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700字作文(推薦5篇)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700字作文(推薦5篇)

篇一: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700字作文(推薦5篇)

美麗的都江堰

當代著名作家餘秋先生曾經説過:“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這説的就是我國著名的水利工程,也是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都江堰水利工程。

戰國時期,短兵相接,戰亂紛呈,飽受戰亂之苦的人民,渴望中國儘快統一。恰巧,經過商鞅變法改革的秦國,名君賢相輩出,國勢日盛。他們正確認識到巴、蜀在統一中國中的特殊戰略地位,“得蜀則得楚,楚亡則天下並矣”。在這一歷史大背景下,戰國末期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識地理、隱居岷峨的李冰為蜀郡太守。公元前256年,李冰及其子二郎率眾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造福了人民。該大型水利工程至今仍在灌溉田疇,造福着一代又一代四川人民。其以年代久、無壩引水為特徵,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穿過伏龍觀,放眼望去,山上樹木鬱郁蒼蒼,幾處亭台樓閣掩映在山林中。碧綠的岷江水像一塊翡翠,微風吹過,江面上泛起魚鱗似的波紋。在陽光的照射下,江面上波光粼粼,又像撒下了一層碎金。

來到分水亭,只見遠處重巒疊嶂,正前方是岷江出山口。可想而知,岷江水是經過了多少曲折才流出山口的。在分水亭左邊也有一條江,乾涸的河牀里布滿了大大小小的鵝卵石。突然,左邊的江打開了一個閘門,岷江水蜂擁而至,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飛奔而來。霎時,鵝卵石就被江水吞沒了。

踏上長兩百多米的安瀾索橋,往下看,岷江水翻滾着,奔騰着,如同川劇裏的變臉,又似被誰染上了色,從碧綠色變成了土黃色。

走到岷江右岸,登上了秦堰樓,俯瞰都江堰。岷江水在都江堰內的流程是個橫卧的英文字母“Y”。中間那塊將岷江分為外江和內江的叫“魚嘴分水堤”,從寶瓶口流出的這邊是內江,另一條是外江。你還別説,魚嘴分水堤既像一條大魚在向遠處眺望,又像一艘巨輪在岷江上乘風破浪。再向對岸望去,對岸山峯連綿起伏,像一條巨龍。

“長龍地上走,銀河天際流;彩虹起深谷,高峽出平湖。”啊,都江堰,你真是太美了!

篇二: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

南靖土樓

南靖土樓,又稱為福建土樓,遍佈福建省漳州市的南靖、龍巖、永定、詔安一帶,以歷史悠久、數量眾多、規模宏大、造型奇異、風格獨特而聞名於世,被譽為“神話般的山區建築”。

南靖土樓還有一個別稱——客家土樓。此稱號來源於居住在土樓的客家人。客家人原是中原一帶漢民,因戰亂、饑荒等各種原因被迫南遷,從中原來到這個氣候、土壤都很利於生存的地方,成了這裏的客人。漸漸地,這羣自稱客人的人,變成了今天的客家人。

土樓的外牆是由黃土沙、小石頭混合建成的,歷經了時間的洗禮,它的外牆依然如石頭一般堅硬。在當時簡陋的條件下,客家人用自己的智慧建造出宏偉而堅固的“堡壘”來抵禦匪徒的侵犯。走進土樓內部,可以發現裏面都是由大大小小的木樁構成的樓層,古老的木房歷經了歲月的打磨,流露出別樣的古韻。

一般的土樓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層是廚房,第二層是倉庫,第三層則是卧室。只有在土樓的最上層才能開窗,為的是防盜賊、火攻和水淹。客家人想盡一切辦法,讓親族在裏面安居樂業。

南靖土樓的主要景點之一——田螺坑土樓羣,又稱“四菜一湯”。“四菜”是四座圓形的土樓,“一湯”是中間的方土樓。土樓主要是由土、石粉、木頭和瓦建成,牆體有1。2米厚,這可是一個國小一年級同學的身高啊!土樓一共有五層,一、二層是沒有窗户的,三至五層才有窗户。根據南方潮濕的氣候特點,客家人將窗户設計成了外小裏大的喇叭形。每個土樓裏還建造了防備失火的水井。從山頂向下看“四菜一湯”,就像一朵綻開的梅花,很是壯觀!

南靖土樓中有一座堪比“比薩斜塔”的樓,它就是號稱“東倒西歪樓”的裕昌樓。裕昌樓樓內一、二層的柱子不歪,三到五層的柱子是東倒西歪的。三層的柱子都向右斜,四層的都向左斜,五層的柱子更稀奇:有的向左,有的向右。裕昌樓歷經了600多年的風風雨雨,仍穩穩地屹立在青山綠水之間。

南靖土樓不僅在中國民居中是非常奇異的,在世界民居中也是獨一無二的,是最神奇而又美麗的古代建築。

篇三: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

瀋陽故宮

瀋陽是遼寧省的省會,也是東北的第一大城市。瀋陽老城內的大街成“井”字形,瀋陽故宮就設在“井”字形大街的中心。瀋陽故宮佔地面積6萬多平方米,宮內古建築保存完好,是我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築羣之一。雖然它的規模比北京故宮小得多,但它在建築上獨具特色,現在是瀋陽最重要的遊覽點。

瀋陽故宮始建於1625年,建成於皇太極時期的1636年,後經康熙、乾隆時期的改建、增建,形成了今日的格局面貌。

瀋陽故宮的建築佈局可以分為三路。東路的主體建築為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建造的大政殿與十王亭。中路為清太宗皇太極時期續建的大內宮闕,包括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以及清寧宮、關雎宮、麟趾宮、衍慶宮、永福宮等。西路則是乾隆時期增建的文溯閣、嘉蔭堂等。

