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人物 >心理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觀後感(推薦20篇)作文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觀後感(推薦20篇)作文

篇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觀後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觀後感(推薦20篇)作文

陸琳奕

昨夜凌晨花了兩個多小時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故事很可愛,這種童話式的小説已經多年未讀了,忍不住一口氣讀完了全書。

這本書講的是一隻患有抑鬱症的蛤蟆接受心理諮詢的故事。在心理諮詢的過程中蛤蟆先生不斷認清自己,並且尋找更好的狀態,成為更好的自己。但這一切,要從他的原生家庭説起,書中作者花了大量的筆墨描寫蛤蟆先生的家庭和他過去的性格。蛤蟆先生的祖父,父親都對他很嚴厲,並且與以厚望,他的父親一生都在盼望蛤蟆先生能夠成為他理想的樣子。而蛤蟆先生的母親是一個全方面依賴他父親,只會在父親不在時才對他温柔,陪她玩的人。

在蒼鷺給蛤蟆先生的心理治療中,不難看出,童年對蛤蟆先生的性格和一生的價值觀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所以説,童年才是一切的開始。有人説,幸福的童年治癒人的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去自愈。其實蛤蟆先生的童年稱不上不幸,只是他父母對他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是孩子無法接受的,是過於強硬的。在書中蒼鷺説過一段話:“大多數的父母會盡最大的努力來養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故意傷害自己的孩子。可是,父母也是人,會不可避免的把自己的觀念和行為傳遞給後代。正如他們一定會把自己的基因傳給下一代一樣。所以孩子們要學會的是,如何應對和防禦因此而產生的後果。”而蛤蟆先生對這樣的家庭狀態的應對就是順從,由順從行為引申的是取悦、道歉和依賴。這也造就了蛤蟆先生的性格:軟弱、順從他人、好欺負、渴望得到認可、害怕孤獨……

其實對於每個人來説,我們都在經歷這樣一場“戰鬥”,從出生開始,我們就要開始戰鬥,我們不得不去迎合,去學着生存。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無法去評判誰對誰錯,我們要做的,是過好自己的生活,認真地過好每一天,讓人生更有意義。但對於蛤蟆先生這樣的人來説,面對過去是憤怒的情緒。那他就首先要接納自己的過去,要學會接納並原諒自己的原生家庭,從“適應型兒童狀態”走出來。因為這些父母希望孩子能有出息不是他們的錯,嚴厲的性格和處事方式也不是他們的錯,他們只是沒有學會怎麼教孩子,但他們也是第一次當父母啊!同樣的,蛤蟆先生有錯嗎?他也沒有錯,他本就無法選擇家庭,而在那樣的家庭中被迫選擇了人生。而對於另一種人來説,他們出身在不錯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被給予了自由和快樂,那是一件幸事,更應好好珍惜。總而言之,面對生活的第一步需要我們接納過去,原諒過去。

我們一天天長大,學會了思考。需要我們用理性的方式看待世界,需要我們在“成人自我狀態”中,學習新的理念和新知識,擺脱原生家庭的桎梏,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這樣才算活成了自己,而不是父母的縮影。我想,當年新文化運動盛行,那麼多青年人投身其中,他們用自己的力量試圖改變當時的封建與愚昧,改變數千年裏來的封建制度,正視自己的國家與民族,接受過去的所有,然後用所有的力量,改變人們的思想,那是一件多麼偉大的事啊。他們一定是在一種“成人自我狀態”中,以極大的勇氣和信念成就這一切,最終讓人們開始逐漸走出封建愚昧。高爾基説:“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想那是因為我們在看書的過程中以一種“成人自我狀態”去完善自己,不受舊理念的干擾,學習新知,接受新的理念,重視過去的觀念,努力變得更好。

我想,在蛤蟆先生接受心理治療的同時,我們每個人都經歷了一次心理治療。希望我們都能在這次心理治療中,得到一個全新的自己,從此心向陽光,眼中盡是春暖花開。

篇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觀後感

揭望寒

“能幫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

蛤蟆先生在蒼鷺的指引下回憶了自己的童年。他孤獨的童年,並沒有多少愛和快樂,主要是悲傷和抑鬱的。蛤蟆的祖父和父親都在經營家族釀酒企業,將蛤蟆作為繼承人培養,期望非常高。在蛤蟆的記憶當中,除了順從父母之外,更想要取悦他們,他想讓父母感到滿意,為他驕傲,可父母從來沒有對他説過一聲好,有的只有打擊和否定。於是他放任自己,用浮誇和愚蠢的行為來博得周圍人的關注,直到成年,討好別人已經成為一件自然的事,他想要每個人滿意,想要面面俱到,唯獨沒有想到自己的內心。

榮格早就説過:“沒有一種覺醒是不帶着痛苦的。”在諮詢過程中,蛤蟆好多次都差點崩潰:“討論了這麼久,結果就是我發現自己大半輩子都很愚蠢?”但他看到了自己的成長和改變,哪怕再痛苦,他也不願意就此停下來。

真正能夠欣賞你的人,永遠欣賞的是你“驕傲的”樣子,而不是順從,謙卑和故作討喜的樣子。經過十次諮詢,蛤蟆不再將過錯全歸於自己身上,找到了“你好,我也好”的人生座標,真誠面對內心的需求,重燃生活的希望,確定了新的目標,併為之揚帆起航。

當蛤蟆説“我就是一個不會生氣的人”的時候,蒼鷺也戳破了他為自己編織的假象。蛤蟆終於明白,他不是不會生氣,而是選擇了另一種方式生氣。他帶領蛤蟆追溯童年的經歷,看到自己童年時經歷的創傷,看到自己仍然是以小時候討好父母的方式討好着身邊的人,而這樣做,並不會給他帶來健康的人際關係。

當蛤蟆責怪身邊的人如何錯待他、讓他不快樂的時候,蒼鷺為他點破了最大的謊言:沒有人能讓你不快樂,是你自己選擇了讓自己不快樂。“沒有一種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強烈,也沒有一個法官比我們自己更嚴苛。”看清這一點,才能逃脱我們給自己判下的、心理上的無期徒刑。

在自己心裏,不但存在着一個無助的、渴求愛的“兒童自我狀態”,還存在着一個嚴厲批評自己、讓自己始終得不到肯定的“父母自我狀態”。只有打破童年情緒的圍困,用理性的方式來面對當下,活出“自我狀態”,才算是真正成長。

我非常喜歡全書的最後一章,不僅僅因為它延續了《柳林風聲》童話體的美好,還因為這一段的細節描述,藏着作者的用心。蛤蟆與朋友河鼠、鼴鼠還有老獾歡快地重逢,每個人身上都出現了變化。他們都為自己的目標制定了規劃,朝着理想的人生邁進。與此同時,他們仍舊保留各自鮮明的性格特質,各有各的神采。作者想告訴我們,一個人的成長,並不代表徹底拋棄過去的自己,去遵循某個模板。相反,人格的完善,會讓你更靈動,更好地成為自己。

“學百年黨史,建書香校園”,當我們在學習、生活的過程中,也要堅定自我,對生活和未來充滿憧憬和希望。

篇三: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觀後感

陳奕帆

心理疾病在近年來愈加受人重視,而不良的情緒及狀態正是它的主要病因之一。輕則喪失信心,或在暴躁易怒的路上越走越遠;重則患上嚴重的心理疾病如抑鬱症,狂躁症等,以致於最後走上自殺的不歸途。而青年人正是這“不安定因素”的最大受害者。青年人躁動的情緒,不安於現狀的性格,大腦各部分發育速度不一致等特殊的條件,極易使“痛苦”“悲哀”“抑鬱”等不良情緒趁虛而入,經過長期的潛伏後,才露出它的“狐狸尾巴”甚至是“獠牙”但這時可能已經為時已晚。

本書的主人公蛤蟆先生,雖已成年卻童心不改在野樹林裏“為禍四方”,險些在監獄裏度過一生,才使他稍有收斂。但這一段經歷朋友改變了對他的印象,同時他自己陷入極端情緒的深淵。在諮詢師蒼鷺的幫助下,他才從陰影中走出來,重新審視自己的經歷,時而歡笑,時而落淚不語,他也開始變得像個成年人。而這種沉穩正是我們青年人所需要的。

在幾種極端情緒之中,憤怒尤為令人膽寒。俗語有“衝動是魔鬼”一説,所以控制憤怒的能力尤為重要。文中曾舉過一例“想象一個煤氣罐開始發燙,壓力越來越大,有爆炸的危險,怎樣可以迅速減壓?”

