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植物 > >

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500字(通用12篇)作文

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500字(通用12篇)作文

  • 關注:1.63W次

篇一:《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

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500字(通用12篇)作文

有時,人也可以像上帝一樣創

劉辰宇

只要一揮手,上帝就可以創造或毀滅一個地區。毀滅,聽上去讓人害怕;而創造,則讓人覺得望塵莫及。可是你信嗎?除了上帝,人也可以創造或毀滅這個世界。

我們的故事開始於普羅旺斯。那是在1913年,那會兒還是一片荒漠,方圓幾百裏死氣沉沉,杳無人煙,誰會住在這裏呢?也只有這位叫艾力澤∙布菲的老人吧。他住在這兒做什麼呢?文章告訴我們兩個字:種樹。

十年如一日的寂寞,他受住了。與這糟糕的氣候做鬥爭,他成功了;把歡笑和生機帶回這高原,他做到了!種樹,在旁人眼裏多麼簡單的事,在艾力澤長久的堅持下,有了一個全新的意義,幾萬棵樹苗迅速生長,長成了一篇大森林!這就是堅持的力量!

如果每個人都能夠像艾力澤那樣奉獻,堅持,那麼世界上會出現的不只是三片森林,而是海洋、湖泊,是希望、是未來,是全人類的明天!

人啊,收回你們只知道索取的雙手吧!要知道,這雙手也能做出不同的事,就像艾力澤·布菲那樣——奉獻,創造!

老人艾力澤,他不知道1914年的一戰,也不知道1939年的二戰。他只是與樹相依為命半個多世紀!他每植一棵樹,就感到世界上多了一個親人。他立志改變荒涼的的現實,只是勞作,不求回報。這是心靈的寧靜,這是與上帝媲美的事業啊!

打開《種樹的男人》,去學習、去創造吧!

篇二:《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

沉默的奉獻者

田康睿

一個人,獨自一個,在一片時刻狂風呼嘯帶起黃沙的高原上,三十五年,僅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一片奇蹟。這不僅僅是努力,是一個人的精力、努力、毅力,更是一個人的辛勞、汗水與生命,以及那珍貴的良知換來的,人除了可以像神一樣毀滅,還可以像神一樣去創造。

三十五年前,他一個人,拄着那一根鐵棍,揹着大包小包的包袱,迎着迎面撲來,卷着沙子的狂風,獨自向那不毛之地走去。他獨自住了下來——沒人知道他怎麼蓋成如此嚴縫的石屋;他開始種橡樹——沒人知道他從那裏找來的橡子;他種下了很多樹——沒人知道在不毛之地沒有水的環境中樹如何生長。只有天知道,這有多難,他像一棵樹,一言不發,沉默寡言,只默默的付出——盡全力付出,不怕任何困難,只是堅持付出。

三十五年過去了,高原像奇蹟一般有了生命。一戰、二戰都沒有打亂他的生活,興登堡、希特勒的瘋狂對他沒有任何干擾。他們只會毀滅,毀滅一切,毀滅一切的愛,一切的美;而牧羊人始終在不斷創造,人們遷了過來,這有了生命,處處有了水。

去讀這個繪本吧,他洗濯你的心靈,奉獻是多麼美!

篇三:《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

創造的力量

當我看見影片中的漫天黃沙,荒無人煙的村莊,我看見了人類毀滅的力量,可當我看完,才發現人類同樣擁有創造生命、創造奇蹟的偉大力量。短片中那個叫艾力澤·布菲的老人,做到了上帝才能做到的事,將荒地變成綠洲。

記憶最深刻的一個畫面,就是作者在幾年後最後一次見到老人時滿地黃沙變成綠草,一望無際的一片綠色海洋,與前面單調的顏色形成對比,讓我眼前一亮。當我看見荒無人煙的村莊因為老人的改變而富有生機,看見破舊的村莊變成了盛世美景,聽見孩子們的歡聲笑語,看着村莊裏數萬人舉行活動時笑容洋溢在臉上,不禁想起這是老人花費十幾年所換來的成就,老人完成了上帝完成的任務,當政府要接管森林時,他沒有猶豫。

