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情感 >記憶 >

回不去的記憶3000字作文

回不去的記憶3000字作文

每年的春節我們全家人都是回老家過的。今年春節回到老家,我最深刻的體會是:回不去的記憶叫家鄉,也就是我筆下的老家。年二十八下午,我才坐車回老家。一路上我都是望着窗外,看那些不斷倒退的景物,隨心所欲。直到快要到達老家的時候,我才認真地賞景。
  車子往老家的方向駛去,越往前走,就越給人一種冷清的感覺。倒退的景物不再是繁華的建築物,不再是爲了裝飾城市的盆景,也不是城市特有的街燈,而是創物者賜給鄉村的禮物,看到的全是高山大樹,偶爾也有幾座房子從眼前飄過,但是引人注目的還是那些高山、茂盛的樹,以及一片片的稻田。
  車子走的那條路顯得越來越昏暗,讓人覺得有一絲絲涼意滲到骨子裏,給人一種無限的淒涼之感。那些高山好像都在路邊,而且越來越陡峭,我幻想那些大山將如何崩下來壓住車子,然後我會死掉,數千年之後,後人會在這裏挖到珍貴的石油。
  在回老家的路上,我想起了柳宗元在《小石城山記》中寫到的“無土壤而生嘉樹美箭”,不知道這裏的山村風光能否可以這樣描述?
  到了老家,我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這裏沒有了以前屬於鄉村的寧靜、窮落,反而具有了一點點城市的氣息,但我卻沒有爲家鄉的鉅變感到高興。
  回到了我生活了十幾年的村子,我感到陌生,但又很熟悉。記得去年回老家過年,我還走着走了十幾年的泥濘的小路,但今年我再也看不到,也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了。原來上一次與它的貼身接觸,竟是這一生中最後一次了。以後,我都要通過腳下的水泥路間接與熟悉的小路進行心的交流。
  我上國小的時候,老家那條泥濘的小路給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不便。每當下天,那條小路根本談不上是路,它簡直就像稻田,是插秧時泥土呈糊狀的那種。說得更形象點,就是還沒有長牙的小孩吃的粥——煲得很爛的,像漿糊。所以每到下雨天,老家的路根本沒辦法行走。一起上學的孩子們全都穿了一種老家管它叫“水鞋”的鞋子,走起路來很笨拙,像一羣企鵝走在鄉間小路。那時候我很貪玩,學校下午第三節課都是自由活動,同學們會一起玩各種各樣的遊戲,因爲下雨天穿水鞋行動不便(我覺得走路比平時都顯得笨拙),所以不能無憂無慮地玩了;又因爲穿了水鞋顯得特別另類,我愛面子,不想在學校給大家留下奇怪的印象,而且穿着水鞋在別人面前站着覺得十分尷尬,因此我最討厭下雨天。每次下雨,我都很怕上學要被媽媽逼着穿水鞋,有幾次我哭着鬧着,死肯不穿,媽媽就說如果不穿以後都不給我鞋子穿了,或者說不讓我進家門,所以只好哭着穿了水鞋,哭着上學去了,當時我恨死老家的那條小路了!
  離開老家五年多了。每次回老家,媽媽都叫我不用穿太新的鞋子回去,因爲老家的路是泥路,尤其是過年,冷雨天比較多,用老家的一句話來說,就是“左一腳泥土,右一腳牛屎”,所以穿新鞋回老家過年,不用幾天,新鞋就變舊鞋了。每次回老家,我都穿已經不穿的舊鞋回去。今年也不例外。但回老家後才知道那條我曾經恨了六年的小路已經不存在了,我穿的舊鞋子沒有變化,想必如果穿新鞋子回去,鞋子也應該是新的。
  我應該爲老家的變化感到高興的,也應該替村裏上學的孩子們感到高興——他(她)們可以不穿他(她)們不喜歡的鞋子去上學了。但是我卻因爲老家的變化感到傷感。我曾經恨了六年的小路,陪伴我走過國小時光的小路,已經不再是最初的模樣了。它再也復原不了最初的樣子,隨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它已經成爲了回不去的回憶。