當然,迅速將閥門開到最大,讓氣體能以最大強度噴出是絕大多數人的首選方法——破口大罵,上前對質……讓自己的怒火從體內噴湧而出,燒傷他人、摧殘自己。

以上方法的使用者被稱為適應型兒童狀態,這類狀態往往使人沉浸於兒童時期的回憶中——如同剛開始的情緒三原色一般,心理年齡不再成長。即將步入成年的我們,心理怎麼可以還活在童年時呢?於是乎,我們要用冷靜理智的分析,代替無意義的爭吵,將怒火以積極的情緒緩緩釋放,使自己在分析中有所收穫。這正是我們應該學習進入的狀態,也是相較於兒童狀態更復雜、更冷靜、更善於傾聽的成人狀態。

有了一個温和的狀態,我們還需要一個“不易燃”的小宇宙——人生座標。范仲淹在《岳陽樓記》提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古人的智慧使我聯想到書中的兩種座標:我好,你不好;以及我不好,你好。心懷這兩種小宇宙的人,他們用自卑或自傲來保護自身,用憤怒來攻擊他人,很顯然並不受人歡迎。不因他人的境遇好,而羨慕自卑;也不因自己的得勢而肆意妄為,貶低對手或同伴。這種謙遜之風,才是我們新一代青年人最該具有的品德。

步入青年的我們,擁有一個不易燃的小宇宙才能更好地在高中這個大家庭中表達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才華。採用書中的“我好,你也好”的人生座標能帶給我們在學習,生活上的正向激勵,使我們在求學這條漫漫長路上勇爭潮頭。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這樣一個能看到同學優點,並加以學習、看到同學缺點,能直言不諱的優秀自己,就算是再怎樣地重壓,我相信你也能活出自己的神話!

願我們都能在這個獨特的青年時期裏,自信自強的展示自己,譜出屬於我們的華美樂章,讓世界感受新一代的力量!

篇四: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觀後感

在人生的長河裏,能將自己擺渡上岸的人,只能是自己。(題記)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講述了蛤蟆先生原本愛説愛笑,突然一反常態,開始鬱鬱寡歡,繼而陷入抑鬱不能自拔。小夥伴們看到他這個樣子十分心疼,就介紹他去看心理醫生。在心理醫生蒼鷺十次面談的幫助下,蛤蟆先生逐漸拔開雲霧,勇敢地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終於找回了原來的自己,重獲新生。

蛤蟆先生屬於討好型人格,他在童年時就一直受到父親的打壓和批評,所以他一直都在尋求別人對他的肯定,他甚至説:“大家對我生氣時,我就會不自在,只要能讓他們重新喜歡上我就行。”在蒼鷺的引導下,他發現自己一直處在“童年的自我狀態”中。什麼是兒童的自我狀態呢?比如一個孩子面對父母的批評,他會感到憤怒。但是如果父母長期批評他,並且不允許他表達自己的情緒,那麼孩子就會適應這種情況,把自己的憤怒隱藏起來,反之,開始取悦父母,對父母順從、依賴。孩子也許會對父母感到憤怒,也會因為這種憤怒而產生內疚,這時候就只能犧牲自己的情緒,但是這種情緒並不會消無聲息地消逝,他會變成另一種怒火,這種怒火看似沒有什麼攻擊性,比如撒嬌、任性、慪氣、鬱悶、拖延、厭煩等,會有一些小孩子脾氣,彷彿回到了小孩子的狀態。

我們的童年一旦決定處於什麼樣的模式中,那麼後面就會無意識地堅持這種模式,這些態度和觀點成為了我們為人處世的底層結構。也就是説,在後面不刻意改變的情況下,一個人的“童年模式”將決定他的一生。

與其等待治癒,不如學會自愈。

蛤蟆先生徹底頹廢之後,一度想要輕生,好在朋友河鼠及時制止了他,並給他推薦了心理醫生蒼鷺。在之後每週一次的問診中,蒼鷺只是拋出問題,任蛤蟆自己分析原因。蛤蟆先生才明白:他必須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不能指望別人來救贖自己。在蒼鷺的引導下,蛤蟆開始正視自己內心的傷痕,開啟了自我性格的探索之旅。

人生苦難重重,想越過苦難,撫平傷痕,最終只能靠自己。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自己的醫生,與其等待治癒,不如學會自愈。

幾個月以後,重獲新生的蛤蟆即將結束它的治療之旅。雖然他偶爾還會難過,為過去的傷害耿耿於懷。為此,蒼鷺在最後一次問診中,告訴蛤蟆:“如果你為自己負責,你就會知道你有力量改變環境和自己。”在自我療愈的過程中,蛤蟆不僅重拾快樂,還找回了魄力和勇氣。

蛤蟆先生用它自己的故事告訴了我們,生活能治癒的,永遠是自己願意走出來的人。想要掙脱厄運,旁人無能為力,只有靠自己的覺醒和行動,才能讓自己獲得救贖。生活中所有的痛苦都源於我們內心的感受,而所有的治癒,也得靠自己的力量,想要擺脱生命中的傷痛,就要敢於邁出自己的第一步。

也許我們也像蛤蟆先生一樣,曾經有過或者正在經歷情緒的低谷期,想要擺脱困擾,只有發自內心的行動才能帶來真正的改變。工作和生活中難免會經歷挫折,失去信心或不快樂的時候,我們可以主動找機會與朋友聊聊,慢慢釋放自己消極的情緒,讓自己成為自己的擺渡人!