這就是老人與那些官員們的區別,老人付出行動,去努力完成目標,而那些人卻只會在嘴上做“空動作”。

他不怕環境的惡劣,是因為,他本就是為改變環境;他不被戰爭而影響,是因為,他是一個建立幸福的人;他不在乎他人的冷漠,是因為,他追求內心的喜悦。即便他只有一個人,也能活的自信。

作者用平實的語言寫平凡的牧羊人與他創造的那片遼闊無邊的森林。這種平靜的語言卻和我心中的震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是什麼樣的人能有這樣的決心和毅力種出那樣的一片奇蹟。

雖然知道這件事情是想象的,虛無縹緲的,也沒有那位叫艾力澤·布菲的牧羊人。可是他卻在我們身邊的某個角落,因為他那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永遠留在了我們身邊。

篇四:《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

一個種植希望的人

鞠依含

這是片不毛之地,那兒寸草不生,塵土飛揚,人跡罕至,原本是有座充滿生機的村落,如今是片廢墟。這裏沒有清涼解渴的甘泉,這裏沒有清爽的東風,更是連一個生靈也沒有。鐘樓坍塌,無檐的房子,一切都令人喘不上氣,那樣壓抑。

就是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那神聖的光照耀了這大地。這男人不愛説話,也就是沉默寡言。但他的臉上洋溢着自信、平和。這位牧羊人在這生活了十多年,沒有親人,也沒有朋友。可是呀,他有他親手培育的樹作伴。中間的兩次戰爭、硝煙沒有擴散到這兒。不,與其這樣説,倒不如是,這並沒有擾亂他的生活。

是他,植下了希望。奇蹟般復活了這片大地,在人們眼裏,這些都只能是造物主才能做到的。沒錯,這牧羊人是造物主,他發現人與自然相互依存,意識到人的價值不僅僅是平平無奇的走過一生,而是貢獻,貢獻自己,幸福他人。這也許看來是那樣平凡,正是如此,寧靜的心靈與滿腔熱忱總會使人感動。

是他,重啟了這裏生命之泉。香氣的微風,潺潺的流水音,它們都穿過森林,穿過重複生機的草原,穿過了熱鬧的村莊,穿過人們的耳朵,最終穿回牧羊人的心靈,鑽進他的眼,他澆灌了萬物,撫育了世界,温暖每個人,甚至他的心。

這位牧羊人,不,是神聖的創世主,他的精神,他的行動,他做過的每件事,終會響徹全國,擴散世界,震撼宇宙。

篇五:《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

以愛回報世界

蘇靖軒

2020年9月份,我開始了七年級的學習生涯,有幸閲讀了《植樹的牧羊人》這篇文章,讓我印象深刻……

一位老牧羊人,不幸先後失去了妻子和孩子,他可以説是絕對的獨孤和絕望。生活對他接連的沉重打擊,足以讓他放棄掙扎,足以讓他失魂落魄,足以讓他卸下所有,足以讓他憎惡並放棄這個拋棄了他的世界。可是,他又為何沒有這麼做呢?

他默默地開始創造只屬於自己的奇蹟——將荒原變為綠洲。

他行嗎?一位形單影隻而又固執的老人!然而,時間詮釋了一切,他用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勤奮,用自己的熱心,將一片荒原在八年的時間裏變成了綠洲。森林留住了雨水,雨水又留住了人們。而本在這片荒地上魔術般地消失的人們不約而同的回遷,大家相繼建起了漂亮的房屋,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是老人種下的希望之種,改變了一切!可又有幾個人知曉,人們心安理得的享用的森林,他背後隱藏的辛酸和苦楚,而它只被公認為一片自然形成的森林。政府官員們高談闊論、盲目吹噓,卻什麼也沒做。老人好像孺子牛一般,不卑不亢,沉默無言,沒有誇耀自己的功績,最後卻安詳地去世了……

