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大學聯考 >預測 >

2013年大學聯考模擬“甘甜的水”寫作指導及優秀作文3000字

2013年大學聯考模擬“甘甜的水”寫作指導及優秀作文3000字

2013年大學聯考模擬“鹽城二模”作文例文展讀

2013年大學聯考模擬“甘甜的水”寫作指導及優秀作文3000字

一、文題回放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70分)

在烈日炎炎的正午,當農民們忙於耕種而大汗淋漓的時候,水對他們是最寶貴的東西。

當一個牧羊人從山上下來,口乾舌燥的時候,要是能夠趴在河邊痛飲一頓,那他就是最瞭解水的甜美的人。

可是,另外一個人,儘管他坐在綠陰下的靠椅上,身邊放着漂亮的水壺,拿着精緻的茶杯喝上幾口,也仍然品不出這水的甜美來。(選自[阿富汗]烏爾法特《生活》)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二、立意角度:

⑴當一個牧羊人從山上下來,口乾舌燥的時候,要是能夠趴在河邊痛飲一頓,那他就是最瞭解水的甜美的人。

可是,另外一個人,儘管他坐在綠陰下的靠椅上,身邊放着漂亮的水壺,拿着精緻的茶杯喝上幾口,也仍然品不出這水的甜美來。

①上述材料的出處是烏爾法特的文章《生活》,暗示材料裏的“水”應當喻指“生活”。

②不同的人品味水的滋味不同,由此提煉出立意的角度“生活的滋味”。

⑵在烈日炎炎的正午,當農民們忙於耕種而大汗淋漓的時候,水對他們是最寶貴的東西。

當一個牧羊人從山上下來,口乾舌燥的時候,要是能夠趴在河邊痛飲一頓,那他就是最瞭解水的甜美的人。

農民是在“大汗淋漓”之後,方知水的寶貴;牧羊人是在口乾舌燥的時候,才“最瞭解水的甜美”,他們都是經歷過困境,才品出寶貴、甜美,由此提煉出立意:經歷磨難、苦難才能夠懂得幸福,苦過方知甜。

⑶可是,另外一個人,儘管他坐在綠陰下的靠椅上,身邊放着漂亮的水壺,拿着精緻的茶杯喝上幾口,也仍然品不出這水的甜美來。

從這第三則材料中的“另外一個人”的角度分析,“儘管他坐在綠陰下的靠椅上,身邊放着漂亮的水壺,拿着精緻的茶杯”,外在條件很好,可是他“仍然品不出這水的甜美”,可見生活中,我們應當摒棄外在的喧囂浮華,追求本真的東西,由此提煉出立意:追求本真。

⑷材料的三段話中有三個角色:農民、牧羊人和另一個人。綜合這三段話,可以看出,三種人在不同情境下,對同一事物的心理感受不同,由此提煉出立意:體悟隨境遇而改變,一心一境,心境與環境。

⑸材料中的三個角色,農民、牧羊人因對水有切實的需求,所以品出水的滋味,“另一個人”因對水沒有需求,所以品不出水的滋味,由此提煉出立意:需要才珍貴,美好源於需要。

【精彩語段】

一心一境

心由境造,指環境很重要,環境對一個人的心境有很大影響。

境由心造,意指環境的美好與惡劣是由心境的快樂與否而決定的。(立意高)

境隨心轉則悅,心隨境轉則煩。

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聖賢。

臺灣着名作家羅蘭提出“境由心造”的觀點。他認爲,一個人的處境是苦是樂常是主觀的,苦樂全憑自己判斷,和客觀環境並不一定有直接關係。

真正的智者,能從一滴水裏看見整個太陽的光輝,能從一朵花中嗅出整個春天的芬芳,甚至能從一粒沙中看出整個時代的變遷。以心爲眼,以有限觀無限,從點滴中發現生活的智慧,感受生命的美麗,這便是一種境由心造。

我們無法選擇生活,但可以選擇自己的內心。坐擁一份“採菊東籬下”的恬淡,一份“先看庭前花開花落”的雅緻,一份“玉壺買酒,賞雨茅屋”的清新。在生活中找尋自己的桃花源,帶上一顆發現美的心,用心去感受,定會看見那漫天的落英繽紛,那遍地的芳草鮮美。

追求本真

一顆真正淡泊純淨的心靈,一定要清醒自持,不爲世間浮華言語所同化,一定要安樂自勉,不爲人世虛幻情感所虜獲。

人,要追求本真。率真而自然,超越於世俗的言語逢迎與情意交接,使潛藏在心的淨美得以柔和而內斂的統一,便是個清醇而高潔之人!