篇五: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觀後感

吳雙

冒險歸來的蛤蟆先生,繼承了父親的莊園,成為了一個富有的莊園主。在別人的眼裏,自由又快活。但蛤蟆先生卻因自己遭遇而抑鬱——他經常失眠,懶得打扮,眼中也失去了往日的色彩。在朋友們的施壓和懇求下,蛤蟆來到了諮詢師蒼鷺那裏,等待着蒼鷺開啟一場宂長的訓誡。但是蒼鷺卻告訴他,你不是來訪者,我不會幫助你的。

這段看似日常的對話,蛤蟆先生的回答表示,他並不是自己想要尋求改變,他的一舉一動、意見想法可能都只是源自別人的建議。他也許知道自己想要變好,但全身的每個細胞都在抗拒。一個不是真正發自自己的內心想要尋求幫助的諮詢者,沒有任何可能能在心理諮詢中獲得有效的結果。蒼鷺從沒強行向蛤蟆先生灌輸任何概念,只是引導他不斷地發現。當蛤蟆習慣性説“我很好”詩,蒼鷺讓他看到悲傷與絕望,追問蛤蟆“真實的感覺”,因為情緒正是瞭解內心世界的入口。結束諮詢的那天,蛤蟆先生去參加了朋友聚會——他們盡享佳釀,講述未來打算。蛤蟆先生説,自己已經賣了莊園,準備去倫敦闖天下,他不再抑鬱,不再拉扯糾纏,他終於又成了曾經開朗、熱愛冒險的蛤蟆先生。

可現實卻沒有童話之中治癒那般簡單,確實我們很多時候如蛤蟆先生一般,懷疑自己一無是處,他不瞭解自己,常常自我否定。他渴望被接納,卻不知如何尊重與接納自己,總是心口不一,也許這很難,但是能幫助的只有自己,需要轉變觀念,首先這個世界你就是獨一無二,沒有人會比你自己更愛自己,在某些方面我們並不值得被那些條條框框定義你的價值,這是不可定義的,因為生命本來就是神聖,“你能停止自我批判嗎?你能對自己好一些嗎?你能開始愛自己嗎?”常常會把缺點無限放大,以短比長從而不斷否定自己,這心理其實和自己的處事方式和身處大環境有關。

往往背後有一個挑剔型父母,他們控制慾強,他們總在指責別人,動不動就焦慮得隨時會發脾氣,還想用不可能達到的標準來評人。有時候他們會擺出“養育型父母’的姿態,諸如“我比你更心痛”或“我是為你好’之類的話。憤怒的人從不覺得內疚,因為他們總在怪罪別人。他們是把自己內在的恐懼對外投射到別人身上,這樣就能把對自己的怒火轉向別人。有趣的是,如今真正可以和父母如同朋友一般相處很多,其實很多父母都不能控制情緒,卻是在發泄情緒;而多數父母現在和孩子相處方式大概是不健康的,雖然是雙方都陪伴在孩子身邊,但是在情感上卻是喪偶式,不能讓孩子有所認同感,並自我懷疑與自卑,不能明確瞭解自己的優勢,而與其説是孩子脆弱不如説是不健康的家庭關係導致。很多時候,孩子需要的只是,父母轉換視角來理解孩子。而不是以成年人的視角來觀察,還有就是一些時候父母和孩子彷彿如兩個對立不平等的階級,做不到好好交流溝通。

是啊,人們不停追逐愛,渴望成長,卻又拒絕面對拔節生長伴隨的苦痛,不斷否定,懷疑變化,恐懼未知,封閉自我,用慣怒對抗外部也對抗自己,攻擊他人也攻擊自我。應客觀看待,而不再感到羞愧,去傾聽內心的聲音,接納自己,相信自己,愛自己,勇敢的去鬥爭,去成為獨立的自己。‘我是好的,你也是好的。’錨定我們的人生座標,這不僅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信念不僅是成熟的接納自己,更是求同存異的欣賞他人接納他人。成長的本質就是減少並最終打破這樣的依賴關係,這樣才可以成為獨立自主的人。成長很難,但是不得不經歷,逃離那個舒適的地方。

“只有當你是為自己而不是為取悦朋友們才想諮詢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合作。為諮詢負責的只能是你,而不是其他任何人。”再見,蛤蟆先生,哦不,是那個躲避在壞情緒後面的自己。你看,此後的每一天,都充滿了令人激動的可能。

篇六: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觀後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以擬人化的手法講述了一個奇妙的故事:熱情、時尚又愛冒險的蛤蟆先生突然陷入了痛苦抑鬱;在朋友們的建議下,蛤蟆先生找到了心理諮詢師蒼鷺;經歷了10次的面談治療後,苦悶的蛤蟆先生終於學會了擺脱過去的陰影,重新找回了充滿蓬勃生機生活的狀態。

讀完了這本書,我感覺不僅是蛤蟆先生去看了心理醫生,就連我自己也好像隨着書中幾次談話的進行,去看了心理醫生。我突然明白,認識自己很重要,也是一件不簡單的事。

蒼鷺説過:“大多數父母會盡最大努力來養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故意傷害自己的孩子。可是父母也是人,會不可避免地將他們的觀念和行為傳遞給後代,正如他們一定會把他們的觀念和行為傳遞給下一代一樣;所以,孩子們要學會的是,如何應對和防禦因此而產生的後果。”因為原生家庭和童年的經歷,使得蛤蟆先生常處於兒童自我狀態,以此減輕自己所受傷害帶來的影響。但好在有蒼鷺的引導讓他找回了自我。原生家庭多多少少都會對我們造成影響,但我們該做的並不是去責怪父母,人都是不完美的,父母也是人啊!

所以,我們要正確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閃光點,不輕易否定自己。

篇七: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觀後感

徐寧

抑鬱的人究竟是什麼樣呢?在蛤蟆身上我們就能看到抑鬱症的標準症狀:他經常失眠,懶得打扮,成天窩在自家的沙發上,把自己搞得邋里邋遢,身上甚至散發出一股臭味兒。周遭的風景再美好,在他眼中也失去了往日的色彩……

暑假裏,我認真的閲讀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本書,作者是英國心理諮詢師羅伯特·戴博德所寫的短篇小説,聽書名像童話,其實是一本非常有深度、寫給成年人的心靈治癒書。

在這本小説中主要講了有一位蛤蟆先生,他曾經是一位熱情、時尚又十分愛冒險的傢伙,惹出過不少麻煩和笑話,可直到有一天,鼴鼠發現蛤蟆得了抑鬱症,便召集了河鼠、獾幾位朋友,一起去看望蛤蟆,並且勸蛤蟆去看心理醫生。蛤蟆在眾人推薦下找到了蒼鷺諮詢師,諮詢師與蛤蟆約定好每週二下午接受治療。起初,蛤蟆一直無法理解蒼鷺的治療方法,但在蒼鷺的循循善誘之下,蛤蟆先想到了自己童年經歷的創傷,成年之後的痛苦以及未來的人生,在不懈努力之下,蛤蟆最終擺脱了抑鬱症,又變成了以前那個光鮮亮麗的蛤蟆。

從這本書中,我們不僅可以讀到蛤蟆與蒼鷺的故事,還可以得到許多關於人生的哲理故事,比如:在第一章中蛤蟆的朋友來探望得了抑鬱症的蛤蟆先生,體現出了在這個時代中友情的重要與寶貴;在蒼鷺為蛤蟆治病時,蛤蟆問他:“你認為我會好起來嗎?”蒼鷺站定之後,直視蛤蟆的眼睛説“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份工作了。”反映出社會上像蒼鷺這樣的人佔大多數。在諮詢過程中,蛤蟆好多次都差點崩潰:“討論了這麼久,結果就是我發現自己大半輩子都很愚蠢?”但他看到了自己的成長和改變,哪怕再痛苦,他也不願意就此停下來。榮格早就説過:“沒有一種覺醒是不帶着痛苦的。”在蛤蟆先生的故事裏,我更加深刻地明白這句話的含義。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也會遇到各種大大小小的困難,總是充滿了不確定性,不一定會是自己想要的結果,甚至有可能會失敗,但我們必須要像蒼鷺教育蛤蟆一樣,要堅信自己可以變得更好,沒有努力過,也沒有爭取過,就這樣放棄,豈不是太草率了。

