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青春之歌讀後感600字(精選3篇)作文

青春之歌讀後感600字(精選3篇)作文

篇一:青春之歌讀後感600字

青春之歌讀後感600字(精選3篇)作文

《青春之歌》讀後感

青春洋溢着激情,揮灑着希望,藴含着力量。

《青春之歌》就是這樣一部充滿理想,激情昂揚的紅色經典文學作品。作品描寫了抗日和抗戰時代背景下,以林道靜為主要人物的一批進步青年,從對待世俗的超然冷漠到投身革命的熱血沸騰,從反對分揀統治到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並在共產黨領導下,積極投身於無產階級偉大事業之中。全文讓我感受到那個時代青年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和真誠,以及他們堅強的信念和對自由、真理的不懈追求精神。

書中令我最為震撼的是盧嘉川被捕後,在監獄中被打斷雙腿,全身血肉模糊,離死亡僅有一步之遙時,仍然一點一點地挪動着沉重的身體,想告訴同志有叛徒背叛了團隊。對於他這樣一位將要被處死的死囚來説,死去是最舒服的一條路。而對於盧嘉川來説,只要能把消息傳出去,一切都不再重要,不管自己遭受多少痛苦,只要可以少犧牲幾個通知,他的臉上就可以浮現出一種安詳、和諧、從未有過的微笑。盧嘉川把信號傳遞出去後就被敵人殘忍地殺害了。

我們今天美好幸福的生活,是多少這樣寧死不屈,用熱血和什麼捍衞國家的革命鬥士換來的。我忽然想起網上的一句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那是因為有人在替你砥礪前行。”

我們有的時候抱怨學習累、工作忙,可是這點勞累同革命戰士們所遭受的苦難比起來又算得了什麼呢?我們是社會主義的接班人、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開拓者。如果説林道靜、盧嘉川的一生留下的是他們為拯救危難中的祖國不屈不撓革命精神的青春之歌,那新時代下的我們應該更好地傳承他們的革命精神,將個人前途同國家民族的命運、人民的革命事業結合在一起,做一名自願服務黨、服務人民、服務社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志願者”,譜寫屬於這個時代的絢麗篇章,奏響屬於我們的青春之歌。

篇二:青春之歌讀後感600字

《青春之歌》讀後感

無窮盡的人流,鮮豔奪目的旗幟,嘶啞而又悲壯的口號,繼續沸騰在古老的故都街頭和上空,雄健的步伐也繼續在不停地前進——不停地前進……——題記

上一次看到革命鉅著,還是國小時讀的《紅巖》。隨着最後一個字落筆,我第一次真實立體的感覺了那個血肉模糊,國破家亡卻又鬥志昂揚的時代。

而這一次,是帶着老師的強烈建議閲讀的,完全不同於之前的心境,卻能夠讓我帶着批判性、敏鋭性和捕捉的眼光穿越歷史,回到一個世紀之前,那個在中國歷史上青年人的聲音響徹雲霄的時代。

這不僅僅是青春的讚歌,對我來説,這更像是一部歷史的畫卷,世紀的文化沉澱於其中,把當時中國知識分子的形象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在描寫林道靜從一名小資青年到一個勇敢堅定的共產黨員的成長過程中,最令我震驚的不是“濃墨”,而是對細小細節刻畫的“淡彩”。

比如“三分之一”主角餘永澤。

從最開始餘永澤的出現、轉變到最終與道靜形同陌路,我看到了餘永澤的善良,也看到了他的心機,看到了他為家庭所做的努力,也看到了他的自私,在亂世中求得一份安寧而去整理國粹和民族服裝,也大男子主義,也希望愛人相夫教子。這個從最開始拯救要跳海的道靜的餘永澤,到後來逐步變得面目可憎的餘永澤,顯得極其戲劇化。

再比如小人物王曉燕的父親——王鴻賓,當時的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從最開始得知道靜是革命分子之後告誡女兒不要和道靜接觸,但中間幫道靜從監獄中救出來,再到給道靜介紹工作,最後一點一點了解進步思想,甚至帶領妻子和青年大學生一同示威遊行。

篇三:青春之歌讀後感600字

《青春之歌》讀後感

本次我閲讀的書目是《青春之歌》。但是還未讀完。只看題目,以為是一羣朝氣蓬勃的大學生參加革命的故事。等到翻開書本閲讀後,我才發現它講述的是一個女生的成長曆程,在這期間她所認識的聽到的人大部分都是參加了革命的人,他們的堅定了林道靜參加革命的念頭,林道靜受他們的薰陶最終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在讀這本書時,我有時很激動,有時很憤怒,還有時很感動。

最令我激動的有2個地方。1個是餘永澤在海邊救起林道靜,兩個人通過交流墜入愛河。另一個是林道靜第一次參加愛國運動時,很多北大的學生不怕警察的棍子和槍,堅定地喊出“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進攻!”、“反對賣國求榮的國民黨!”、“紀念‘三一八’,青年學生自動組織起來,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最令我憤怒的是戴愉沒有堅定的意志,沒有抵禦國民黨殘酷刑罰的勇氣,把黨的祕密都告訴了國民黨,甚至還重新加入組織,破壞組織,林道靜也因此被捕。讀到這裏,我感到很生氣,內心大罵“戴愉真是一個可惡的叛徒!”

最令我感動的地方則是盧嘉川即使遭遇老虎凳等殘酷的刑罰和拷打,也沒有説出關於黨的任何祕密。他一次一次從昏迷裏醒來,只為把監獄裏的信息彙報給黨。他是一個意志無比堅定、可敬的英雄!讀到這裏,我甚是心疼和感動。不禁熱淚盈眶。

書看了一半,我的心中也浮現了一些疑惑。為什麼一開始餘校長叫林道靜“林先生”?這些故事寫得很生動很吸引人,這些故事是作者親身經歷的嗎?

通過查閲資料,我瞭解到中國歷史上對有較高學識與地位、德高望重的女性稱之為“先生”。之所以故事生動吸引讀者,是因為本書的內容大部分都是作者楊沫通過親身經歷改編的。此書以20世紀30年代日本侵華過程中發生的“九·一八事變”到“一二·九運動”的愛國學生運動為背景編寫,很好看。

盧嘉川、林道靜等愛國青年的意志深深地感染着我,他們的精神一直伴我左右。他們是青年的榜樣!我們要追隨他們的腳步,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自己的貢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zh-mo/yuanchuang/jingxuan/x55m6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