  晚上吃過晚飯,我想去看看屬於鄉村的黑暗,沒有城市的街燈,很原始的黑暗,黑暗得你只感到寂靜,看不到喧鬧的任何光影。但是我走出家門口後大失所望——這裏哪是我熟悉的老家?我熟悉的老家晚上除了有人在家的屋子可以看到光之外,其它的地方都是一片漆黑的。但是現在我看到的老家,有着和城市裏一樣的繁華夜晚。白天我沒有注意到的路燈,晚上它們用強烈的光告訴我它們的存在,它們的目的達到了,而且還告訴我這座曾經很落後的村莊已經具有了城的氣息,踏上了城市化進程的正軌。但是它們的出現,卻讓我更加傷感,我喜歡寧靜,太長時間處在喧鬧的城市中,突然很想回到寂靜的老家,尋找與內心相符合的寧靜,體會鄉村與城市截然不同的風格,但是如今屬於鄉村的特色已經喪失了,曾經是大自然孕育出來的鄉村,有天然的風光,但是如今已經被賦予了城的氣息,被城的特有物品裝飾之後,已經不是純粹的天然。留給我的是惋惜,但留給別人的也許是關於城市的嚮往和追求,還有走出大山的心願,以及關於現代化生活的幸福。老家是我深愛的地方,在這裏,我度過了我的童年,而且整個人生的夢想,都是落後的老家給我的,讓我從此就有了生存的目標,即使現在我已經不打算一定要實現了,可它們也曾給我動力努力學習。所以,不管怎樣,這片土地我也愛得深沉。如果真的要城市化就祝願能走好這條路,也許數年之後,我已經不認識了,但是曾經存在過比從來都不存在要好吧!回不去的記憶已經回不去了,又何必勉強回到以前呢?
  聽村裏人說,村子徹夜都是光亮的,就像城市燈火通明,早上有光後纔會自熄。上次回老家過中秋節,我還和弟弟點了燈籠從村頭走到村尾,整條村子,都是孩子拿着燈籠玩的歡聲笑語。下一次中秋節,村子裏還能見到打着燈籠的孩子吧?但是這裏的光是不是都屬於燈籠還有月亮的?老家,你會不會在那天破例一次,恢復很久之前的黑暗,讓我們過一次我們熟悉的中秋節?
  第二天早上,我和媽媽到街上買年貨,平時習慣了快節奏生活的我,這次卻覺得跟不上老家的變化了。
  以前顯得單調、貧窮的街道,如今繁華了許多。街邊有不少新建的商店顯得特別引人注目,而最吸引我的眼球的是以前冷清的街尾竟然熱鬧非凡,我推測改變那裏的是那間大型超市。因爲沒有時間,這次回老家過年我沒有進那間超市shopping。但是看它的外部設計,和我在城裏信賴的一間超市相似,我想裏面也會有屬於現代化的超市佈局吧?下次回老家一定去那間超市看看,還要去這條街的最盡頭看看以前我經常走的地方到底有沒有變化。我記得那裏有一條河,河邊有很多柳樹,河的對岸,是賣農家自編的籃子、籠子的地方,那裏的賣主很善良,沒有心機,都是在農村裏長大的人,很多人沒去過城,他(她)們說喜歡農村的生活,城裏的人來了農村說農村人粗魯,生活節拍趕不上時代的變化,但其實是城裏的人節奏太快了。他(她)不喜歡城裏的快節奏,覺得農村是世外桃源。不知道現在的他(她)們,還是不是這樣想的?我真的很想知道那裏的現狀,希望下一次回老家,那裏的一切,都還依舊。
  來到菜市場,除了覺得市場比以前變窄了,好像基本沒什麼變化,不過聽說在將來不久,這裏將有一場重大變革。在市場,我最深的體會是,老家的物價跟上了城市的快生活,漲得非常離譜,本以爲老家的菜比城裏要便宜,尤其是青菜,但現實是不論什麼菜都比城裏貴。唉,如此“詭異”的生活,真的是令人琢磨不透!本來說要去逛賣衣服的地方,但終究是沒有去,不過聽說那裏變化很大,不去也好,讓自己在記憶裏想念一些美好的事情吧。還有很多回不去的記憶,心裏怎麼想的,看到的事物大多數情況下就是想的那個樣子了,但事物是客觀存在着的,而心所想的只是對客觀事物的主觀映像。哲學上說物質都在運動,現實中的客觀事物都在不斷變化——不斷風化某些印記,又不斷呈現新的姿態——這是老家的變化。回不去的記憶,也許真的是回不去了吧?那些城市化的標誌物,很客觀地存在着;那些回不去的記憶,只能在夢裏獨自做一次又一次悽美的想念。

回不去的記憶3000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qinggan/jiyi/vr1n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