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話題 >勞動 >

美好生活勞動創造主題徵文作文

美好生活勞動創造主題徵文作文

篇一:呵護那一份美好

美好生活勞動創造主題徵文作文

黃浩男

“幸福靠勞動創造,夢想靠奮鬥加冕……”每當哼起這熟悉的歌謠,我就想起十歲那年種葵花的童趣事兒。

那時,我第一次嚐到了同學家自產的瓜子,聽着他神氣地跟我炫耀:“咱家的向日葵老高了!你知道嗎?它的花朵還會跟着太陽轉哩!”一朵向日葵的花朵竟有這麼神奇的力量!我多麼想我們家也能有一棵向日葵啊!於是,我天天屁顛兒屁顛兒地圍着媽媽轉,洗了不知道多少次的餐碗,終於看到媽媽微笑地點了點頭!

媽媽網購的葵花種子很快就送到我家。怎麼種呢?我模仿着媽媽種黃瓜的樣子,挖土、翻地、撒種、澆水。

向日葵在我的精心照料下,一天天變化着:從小小的種子破土而出長出了新生的綠芽,從小綠芽變成像玫瑰花一樣一層包着一層的小花苞,最後從小花苞搖身一變,成了一個金燦燦的“太陽”。

向日葵真像可愛的孩子了,它也需要細心地呵護着。首先,我得沿着它的花杆,給它綁支長木條兒,可生怕它被大風給吹折了。媽媽似乎看出了我的小心思,便對我說,用乾草之類的東西護住向日葵的周圍也可以防風。話音剛落,我馬不停蹄地四處尋找。找這些柴草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汗水浸透了我的襯衣,稚嫩的小手被幹草劃得傷痕累累;臉呢,曬得黑一塊紅一塊的,姐姐嘲笑我的臉簡直就是“高原紅”。約摸半個鐘頭,便收集了很多柴草。我把柴草像壘城堡一圈一圈地給向日葵壘了一個圓錐形的“鎧甲”,向日葵的花朵就像一個金色的太陽挺立在上面。接着,防鳥兒偷吃葵花籽也是一件煩心事,我總不能眼巴巴地望着自己的勞動果實被它們竊取了。我學着外婆教我的方法編了個稻草人,用塑料袋和乾草構成了這方田野的守護者,只是相貌醜了一些;除此之外,還得注意防蟲!外婆說,蟲子特別害怕一些刺激性的氣味,我採摘了一些氣味濃的植物放在葵花邊上,還給它噴了很多的大蒜水,艾草臭草也加入了防蟲的系列。這樣層層守護,我懸着的心纔有了底。

”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穫,我種下的葵花可以收成了。我小心翼翼地抹下一個個飽滿肥碩的瓜子兒,把它們盛在潔白的瓷盤裏,滿滿的一盤。

媽媽見了,朝我豎起大拇指:“晚上,我們全家過個收穫節!”

看着媽媽那一臉綻放的笑容,我想象着一家人聚在燈光下品嚐着我的葵花籽,有說有笑的溫馨畫面。

我陶醉了……

篇二:勞動創造奇蹟

徐雅嫺

“人生兩件寶,雙手和大腦,一切靠勞動,生活才美好。”這是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爺爺對勞動的生動解說。

我們的祖先通過辛勤的勞動,用雙手製造了一件又一件的工具:爲了打獵製作了石茅、弓箭;爲了種田製作了鋤頭、犁;爲了保暖美觀製作了皮布……從古至今,不計其數的勞動者爲中華文明做出了偉大的貢獻。如:享譽世界,如巨龍般盤臥在神州大地的長城;舉世無雙,雍容華麗的頤和園;氣勢恢宏,鬼斧神工的兵馬俑……這些古老而又盡顯中華文化的建築,哪一個不是中華兒女用自己畢生的心血換來的歷史結晶?在我們的生活中,那幽靜愜意的公園,乾淨整潔的街道,美麗書聲琅琅的校園,哪一個不是靠勞動創造出來?

回到2020年的春節,是國人最難忘的一個春節!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讓大半個中國處於恐慌之中,武漢的“淪陷”周邊城市的不斷蔓延,再次考驗着我們中華兒女。全國人民都在用自己各自的方式,與疫情進行一場沒有硝煙的生死角逐,表達着在災難面前華夏兒女的一份擔當!