東路的大政殿是用來舉行大典的地方,如頒佈詔書、宣佈軍隊出征、迎接將士凱旋和皇帝即位等都在大政殿舉行。十王亭則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辦事的地方。這種君臣合署辦事於宮廷的現象,在歷史上是少見的。從建築上看,大政殿的造型很像一個亭子,不過它的規模較大,裝飾比較華麗,因此稱為宮殿。大政殿和成“八”字形排開的十王亭的建築格局源於少數民族的帳殿制。這十座亭子,就是十座帳篷的化身。帳篷是可以流動、遷移的,而亭子就固定起來了。

中路的崇政殿是皇太極日常臨朝的地方。它的北面有一個鳳凰樓,共有三層,它是當時盛京城內最高的建築物。西路增建的建築,主要是乾隆時期建造的。乾隆時皇宮已在北京,但他有時也“東巡”回瀋陽看看。

除此之外,瀋陽故宮內部還陳列了為皇帝制作的精美的工藝品。看,這個葫蘆狀的、鑲嵌着青玉的水晶雕刻器皿,上面還綴有高度仿真的玉葉子。要知道,這些工藝品都是老百姓的血汗和智慧的結晶!

這座關外的紫禁城,保存完好,有着獨具特色的宮殿建築和珍貴的歷史文物,難怪享譽華夏,蜚聲世界。

篇四: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

敦煌莫高窟

在甘肅省敦煌境內鳴沙山1600多米長的陡崖上,密密層層地建造了700多個洞窟,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它是由建築、繪畫、彩塑組成的博大精深的綜合藝術殿堂,是敦煌藝術的發源地。

敦煌莫高窟保存着2000多尊彩塑。這些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的天王,有強壯勇猛的力士,還有一尊長達16米的卧佛。那尊卧佛側身卧着,眼睛微閉,神態安詳。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讓我們不得不讚歎古代藝術工匠高超的技藝。

煌石窟藝術中數量最多、內容最豐富的部分是壁畫,方學者稱其是“牆壁上的圖書館”,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這些壁畫畫在洞窟的四面牆壁上、佛龕內,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飛天。你看那些飛天儀態萬方,多麼美啊!有的臂持花籃,採摘鮮花;有的懷抱琵,輕找琴絃;有的綵帶飄飛,漫天遊;有的閉目凝視,側耳傾聽飛天是由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是多種文化的複合體。如今,飛天已成為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成為敦煌藝術的標誌。

敦煌莫高窟與山西大同雲網石、河南洛陽龍門石、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它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歷史最長久、內容最豐富、保存最完好的佛教和石藝術寶庫。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它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篇五: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

天壇

你去過天壇嗎?它以嚴謹的規劃佈局,奇特的建築結構,瑰麗的建築裝飾著稱於世,不僅在中國建築史上佔有重要位置,也是世界建築藝術的珍貴遺產。今天,就讓我為你介紹一下它。

天壇位於北京天安門的東南方向。始建於明朝,原名“天地壇”,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和“祈谷”的地方。天壇面積大約273萬平方米,是圜丘壇和祈谷壇兩個祭壇的總稱。

古代的人們認為天和地的形狀是“天圓地方”,因此,整個天壇的建築模式都遵循着“天圓地方”的觀念,很有特色。比如,天壇就分為兩部分,南部圍牆是方形,象徵着地象;北部圍牆是圓形,象徵着天象,人們合稱它們為“天地牆”。天壇的主體建築都集中在由南向北的中軸線上,這些主體建築之間用牆隔開,又用一座長長的石橋相連,真是既各自獨立,又有相互的聯繫。

南面的圜丘壇是當年皇帝祭天的地方,主要建築有圜丘台、皇穹宇等。而天壇的主體建築是在北面的祈谷壇上,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門等。祈年殿建在高6米的三層漢白玉石台上,人們站在台下,抬頭仰望大殿,彷彿它建在雲端一般。祈年殿是圓形的,有38米高,它有三層,就像大圓柱上摞着一層小圓柱的樣子,書上説這叫三重檐亭式圓殿。每一層屋頂都是碧藍琉璃瓦蓋頂,流光溢彩。最頂層的屋頂有一個很大的圓形鎏金寶頂,在陽光的照耀下,像一顆閃着金光的大寶石。祈年殿殿內的設計很精妙,它的屋頂上沒有大梁和長檁木,而是用一根根柱子支撐屋頂。殿內中央就有四根近13米高的立柱,代表着一年中的四季。外圍兩排各有12根柱子,分別代表着十二月和十二時辰。站在大殿中央,抬頭仰視,九龍盤踞的屋頂極其精緻,富麗堂皇,光彩奪目,那九條神龍似乎馬上就要衝破屋頂,飛上雲霄。

在兩個祭壇的兩側,還有很多附屬建築,如配殿和供皇帝祭祀前沐浴齋戒的齋宮等。置身這龐大莊嚴的建築當中,我好像能看到數百年前皇帝祭祀時盛況。

夕陽西下,為祈年殿鍍上了一層神祕的金光。看着這將數學、歷史與美學融合在一起的偉大建築,我不禁感歎:我們祖先的智慧多麼超羣。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這些偉大的文化遺產,讓它們永世流傳。

標籤: 文化遺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zh-mo/yuanchuang/jingxuan/q9ddv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