在本書中,還有一點十分觸動我,那就是蒼鷺的治療方式,他曾對蛤蟆説過:“你要不要為自己做決定,我説了不算。蛤蟆,你自己想要什麼?”還有“在這些事件發生的時候,你處在什麼狀態?你會用什麼詞來形容這些事情發生時自己的感受和行為”。從這些語言描寫中,看得出蒼鷺是想讓蛤蟆自己一步一步走出困境,而不是依仗別人的幫助,我們也需要這樣,當自己所處在困境中時,也應該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為,並且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困境。

會考沒有去到自己心儀的高中,雖説留有遺憾,但對自己來説也是一種經歷和成長。在這本書裏,可以從蛤蟆身上看到自己這段時間的縮影,我希望在以後的道路上,和蛤蟆先生一起學習,對自我認識更準確,努力去成就一個不一樣的自己,不斷往前看,才能收穫更好的人生。

篇八: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觀後感

程雲哲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本書,主要講述了蛤蟆先生的情緒十分低落,在與心理醫生蒼鷺的交流和朋友的相處之後,情緒逐漸恢復開朗,併發掘了自己,改變了自己的故事。故事一開始並沒有直接對蛤蟆先生進行描寫,而是圍繞着蛤蟆先生的朋友鼴鼠開始,通過鼴

鼠的心理描寫與回憶,簡單交代了文章背景,逐漸吸引讀者走進故事。隨後,引入了河鼠,蛤蟆先生,獾等角色。

當蛤蟆先生的朋友們發現蛤蟆先生情緒十分低落時,“強行”要求他去看心理醫生,引入了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蒼鷺。蒼鷺是一名心理醫生,他對蛤蟆先生心情的轉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者安排了十次心理諮詢,巧妙地描寫出蛤蟆先生的心理轉變,也使得內容更加

舒緩,節奏相對更慢,讀者可以逐漸感受蛤蟆先生的改變。在心理諮詢的過程中,作者對蒼

鷺和蛤蟆先生的動作描寫十分到位,使人物更加豐富生動;更有趣的點在於,文中兩者交談

時幾乎每兩句就會對兩者的語言進行描寫,比如“哀怨地説”“耐心地説”等詞,更凸顯出人物的心理。這兩點可以是全書內容的特色了,這對於讀者瞭解蛤蟆先生的改變起着相輔相成的作用。到了最後,蛤蟆先生送給了蒼鷺自己親手刨的木頭碗,暗示了他已經改變了自己,情緒也穩定了下來。以及最後和夥伴們的相聚,各自探討了未來。最後最明顯的點在於蛤蟆先生也對夥伴獾的感受發生了改變,他也感受到了獾的善意,這是蛤蟆先生在心理改變後跨出的第一步。

整本書的主題有關心理學,心理學最主要圍繞的就是情緒。當人們發現自己情緒出現問題,或感到無比沮喪時,他們會尋找心理醫生。書中的蛤蟆先生卻不一樣,前幾次諮詢他有着牴觸的心理,但到了後來他又非常渴望與蒼鷺的交流。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在與他的改

變,不是情緒的改變,而是他性格、習慣的改變。在以往,他對自己是沒有很多信心的,並且有依賴心理,然而在他與蒼鷺不斷探討的過程中,他學習到了許多,他可以分析不同的情緒所處於的狀態:諮詢師在瞭解他的過程中引入了許多不同狀態,比如“兒童自我狀態”“兒童適應狀態”“父母自我狀態”“成人自我狀態”等。他真正認識到了那些原始的情緒所而升級到更多的複雜的情緒,不僅對自己,對他人所帶來的影響更廣泛。在整個諮詢過程中,蒼鷺教他學會了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不同情況,從中可以學習更客觀的知識,這使得蛤蟆先生在客觀學習中,潛意識地分析自己。分析他人並沒有分析自己更透徹。在書中,很有趣的地方在於,諮詢師蒼鷺把人生座標中的每一種情緒所造成的行為都用了遊戲來形容,也就是心理遊戲。蒼鷺使用了許多問題圍繞着這個主題,這漸漸引出了蛤蟆先生憤怒的情緒(蛤蟆先生一直認為蒼鷺從諮詢開始就彷彿在讓他承認他自己身上的錯誤和問題,用問題的方式似乎在挑刺,這讓蛤蟆先生越來越憤怒)。如果是以往,他憋在心裏;但是現在,他發泄了出來,用憤怒但沒有過於過激的語言向蒼鷺表達了出來。聽到這,或者説只有這樣,蒼鷺才能完全意識到蛤蟆先生的改變,這種手段十分具有針對性,並十分有效,也可以讓讀者感受到趣味性。

讀完全書,我學習到了很多,我在讀到這些不同狀態的情況後,我的潛意識也開始分析起了自己兒童時期到現在許多不同的情緒,這讓我更加深刻地去審視自己。在生活中,當我們情緒低落,對自己沒有信心時,我們要學會去客觀分析自己的情緒,瞭解它是怎麼來的,瞭解它的本質原因,這個過程會讓自己心裏好很多,也可以更清晰地意識自己是什麼樣子的。在未來,我們還會遇到這樣的情緒時,就不會那樣做出過激的行為,會更客觀控制自己。這是我在書中學到的,也是這本書所想告訴我們的。

篇九: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觀後感

這本書主要講的就是,蛤蟆先生和蒼聲的十次面談,蛤蟆先生通過這十次面談,逐漸走出抑鬱,去真正的瞭解發現自己,並在最後找到了自己努力的目標。這個轉變表現的最明顯的就是在每次面談後蛤蟆先生都會去有意識的去思考面談時得出的結論,把自己身上的問題結合到自己的生活和以前發生的一些事情上,並不會像之前那樣整天不知道該幹些什麼。印象最深的就是在蒼鳶第一次問蛤蟆先生“你覺得怎麼樣”時蛤蟆先生的侷促還有自己下意識的就回答道“很好,謝謝你”和之後迫不及待的向蒼鰲分享自己的感受,這都是蛤蟆先生進步的過程。

書裏的每位角色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他們是蛤蟆的好朋友,但卻只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想要對他好,忽視了蛤蟆自己內心的感受。在看到後面的幾次談話後,我認為導致蛤蟆變得糟糕的原因除了朋友們對他的所作所為,更重要的是原生家庭對他的影響。

最開始蛤蟆先生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情緒的波動,認為自己只是太累了,需要休息,可他的朋友們卻執意讓他去看看心理醫生,面對醫生的問候,也只是不耐煩,到了後來蛤蟆先生哭着跟心理醫生説道“我感覺自己好像沒什麼價值,我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團糟,像一個皮球慢慢泄了氣,做什麼都沒力氣,甚至覺得活着都沒意義”。

我印象最深的是蛤蟆先生與蒼鷺醫生的第一次會談,僅僅只是簡單的幾個提問,卻頓時讓蛤蟆先生意識到心理諮詢的意義所在是他想讓自己變好,不是別人,也不是出於其他目的。在更多的情況下,蒼鷺醫生都採用傾聽和詢問的方式,而不是單方面一味的灌輸思想,更多的是逐步引導蛤蟆先生主動訴説,給無助的人一個安心的發泄口。

這本書不僅是在給蛤蟆先生做心理檢查,也是在跟我們,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因為學習或工作的繁多,導致心理和精神上有些波動,這是自己察覺不了的,看了這本書,我忽然間認識到自己的重要性。