世界給老人和森林帶來的只有戰爭、恐嚇和摧殘。慈愛的老人卻回饋給了世界幸福、安定與和平。

這是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它並不真實,文中的老人也並不存在。但我極力的推存它,因為閲讀這篇文章可以堅定我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它將鼓舞處在逆境中的人們堅強地活下去,並可提現自身存在的價值併為世界、為後人留下一片綠色。

那麼,老人播下的真的只是一粒普通的種子嗎?

篇六:《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

廖悦雯

種植希望的人,該是朝氣蓬勃的少年、強健有力的青年,還是那些自會空談的政府官員。不,都不是,只是一個上了年紀的老人。

這本繪本不短,光是讀,花費的時間很多,大量文字間透着的都是葱蘢。這就是繪本中的男人,從1913年開始,日復一日地種樹,起初的效果甚微,他是一個種植希望的人,怎會輕易放棄?一年,三萬多棵樹,成活的只有十分之一,他一點不懈怠,不放棄,一年又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外面的世界子彈亂飛,大霧瀰漫,但只有他,仍然在種樹。需要撒種子的位置離老人的石房子越來越遠,幾十年過去了,樹木已經茁壯了,環境不斷髮生着變化,老人卻逐漸老去了,無論歲月怎樣流逝,都衝不淡老人種樹的決心。之所以他這樣固執地種樹,是因為他覺得有了樹,才有了生機,有了生命。

這個故事沒有太多起伏,卻足以讓心尖一顫。似乎像他這樣的人,現在已經沒有了吧!森林逐年減少,珍稀物種瀕臨滅絕,草原沙漠化,全球變暖……這些問題真的很難治理嗎?答案並非所以然。這本繪本真的值得細細一讀,荒原到綠林,荒無人煙到歡聲笑語;經歷了三十年,一顆又一款,每一個種子,老人種的不是種子,他是在孕育生命,慢慢地,這一個個小生命悄悄發芽,驚豔了世人。故事並非真實,讓我有了一瞬間的遺憾,這樣的人,為什麼不存在呢?如果存在,我真想去看看,但轉眼又想想,有耐心地去一棵一棵孕育生命,直到自己力不從心的人,世上寥寥無幾。獨自一人在荒原生活,孤獨、無聊又單一的生活,有多少人能忍受呢?

在這個充滿了葱蘢的故事中,毀滅也沒有阻止這片綠林。二次大戰有多少樹木會遭殃,又有多少種子會埋在地下腐爛?但是呢,在某個荒原上,有一片綠林悄悄擴大。黃色的沙塵暴被綠林所替代。

老人種植的不是綠林,是希望,是一代又一代人對荒原改善的希望,是人們在過去的紛爭、恐慌、貧窮中掙扎出來的希望。他沉默寡言,不會跟全世界去宣揚,他只是堅持着,重複地做一件事。如果你認為植樹造林只是天馬行空,一定要看看他的故事。

篇七:《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

植樹的男人

羅佳怡

一部繪本將他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裏,將她的性格完全呈現在我的眼前。

這部繪本按照時間順序,以荒原到綠洲的變化為線索,把作者和牧羊人三次見面的情形清楚地記錄了下來。文章清晰有條理,敍事準確簡潔。本部作品的作者讓·喬諾,法國作家,電影編劇,獲獎作品無數,部分作品被搬上銀幕。他被認為是法國20世紀最著名的作家之一。繪本的原題目為《種植希望與幸福的人》。雖然這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主人公艾麗澤·布菲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

他慷慨無私。他一直默默無聞地在一片荒蕪的高原上種樹,種橡樹,種白樺樹,種山毛櫸……僅僅幾年的時間,那片荒蕪的高原上早已長滿了茂盛的樹木,橡樹長得比人還高,最大的樹林有了八公里寬。他不管這片土地是公家的還是私家的,他不在意,只想讓這片高原煥然一新。

