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望江南讀後感800字(精選5篇)作文

望江南讀後感800字(精選5篇)作文

篇一:望江南讀後感800字

望江南讀後感800字(精選5篇)作文

着杯中綠意,品萬物新生

杯杯流轉,漾出滴滴辛勤汗水;口口相傳,聯成副副人情畫卷。江南的文化,藴含在這裏的茶與人中,以茶養人,而又以人育茶,在人與茶的生生流轉中達到人生的極致,領悟人生的奧妙。回望江南,雀舌未經三月雨,龍芽新佔一枝春,江南的茶文化並沒有在風雲變幻中失去活力,反而積澱出了更深厚的韻味。正因如此,倒不如回望江南,一同細細品味江南的形與魂。

望江南,是一片翠綠的茶葉。在杭家人一代代的傳承下,製茶成為了每一個當家人的拿手技藝。作為杭家的當家人,也是茶葉傳承的領軍人,杭嘉和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茶葉事業。年少時學習茶葉知識,錘鍊製茶技術;成人後又在戰火中努力保留着江南茶葉文化的火苗,待到時機成熟,又重新舉起茶葉的大旗,建起了茶葉工廠,實現了機械製茶,龍井茶的名聲已走向世界,蜚聲海外。自一次又一次的炒茶中,不知杭嘉和是何時下定決心要將茶葉文化發展壯大,但他一定深深為自己所傳承的茶文化感到驕傲與認同,才會依然將茶葉作為自己畢生最大的事業,同時也為茶葉文化的傳承培養新的繼承人。

望江南,是一腔革命的熱血。在江南的綿綿雨水中,孕育出了嬌嫩的茶葉。柔弱的茶葉在鐵鍋中翻滾,顯出獨屬於茶葉的韌性與芳香。世代製茶的杭家人看似柔弱,卻又像茶一樣,骨子裏充滿着剛韌之勁。杭嘉和在日軍來時,為了不與日本人下棋,不惜用刀割下自己的小手指,彰顯了不畏強暴的英雄氣魄;杭嘉和自己的兒子杭憶也投身抗日戰場,英勇犧牲,只留下了杭得荼一個孩子;而杭家和的弟弟杭嘉平則始終立於革命潮頭,服從組織安排,堅定地站在了祖國建立與建設的第一線,為信仰一往無前,九死一生……他們每一個人的力量都是弱小的,但他們義無反顧地做出了對得起自己,對得起民族,對得起時代的行動,讓浸潤了茶文化的靈魂發出了耀眼的不屈光芒。

望江南,是一條綿延的文化傳承。人與茶的關係在當今社會仍然存在,早起泡一杯茶的習慣也仍然在江南人的每一天保留。抬眼望去,樹蔭下捧着茶杯相互攀談的老人,不時抿一口杯中的老茶,沉吟片刻,口中吐出老江南的文化韻味;而在年輕人辦公桌旁,水杯中悄然躍動的新茶正起起伏伏,手拿杯落,激起陣陣波紋,映出新的江南氣象。老茶與新茶在歲月中互相替代,而老江南人與新江南人在傳承中彼此昇華,共同更新着深厚的江南文化。老與新的交替,並沒有將江南文化漸漸抹去,反而源源不斷地為其添加新的內涵。

望江南,旺江南。江南文化在傳承中沒有失去自己的顏色,但在我們這一代的身上,更要把江南文化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正如《望江南》一書中所説:在一片葉子的乾坤中,品飲世間温情,體悟命運流轉。

篇二:望江南讀後感800字

滿城茶香雨

暖濕雨霧中朦朦朧朧藏着江南小鎮,起伏的丘陵間茶樹茂密,戴草帽穿圍兜的採茶女穿梭在綠雲中,吳音伴着輕笑盪漾在雲間。江南望不透滿城煙雨,春來茶花遍丘陵。他草鞋步行過茶間,她遠處凝眸望茶田,他戎裝遠洋出海,她送茶伴千里身邊。悲歡離合,茶香不散,縈繞西子湖畔忘憂茶莊間。