篇十: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觀後感

陳浩楠

這本書講的是一位朋友們眼中熱情活潑的蛤蟆先生得了抑鬱症,在朋友的勸説下去看心理醫生的故事。書裏面大多數的內容是心理醫生和蛤蟆先生的對話內容與場景描述。在一次次的心理談話中,蛤蟆先生被引導着探尋自我,逐漸接受自己的負面情緒,慢慢走出陰霾,成為一個健康且自信的紳士。

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就是用童趣的口吻説清楚了抑鬱症這件事情。並且向我們展示了蛤蟆先生抑鬱症出現的原因,以及他如何走出來的過程。在治療過程中出現了很多耐人尋味的話語,非常簡單樸素,但很有意思。這些我都一一摘錄了下來,映射到自己的胡思亂想上,也為自己的一些想法找到了答案。

在這本書裏,將蛤蟆先生從抑鬱症裏面解救出來最主要的一個因素就是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感受自己的情緒,做到和自己的情緒相處。

真實的抑鬱症患者是一羣脆落的羣體。他們因為自身的思維與行為模式遭受過許多打擊,會時常感到沮喪,這是原罪。而壓倒他們的,通常是因為他們無法做到控制自己的情緒與思想,在和自己思維的鬥爭中,總是下意識退讓,任由自己的壞情緒壞事,事情就會往死循環走去。

書裏面從情緒入手,介紹了人的三種狀態,再從人的狀態去解釋了蛤蟆先生為什麼會患有抑鬱症。之後再根據不同的行為導向去分析為何行為會被情緒牽着走,最後通過不同條件做法,將怪圈打破,使心理狀態走向正循環。在這個過程中,心理醫生一直都遵循很好的原則,那就是從來都沒有過告訴蛤蟆先生要怎麼去做。他有足夠的耐心去引導蛤蟆先生自己學習理解,去給事情和情緒做整理和歸納。使其最終給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找到了一個合適的解釋,從而也能克服畏難情緒為面臨的困難做一個決斷。

這本書看完以後感受到很多有趣的觀點。比如説,從嬰兒和孩童的視角去描述了為什麼父母行為模式對孩子的影響之深。以及漫長的人生其實是一場無止境的潛意識自證。還有關於人生這一幕,以自我為主角來看,可以當成有無劇本的演出戲碼。這一點倒有點像我和朋友以前討論的“英雄遊戲”。

以及延伸來想,我感覺人就像一個個給定閾值的隨機信號,我們的大環境也是隨機既定的。人與人之間,人與環境之間的交互彷彿冥冥之中自有定數,卻又因緣際會大不相同。

篇十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觀後感

何弘樂

一向樂觀自由的蛤蟆突然陷入了無可挽救的低落泥潭之中,這對於他而言無疑是毀滅性的打擊。周圍的好友——互相有些芥蒂的豚鼠與鼴鼠,還有一直沉默嚴肅的獾先生察覺到了他的反常行為。在朋友們的幫助下,蛤蟆先生敲開了森林中那個唯一可以救治心靈重病的地方——蒼鷺先生的巢穴。從他敲開這扇門開始,這個穿着白大褂的心理諮詢師就一步步引導着他打開自己的心扉,一步步去探尋自己的內心。

蛤蟆初開始是有些不適應的,朋友們將他送來,他總是一副自我隔離的姿態。蒼鷺一眼看出了他的內心,於是很快結束了會談,讓蛤蟆先回家,這讓蛤蟆很是困惑。然而蒼鷺給他的答案是:我隨時等你。“你”才是來諮詢的人,需要對自己的病症負責。諮詢的雙方需要“合作”。於是,從接下來蛤蟆一次次去主動回憶自己的過去,走進自己的內心開始,他內心的陰霾逐漸消散,他也由原先的自卑與自我否定,成為了一個內心温柔而堅強的人。

對於像蛤蟆這樣敏感而又易碎的人,就好像是剛脱胎於母體的新生兒一般脆弱。從一開始不斷順從於長輩,甚至是順從於現實生活壓迫的“適應性兒童狀態”,慢慢到代表挑剔與教育的“父母性狀態”,最後再到獨立的“成人型狀態”。蛤蟆不斷將自己的人生與過去的痛苦拆解開來,再由蒼鷺帶着他一步一步去面對他的痛苦來源。

他的一生波瀾壯闊,但過分離奇的冒險與戰爭經歷給他留下了深深的創傷。兒時的他極其不喜歡父親的獨裁與母親忽冷忽熱,這給童年的他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陰影,也是他痛苦的根源。“幸運的人一生都在用童年治癒自己,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蛤蟆就是這句話的真實寫照。這導致他成年之後也無法擺脱這種狀態,面對曾經作為管家而十分強勢的獾先生,他始終無法鼓起內心的勇氣去與他談判。更可悲的是,他會認為自己是弱小的,始終像是一個青春期的少年。這正是他的自卑。父親與獾先生的否定,加劇了他的不自信,也導致了他次數頻繁的外放的憤怒。而外放性的憤怒,則恰恰是一種幼稚的表現。蒼鷺先生引導蛤蟆不斷去找的自己憤怒的來源,與來自自身和周圍的誘因,通過合適的方式,如卸掉煤氣罐的閥門一般排解情緒。這種方法同樣也可以適用於自我的“理療”,引導自己不斷去找尋一個又一個原因,再總結和釋放自己。

毫不意外的,通過不斷追溯因果,蛤蟆先生平靜地敍述了自己的人生的同時,也慢慢找到了父母身上的挑剔父母型人格特性,由此漸漸搭建起了自己的自信心,找到了自己可以為之奮鬥的目標。他不再覺得自己虧欠他人什麼,也不會像父母和獾先生那樣將罪過無意識歸結於他人頭上,而是正如蒼鷺醫生所説,他漸漸地擺脱對父母意識的依賴,不斷反問自己,甚至是反問蒼鷺醫生,逐步地走向清晰地獨立。至此,他也走向了“成人型人格”。

但正如蒼鷺醫生所言,“兒童型人格”“父母型人格”“成人型人格”就好比三原色的調色盤一般伴隨人的一生。在“兒童型”與“父母型”人格時,每個人或多或少會受到父母的影響,但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人們又有屬於自己獨立的意識,而走向代表成熟獨立且象徵着責任的“成人型人格”,也是每個人從病症走向健康,從幼小走向成熟的標誌。誠然,蛤蟆最後做到了。他不再逃避與荒廢家族產業,不再惶惶不可終日,而是打算接受並另起爐灶,開啟新的生意。

在最後一次見到蒼鷺醫生的時候,他們也為這次合作的心理諮詢做了一次莊重的告別。在歡送聚會上,也終於放下心中的石頭,與大家愉快的唱着歌,一同道別彼此。

每個人都會遇到成長上的困難,童年的陰影揮之不去,就會將自己拉入深深的沼澤,讓人走入痛苦的惡性循環。而破局的關鍵,就是不斷打破桎梏。“成長的道路註定是痛苦的”,蒼鷺醫生如是説道。打破囚籠,方能獲得自由;追溯與自我剖析,方能教會我們與過去的自己和解,從而整裝待發,開啟新的人生階段。

這是一部瞭解成長心理的好書,蛤蟆也代表了很多在心理極其不穩定的人,而對於壓力倍增又處於人生重要轉折期的的青少年,這本書無疑是更好了解情緒與成長的初步指南,希望每個處於迷茫或踏上自己人生道路的人,千山暮雪,各自珍重。

