歡迎新成員褚瀟然,我們的大家庭又壯大了。秋高氣爽,正是登高好時節。我們選擇了景美,人少的五雲山做爲我們小隊此次征服的目標。小隊成員在雲棲竹徑集合出發,此次除了小...
  • 27389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重陽節登高450字
  •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重陽節登高450字

  • 農曆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公曆十月五日就是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重陽節又叫登高節、老人節。那天天氣秋高氣爽,媽媽帶我、姐姐和外婆去爬大南山,太陽落山了,天氣陰沉沉的,秋風陣陣吹來,時而夾點細雨,好涼爽呀!下午五點整,我們從明華中心登山口上山,這時候一羣羣的人從四...
  • 13814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九日登高處,羣山入望賒。100字
  •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九日登高處,羣山入望賒。100字

  • 出自明代趙時春的《原州九日》秋聲咽塞笳,邊氣肅霜華。九日登高處,羣山入望賒。蒼蒹仍碧水,綠酒對黃花。鴻鵠歸何處,長天空落霞。中學生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盡在“本站”微信公衆號...
  • 12231
追憶杜甫,追憶一顆漂泊的心——讀《登高》有感650字作文
  • 追憶杜甫,追憶一顆漂泊的心——讀《登高》有感650字作文

  • 昨天到今天,他在漂泊。今天到明天,他註定還要漂泊。一顆孤單的心靈漂泊到了每一處大唐角落,處處留下他艱難的腳印。一路走來,他步履蹣跚;一路走來,他踉踉蹌蹌;一路走來,他孤苦、伶仃、落寞。他活得太憂太愁,可我依然從心底對他產生敬佩之情《登高》讓我心裏涌起萬丈波瀾…&h...
  • 24551
八年級日記:重陽登高450字作文
  • 八年級日記:重陽登高450字作文

  • 我聽奶奶說:“重陽登高,處處順心。”我便要姑姑帶我去爬山,一家子人就都去了東臺山。到了東臺山腳下,我不禁感嘆道重陽節登山的`人真多啊,人來人往。有的是剛來的,有的是正準備回去的,有的有說有笑,還有的小朋友正在跟媽媽撒嬌呢我一擡頭,哇,真高啊!上山的路有兩條:一條是樓梯,又高又...
  • 18499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50字大綱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記一次重陽登高活動700字大綱
  •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記一次重陽登高活動700字大綱

  •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終於讓我盼來了。我們學校首次組織五、六年級的同學到野外進行一次登高活動。這一天大清早,我們懷着無比興奮的心情上山去,大約走了半小時就到了目的地。吃過了早飯,我便和幾位同學去觀看風箏比賽。風箏競賽場的人可真多呀!把整個賽場圍得嚴嚴實實,真是裏三層...
  • 18374
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爲登高。作文
  • 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爲登高。作文

  • 《採桑子·九日》爲清代學者納蘭性德的詞作品。詞的上片由景起,寫絕塞秋深,一片肅煞蕭索景象,渲染了悽清冷寂的氛圈。過片點明佳節思親之意、結句又承之以景,借雁南歸而烘托、反襯出此刻的寂寥傷情的苦況。【原文】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鄉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佳時倍...
  • 13769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九日齊山登高100字
  •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九日齊山登高100字

  •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霑衣。(霑同:沾)...
  • 6481
重陽節習俗——登高野宴作文
  • 重陽節習俗——登高野宴作文

  • 農曆九月,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個非常的時月。他們仰觀於天,俯察於地,產生了許多推理和傳說。在《易經》中,九爲陽數。《夏小正》曰:九月內火(大火星休眠)。《黃帝內經·素問》曰:天地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述約》日:約之以九,以見其極。認爲這個月陰盛陽衰,萬物凋零,生命將...
  • 11892
遙知兄弟登高處,便插茱萸少一人作文
  • 遙知兄弟登高處,便插茱萸少一人作文

  • 出自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賞析王維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濟),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寫這首詩時他正在長安謀取功名。繁華的帝都對當時熱衷仕進的年輕士子雖有很大吸引力,但對一個少年...
  • 14923
高一詩歌:《登高》50字作文
  • 高一詩歌:《登高》50字作文

  •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 23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