他孤獨而又沉默寡言。三年來他一直不停地種樹,已經種下了十萬顆橡子。誰能想到他有不為人知的的痛苦?先是獨子夭折,妻子也隨之去世。他與羊羣和狗作伴。平日裏沉默寡言,只喜歡動手種樹。當地政府來到這片綠林,開始大放豪言,説我們要讓這裏的森林更茂盛,保護這裏不讓它變回荒地。這位沉默的植樹的男人卻什麼都沒有説,種下了一片樹林。

他極有愛心和毅力。三十多年來,他獨自一人用雙手和信念創造了這片森林,他一個人克服了種種困難,乾旱的天氣,動物的啃咬,羊羣的破壞,甚至戰爭的影響。但是他依然堅持不懈地種樹,他的勤勞和毅力使這片荒地蔚然成林。

他不圖回報的品質和積極樂觀,勤勞執着的生活態度告訴人們,人類除了毀滅,還可以像上帝一樣創造。作者要啟示我們,只要心存美好的願望並長期不懈地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變惡劣的生存環境,大自然也一定會給予我們豐厚的回饋。

這部繪本也讓我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好,希望大家也去品讀品讀,相信你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篇八:《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

一個人的種植

孫善若溪

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走進了這一篇課文——《植樹的牧羊人》。從開始帶着些許疑惑,想着這個牧羊人為什麼要植樹,他又做了什麼呢?到後來,我心中已滿是對這位牧羊人的敬仰。

這是法國作家讓·喬諾寫的一篇文章。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艾力澤·布菲的牧羊人,他在1910年至1945年共三十五年的時間裏通過植樹,使普羅旺斯的一片荒原變成了一片沃土。

一個人並沒有多大的力量,有時甚至是微不足道,可能無法改變什麼,可能做不到什麼,但這位名叫艾力澤·布菲的牧羊人做到了,他只是一個人,用行動證明了:一個人不僅可以帶來毀滅,更可以做到和上帝一樣創造。艾力澤·布菲不是上帝,他只是一個普通人,可他去做了,也做到了,他創造了一個偉大的奇蹟,他用一個人的雙手,用他一個人的種植,創造了一片沃土。

這是一個平凡的牧羊人,這又是一個偉大的牧羊人。平凡在於他並不偉大,而偉大又在於他做了不平凡的事。這是一件平凡的事,平凡在於植一片林,並沒有多稀奇,但同時,這又是一個奇蹟。

試問每一個人,有多少人可以在荒原上,孤獨中還保持樂觀,為世界着想。也許我們從沒想過去做,也沒人做到。但這位名叫艾力澤·布菲的牧羊人想了,也做了。

讀後,感觸真的很多。如果每個人都像他一樣,植一棵樹,為世界的美好奉獻一點點,又何嘗不可以呢?這是一個人的種植,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植樹的牧羊人。

篇九:《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

金夢霞

這是個喧囂而又浮躁的時代,人們從未如此狂熱於表達,於是乎思想蕪雜,人生聒耳,寧靜的孤島在歲月流逝的滴響中漸行漸遠。可陸谷孫曾言:“消磨絢爛歸平淡,獨步秋風無古今。”不聞車馬塵埃擾我心,心中自有一天地。縱使城市喧囂,人心浮躁,亦可心遠地,修心如蓮。

《植樹的牧羊人》中,牧羊人便是孤獨的,他一個人種樹,一個人放羊,一個人挑橡果,一個人生活,一個人老去。在那樣一個荒蕪的地方,一個人心如狼的地方,他一直在做自己的事情,即使一戰、二戰來臨,他依舊心靜如一,無任何波瀾。他每天重複同樣的事情,唯一變化的就是那種上的樹越來越多了,就幾十年的孤獨與一成不變的生活令多數人投降,他堅持下來了,所以他造就了大地一般的奇蹟,也承受了無法言喻的孤獨。

他孤獨嗎?肯定的,但他內心是充實的,他過的生活也是他所接受的,沒有抱怨的。再回頭看那些政客,一言一語,就像這“天然的森林”化為己用,他們合羣,話語很多,但他們內心卻並不充實、美好,而是充滿利益。在這人心叵測的世界中,這樣不怪他們,可又有誰可以做到牧羊人那樣心如止水呢?