我的一個阿姨,她是我們鎮上的一個幹部。剛好懷上了小寶寶,本想可以請假在家保胎,但疫情氾濫,她不僅要正常去上班,還經常早出晚歸,惹得家人很是“不滿”。早上吃過飯,她就急匆匆地開車出去。在各個村口和工作人員一起設點,對出出入入的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和來源情況登記。本來這些事情都是可以安排別人去做的,我們也常常勸阿姨說:“這是第一胎,得多注意,不能太勞累。萬一有個閃失就要後悔一輩子!”鎮裏的領導也常常來家裏勸導阿姨在家休養,但是阿姨卻說:“我是鎮裏的幹部,在這個時候多一個人就是多替大家分擔一份責任,我怎能退縮呢?”沒有豪言壯語,卻深深地感動了所有人,我們做的只能默默地支持阿姨的工作。記得有一次,阿姨因太過勞累,出現了“出血”現象,自己偷偷跑到醫院去,事後我們也才知道。

在我們國家還有許許多多像阿姨這樣的工作人員,還有奮戰在一線的“白衣戰士”,垃圾處理站的普通工人,還有響應國家政策待在家中不給國家添亂的普通羣衆……就是他們的默默付出,讓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讓我們能夠重返校園,換來了這來之不易的寧靜與祥和,難道這不是他們用自己的“勞動”創造了世界奇蹟?他們用無私的奉獻詮釋着對“勞動”最深沉的理解!

宋慶齡說:“知識是從刻苦勞動中得來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勞動的結晶。”作爲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要肩負起身上的重任,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努力學習,長大以後做一個像鍾南山爺爺一樣的人,去創造更美好的生活,爲祖國貢獻出一份力量。加油,少年!

篇三:勞動綻放幸福花朵

賴楊婷

水的默默滋潤,收穫的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萬物生長;農民伯伯的辛勤耕耘,收穫的是“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的溫飽;護林者的精心培育,收穫的是“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的美好生態。勞動,開闢了我們腳下堅實的土地,創造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這個假期,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能體會“勞動”的意義。

2019年末,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給了人們生命一次猝不及防的襲擊,爲了與新冠病毒抗爭,留在家裏哪也不去,成了我們最該做的選擇。一時之間,糧食果蔬供應不足,餐桌上再難見到秀色可餐的各類美食。從在市區的爸爸媽媽打來的電話,我知道現在要想買到果蔬,都要提前預訂,買到的也不一定新鮮。而早在放假時到外婆家居住的我卻是幸運的,因爲在外婆家不遠處的菜園子,能保證我們每天吃上各種新鮮的蔬菜,這份富足不是來源於別的東西,而是外婆這些年的辛勤勞動換來的。

清晨,我從窗邊往外望去,陽光傾瀉而下,不遠處的菜園子裏,四方的田地,一壟壟被鋤頭雕刻過的沃土,一盞盞小燈籠似的辣椒掛在嫩綠的枝葉下,顯得豔麗耀眼,牆角那一小叢一小叢的韭菜沐浴在陽光中,晃動着小腦袋,着實綠得可愛。包裹着層層外套的包菜,身子越來越圓了,好似迫不及待地要從土地裏掙脫出來。瞧那瓜藤早已悄悄繞着竹竿,爬上牆頭,想要一探別家菜園子的風光。這時候呀,茄子和四季豆一定偷偷地碰頭了,說着收成的祕密。看着這滿園的生機,笑意總是不自覺地掛在外婆的眼角,這是外婆的辛勤勞動耕耘出的一片天地。每天,天剛矇矇亮的時候,外婆總會早起,挑着水,帶上肥料,來到菜園子裏。陽光下,總能看到外婆鋤草施肥的背影,汗水浸透她的衣裳是常有的事,有時候沾了一身土,卻從未聽見外婆喊苦喊累。有時候我也跟着去,外婆便會把她手中的水瓢遞給我,“婷兒,你來試試,給菜澆澆水。”好奇的我開心地接過水瓢,朝着蔬菜上空一頓潑灑,一顆顆,一叢叢的蔬菜盡情地喝着,晶瑩的水珠掛在稚嫩的臉龐上,紅的更紅,綠的更綠,一切在陽光下,顯得那麼有朝氣,那麼有精神。這還不過癮,我把拔草、捉蟲和施肥都體驗了一番,儘管有時候太陽把我的皮膚曬得通紅,汗水一滴接一滴地滾落,但奇怪的是我一點兒也不感到疲倦,我想菜園子裏一定藏着快樂的種子,播進了我的心田裏,開出了歡樂的花。後來我才知道那粒種子叫“勞動”,它讓每日的生活充實而安心。

疫情期間,食物上我們還能如此富足,我知道這份踏實,這份心安是外婆數十年來的辛勤勞動換來的。靠雙手打拼來的,靠勞動換取的,體驗過的我明白那是一種氤氳在心間的踏實感和滿足感。科技的發展,機器人、人工智能化不斷在解放人們的雙手,然而與此同時,空虛與脆弱總是容易鑽進人們的身體,而我終於明白,勞動,創造的不僅是美好的生活,更是一個富足的精神世界!勞動的汗水必定會澆灌出幸福生活的花朵!