篇十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觀後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是一本關於心理諮詢的書,通俗易懂,讀起來温暖而又治癒。蛤蟆先生由於原生家庭的原因,在自己的成長環境裏,遇到一些考驗,讓自己越來越迷失了方向,最後變得抑鬱了。從前那個詼諧幽默、助人為樂、願意在各種場合下嶄露頭角的蛤蟆先生,變得不修邊幅、憂鬱孤獨,完全是一副挫敗感的樣子。

他的朋友河鼠、鼴鼠還有獾子大哥都非常擔心,他們不願自己的好朋友被心理疾病糾纏,於是幫他聯繫了蒼鷺醫生。朋友的關心,讓蛤蟆先生無法拒絕,他迫於面子去跟蒼鷺醫生見面了,然而蒼鷺醫生並不接受蛤蟆先生的這個被迫的態度,他希望拿出蛤蟆自己的態度。

蒼鷺讓蛤蟆先生給自己的情緒打分,10分最高,表示心情愉悦,5分居中,表示情緒不好也不壞,蛤蟆在1和2之間給自己做了標記。蛤蟆告訴蒼鷺自己曾經有過自殺的念頭,他覺得自己一事無成,生活過得一團糟,説着説着竟然掩面哭泣起來。在心理醫生蒼鷺的引導下,蛤蟆先生把自己的原生家庭帶給自己的影響,以及自己多年來的憂鬱和煩惱一股腦地傾訴出來。

每一次的溝通交流,都能讓蛤蟆先生看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從而糾正自己的思想和態度,蛤蟆先生漸漸快樂起來了。他們一共做了十次諮詢,最後一次見蒼鷺醫生,蛤蟆先生給自己的情緒打9分,他説盡管自己已經很開心了,但還是留1分,希望自己的未來越來越好。

蛤蟆先生重新換一個視角看待問題,從父母到朋友,再到自己,他覺得一切都變了,原來所有的不快樂都源於自己的態度。蛤蟆先生已經從憂鬱中走出來了,他的那些不堪過去再也不會影響到他的情緒了,他要重新規劃自己的人生。朋友們為蛤蟆先生慶祝康復,大家舉杯共飲,暢想未來,每個人都説出了自己的打算,他們為彼此祝福加油,唱起快樂的歌。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的作者是英國資深心理諮詢師羅伯特。戴博德,根據自己多年的心理諮詢經驗撰寫的一本書。這本書用經典童話《柳林風聲》的動物們作主角,來演繹一個心裏憂鬱的人去做心理諮詢療程的標準版本。這本書被認為是國民級的大眾普及版的心理諮詢書籍,比起那些晦澀難懂的心理學專業書籍,任何人都能看懂,而且讀起來輕鬆愉悦不乏味,一氣呵成。

做一個能夠掌控自己情緒的人,有強大的自我意識,瞭解自己的情感,能從悲傷和不幸中重新振作起來,在自我成長和自我完善的路上走得更遠。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帶傷的人,無論什麼時候都要相信,真正能夠治癒自己的人,還是自己。

讀完這本書,我跟隨蛤蟆先生的成長與改變,也讓自己經歷了一場心理療愈,從孤獨到快樂,自己完全可以做到。

篇十三: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觀後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講一隻快樂的蛤蟆患上了抑鬱症,整天鬱鬱寡歡,他的朋友河鼠和鼴鼠為了讓他痊癒,鼓勵這位不像話的朋友去看心裏諮詢師蒼鷺。

一場關於治癒的對話,就此展開。

其中讓蛤蟆先生最痛苦的就是他的父母,他的父親嚴厲而正直,而他永遠都在為這為那訓斥批評責備蛤蟆先生這讓,他認為他父親永遠是對的,而他永遠是錯的,為此他總是做一些傻里傻氣的舉動。他的父親會把坐在膝蓋上的蛤蟆先生推下去:“我受不了他這副樣子。”

假如我是一位家長,我會多鼓勵孩子和他講道理,而不是責罵他。

在當今社會,很多孩子都因為父母的不理解和責罵而患上了抑鬱症,嚴重的甚至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在這點上蛤蟆先生的母親的做法更正確,當他的父親對他發脾氣時,她就會。安慰蛤蟆先生:“親愛的,別犯傻了,我肯定他不是故意這樣對你的。”對於像我們這樣的青年來説,沒有人願意被罵,更希望受了挫折之後,能受到來自家人的鼓勵。

父母的不完美,家庭温暖的缺失,父母從未給過蛤蟆先生愛和温暖,只有指責和冷漠。這樣的傷痛,帶着他來到了成人世界,年幼時形成的自卑、敏感的性格,始終折磨這着他,雖然極力讓自己看上去像個樂觀的“開心果”,但內心的脆弱,讓他日漸憂鬱。

在一次和蒼鷺面談後,他開始了自己在“適應型兒童狀態”裏待了多久,這讓他第一次產生了睏意,但他卻去劃了船,劃的比上次更好了,於是便去喝了杯啤酒,在週末收到了朋友們的午餐邀請後。和朋友們敞開心扉的聊天后,他感覺比之前快樂了一點。

當一個人遇到困難時,要勇於克服它,而不是用什麼辦法逃避它,正面的面對他,戰勝它!

篇十四: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觀後感

抑鬱,死亡,絕望,這些話題一直是人們所不願提及的,大家都逃避、恐懼,因為這些離我們很近而又令我們討厭。(題記)

讓悲劇不再發生的唯一辦法,就是明白悲劇為何物。

讀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本書,我感觸頗深。趕緊去網上搜看了許多患者抑鬱案例和患者的自述,頗有感觸,特別是我看到了一篇以“我”為題寫自己的長文,是一位與我同歲的女孩,現摘錄如下:

我是一位心理疾病患者,是我自己意識到的,或許你會覺得荒謬?不過我能夠確切地説我確實是病了,思來想去也沒找到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我該如何?我沒有什麼不幸的遭遇,沒有失去摯愛的親人,沒有觸及過校園暴力,我的生活平靜普通,沒有被打過,沒有患上不治之症,身體健康,客觀來説我很幸福。

可我就是病了,這是事實,這是為什麼?生病是有原因的吧,我在尋找或許是母親與我吵架時那一個個令人噁心的舉動,或許是同學間過分的玩笑話,或許是我討厭自己如今的這副模樣……

我以前很開朗啊,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感到鬱悶,我起初只認為是一種抑鬱情緒。可後來慢慢發現了不對勁,我會在一段時間裏陷入一種狀態裏無法自拔,那段時間會強烈地想要殺死自己,我曾掐住自己的脖子,捂住自己的嘴,心跳聲讓我感到煩躁,我顫抖,我拿起刀想要割傷自己。甚至希望有殺人犯將我殺死。我不止一次想要殺了自己。但我最終沒有,因為我怕疼,因為還有那麼多牽掛我的人……

這個案例在眾多心理案例中最不慘的一個,那我為什麼要列舉這篇呢?因為我認為我們應該要認識到心理疾病並不是要你的人生有多慘,有多悲催,才會患病的。

“自殺”這個詞彷彿已經成為人們心中所不能説的禁忌,可你們想過嗎?在某天你情緒低落,對人生、對未來感到絕望時,當這個想法出現在你的腦海裏,你又該如何去面對?

這其實離我們很近,我們需要去思考,就如同蒼鷺對蛤蟆開導那樣:當我們處在情緒低落時,就試圖讓自己進入成人狀態吧,去詢問自己,去理性對待自己。“為什麼不開心?”“我為什麼感到低落?”當你提出這些問題,那你的注意力將會轉移,就自覺地去尋找這個答案。別畏懼,勇敢去面對。蛤蟆最後不也是走出了自己的內心,發掘着五彩斑斕的世界的美好?