茶本只是茫茫中華歷史中滿載的一張書頁,記載着複雜的飲茶技巧和煩瑣的製作過程。這張書頁卻在翻騰的歷史潮流中裹挾瞭解放的熱血和數不計數的不屈的靈魂,褪去了嶄新的封皮,罩上了粗麻布外衣,與戰火中流離的百姓一生密切聯繫起來,成為製茶人一生不離不棄的伴侶,飲茶人於無際苦海中的那一抹慰藉。

茶香縷縷,採茶人穿梭在春日的微光中,手指揪下茶枝頂上的嫩芽,茶簍中茶葉堆疊,瀰漫陣陣清香。粗糙的手拂過炒鍋,翻起飽含水分的茶葉,再輕柔地將它們按在鍋底。製茶人忘乎所以的在茶海中勞作着,將春的氣息揉進了茶葉中,把一生無憂的渴望傾注入茶葉中,感受着製茶的樂趣。“輕攏慢捻抹復挑”,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手指纖細靈活,十指輾轉間奏響錚錚然的京都之聲;抓抖搭拓捺推扣甩磨壓,炒茶手法繁複多樣。製茶人也是懂茶人,如同伯樂對千里馬一般珍視每一批茶葉。懂得喝茶不必怕燙,能品出茶香裊裊,懂得西湖龍井烘焙後和塊狀的生石灰同放在錫罐中能在一年後保持鮮亮顏色和醇厚的味道。欲制好茶,定要靜心,茶農為“茶”一字傾盡了一生,在茶海中徜徉,擇茶香幾縷,翻起歷史長河中幾片波濤,淳樸鄉音中追求不變。

執過槍的手在炒茶鍋中翻轉,龍井葉片蜷曲,清香沉澱。那清明前的雨意被封存在罐中,成為軍人心中不滅的燈火,照亮歸途願景。遠方有幾經轉折的書信,有隔岸默默等待的愛情。跨洋的旅人留存着愛人相送的茶葉,再相見時淺酌一口清茶,便能又憶起難忘往事。仍在杭州的杭家人上幾次山,採老廟前的山茶,在飄搖的局勢中燒紅木炭來保證龍井品質,

茶和人一樣能等待漫長的時光,在密不透風的錫罐中存放許久後拿出,茶香仍然甜淡縹緲。

茶香陣陣,吹過軍人一身傲骨,不屈不折。“相逢意氣為君飲,繫馬高樓垂柳邊。”杭家人多參軍,夫妻兩別離,茶成了兩人間聯繫的橋樑。戰爭帶來的是漫長而幾近於無窮的分別,而軍人揹負起了難言的重任。在硝煙中廝殺後,風浪平靜,軍人即使身陷敵營也難忘故鄉茶香。茶養身,亦安魂,將無助動盪的心在醇香中平靜。

如果人生如茶,那麼煎熬就成了一種成就。茶香牽魂,中國千里長途難度。從平反到抗美援朝,歲月風起雲湧,少年鬢角白髮生,皺褶遍佈臉頰。蒼老的手取一把初春剛炒的新茶,煮沸一壺虎跑泉水。先燙茶碗,青瓷微熱後再倒水放茶葉。泉水均勻地從碗壁流下,葉片在水中豎起搖曳,最終歸於平靜,和生活一般。朦朧的水霧伴着淡雅茶香,縈繞於窗前。

篇三:望江南讀後感800字

《望江南》這本小説敍述了新中國成立前後近二十年間波瀾壯闊的社會進程中,杭州西子湖畔忘憂茶莊世世代代以龍井茶為業的杭氏家族,在那個年代經歷的起落浮沉和家族的人物命運。杭嘉和與弟弟杭嘉平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大哥杭嘉和在動盪年代將杭茶發揚光大,扛下了家族責任,忍下了全部遺憾。弟弟杭嘉平則為了自己的信仰一往無前。從書的一開始,我就沉浸在那個茶香瀰漫的杭州城裏。不僅詩情畫意,而且有江南人的堅定和執着。“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年華尚在,盡力去體會生活的美好。

這本書文字雅意境美故事好,人物刻畫細緻很有質感,人性的光輝處處可見,好像置身其中,也成為了杭家的一份子一樣。故事寫得雅緻、清淡又回味無窮。彷彿品嚐了一杯幽香四溢的龍井茶,舒展自然,跟着杭家人一起走過了那段風雲際會的歲月。這樣的文字裏,隨着茶香緩緩道出的,是那些藏在人心深處無法用語言文學、用好壞評價的東西。