牧羊人的孤獨,換來的是人們的熱鬧生活,人數增長到一萬多口,昔日的廢墟變為鬱葱的小鎮,人們的歡聲笑語不絕於耳,青春與活力在這裏流轉,誰能想到這曾是一片荒蕪?人們只知眼前的生活美好,不追蹤溯源,而牧羊人依舊如一片平靜的汪洋,任何事都對他蕩不起漣漪。

篇十:《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

創造

馮子軒

一位老人,一雙手,一雙腳,一間石屋,把狂風呼嘯的荒地變為一片沃土,把“猙獰”的生活變得温馨,那是怎樣的一種創造?

艾力澤·布菲,一生都在創造,他創造了樹木,創造了森林,創造了鬱鬱葱葱的環境,創造了水源,創造了新生……

1913年,那裏寸草不生,一派荒涼。男人被日復一日的生活折磨得失去了信心,女人每天都在指責、叫罵、哄搶,他們破壞着、砍伐着、宣泄着。一雙惡魔般地雙手從“地獄”裏伸出,捂住了所有人的雙眼,破壞之後,他們只能背井離鄉,村子時充斥着死寂……

那一邊,艾力澤·布菲卻在創造,他不管環境多麼惡劣,只是一門心思在種樹,他每日挑橡籽、打水、澆灌。他沉默寡言,難道他真的不想交談嗎?只是沒有人生來沉默,都是被周遭的冷漠和孤獨逼不得已罷了。開始,他種下去的種大都沒有成活,可他放棄了嗎?沒有!他一個牧羊人,甚至賣掉了自己的羊,一直在堅持。一戰二戰毀滅性地破壞,他卻沒有被影響,那是多少次希望又失望的心理素質。一批批軍官在砍伐着樹,一位老人在創造着樹!

很久很久以後,那裏綠樹成蔭,人們歡天喜地。領導們高談闊論,他們把一切歸於自然的神力,感歎上帝的贈予,誰還記得創造這一切的這個老人?留給他的只有“自然”,只有“這裏是自然保護區,禁止生火”的木牌……

可以説,是艾力澤·布菲創造了生命,創造了奇蹟,創造了新生!他才是“上帝”的神力。一雙手,一雙腳,一間屋子,誰都有,可卻沒人想要改變,想要創造,我們沒有的,是一股韌勁,一直地堅持。

許多讀者用上帝來詮釋他,而我……用他來詮釋上帝!

篇十一:《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

謝馨玥

1913年,一位年輕的旅行者踏上了前往普羅旺斯的路,那時的他,定未曾想過,會見證一場盛大的奇蹟。

毫無疑問的一點是,無論它是否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一切,都是一個奇蹟,“生命的奇蹟”。

那並不是一個太平的年代,並沒有“保護地球”“保護自然”這一­説,人性中的劣根——貪婪、暴怒,自私自利,淋漓盡致。“女人們爭吵”“男人們酗酒”,過着日復一日貧困又毫無起色的生活,永無休止,似乎沒有盡頭。這一切彷彿惡鬼,在人們的心頭。

然後,最後,連惡鬼也沒有了。沒有人,沒有爭吵,沒有生命。上帝似乎很會戲弄人,他帶走了一家又一家人,卻留下了一個——艾力澤·布菲——安靜温和,不焦躁。他的生活很簡單,種植。我們未曾得知他這樣做的契機,旅行者不知道,我們更不知道。也許真就像他説的,缺少樹,所以種樹,沒有更多理由。

