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由姓名看中華文化的變遷作文800字

由姓名看中華文化的變遷作文800字

一粒沙即是一片沙漠,一片沙漠也是一粒沙。倘用這來形容姓名與中華文化的關係是再好不過了。瞭解了姓名的密碼,也可管中窺豹般地探察到文化的基因了。

由姓名看中華文化的變遷作文800字

“肇賜餘以嘉名,名餘日正則令,安餘日靈均”,或許難以想像,《離騷》篇章竟是詩人屈原如數家珍般地列舉“內美”,除卻血統與生辰之外,便是一個寓意美好的名字。早在先秦時代,姓氏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標誌,還是地位,甚至個人品質良好的標誌。令屈原備感自豪的背後,是等級制度嚴密得令人喘不過氣的時代傳統,或許是姓名的來之不易,才更加突顯其特殊。

秦王掃六合,結束了春秋戰國混亂的爭霸割據局面,在秦漢兩代開始,禮樂制度在原本的廢墟上重建,以儒家之道開始它長達千年的統治,幾乎所有平民百姓都擁有了姓名,而各種姓氏背後的貴族印記也隨同焚化如灰的古籍般被掩埋在了過去。而名、字、號、別號等等佔據了封建社會,其種類細則之繁盛難以細數,單單是號可由官職、籍貫、興趣、各種方面來定義。姓名寓景取材多樣化,似乎又暗示着文學在華夏的土壤上蓬勃生長。誠然,單以文學在秦漢之後也逐漸與巫醫方面分離,而逐漸興起的士人階級也使文學創作更加自覺化、獨立化,並最終成為傳統文化發展的沃土。

而臨近近現代,文人學者中有字和號的愈來愈少,似乎留有深刻印像的也不過毛澤東字潤之,朱自清號佩弦之類,而至於各家各户中,也不過只有個姓名罷了。至於字、號之類皆煙消雲散,也不過被掩埋在過去的時光中了。所謂“舊時王謝堂前滿,飛入尋常百姓家”也不過如此。在姓名簡化,不僅僅是取締過去的制度、習俗來改善社會,而更是文學通俗化,民眾教育水平提升之後的必然結果。在生活中,姓名逐漸只留下了人稱和寓意的作用,實用化和通俗化也使生活中對人、事的記憶更加便利快捷。試想一下,當今要你記住身邊的人的字,號甚至別號,這豈不是平添了不知多少麻煩,也正像某位筆者戲謔的那樣:“這麼多的名字,難不成是怕名氣太大了一個名字承擔不下嗎?”

姓名從最初的身份等級的標識,漸向複雜的文人發展,而又隨時代的浪潮簡約實用化。正是時間潛移默化的作用,或許誰都沒有評判這種變化是好是壞,這也僅不住做為文化一面真實的鏡子,折射出歲月長河中每一朵浪的虛影罷了。後來之人也不過望洋興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zh-hk/yuanchuang/jingxuan/4vgje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