人,要追求本真。說想說的話,做想做的事。要做自己,做真的自己。

人,要追求本真。擁有本真,你會得到純天然的快樂,你會成爲精神明亮的人。

有時城市太過喧囂,太過華麗,閃爍的霓紅燈掩飾不住城市人內心的空虛,充斥耳膜的音樂躁動地紛亂了內心的琴絃。當一切繁華落盡,又能剩下什麼讓人喟嘆?華麗的城市如同一杯卡布其諾,在氤氳的奶油中得到短暫的甜味,咀嚼之後除了苦澀別無所有。而那些大山裏來的人,他們看似狂放的舞蹈,聽似混雜的音域無不震撼着我們的心靈,正是那種無保留的情感宣泄,通過悲傷或歡樂的音樂,解開了他們心靈的枷鎖,讓他們真正地迴歸於空曠大自然中。像稽康一般,在草屋前握鐵,在月下撫琴,讓天籟傳來,讓生活無比純淨。

深夜濾去了所有的光影,留下最原始最自然的深邃的黑,不要掩飾,也無須去僞裝。人們的心也由此沉澱變得如此寧靜,暴露得如此淋漓盡致。幾度深思便覺褪去浮華,還以本真。

東坡曰:“江城白酒三杯釅,野老蒼顏一笑溫。”我也想懷揣初心和生命最初的本真,用一顆詩意的心打量這個世界,用最澄澈最乾淨的目光,注視他人的奔跑,於春光爛漫中安享歲月靜好。

三、總體印象

1.從作文批閱情況看,本次作文學生偏題較多,審題這一塊上問題很大,許多學生打擦邊球,寫成“水”“勞動最光榮”“珍惜”“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等等。

2.偏題嚴重,對材料作文理解能力欠缺,對材料作文的立意缺少方法。

3.題目擬得不好,不能直接顯示中心,顯示學生擬題能力欠缺,有的學生甚至忘記加文題。

4.記敘文寫作能力缺失,選材老套,遠離生活,思想單薄。

5.寫議論文,文章缺少章法,結構混亂,說理空洞,許多學生甚至大段引用提供的材料來敷衍字數。

6.語言基本功差,病句較多,錯別字多,缺少文采。如“不經(禁)大爲贊同”、“雪中送碳(炭)”、“簫(蕭)瑟”、“選則(擇)”

7.標點符號使用不規範。

8.濫加題記。一些同學加了一些毫無哲理、毫無文采、毫無必要的題記。如“沒有付出,便沒有回報的價值。-——題記”“成功的花兒,人們只記住它的美麗,卻忘記了它背後的汗水和血水。”

三、例文選讀

需求營造美感

身處動亂時代,戴望舒卻期許在雨巷中逢着一位丁香般的姑娘。《雨巷》所營造的憂傷美感,不可說不是戴望舒需求安定生活心境的真實寫照。

遲子建於《傷懷之美》中感嘆道人生傷懷時刻極少,但那種美感動人心腑。少,纔會去需求,需求才會想象,而想象便營造了美感。

口潤時不解水味,口渴時方知水的美味,道理如出一轍。所以說,需求營造美感。

古人曾戲謔地說道:“書到用時方恨少”,這雖帶有些悲情,但也深刻指出了人們擁有時不懂珍惜,需求時後悔不已的普遍現象。作家林清玄有言:“用心活在當下”,告知人們要珍惜當下所擁有的,但生活的快步伐易教人忘卻了我們所有的,漸而被忽視的逐漸消逝,驀然回首,斯物已去,只能讓人光去需求它們重新回來,卻不可得,有人會悲憫地直嘆可惜,但實際上它恰恰不顯可惜,何哉?因爲有了需求,纔會豐盈想象,從而珍惜其餘一切。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熱愛跑步,當被問及爲何不將跑步時間也用在構思上時,他說:“不去會死。”可見,他是需要跑步的,這與寫作無關,跑步充實了他的生活,給他營造了更多創作的美感,所以他纔會寫出極有哲意的文字:“不管別人怎麼說,我都不打亂自己的節奏,自己不喜歡的,自然長久不了”。當大詩人李璟聽得一曲清簫便有夢迴雞塞之遠的思鄉之情時,他那極需回故國的情懷和所作詩境的美感,便更好地詮釋了需求營造美感的真諦了。

該如何才能避開消極需求而選擇積極需求來營造美感呢?梭羅於哈佛畢業卻選擇隱居瓦爾登湖,這便是一種純淨的心靈需求。林徽因傾訴自己欲預支一段如蓮的時光的心事,他們都需求一種精神上的安寧,於是美感便從此盪漾開來,多少人步入隱居便可避開喧囂的誤區,其實,大隱隱於市,真正的隱居,是在心中修籬種菊、消除執念,便有寂靜安然。選擇平常心,有着一份安寧的精神,便有了需求的橋,通往美感的世界。

歐立希需求成功,終在第607次實驗中獲得成功的美感。西西弗斯往復推動巨石上山,他需求成功,心中有了嚮往自由的美感,所以才永不放棄。

千百度的驀然回首,原來只爲求得一次燈火闌珊處的光景。故,需求營造美感。(65)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liankao/yuce/v34z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