一戰開始時,他五十六歲,不論在當時還是現在,這都不是一個年輕人了。不過這些都不是什麼問題。他只想種樹、更多的樹。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精神,才能造就奇蹟吧。從死地,到復生,擁有葱蘢生機。假若把這個故事講出去,恐怕聽眾肯定會嘲笑你的幼稚,或惡狠狠地指責你拿哄小孩的事哄他。就是這樣一個奇蹟,發生在普羅旺斯的土地上。

當然,奇蹟的締造,也並不是順風順水,它經歷了二戰的有驚無險,見證了政府的高談闊論,還要經受自然不可抗的破壞,但,他成功了。他用雙手創造了奇蹟。

1947年,在巴郎的養老院裏,老人安詳的閉上了眼睛。他就這樣逝去了,無聲無息,跟他所創造的一切來看,他死的平靜,平凡。

但他真的死了嗎?其實他還活着。他是白樺樹林間流過的小溪,是山毛櫸葉稍吹過的風,是人們的笑聲。他是一切。可以説這裏的一切都有他的影子。在他的八十七年中,他説過的話可能比他種的樹的一半還要少。但他所成就的,每一位高談闊論的“智者”,包括此時讚揚他的我,卻連那千萬分之一也達不到。

很可惜的是,這是個虛構的故事。但“布菲先生”是存在的,存在於看不見的角落。

篇十二:《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

温馨玥

你是否有徒步在遊人稀少的大漠裏?沒有人煙,沒有村落,更沒有生機。這裏只是有來自無數人的絕望和痛苦。乾旱的沙地上,一點綠色也沒有,你走啊走,到最後,只要無助和絕望——這是阿爾卑斯山地之前的樣子,除了這些,這可真得算上一片荒地,可就在這裏,卻住下了一位心地善良,勇敢,堅持不懈的牧羊人,他整日在山上種樹,雖然存活下來的只有萬分之一,可他卻不氣餒。經過了十幾年,原先光禿禿的山上多了生機,人們有了村落和幸福,創造這一切的正是那默默植樹的牧羊人——艾力澤。布菲。

在我剛讀到這篇文章時,我是震撼的,為牧羊人所種的樹所震撼,而後再讀,又從字裏行間品味了一些——一種來自普通人的壯舉。他就只是那樣日復一日植樹,為的是什麼呢?為的是人們最後的讚賞嗎?不,當然不是,他是為了幸福和快樂,你若問他一個人植樹十幾年,不孤獨嗎?孤獨啊,怎麼會不孤獨呢?從作者讓。喬諾的文字中可瞭解,牧羊人原先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農場,一家三口很快樂。可是,他先是失去了獨子,後來妻子也去世了,他終選擇一個人生活。

牧羊人説過這地方缺少樹,沒有樹,就不會有生命。他決定,既然沒有重要的事情做,就種樹吧。十幾年,他是一心種樹,有了這種念——他就不放棄,堅持努力實現,可能最後的牧羊人也決不會知道,自己不僅給了這地區綠色,並且也給了更多人幸福……

一個人,有如此偉大的志向——就是種樹,要讓這遼闊無比的山上全充滿綠色,他就是一位有遠大理想的人,而他的堅持,就是個有出息的人,最終因他堅持而成功,那就是值得人們敬佩的人。

他在完成自己的志向後,並沒有享清福,他沒有閒着,而是養起了蜜蜂,在他短暫而“輝煌”的生命終結前,他還在堅持種樹,他不管政府對這片森林的形成的理解有多麼大的偏差,他只管堅持做好自己要做的事,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和稱讚嗎?

一個離羣索居的牧羊人,通過半個世紀堅持不懈地植樹,證實了“孤獨能夠找到幸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zh-hk/zhiwu/shu/p39pm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