篇四:插秧趣事

劉子禕

追隨夕陽的腳步,我們來到了美麗的金鑾灣,我光着

窗外,陽光穿過樹葉間的縫隙,在院子裏投下斑駁的影子。綠葉間的知了歡快的吶喊聲將我的思緒拉回到幾年前……

那一年盛夏,忙碌的媽媽把剛放暑假的我“流放”到遠在貴州的姑姑家。經過兩天兩夜的舟車顛簸,我終於順利抵達姑姑家。

姑姑家座落在半山腰上,村莊四周是一層層梯田,如同一架巨大的天梯聳入雲端,這可是村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正值插秧的季節,梯田已經耙好了,灌滿了水,好一幅“綠遍山原白滿川”山水畫!好奇又貪玩的我,心裏萌生出了體驗不同生活的想法。於是我換上一雙藍色的雨靴,頭戴一頂草帽,跟表姐擡着一筐秧苗,雄赳赳地奔向梯田。與其說是“奔”不如說是表姐的連拖帶拽,加上我的“爬功”才上的梯田。

好不容易來到田頭,姑姑已經在田裏插秧了。她一手拿着秧苗,一手熟練地把秧苗插進泥裏,秧苗穩穩地立在水田中。不一會兒,一排排整齊的秧苗如舞者般在“舞臺”上迎風搖曳。

“哇!真好玩啊!”剛纔的累勁立刻煙消雲散了,我又滿血復活了。我迫不及待地跳下水田。“哎呦喂!”我驚叫着,泥土像是溺水之人抓着救命的稻草般,緊抱着我的腿不放。我只能使出吃奶的力氣才能將腿從泥土裏拔出來。然後,我就學着姑姑的樣子,捻起一抹秧苗塞進土裏。“錯了錯了,像你這樣直接把秧苗塞進土裏,大雨一下,它就被沖走了。”姑姑大聲喊着朝我走過來,手把手教我如何插秧。等姑姑走後,我又捻起了一抹秧苗,把秧苗插進土中,再用泥土蓋上,又輕輕拍了幾下,讓它更加堅固。望着面前那排如小士兵般挺立的秧苗,有點得意忘形的我擡起腳想要往後退,誰知雙腳已陷入泥中,無法自拔。“啊,啊,啊——”我雙手在空中一陣亂舞,“噗通”一聲跌坐在田裏。“好疼啊——”我揉了揉開花的屁股,衣服被濺起的泥濘沾滿了。表姐看着變成“泥人”的我,非常不厚道地笑出了聲。她們銀鈴般的笑聲縈繞在整座梯田,驅散了一天的疲憊,姑姑姑父那飽經風霜的臉上也綻放了笑容。當黃昏來臨時,大家都收工了,我凝視着自己插下的秧苗,心裏涌現出一股成就感。

兩個月的假期如曇花一現,在離開的那天,我望着已經揚起稻花的梯田,不禁又些可惜,沒能看到豐收的稻田,慶幸的是我已經體會到了“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那份喜悅。

窗邊的風鈴聲發出一陣陣清脆的丁丁當當聲,把我的思緒拉了回來。記憶裏那片充滿歡聲笑語的梯田,讓我學會用勞動點綴人生,用勞動豐富記憶,用勞動讓生活更美好。

篇五:美好生活勞動創造

黃嫣然

追隨夕陽的腳步,我們來到了美麗的金鑾灣,我光着腳踩在潔白而柔軟的沙灘上。放眼望去,水天一線的地方,一個紅着臉的太陽,像是犯了什麼錯誤似的,也許是她太調皮了,把調色盤給打翻了吧。不信,你看!天空被她染得火紅火紅的,蔚藍的大海被染成橘紅色的了,連沙灘上的人們也被灑上了一層金色。月牙似的沙灘上人頭攢動,有的在挖沙堆城堡;有的在踏浪戲水;有的在取景拍照……咦?那裏怎麼那麼熱鬧?我被遠處一支“龐大的隊伍”吸引住了。

“媽媽,那羣人在做什麼?”

“那是漁民在拉山網,這是一種原始的捕魚方式,沿用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我可以去看看嗎?”