想一想吧,別等到心兒蒙上一層灰,才想到要去擦拭。去面對它吧,你的負面情緒,你的一切消極狀態,你的生命、生活以及死亡。生命如風,肆意、猖狂、環繞、低伏,可一旦我們決定要朝着某樣事物奔赴,風便停止在了觸碰的那一刻。

篇十五: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觀後感

在寒假期間,我看了三本書,其中一本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看完後我有很大的感觸。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講述的是蛤蟆先生有重度抑鬱症,蛤蟆先生與一名叫蒼鷺的心理醫生經歷過十次面談後,蛤蟆先生心靈獲得了巨大的成長,認識到自身一些問題確實存在,主動改變,重獲快樂的故事。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講了人的三種自我狀態,第一種是“兒童自我狀態”,第二種是“父母自我狀態”,第三種是“成人自我狀態”。

“兒童自我狀態”裏,我們就像一個孩子,依賴父母或他人,被別人掌控着,就像是為了迎合父母所呈現出的樣子。“父母自我狀態”裏,我們感到自己很有道德優越感,覺得自己無論做什麼都總是對的,喜歡指示和掌控他人,“父母自我狀態”與“兒童自我狀態”恰恰相反。在“成人自我狀態”裏,我們既不像孩子,也不像父母,“成人自我狀態”裏,我們更像是一個成熟的大人,會用理性而不是情緒化的方式行事,無論是什麼情緒,都能理智對待。三種自我狀態中,“成人自我狀態”是我認為最完美的長大成人後的樣子。

這本書裏講了四種人生座標,分別是“我好,你也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也不好”。“我好,你也好”講的是一種發自內心信念的行為,就是信自己,也信他人。“我好,你不好”這種人總需要攻擊或者譴責別人,但從來不會抑鬱。“我不好,你好”這代表了一個人的行為態度,這一類人認為自己很差勁,別人都比他好。“我不好,你也不好”這類人認為自己很差勁,別人也很差勁。

理解我們的童年是理解我們自己的關鍵線索,情緒是自我的核心,要更好的理解自己就要跟自己的情緒做聯結並理解他們。

篇十六: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觀後感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我的寒假生活也快結束了。在這期間,我閲讀了許多課外書籍。然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本外國名著——《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是英國作家羅伯特。戴伯德所寫。他是一本關於心理諮詢的書,通俗易懂,讀起來温暖而又治癒。

這本書講了蛤蟆先生與心理醫生的十次面談,在讀的過程中,讓我想到了我的諮詢師,也會把自己帶入到蛤蟆的角色裏,但我走的沒有他快,我和現在的諮詢師已經進行了4次諮詢了,還在探索中。

剛開始的時候也會像蛤蟆一樣,期待諮詢師告訴我該做什麼以及該怎麼做,但諮詢師沒有給我答案,而是讓我更多的瞭解自己,陪着我去尋找答案,就過程會比較慢,但卻讓自己內心更有力量。

在書中看到“共謀”的時候,讓我很有觸動,“共謀”。是我們偷偷的或無意識的配合對方,讓自己產生某種感受。我們會覺得是別人“讓”我們產生了某種感受,但卻沒有意識到是我們“選擇”了。自己的感受,別人或許會影響你,但最終還是自己在決定要選擇什麼樣的感受。這樣的觀點是讓自己為自己的行為包括情緒負責,只有這樣我們才會認識到對自己是有自主權的,我們有力量來改變處境,也有力量改變自己。我認為當我們為了自己負責後,改變是自然而然發生的,而不是為了改變而改變。

其實與自己相處的方式沒有絕對的好與壞,適合自己的方式就是好的方式,就像諮詢師一樣,有很多種流派。不同的風格,也沒有絕對的壞,只有適不適合自己。

我們要認識自我,做自己的主人,不為他人而活,只為自己而活,認可自我,提升自尊,才能遇到更好的自己!

篇十七: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觀後感

彭佳琦

“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份工作。”這句話出自英國心理學家羅伯特·戴博德所寫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這本書主要講的就是:蛤蟆先生和蒼鷲的十次面談,蛤蟆先生通過這十次面談,逐漸走出抑鬱,去真正的瞭解發現自己,並在最後找到了自己努力的目標。這個轉變表現的最明顯的就是在每次面談後蛤蟆先生都會去有意識的自己去思考面談時得出的結論,把自己身上的問題結合到自己的生活和以前發生的一些事情上,並不會像之前那樣整天不知道該幹些什麼。印象最深的就是在蒼鷲第一次問蛤蟆先生“你覺得怎麼樣”時蛤蟆先生的侷促還有自己下意識的就回答道“很好,謝謝你”和之後迫不及待的向蒼鷲分享自己的感受,這都是蛤蟆先生進步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蛤蟆先生和蒼鷲討論到了兩個狀態分別是“兒童自我狀態”和“父母自我狀態”在書中這兩個狀態最典型的人物就是蛤蟆先生和獾,蛤蟆先生在小的時候就一直順從某個人,從來就不會與他爭辯,甚至有些時候還會去想着該如何去取悦那個人。而獾則是屬於“父母自我狀態”中的“挑剔型父母”愛批評別人,很嚴厲,在之前對於蛤蟆先生做的一些事幾乎都是在批評他,這也讓蛤蟆先生時常能想起他的父親。

這樣類型的人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比如商場裏孩子因為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而躺在地上翻來覆去的引起父母的關注;在工作中因為上司當天的心情不好,你上交的文件剛好就有一個小錯誤上司就把你叫到辦公室裏罵你,那在這個時候上司就正處於“挑剔型父母”的狀態裏,這類情況有很多種,在生活中也比較常見。

遊戲是現在人們經常玩的一個活動,在心理學中也有許多遊戲,書中寫到的大部分類似於角色扮演這類,如“我很可憐”“猜猜我在想什麼”“我真不幸”等,比如“我很可憐”他可以隨時講出一大堆讓別人覺得他可憐的事,最後可能只記住了那些讓他覺得難過悲傷的事,而一直在忽略發生在自己或是身邊的美好。在書中的一段裏蒼鷲就和蛤蟆先生玩了個遊戲“猜猜我在想什麼”用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方式——提問來讓蛤蟆先生去理解,並在這些面談中潛移默化的幫助蛤蟆先生從兒童自我狀態轉化為獨立個體。

在這本書中蛤蟆先生的形象與現在生活中的部分人是有相似點的,有時候你可能會遇到困難或是一天天下來不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每天像是飄在水裏的浮萍,隨波逐流,不知道去哪,自己該做什麼,但身邊總會有一羣朋友,在你身旁鼓勵着支持着你,幫你一起想辦法一起做出行動。只要你想出來,離開現在的困境,找對正確的方法和途徑,就一定會成功。

在這本書的最後,蛤蟆先生騎着自行車放聲高歌,很累但也很開心,所以在生活中不管有什麼困難,只需要你自己調整好心態,明確好目標,就努力去實現完成它。

篇十八: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觀後感

即使再有把握,都永遠不能預知下一刻會發生什麼。(題記)

臨近期末,學校提前把課外讀物發給我們,好讓我們在寒假閲讀。當我體育課回來的時候,我看見了自己的桌子上有一本未拆封的書,白色封面上的綠色圖案讓我覺得很滑稽,尤其是看到那個有着圓滾滾肚子的青蛙時,再配上那名字,不禁湧出來嘲笑的聲音。我就總覺得這本書很無聊,但還是沒法子,只好接受這本書。

寒假,我讀完這本書後,才發覺當時的我是多麼滑稽,多麼無知。這本書怎麼能被嘲笑呢?這本書很搞笑嗎?我真的讀懂了嗎?