這個家族裏的女性也都非常有特點,即使戰爭將她們與愛人阻隔,她們依然選擇堅守。對愛情充滿了憧憬,相信愛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只要彼此心相連,愛就不會走遠。

很多人對於江南的認知是非常標籤化的,包括我。通過讀這一本書,讓我體會到了一個温潤卻又承載着力量的江南。人説江南人温柔儒雅,《望江南》卻讓我們看到温而不儒、柔而不弱的江南人。這本書體現出的百年茶匠傳承、家國天下的情懷令我深深地折服和讚歎。雖然沒有大篇幅華麗的詞藻修飾,但是我還是能夠透過故事,體會江南的文化氣度。書裏的文字,穿透紙背,穿透我心。

在閲讀故事的同時,也學習到很多關於茶的知識。書中介紹了茶葉生產、製作、存儲等豐富多彩的知識。中國人制作茶的技術,真是一門靈活又深奧的學問。闡釋了茶葉的歷史價值,又挖掘出茶葉的文學內涵。既是一本上佳的小説,也是一本有趣的科普書。

《望江南》在刻畫江南文化與茶人精神的同時,也浸透了濃厚的家國情懷與人文關照,將個人史、家族史與國族史融合。通過杭氏家族的故事,反映的是中國的故事,體現了中國的風度。

這本書的裝幀也非常漂亮,讓人感覺心情很好,很有代入感。在讀書的同時,好像走過了春天杭州,聞到了淡淡的茶香。湖濱、雲棲竹徑、鳳凰山…彷彿都在我眼前。在書中進行了一次穿越,穿越回從前的杭州,見到了杭州不一樣的一面。其實杭州也經過了漫長曆史歲月的洗劫,像《望江南》一樣,是一本厚厚的書。

讀完這本書,有些迫不及待想去西湖邊轉一轉,回憶《望江南》的故事,感受那一代人的信仰。

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真江南。

篇四:望江南讀後感800字

一盞茶,一段情,憶江南

在我有記憶可循的十幾年中,江南,一直是種温婉的存在。是橋下的悠悠運河,是橋上熙熙攘攘,小巷狹窄卻車水馬龍,煙雨濛濛人聲卻鼎沸,十幾年的歲月變遷,始終未將我記憶中的江南改變分毫,一切都是最初、最好的模樣。

如果説杭州是江南的代表,那麼西湖便是杭州的靈魂。世事滄桑一壺酒,人生秋涼兩杯茶,茶,是中華民族舉國之飲。《望江南》的故事就是在杭州西子湖畔的忘憂茶莊中展開的,性格迥異的杭嘉和、杭嘉平兩兄弟分別以自己的方式活出了那代人的風采,一個傳承茶業,守護家人,一個獻身革命,九死一生。而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杭嘉和之女杭盼與飛行員曹家遠的故事。我不相信什麼一見鍾情,但我相信時間會檢驗一切。杭盼是茶莊的女公子,生性安靜平和,生活也註定平靜,而曹家遠的出現無疑在她平靜的漫漫人生中激起了重重漣漪。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可能這一次見面就是最後一次了。曹家遠説自己是自私的,因為他是個軍人,隨時都有可能喪命,他説他沒有資格拉上一個人陪他去死,綁架一個人眼看着他離開,可他卻依舊愛得義無反顧,大膽而肆意,杭盼也因此接受了他。因戰爭相隔十餘年的兩人,再次相見時卻依舊熟悉彼此,哪怕不知道對方的喜好,不清楚對方的習慣,卻依然一次又一次堅定而執着地選擇了對方。從一見鍾情到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他們的故事,就像那茶一般,氤氲着淡淡茶香,入口先苦而後甘,不驕不躁,如沐春風。

暖風吹來,遊人不醉。

我遺憾未曾親眼看一次炒茶,可卻在書中有幸知曉一二。炒茶人的手是粗糙的,沒有十年八年,手不脱幾層皮,打幾次泡,是練不來的。可就是一雙這樣的手,卻炒出了上好的茶,有條不紊中的眼花繚亂,漫不經心中的一絲不苟,如履薄冰中的遊刃有餘,那是我未曾體驗過的,只屬於炒茶人的艱辛與浪漫。