我一腳深一腳淺地跑向了那支“龐大的隊伍”,藉着嬌小的身軀在人羣中穿梭,好不容易躥到前面。映入眼簾的是排着長隊的漁民,他們穿着簡樸破舊的衣服,頭戴斗笠。由於每天在太陽底下曝曬,他們的膚色黝黑髮亮,雖然臉龐消瘦,但一雙雙深邃的眼睛卻目光炯炯。他們的手裏緊緊地拉着同一條粗繩子,身體往後傾,慢慢地、艱難地倒步而行。站在一旁的老伯說:“這拉網也不能含糊,要順着海浪起伏的節奏,纔不會吃力,速度和力度也要掌握好,不然會驚跑魚羣,或者導致‘魚跑網破’。”我茅塞頓開,原來拉山網也講究技術啊!這時,拉山網排在最後的那個漁民已經接近岸堤,於是他又折回到前面繼續拉。如此反覆,漁民們拉網如縴夫拉縴一般吃力,可這樣反反覆覆很多次也不見漁網被拉上來,我看得有些不耐煩,便跑開了。

過了半晌,人羣中忽然爆發出響雷般的驚呼。我循聲激動地跑了過去,像條小泥鰍一樣又鑽入人羣。原來漁網終於拉上來了。一條條大小不一、品種不同的魚兒在網中四處蹦跳;一隻只螃蟹揮舞鉗子四處亂撞;一隻只章魚張開細長的觸鬚一伸一縮,好像要努力衝出重圍……看着這一網網、一兜兜活蹦亂跳的海鮮,漁民們笑得合不攏嘴,有的漁民已經開始吆喝起來:“一斤魚90元!一斤章魚100元!”不等他吆喝完,遊客們已經把他們圍得水泄不通了。

“媽媽,今天漁民伯伯是不是大豐收啦!”我也跟着激動不已。

“是啊,漁民敬畏大海,又依賴於大海,而大海總能給他們無盡的驚喜。”

夕陽一寸一寸地沉入海里,最後一絲霞光也消失在海面上,剛纔還在討價還價的遊客們已經散去,只剩下零零星星的幾條小魚在網兜裏掙扎。

夜色漸濃,望着漁民們佝僂着身子數錢、分錢模糊的身影,我終於明白了:漁民伯伯撒下一張張大網,伴隨他們的不僅僅是艱辛的勞作,更是對美好生活的期望。

篇六:鄉村勞動記

李宇鋮

不少詩人用詩句來表達對鄉村生活的嚮往:“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我的老家在農村,那是個美麗的小鄉村,景色宜人。那裏水美、田美,人更美,我小時候就是在那裏長大的,鄉村生活給我的童年生活帶來了無限快樂。這次暑假,爸爸要帶我回老家體驗一下農村的勞動生活,我也好久沒回老家了,一聽到這個消息,我一蹦三尺高,興奮地叫着“回老家嘍!回老家嘍……”

早晨,我們走過凹凸不平的鄉間小路,來到挖蓮藕的淤泥地,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大片的荷池,池裏沒有水,那荷葉已全然不是像詩人眼裏的“接天蓮葉無窮碧”,倒是像燒焦的枯葉一樣無力地低垂着,蓮蓬也像個疲憊的人兒耷拉着腦袋,一片蕭條的樣子……“宇鋮,快下來啊!”媽媽的叫聲打斷了我的思緒。於是,我模仿大人的樣子,穿上高筒雨靴,踏進淤泥裏。可是,我剛邁出一步,後面的那隻腳就像被恐怖片中的妖怪緊緊地拽住一樣,怎麼也拔不起來,右腿好不容易拔出,左腳又陷下去了……後來在媽媽的幫助下,總算“救”回了兩條腿。

媽媽領着我來到一根乾枯的蓮葉邊,只見媽媽俯下身子,兩隻手伸進淤泥裏,像捉泥鰍一樣,一會兒就挖出一根蓮藕。我也學着媽媽的樣子,俯下身子,雙手伸進淤泥裏。哎呀!淤泥好髒,就像膠水一樣黏住了我的雙手。我用力衝過這層障礙,繼續往深處探,摸到了一個硬物,像璞玉一樣滑滑的,潤潤的——是蓮藕!我心暗暗竊喜,可是這麼大的蓮藕,我怎麼把它挖出來呢?憑藉手的感覺,我慢慢摸索着,順着蓮藕的長勢,我終於找到了蓮藕的根部。於是,我用盡全身的力氣往上拔,一條潔白的蓮藕呈現在我面前,好大好白的蓮藕啊!真是“出淤泥而不染”,我仔細地端詳着,興奮地叫道:“我挖到了,我挖到了……”我歡呼着,這聲音在田間久久迴盪着……

這次勞動,我不僅收穫到了挖蓮藕的樂趣,更深刻體會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huati/laodong/ojqz1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