最終,我得到的答案都是否定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是一本講述心理自助的書,內容十分簡單,是一位蛤蟆先生因為得了抑鬱症,多次與心理醫生蒼鷺諮詢面談,最後得到治癒的故事。它不是喜劇,也不是小品,它是照亮許多處於黑暗的人的書籍。可是,書中又有許多我很疑惑的地方,不能與蛤蟆感同身受,這大概説明我的心理比較健康吧。

在悠長的白天裏,他通常感覺好受些,可一到晚上,他就開始焦慮起來。

這是抑鬱的徵兆。朋友們,你情緒化嗎?你焦慮嗎?你有社交恐懼嗎?去書中尋找治癒的良藥吧。

“因為憤怒能夠非常有效地抵抗抑鬱,憤怒的人從不覺得內疚,因為他們總在怪罪別人。他們自衞方式,是把自己內心的恐懼對外投到別人身上,就這樣把自己的憤怒轉向別人。”

這話説的可真有道理啊,這倒教了我們一招,適當發泄情緒有助於我們轉移注意力,從而使自己內心放鬆,這樣就不容易抑鬱。這種方法我還是偶爾用過,效果很好。

“他們有強大的自我意識,瞭解自己的情感。他們能管理情緒,能從悲傷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也許最重要的是,他們能控制衝動,也得到延遲滿足,從而避免輕率的決定和不妥的行為。”

這一點我似乎完全都沒做到,甚至是我做難做到的。就因為這樣衝動、不能延遲滿足的事情的性格,使我在處理許多事情遇到了不少麻煩。真希望我能夠早點學會這一點。這樣不亦樂乎!

遠方還有值得追尋的美好事物,我們不應該輕言放棄,喪失希望。相信挫折後是一片光芒。希望這本書能讓更多的人閲讀,能讓更多受到挫折的人受到啟迪,戰勝困難,重獲新生。

篇十九: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觀後感

青春是一場華麗的狂歡,在歲月的激情中我們的內心也難免會受到挫折,在寂靜的夜晚,我一聲不響地讀完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本書。

這本書中的蛤蟆本是一個熱情、時尚、又愛冒險的傢伙,惹出過不少麻煩和笑話。可是他卻漸漸陷入了抑鬱不能自拔。他熱心善良的朋友們都出手相助,其中有智慧威嚴的獾、關心朋友卻嘮嘮叨叨的河鼠和體貼善良的鼴鼠,他們都出手幫助了蛤蟆先生,例如在“蛤蟆一向是大家的開心果,一點兒小事就容易興奮,如今怎麼就把自己弄成這番模樣了。鼴鼠心裏亂糟糟的。”這句話中我被善良的鼴鼠因為蛤蟆先生的抑鬱而擔憂的這種情感所感動,或許就是擁有如此的朋友蛤蟆先生才得以康復的吧!

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此書中最讓我心怡的動物莫過於智慧又威嚴的獾了。在動物們都對問題一籌莫展時,他總能一針見血的説出問題的根本。在《憤怒的表現》中“又高又壯的獾,很多年前就想阻止蛤蟆先生沉迷汽車,還把蛤蟆先生聲色俱厲地的訓了一頓,讓蛤蟆先生當場悔恨落淚,發誓要改過自新。”這裏的獾讓我體會到了它的威嚴,在“嚴厲的獾變回了和顏悦色的慈父模樣”中。在這裏我體會到了獾的慈祥與真心待人,希望他人好的性格特點。

當然了文中的主角是換了抑鬱的蛤蟆先生,其實我認為在書本上的蛤蟆先生是現實生活中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們,或許在他們的內心深深的陷入低谷,臨近絕望時他們需要的不正式朋友的關懷嗎?在《成長的寓言》中,蛤蟆先生面見諮詢師,文章寫道“蛤蟆先生髮現這發現這輩子從來沒有人對他這麼全神貫注過”文中的這句話,不正是寫出了一個心理疾病的人的心聲嗎?他們不過是想要一個可以傾訴的人罷了!

讀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我想告訴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們:或許世界沒有變,是你變了。重新擦亮眼睛,你眼前的一切會變得更加美好。

篇二十: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觀後感

項奕

對於很多人來説“自己感覺怎麼樣?”其實是一個相對模糊的概念。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一本書中,可以逐漸的解開這個問題。

最起初蛤蟆先生在被身邊的朋友發現其一反常態的頹廢時,他被朋友們建議去蒼鷺醫生那裏接受輔導,並且願意替他支付費用。而當蒼鷺知道此事時,卻是建議蛤蟆先生在此次心理諮詢後,結束諮詢。並且告訴了蛤蟆先生拒絕的原因,心理諮詢是一個雙向的過程,如果僅僅是為了滿足朋友的請求而進行諮詢,這樣是沒有意義的。之後蛤蟆先生也是自己支付了費用,繼續了心理諮詢。

其實在生説中有多少人不是如此,在看似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在別人的建議下做着別人想讓你做的事。但卻有許多人曾未思考過,這真的是我想做的事情嘛?在他人話語下推動着自己完成的事情真的有它的必要性嘛?我們真的需要去理解我們需要什麼,我們是不是真的需要幫助。

蛤蟆先生在第一次諮詢的結尾問到蒼鷺醫生,他認為自己能夠好起來嗎。蒼鷺只是回答道:“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份工作了。我無法保證事情一定會變好,但我可以承諾的是,我會對你傾注我全身心的關注,我也希望你對諮詢是全心投入的。假如我們能像這樣一同努力,就能預見積極的結果。但歸根結底,這一切都取決於你。”

有些時候我們也會問到別人“你覺得我這樣做,我能做到嗎?”絕大多數人,都會以積極意義的給予我們鼓勵。但在我看來這樣其實是很奇怪的,我能否做到,別人又怎麼會知曉。真正能幫助我們自己的永遠只有自己,人是會變化的,但是事物是不會的。我們也常説:”你永遠也沒辦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放遠看”裝睡“更確切來説其實時一種自我欺騙逃避的行為,假裝自己睡着,不願意去面對眼前的事。我們也會時不時就陷入名為”裝睡“的陷阱之中,如何擺脱這種境地,我們就要相信自己,也只能相信自己。

在這本書中還將人格主要剖析成了三種狀態:兒童自我狀態、父母自我狀態以及成人自我狀態。這三種不同的狀態,並無高低貴賤,正確與否之分,他們都是人所自然正常反應的結果。但若我們出現兒童自我和父母自我狀態,我們是無法做到在經歷之中成長的,這兩種狀態過於沉浸於條件反射以及情緒之中。

最終在蒼鷺的一次次諮詢,引導下蛤蟆先生找到自己的問題,也逐漸從自我懲罰的狀態中走了出來,將自己的定位寫進了“我好,他也好“的座標裏。諮詢到這兒也就接近尾聲了。蛤蟆先生漸漸地走出了自己的心情陰霾,開始對自己的獨立性和共生性進行思考,明白了獨立性隱含了做自己的自豪感,還包括獨特的才能、與眾不同的部分,而共生性則體現出成熟和自我接納,還包括求同存異地接納他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zh-hk/renwu/xinli/3o9z2k.html