中華民族一直在艱難曲折中前行,而不管歷史怎樣迂迴曲折,他們都不曾失去茶人的優雅和穩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在動盪不安的社會中生存已是不易,而“保此道者不欲盈”的人,則更顯珍貴。杭嘉和正是這樣的人,在他的經營和改革下,杭茶不僅實現了機械製茶,還走向了世界,蜚聲海外。而他也正是萬千中國人的縮影,埋頭苦幹,只為大國。無論過去還是現在,總有那麼一些人,遵循“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踏實、平和、堅守。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濛濛的雨,瀲灩的湖,馥郁的茶和那至深的情。等一個豔陽天,待一個雨山前,與君共飲,與時舒捲。品一盞好茶,讀一本好書,憶一段往事,憶一段情。

江南好,怎能不憶江南……

篇五:望江南讀後感800字

以茶香敍事,以茶香抒懷

茶香,是江南水鄉特有的香氣之一。沁人肺腑,是神農嘗百草的唯一解藥,也是解心煩氣悶的一種解藥。當人們靜下心來,在煙雨朦朧的江南中,品一品茶,嗅一嗅茶香時,便會想起與王旭鋒共賞的這一場茶香的故事,循着茶香,鑑一鑑江南的故事,讚一讚江南情懷。

如果説江南文化的縮影集中在了茶的身上,那麼,茶所承載的力量與價值,則又是中國精神、社會以及故事本身的動力源泉。瞭解茶的一切,或許便是瞭解了江南文化的核心所在,也就瞭解了中國的品格與風度。

茶裏,有中國人的精神,是茶的精神。在《望江南》簡單而又質樸的文字語言中,書中眾人的生活通過茶,被作者聯繫到一起去,作為本書兩大人物,杭嘉平入世,杭嘉和出世,這是一種中和關係。但為什麼説是通過茶被聯繫到一起去呢?因為時代雖在變化,人們心中對茶的執念與信仰始終不變,即便身處亂世之中,仍有這一份心來端起一盞清茶。它既是婉羅姆媽口中的“那不是新社會嗎?什麼不在變啊?我老太婆服了這新社會了,只有吃飯不好變的”,也是杭嘉和認定的“有茶桌沒茶桌,一樣喝茶”。“世界毀滅又如何,我只想喝我的茶。”我都不出悲傷與多愁善感,我只從中汲取到人們豁達的心境。這與中國的道家思想是有相同之處的。正是因為這份豁達,中國才有那麼多文人雅士做到了“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茶中,有中國人的力量,是茶的温度。雖然中心人物佔據了作者大量筆墨,但次要人物的塑造也頗有特色。婉羅姆媽是文學作品中常見的女性長者,但她並不以深沉的智者形象出現,卻有點插科打諢的風趣,她的言辭間卻顯示着勞動人民沉積多年的生活哲理,方越的評價最漂亮:“婉羅姆媽,我跟你講話真是套路兩樣,我們在講民主、自由、反內戰、反飢餓,你呢,什麼姜啊醋啊鹹魚鯗啊……”這樣似是而非的敍述,既在處於危難時期的杭家人的緊張生活日常中插入了喜劇般的打鬧片段,彰顯其敍述張力,也很符合中國人的生活態度:國人,尤其是老百姓,避諱談莊嚴肅穆的事,常常在即將深入時轉移話鋒,卻又引人深思。這樣的隱形的力量,支撐着中國人民在戰亂的年代,仍舊有樂觀地活下去的勇氣。茶事的温度,是這樣的温暖的生命氣息,體現着人民在其中的不懈努力。茶本身,更因為穿插了生活與精神的進步之路,才營造了一幅關於社會力量的江南文化畫卷。

也許故事很簡單,但作者的心血清晰可見,正是對家國情懷的珍惜與弘揚,才顯示出歷史的厚重與無價。茶的歷史,也因為作品中的故事,而變得富有價值和意義。它既現實又浪漫,既富古典的歷史性又有當代的社會性,茶樹花不會因為被人遺忘而從此不開,茶文化也不會因為世事紛爭、品飲艱難而消亡,“什麼時代都不屬於茶人”,也就是什麼時代都可以屬於茶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zh-hk/yuanchuang/jingxuan/eeoql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